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不同面相,生活的偶然与必然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22 01:03:45人气:0
冬天的故事

视频冬天的故事状态:BD中字年代:1992

主演夏洛特·韦里弗里德里克·范登德里舍米歇尔·瓦莱蒂赫尔菲里克更新时间:2020-08-06 21:31:20

侯麦著名系列作品“四季的故事”之一。菲利茜(夏洛特·海瑞 Charlotte Véry饰)和查理(费德瑞克·范丹狄德夏 Frédéric van den Driessche饰)在海边浪漫相恋之后,因为一时不留神留下了写错的地址,而导致了二人再也找不到彼此。菲利茜生下了查理的孩子,但5年来却再也没有查理的音讯。 生活还在继续,菲利茜遇上了喜欢她的一些男子,他们也不失为好男人,足够爱自己。比如成熟体贴…

爱情常常不知所起,也不知所终。爱情的面相太多,以至于我们会视而不见。这部电影,侯麦谈了三种爱情:热烈的爱,过日子的爱,仰慕式的爱。菲丽希与查理的爱偶然而热烈,很多人都希望来一场这样的激越之爱,可这样的爱可遇不可求。一个小小的口误造成了无异于生死相隔的悲剧,无法忘记,也无法挽回。有人一辈子都没有体会过这种燃烧的爱,有人遇到了这种爱也留不住。难道只有偶然的爱才会热烈吗?还是我们就喜欢被命运的偶然击中,这不是另一种受虐心理吗?他两短暂相遇、炙爱过后离开,由于没记对地址,五年过去,谁都没有找到对方,这五年活生生的隔绝是上帝对他们忘乎所以的惩罚。菲丽希与马桑的爱是一种过日子的爱,平淡而庸常,乏味且真实,这是大多数人的爱。没有那么多激情的东西,匆匆忙忙过一生。如果是一般人,大概也就这样了,但女主浪漫而热烈,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她选择等待那个错失的白马王子。菲丽希和路易的爱是仰慕式的爱,他教给她知识和见解,他是启蒙者。这样的爱有有一种隐形的不对等,就算努力弥补,菲丽希还是敏感地看到了他们之间的裂痕。女人凭直觉生活,男人靠理性判断,都很好。电影中有很多菲丽希在车站间转换和行走的场景,疏离而割裂,她行走在偶然中即是对现实的无奈、绝望与希望并存的混沌状态,也是在孕育着相见的必然性。相遇还是发生了,正如一段作者佚名的诗句写的那样:相遇的那天,一切都像平常那样,楼顶飞翔的群鸽,街上走过的行人,都没有丝毫改变,平淡的像一杯水……菲丽希本能地制造偶然性的时间与空间,她的穿行就是一种本能的寻找,她终于必然性地与情人重逢了,喜极而泣。查理说要去远郊的小城定居,菲丽希再一次跟随,但这一次她犹豫了。她的却应该犹豫,她还是要去当老板娘,她还是要去面对琐碎的日常,厨子的日常并不比理发师的日常更美好。或许,这是导演留下的悬疑,她们也未必会幸福下去,生活还会有新的偶然与必然,不一定会以你我的意志发生,一切都有可能。侯麦电影中的爱情,出现的时候,猝不及防,消失的时候,也不一定有征兆。爱情有着不同的面相,你不能说过日子不是爱情,也不能说激越的爱才是爱,我们都各自选择着各自的幸福,命运也还会给我们安排新的必然与偶然。生活啊,生活,这才是生活。侯麦的电影平常如水,也如深渊。看《双姝奇缘》的时候,我觉得他的电影是日常而唯美的。看《夏天的故事》,我知道他把寓言融入日常。看《冬天的事故》,我发现他淡漠而热烈,如同上帝一般极端。城市和乡村,侯麦都处理得很好,不经意地把我卷入他的法国日常,他的情感戏剧漩涡,他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游戏。在类型片看够了的时候遇见侯麦,是我的幸运,不期而遇,淡然开始,深入骨髓。他的电影不是烈酒,但会让人不自觉地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法国的片子貌似都有这个特点,或许与他们多次革命有关,彻底的弑父带来了真正的自我主体性,让人开始作为主体的、有意志的人而生活。我相信侯麦拍摄的是法国人的日常,和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啊,真的仅仅是日常。本文版权归作者三童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