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鱼水二人的哭戏并多谈几句刘备的塑造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14 15:44:30人气:0
午间新闻

视频午间新闻状态年代:0

主演唐国强鲍国安孙彦军陆树铭更新时间:2022-04-15 18:09:31

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

(一)三国这个男人戏里的哭戏还真的不少,估计让男演员们也挺心累的。鱼水这一对组合哭泣的次数恐怕最多了。诸葛亮的哭,早期多假权谋之术,毕竟这样一个豁达潇洒呼风唤雨纵横捭阖的智慧化身哪会说哭就哭呢,电视剧三国不仅有哭周郎的假戏真做(唐老师认为应让孔明真实地哭泣),还有在其兄子瑜来讨荆州时,孔明也是假意陪着兄长泣涕涟涟、哭拜于地,唐老师在此处再次选择了真哭,又是一番假戏真做——这倒要叫观众一时不知该用何心情面对了,本在电视前已被可爱狡猾的孔明诈赚其兄的戏码逗得前仰后合,突然看到一张满是泪痕的脸,不自觉心里咯噔一下然后又酸酸溜溜的。演员选择真哭着实起了迷惑作用,不禁让观者也一阵喟叹,或许孔明此时的心境中也融进了那么一丝兄弟之谊和长兄若父的真情吧。逐渐地,孔明的哭戏到了后期愈发多了起来。先主去后,晚年的丞相已从英姿勃发指点江山的青年至沦落至青丝成雪的垂垂老者,孤独寂寥,明明虽只是知天命的年纪却因疾病侵扰夙夜忧虑已然衰败如斯,脸颊凹陷发若枯草,眼中也少有如青年时期的澄澈明净,灯光昏暗映着朦胧浑浊的泪眼:哭马谡、哭子龙,临终前于病榻于秋风五丈原的数次无声落泪,令人唏嘘感叹心痛如绞一掬伤感之泪,唐老师的哭戏确实已臻化境,感染力太强。丞相晚年的哭泣大多是入情入景,演员将自身带入丞相的命运以调动情绪之后,把握起来可能不算特别困难(特别是对唐老师这种戏骨),因为此时情绪是比较具体的——壮志未酬,无力回天,心若死灰,尤其恐怕当唐老师造完型在镜中看到了自己迟暮之时的扮相,也难免不会心生自怜呐,孤寂老者的哭是无力甚至是充满倦意的。然而与此相比,演义里的刘备可以说几乎动辄就哭泣,除了托孤这种比较好调动情绪的戏份之外,有些时候演员演起来恐怕相当为难,特别对于一个正值青壮年的男青年或中年男子频繁不断地哭泣,到底怎样处理才不显得让人厌烦,实在是学问。(二)记得孙老师回忆说他对于塑造刘备的哭有自己的看法,可哭可不哭处尽量不哭,非哭不可处就痛快一哭(可能这也算是详略得当了吧哈哈)。不过我大致数了数,真哭的次数还相当不少,难怪孙老师说自己哭到头疼:桃园三结义的以情相诉、对三弟丢失徐州几欲自尽的苦言相劝、暂投袁绍在云长连斩颜良文丑时的巧言说服、对刘表病故蔡氏密不发丧的愤慨难耐、携民渡江眼见百姓和家小落荒四散时的悲愤不已、二弟被杀祭奠时的哭倒于地,再加上诈赚鲁肃的从假哭变真哭,以及最后的托孤一场重头戏,可以说让孙老师真实流泪的戏份就至少有八场,刘备的戏份几乎是从头哭到尾。虽然孙老师以及导演为刘备安排了不少处热泪盈眶,不过只有上述这几场才是真正的泪水夺眶。孔明的哭多是无声低泣,不出声音却泪下如雨(少有如吊公瑾和斩马谡时的恸哭出声),也应合了他毕竟是一个少放纵多自持、潇洒脱俗却行为举止怡然自得、令人如沐春风的形象,他的哭多是含蓄的、内敛的;而刘备的哭则是颇带着些英雄气概的哭:有年已将老而功业未建的失意踌躇,也有为亲友为故人为知己的感伤流泪,比起孔明,多是外放的,大声哭泣、声泪俱下,是真正的男儿枭雄的哭法。剩下的一些戏码,孙老师多是以含泪来表现(且次数非常多,有时可能是演员情之所至,偶尔镜头已经拉远,还是能看到眼中清泪闪烁),但那种双目盈盈似欲泫然的哀凄神情依然很有表现力。