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23 23:35:43人气:0
视频:于成龙状态:第40集年代:2017
主演:成泰燊王雅捷巫刚修庆更新时间:2023-12-14 13:56:26
《于成龙》讲述一代廉吏于成龙从中年出仕到成为两江总督的跌宕起伏又清正廉明的一生。
批评的声音不少,我就简单夸两句吧。首先,立意好。现代的世道,大家追捧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没错,钱。与钱如孪生子般呼应带来的是什么?权利。凌驾于世界其他人之上的权利,有更多被谅解、宽恕与重来机会的权利,能使得自己的身体与心灵获得更多享受的权利。或者说,也有人觉得权利这个词不干净,会狡猾地把它替换为,自由。面向大众的文艺作品呢,似乎也在大家喜闻乐见的这条道上一去不还了。懂的都懂,这点不多说。在这部剧之前,我刚刚看完了清末的讽刺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所以对清朝的官场印象非常不好,觉得就是个内里溃烂发臭的鬼蜮世界。这部戏扭转了我原本的看法。还真是四海之中,岂无奇秀!在清康熙朝,就有这么个血性男子,这么个一代廉吏,一生克己奉公、光明磊落、不畏强权、爱民恤物。老实说,所谓只身对抗黑暗的英雄,我们见的也不少的,但都是在哪里见到的呢?在玄幻小说里,在热血动漫里,在古代现代的偶像剧里。这些故事的受众,大多是未经世事的天真少男少女,老于世事的人们愿意让这些未展翅的雏鹰多看些光明万丈的东西,使他们饱含对未来的热切、勇气和希望的。“少不读水浒”,不就是因为其血气方刚的文字下暗潮涌动着的灰暗色调,看了难免会让少年人感到前途的渺茫,产生悲观的情绪吗?不畏强权的英雄勇士,会在美好的故事里过得有滋有味,哪怕结局不如人意,也足够让人崇拜向往。但打破梦境、回到现实后,有多少人敢于去做不畏强权的英雄勇士呢?大多数人,连拒绝公司的加班福报都做不到呢。那样一腔血勇,敢拿鸡蛋撞高墙的人,或许历史上确实曾经有过,但已经消失很久啦,我们听到的关于他们的传闻也越来越少了,大约下场也不怎么好吧。敢于挺剑向王的刺客和对上直斥利害的布衣之士,在封建王朝体系的不断完善下,似乎也就慢慢被历史车轮湮灭了,更何况是在中央集权统治达到顶峰、连官员们都膝盖打不直的清朝呢。人已不再是个人,人是一种群体的依附者与维护者。大家心知肚明,故而连一些忠勇之士的故事也不爱听,觉得无趣老套,是在粉饰太平。因为,我们听到的,和我们见到的,不是一回事,我们听到的,是随着时间夸张化的、冀希了百姓朴实愿望的改编故事。我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经历的世界。明哲保身,这才是大多数人终身的信条与追求。但这时候,偏偏就冒出个浩然正气的于成龙。这人还是板上钉钉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在帝权最为专制且有满汉之分的清朝,过了按理说已经遍历世事的不惑之年才出仕,居然还能这么当官,敢和十倍百倍于自己地位的人叫板,驳斥、审判甚至斩杀对方,还真有这种一身骨头都是硬邦邦的人。多么让人错愕。岂不是给当世骨头都被溶出泡沫的人们一个好大好大的静夜钟声吗,简直是振聋发聩了。“我说你到底没有经练,所以这些人情世故一点也不懂。你说谁是见了钱不要的?而且大众都是这样,你一个人却独标高洁起来,那些人的弊端,岂不都叫你打破了?只怕一天都不能容你呢!就如我现在办的大关,内中我不愿意要的钱,也不知多少,然而历来相沿如此,我何犯着把他叫穿了,叫后来接手的人埋怨我;只要不另外再想出新法子来舞弊,就算是个好人了。”“南京那块血迹碑,当年慎而重之的,说是方孝孺的血荫成的;特为造一座亭子嵌起来。其实还不是红纹大理石,那有血迹可以荫透石头的道理。