捷克从不缺少大师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5 01:33:52人气:0
视频: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状态:正片年代:2006
主演:伊万·博尔内夫奥德里奇•凯瑟尤莉亚·延奇马里安·洛布道更新时间:2023-12-22 14:24:51
影片对焦在了同一个人物年轻和晚年时不同境遇和思想转变,遵循的是两条完全平行的故事线,互相交叉,互相响应:第一条线索跟随着一个年轻人特有的勇敢与无所畏惧,这个野心勃勃的小个子捷克男人,大多时候都被愚蠢的想法和机会主义引导着,最终发现自己竟然成了纳粹的帮凶;第二条线索则回归到了同一个角色的晚年,在蹲了许多年的牢之后,他开始在一个偏远的德国村庄寻求安宁和平静,而他…
究竟是源于怎么样一种精神,才能造就捷克民族的人们有如此乐观而不屈不挠的性格?而这样一种标志性的特色也正是捷克的文字、电影等艺术形式所承载的精髓。伊利?曼佐拍摄的《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在07年的时候再度蜚声国际,这部同样改编自捷克文豪赫拉巴尔同名小说的电影作品获得了07年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奖,再此之前同样出自伊利?曼佐之手改编赫拉巴尔小说的《严密监视的列车》、《失翼云雀》也曾在柏林电影节等世界级电影节上获得殊荣。伊利?曼佐与赫拉巴尔似乎已经成就了一种默契,赫尔巴尔的文字魅力借助伊利?曼佐的影象便能够大方光彩,而他俩的合作也多达6部之多。《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讲述的小个子服务生在捷克各大酒店服务,终于成就为百万富翁,而其一生又穿插着捷克被侵略、二战后社会主义重建的历史。赫拉巴尔以捷克所特有的文字风格——幽默而诙谐、嘲讽而渗透着辛酸的笔力——撰写着这个小个子服务生传奇式的一生。借助影象的魔力,伊利?曼佐使赫拉巴尔的这个故事以视觉等全方位的感受呈现给观众,而文字中一副副生动的画面跃然纸上,带领着观赏者们陪同小个子服务员一起经历着魔幻世界。伊利?曼佐并不是原样复制原着小说,在小说中,赫拉巴尔以回忆式的第一人称叙述形式行文,小说以时间为序分为五个篇章。而在电影的叙事中,伊利?曼佐把小说中最后一个篇章——小个子服务生出狱后劳动改造山林隐居——打碎提出,作为电影叙述的起点,并结合蒙太奇一一插入前四个篇章的缝隙之中,形成现在与往昔的对比,以此来表达赫拉巴尔在小说中所蕴藏的哲理,而这哲理出自于作者所忠爱的东方哲人老子。赫拉巴尔非常喜欢老子的道法自然的东方哲理,许多《道德经》中的文字曾出现在赫拉巴尔的小说之中,在《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中,作者以小个子服务生戏剧化的人生,起起伏伏中蕴涵了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哲学思想。并以伺候过显赫贵族、非洲国王等经历与结尾处放野山林与动物为伴来表达老子的有为与无为的命题。而在电影中,虽然对比同样存在,但却显得非常单薄,寡剧山林重逢知遇之恩的推销员,一起喝啤酒的结尾虽然有着逍遥游的风流,于原着小说相比还是差了一些。可能是出于电影叙事的需要,伊利?曼佐在电影中插入了许多贯穿始末的线索,其一是镜子,其二是反复出现并帮助小个子服务生的推销员老头,其三是抛洒硬币零钱。镜子在影片的作用并不同于法斯宾德的电影中那样,为了表达人与人的疏离,而更多的是出自小个子服务生自我价值认识的需要,他借助镜子去回顾往昔,来寻求自我价值的肯定,而这些同小说小个子服务生注重自我装束的笔墨是有相映成辉的。而电影中的推销员老头在小说中仅仅是百万富翁理想的启蒙人,之后并没有再出现,但在电影中却反复出现在小个子之后的各个篇章中,甚至在结尾处与小个子一同喝着啤酒隐居山林。虽然说,推销员老头唤起了小个子的百万富翁之梦并且也教会他丢掉零钱、用纸币铺满地板等等事理,但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在原着小说中,小个子始末想要获得的仅仅是别人对于其身份的肯定,而并不是追逐金钱与富贵,也因此在小说前几个篇章中抛洒零钱、装束等等,在后几个篇章中其实已不再重复出现,而改变成要求成为百万富翁而入狱、佩带勋章、开设“断裂旅馆”并在同行前炫耀等等其他的行径。