不知道孙老师究竟怎样调动了如何的情绪,才让刘备的哭戏也显得那么感人至深又不失男子气概,而且最令人不易察觉的是,他设计的哭法,包括多次的大哭和含泪(加上同时调动的其他身体语言),几乎是没有重复的。(实际上唐老师的孔明也有几处热泪盈目,特别是托付荆州于关羽却又忧虑其傲上的预知,以及得报云长失荆州后的惶然,还有最动人肺腑的在先主灵前的伏惟哀祭与临终前神游幻境中目睹汉室复兴的欣然喟叹般的一瞥。)(三)对鱼水二人的哭戏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开场三结义时刘备至少长达五分钟的“嘴炮哭法”,一个是孔明病逝五丈原时那最后一滴眼角滑落的枯泪,还有一个便是白帝城托孤时两位戏骨的互飙对手戏。(在这里想再提一句,孙、唐二位老师即使对于刘备孔明假哭的戏码时都选择了真哭,可谓:真似假时假似真,真假如何两难分。虽剧中人物使诈,但只有真实动容,才能迷惑观众乃至剧中对手,令人难辨究竟是真在“演戏”抑或戏中之戏。)桃园三结义的哭戏恐怕是孙老师最着重准备的一个了,毕竟这也是开机戏。刘备的以情倾诉是既哭身世又哭时代(当然也不乏很多人理解为诈取关张二人的手段),在哭泣之前是有不少台词和情节铺垫的,因而拿捏情绪的逐渐变化不易,何时开始切入调动情绪也显得很关键。只见玄德一声长叹撂下酒杯站起身来双臂环抱胸前,叙述身世时眼神逐渐朦胧,至镜头拉近可见眼中已盈盈有泪,直至说到“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时依然没有过多的身体动作,只是已经泪水充盈至极,随后情绪逐渐激动不住踱步,达到第一个情绪小高峰,手上动作也多了起来,说至“心中滴泪”时又重新恢复站立环臂姿势,表面看起来已逐步平静却可见泪水早已奔流成河。几个节点(由平静至激动再至看似已逐渐平复心情)掐得妙极,不早不晚,情绪的推动也层层有序,不得不说得益于演员和导演的天合之功,一定是反复琢磨咀嚼推敲才能如此不差分毫。让孙老师这样一个七尺男儿连续哭上五分钟还毫无违和而只觉此乃英雄悲叹的真诚动人,不得不说蔡导还是很有水平的。丞相病逝前最后一次临阵检视,乘素舆而出时的他已近灯枯油尽,面色如土、苍然如斯,风烛残年枯槁容颜之时也只剩下心灰意冷,央视版从逝于病榻改为了回光返照的病逝阵前,这时孔明环视的动态镜头中又加入一个兵卒伏地稽拜的环绕镜头、构图极佳的姜维跪拜以及填满画面的飘动的残破旗帜,没有任何bgm,长达20秒的静默,只用镜头语言起承转合,夕阳斑驳狼烟缭绕,只剩荒野的风声在低泣悲鸣,这是真正的留白艺术,无声胜似有声。孔明在目睹士兵们跪地山呼丞相保重之后,饱浸泪水的眼中似有欣慰似有无奈,默然无语,微微仰头,像一尊雕像矗立着,悠悠落下最后一滴枯泪。茅庐妙计已化黄粱。本欲“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而今只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遽陨长星,魂兮归来!丞相最后的一次哭泣又是无声的洒泪,但是却是那样孤独无力、落寞怆然。那一滴泪,用怎样的心态、何种速度流出,还要没有一丝多余的面部表情,真是想来就觉得要演好实在难比登天。白帝城一场也是重头,无论对于孙老师还是唐老师。这场戏二人表情的精彩几乎可以一帧帧截图分析,真是戏骨飙戏、精妙淋漓。玄德公在对孔明哀告并言及悔不听孔明言以致落败至此时,瞳孔已逐渐离散无神、血丝遍布,然而在转动眼睛瞟向马谡时,迷离的眼神倏地又警觉起来,言至“若太子不才,丞相可自立为成都之主”时眼角滑落一滴泪,殷殷嘱托的眼光又悔又恨,又分明带有几分对太子无能的无奈。在此孙老师和唐老师对刘备此举的解读相反,唐老师认为刘备有试探之意,而孙老师以为刘备早已愧恨难当,对孔明之托是真情实意,确实,孙老师演绎的昭烈帝临终前的那种真挚和不甘着实让人心碎,丝毫感觉不出有任何虚情假意。