不过他们要如此说,我们也只好如此说,万不宜揭破他;揭破他,就叫做煞风景;煞风景,就讨人嫌;处处讨了人嫌,就不能在世界上混:如此而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这样说,这已经算是个不错的、有良心的好官了。一个人在一个阶层,随着眼界的不同,总会不再按之前的想法去思考,而是会站在现在所处立场去办事。而于成龙在不畏强权之外,更难得的是清廉正直;在清廉正直之上,更难得的是能放下自己官老爷的身价,切切实实为最低下贫贱的百姓办事,把自己也看成他们的一部分。甚至敢于脱离自己所属的阶层,承受作为一只黑羊的风险。而且一辈子都没有违背过。“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句话结结实实地把于成龙这个人立住了。宦海里的豺狼虎豹、百姓里的蛇虫鼠蚁、江湖里的魑魅魍魉,于成龙见得还少么,他一生就在和这些东西周旋搏斗。于成龙的成功,难道只是因为他本身的特立独行吗?不是的,俗话说朝里无人莫做官。那于成龙的后台是什么,是他一路上遇到的那些好上司、好领导,他最大的靠山就是皇帝。这样一个新兴的王朝,有奋发有为的年轻君王、有精明强干的官员,哪怕有几个不和谐的蠹虫,也能让人相信,早晚如会日出冰消般地解决掉。多么使人振奋精神。另外,内容好。这部戏的发展,非常让人有代入感,最喜欢开头的山西副本和罗城副本。那时候的于成龙,什么光环也没有,所处环境坚苦异常,那些所不可见的力量,比他强太多。他仿佛是和风车搏斗的堂吉诃德似的,信念坚定异常,在别人看来简直是疯子。那两个跟着他去罗城又跑回去的同乡小弟才是人间常态,他一点也不犹豫,还要走下去。那时候的苦是真的苦,快乐也是真的纯粹的快乐。因为他不止有一个人,我们从来不搞个人英雄主义。所以还有他们,坦荡乐观的柳晋阳、足智多谋的周瑞和、武艺高强的雷翠亭,忠诚可靠的后勤组玉林、玉兰、小妹、晓晓。于成龙的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他身边人(甚至是远在家乡的亲人们)的力量,感受并不止有他一人的,每次冒险的紧张、兴奋、狂喜,也都是数倍的,可感染人呢。这一大家子慢慢地聚集,一起抱团度过了二十年。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就是罗城结束后,旁白告知于成龙被举为卓异,然后到四川合州任职,接着再到湖北黄州,再获卓异,因三藩之乱,受命前往武昌——他和他一大家子人,风尘仆仆抵达武昌,站在府衙外的背影。他们一直都是这样的,活得丰富又简朴,无香车、无酒馔、无奴仆,一大家子从一个府衙再跑到另一个府衙,继续吃萝卜青菜的粗淡饭,做豪绅污吏的催命符,蹈俯仰无愧的正气道。后面的武昌篇、福州篇、直隶篇和两江篇,不知道是越来越触及朝廷上层还是于成龙本人担子更重,少了一开始的那股青衫磊落险峰行的潇洒劲,变成了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的悲怆调了。而且故事情节转折越发生硬,剧情特别仓促,反而不如前面感染人。后半部分只优秀在情义二字上,刘君孚的惺惺相惜、章吉仁的故友未变、归乡时的百感交集、周瑞和宝贝的几罐土、与最最可叹的晋阳之死。最后,是创作态度好。固然,剧里瑕疵和不合理的地方不少,台词出戏、情节拖沓、逻辑混乱、陈词滥调、理想主义等等,不一一列举。但这部戏在主要的景与人上非常用心,服饰和道具上力求古朴还原。没有用任何不合适的演员,主演各个都演技在线,演员们甚至扮成野人、掉进泥潭。且剧组能远赴广西实地取景,贡献了电视剧里少见的大好山河,可谓是相当良心了。广西的满山青染、武汉的风雨窗竹、山西的黄沙拙石、直隶的干燥枯旷、两江的廊庑亭榭,都各具特色,谁没看过瘾呢。看了一部剧,认识了许多贤人,又再次反省了自身,好开心啊。本文版权归作者一大白牯牛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