但是电影却一再强调抛零钱,比起原着小说而言,非常的单一。小说中许多精彩的篇章在电影中一一重现,招待将军、非洲亲王、德国纯粹人种基地等等。但可惜的是,宁静旅店时护送开光“金童”、招待总理两个场景在电影中被删去。而巴黎旅馆时招待非洲亲王时候需要的三百多套金质餐具也并没有提及。而这些在小说中其实非常重要,“金童”事件是小个子离开宁静旅店的原因,而金餐具也差点造成了他离开巴黎旅馆。小说中的这些情节用意在于表现小个子虽然力图与上层阶级的人趋同,但又无法被其肯定,即使他炫富改变自己的装束等等的方式幻想与其他人平等,但又始终无法成为他们的一员。这些也与后半部分结婚时德国人不与其碰杯、监狱里不被认同等情节呼应,而主人公之所以会被塑造成一个小个子,很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一身份认同价值认同的原因,而这些在电影中并没有被如何刻画。小说中后半部分篇章非常的精彩,可却是电影弱化处理的地方,小个子用其一生积蓄开设了“断层旅馆”时的辉煌场景在影片中连同百万富翁改造所内的情节一笔带过,这或许是出于政治局限的原因,实在是非常的遗憾。小个子与德国妻子的爱情故事的段落,其实是反映小个子对于捷克民族主义精神矛盾冲突的部分,他为了被捷克上层阶级人所认同而不惜与德国女人结婚,可能这样说有些牵强,但是德国占领捷克时候,夫妻两回巴黎旅馆炫富的情节其实也部分的暗示了小个子的婚姻目的的不纯。而之后多次出现的“捷克人遭屠杀时而我正在接受德国医生生殖器检查,为了获得证明与德国人结婚”也正是小个子内心矛盾冲突的体现。但是这些部分在影片中并没有得到强调,只是过场式的浮光掠影的匆匆带过,甚至那个只会敲钉子的弱智儿子,在影片中也更本没有出生。尽管影片与原着小说有着以上这些差别,但是单纯从影片上来说,《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也是一部非常出彩的杰作。最中最亮丽的部分可能是影片中的蒙太奇运用,剪辑运用的显而易见的是在前述的现在与回忆的辉映交插段落,往往过去的一个情景之后会流畅的剪辑到现在时,形成对比。在生殖器检查部分时,为了表现小个子脑海中的景象,同样也用了一组蒙太奇镜头,在画面上实现空间时间的平行交叉。并且,在木屋中,小个子竖起三面镜子,每一面镜子出现之前一个篇章中的影象,完成了小个子精神世界自省的过程,此处的蒙太奇也属影片中惊鸿一笔。此外,影片的特色还在于表现形式的多样,最初火车站的卖香肠的场景仿佛是对卢米埃尔《坐车离开耶鲁萨冷》的致敬,以默片的形式的形式以及追逐火车的镜头又非常象在调侃《火车大劫案》。后半部分叙述德国侵略捷克这段历史时,导演借助黑白胶片资料等素材,非常具有新浪潮影片的特色。而且影片的镜头非常流畅,滑顺而带着美感,这使得整个影片的节奏非常紧凑,浓缩了14万字原着小说中的重要场景与段落,丝毫不嫌拖沓与冗重,反而更象羽毛般的轻柔,这是符合原着小说文字的特色的。赫拉巴尔并不是去抨击或者沉重的记录一段屈辱或压迫的历史,小说文字非常轻松诙谐,带着调侃与玩笑,而笔力渗透纸背之后又带着辛酸与凄凉,这样的行文特色不但在这本《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中体现,并且贯穿在《过于烦嚣的孤独》等多部着作之中。而伊利?曼佐确实也有这样的功力与技巧,在重现赫拉巴尔以梦为马的想象力之余更近一步的去夸大文字的气氛,夸大轻松诙谐以及之后的辛酸凄凉。无论是在《我曾伺候国英国国王》或是《失翼云雀》、《海底的珍珠》还是《严密监视的列车》中,都能体会到这一点。导演的方法其实也非常简单,他一方面以轻快而亮色的基调去尽量的重现赫拉巴尔小说中轻松而诙谐的篇章,去展现赫拉巴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紧接着却以静默、浓重的镜头制造欢娱后的留白,形成先后的对立,给于观众凝思的空间。后记:同样的精神在捷克大多数的艺术领域都能看见,而最显然易见的便是电影,很难想象,一个历史如捷克这样的民族,曾遭受侵略与屈辱,又被严酷的政治肃杀了数十年之久,而这些艺术家们却能呈现出如此纯真而轻快的作品,其中的功力真不是卡尔维诺所说的轻盈所能囊括,而更多的是捷克民族所与生具有的精神所造就。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