此时丞相早已泪流满面、汗湿衣襟,被昭烈帝一席肺腑惊得站立不稳,神情中的不解惶惑、一腔忠愤令人心痛,我们似乎从未见到过向来潇洒自信的丞相也会流露出这般神态;而昭烈帝这一世枭雄,直至暮年也似再也没有年轻时肆意痛哭的气魄了,穷途末路时已哭不出声,只剩默默流泪,和丞相逝世前的无声流泪可算呼应。人散曲终,昭烈帝溘然离去。孙老师和唐老师为鱼水二人设计的咽气动作也是不同的,昭烈帝的去世是戛然咽气(生活中也是,老人去世经常就是一口气上不来就走了),仍有丞相在,汉室就有希望复兴,咽气中还怀着一份不舍、一份无法亲眼得见的不甘和微弱的希冀;而诸葛丞相的离去似已冥冥注定,虽有逆天而行的勇气决绝,而天数降至,亦无法与命抗争矣,“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缓缓如游丝一般,丞相吐出了最后的一丝微弱气息,飘尽了最后一分希望,最后一缕魂魄也随风散去。鱼水经典剧照(四)多谈几句孙老师的刘备孙彦军老师多次表示,不喜欢演义里的刘备角色,形容他是“伸展不开的豆芽菜,一伸开演就挡住诸葛亮”,在王导力邀他扮演刘备之后犹豫难决,最后多亏蔡导的劝说拍板,因为他更喜欢大奸大雄的曹操。毕竟关张诸葛曹操周瑜等等每个都是性格鲜明的角色,只要把握住人物气质的其中一点或几点演起来都能有亮眼的效果,容易讨喜。例如曹操,演义虽在政治立场上尊刘贬曹但在人物刻画上却在曹魏一方施墨颇多反倒显得形象更立体,也因此曹丞相虽说正史上劣迹斑斑被看作暴政的代表可奈何“粉丝”终是不少。央三也是借着魏老师将曹操的奸雄之气万丈才情腹有韬略嬉笑怒骂都演得过于出挑,关于他暴戾杀伐的一面却并无太多描绘(央三播出之后有一次观众座谈,很多观众表示看过电视剧后最喜欢的人物是曹操,边上唐国强老师听罢忧心忡忡,认为这样的结果是违背原著本意的,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央三导演手记也明确表示曹操的主导方面应当是“奸”。再往后某品三国更是将曹操送上“可爱奸雄”的神坛,翻案之风阴谋论调肆起,一时礼崩乐坏人心不古。除了曹操,诸葛亮这一人物的民间形象几近于活神仙,演义里也对孔明着墨极多,人物更加立体丰满,最精彩的事迹也基本给孔明包揽了,甚至多智近妖,只要编剧改编故事的水平不差,这个人物不需要怎么演,看完原著都能获得一众粉丝,属于天赋技能带buff的那种。与上述人物相比,演义里玄德公的形象则单薄扁平了太多,似乎只剩下宽厚仁义这一模棱两可且演绎以来难以具象化的性格特征了,如何把握一个“度”尤其困难:演得发力则长厚似伪显得过于腹黑,收着演则把一代枭雄完全演成了唯唯诺诺的老好人。实际上这应当是一个魅力十足的人物,无论在演义还是正史中都是响当当的仁人君子,若说曹操是政治化的道德,那么刘备则是道德化的政治,他向来高举“以德行仁”的旗帜,《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机权干略,不逮魏武。”如何演出其仁慈爱民乃至伪得真的效果让人如沐春风,又不失在言谈举止间流露人物的野心与壮志,真是看本事了。孙老师自己也认为,对于一个有一定表演素养的人来说,都会明白演刘备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也没见过演刘备能成名的。总而言之刘备的角色颜色是最近乎透明无色的,如何填写涂抹都需要凭借演员实打实的技术和功力。央三的刘备也的确是初看最容易被忽略的角色,外表造型比起关张的“极有特点”也显得不甚出众,演员的演技更易被忽视,虽是大师级、超越教科书的,却鲜有人谈及,等回过头来反复细品才惊觉演得绝了。一直以来常有声音认为周瑜和吕布演得“太过”,洒狗血,舞台剧气息明显,不过在那个年代其实也没什么问题,现在过了20年之后再看,倒的确有一些不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口味。以此标准检视刘备的塑造,翻来覆去地琢磨还是觉得孙老师从头至尾真就没见到这种演“过”了的问题(至今再看依然不“过”),因此也自然真挚到了——让人容易忽视的地步,风头直接被其他表面亮眼的角色抢走了。翻了翻旧刊报纸,也没看到批评孙老师刘备演得不好的评论,多数时候评个中规中矩,也就算是夸奖了,毕竟在演义中这个角色本就不讨喜。私以为孙在剧中的水平并不低于鲍、唐,更远胜饰演关张的陆、李。王扶林总导演早在选角最最初期就极力邀请孙老师一定要来试镜刘备,在造完型之后更是毫不犹豫立刻敲定就请孙老师饰演,刘备的角色人选是所有角色里定得最早最快的。王导是何等的艺术审美和选角眼光,相信看过他导演的红楼梦的人都清楚。没有孙老师的刘备几近化境的完美演绎,关张孔明包括曹操孙权等(指刘备和曹孙的对手戏)也不会被衬得如此出彩。现在青梅煮酒一场戏已经成了经典的b站鬼畜素材,正因孙老师和鲍老师二人对手戏极其精彩,节奏明快毫无费词举手投足气质绝伦仿若古画中走出。一般人在看这场戏时都只盯着鲍老师的曹操,对于刘备一角的表演是很少揣摩的,其实细品刘备数次枚举当世英雄时精神状态神情举止的细微变化,比曹操更丰富,特别是受到惊吓过后拾起筷子从曹操身后盯住他的那一瞬,不易觉察的警惕和杀心在冷峻凌厉的眉宇间一闪而过,旋即又恢复了温和平易的神情。刘备这个人物几乎是和剧中所有主要角色都发生过牵连的,戏份非常之多,串联角色贯穿剧情,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最熟悉却不够熟知的人物,演得好坏与否对于全剧基调奠定也有一定直接作用。也是因为孙老师演绎的刘备越看越出彩,让我反复观看琢磨了好几遍央三,深深感佩季汉的魅力。实际在孔明出山之前,刘皇叔都有不少精心设计以表现人物坚毅傲然以及胸怀大志的台词动作神情,甚至在化妆层面如胡须、服饰等等也有侧面体现,赵庆霞和李金祥二位服装和化妆老师做了很多功课——可见央三剧组下得功夫有多深(刘备的服装既不能太呆板又不能太华丽,需大方有力有气度,因而服饰基调宜以凝重为主;另外,唇髭也是直至刘备称帝时才选用了两边须尾向上翻翘以彰其帝王气象的造型,多数时候玄德公的胡子显得十分稳重内敛)。孙老师为早期刘备所设计的此类神态动作包括:如面对督邮恶意敲诈时的义正言辞、愤而拂袖转身离去的凌厉决绝,诸侯讨伐董卓时在席间被袁术言辞羞辱后手拉二弟三弟扬长而去的傲气和果断,面对陶谦三让徐州以言辞婉拒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神色决绝掷地有声,白门楼上面对反复无常背信弃义的吕布只一句便断送其命的面不改色,亦包括面对曹操青梅煮酒一席试探时在暗暗惊惧后只在须臾间便恢复镇定自持,真个叫“喜怒不形于色”,使人只观其面色难察其心,可以说,很多眼神举止的微小细节能体现刘皇叔颇有心计深具城府,而且表面上不显山露水,那宽厚仁德的面相和温和自若的神态举止都让人心生好感而致受到迷惑。这样一个胸怀大志宽厚爱人又懂得隐忍和适时示弱的人物形象,其魅力甚至远胜过原著的玄德公,适当减弱了一分演义备的脓包感添加了一些正史备的枭雄气质。三顾茅庐之后,因剧本局限刘备几乎成了诸葛亮的配角,只能收敛锋芒给其让道。但即使是到了中期晚期在有了诸葛亮皇叔本应开始“退化”回大小计策皆赖孔明的状态之时,孙老师的刘备还会时不时展现自我和霸气的一面,如入川后庞统法正私下作主意欲在席间刺杀刘璋时玄德的厉声喝止,那果断凌厉不怒自威的神情和拔剑斩断桌角以立其威的王者之气,谁人看到不心生畏惧;晚年失去二弟之后性情仿佛大变,兴兵伐吴独断专行,双股已锈仍断不回头,乃至暴戾之气杀伐之意侵扰其心,直至于阵前几欲斩杀忠臣。如果仔细看过全剧,都会对孙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些表现兄弟和睦、鱼水情谊的眼神动作b小细节深有印象,充满生活气息又显得人物可爱至极……还有会人说这是那个人们心中“极为脸谱化”“只会哭”的央三刘备吗?这是多么丰富立体的人物塑造啊。其实孙老师本人的个性着实去演义备远矣,而更近似历史上的昭烈帝,是敢想敢做为人正直古道热肠淡泊名利的东北汉子性格,真实的至性至情,看访谈时觉得他尤其有意思,说话幽默风趣却也直来直去,遇到不满和看不惯的事情毫不掩饰,当然也不乏低调谦虚和细腻感性的一面,觉得对自己刘备饰演的好坏也“从不敢多言,一部名著有千万个形象在观众的心中,我如能得一半观众的认同也不枉此力不枉三年心血”。之前拜读过几篇他的文章,文笔真是相当不错,平易近人灵气十足又动人真诚温情脉脉——很像他饰演的玄德公,令人心生亲近之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演完刘备之后在创作顶峰时竟然毅然息影掉头南下去创办院校教书育人去了,实在是极有性格。在央视版三国演义中,他认为自己的个性受脚本束缚,被压抑地很不舒服,然而他还是在如此褊狭逼仄又平面单维的原著剧本中拓展了空间和深度,仿佛镣铐下起舞,将昭烈帝这一角色演绎得既生动真挚又自然细腻。这才是昭烈帝啊(目光深邃神情坚毅,“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举止言谈谦和有礼)汉中之战刘备称帝孙老师自己很喜欢的一张剧照----------------*补充几句:1.至于说为何是鲍老师最后拿了飞天奖的最佳男主,记得给孔明配音了三分之二戏份的徐涛老师曾经在某个节目里提到过,主要是因为奖项评定时要求必须角色是自演自配的或者至少也需要有一部分配音是自己配的。最后唐老师好像是最佳男主角提名,孙老师因为不是自己配音拿了最佳男配还是没得奖,记不得了。实际上老三国几乎全是配音,尤其主演,也就剩一个曹操是鲍老师从头到尾自己配音的,奖项无论如何也得给鲍老师了吧。鲍老师确实演得好加上有曹操角色buff,但我总觉鲍老师个别场景里配音的感叹词话剧腔有点严重,略显了那么点儿“端着演戏”,不如唐老师自配的部分自然(当然这都是吹毛求疵),另一个问题就是演出来的曹操“雄气”太重“奸气”不足(应该是鲍老师形象太好,另外原著对曹操在历史上的残暴面不多,导致电视剧相应的刻画更少,罗贯中简直在洗白曹操)。孙老师作为同是话剧出身的演员,他自配是毫无问题的,不得不说没用本人配音这是巨大的遗憾。不知道请人配音究竟是出于导演的有意选择还是因为孙老师有档期冲突(10月12日补充:确实是档期问题。看了一个陆树铭老师的访谈,据他介绍,当年是前面演着,同期就已经找人来配音了,就这样还拍了快四年时间。那么话说回来,看来当时飞天奖最佳主角给鲍老师基本可以算是内定的了,其实也就是他和唐老师之间的角逐。很明显,鲍老师水平更高一筹,奖项给鲍老师毫无问题。另外难怪提名奖给的唐,就他们俩比嘛。)。孙老师自己也说过没有自己配很可惜,当时哭关羽时他设计运用了地方哭调,但现在配音之后都没有了。类似的遗憾不禁让我想起李雪健老师,在水浒里演宋江时不仅自留须发而且坚持用山东话来说台词,经赵述仁老师配音之后这些下了功夫推敲琢磨的精彩之处也都一并丢失了。2.虽是用了配音,好在配音的齐杰老师声线和孙老师比较接近,听来也颇为儒雅且硬朗。齐老师实际才是央三刘备配音的主力,他们一共配了五次,中间因为档期问题请李立宏老师帮忙配了一次(所配部分是从《跃马檀溪》到《三气周瑜》,确实是把刘备最高光的几集主演戏份都挑走了,也难怪大家对他的声线更为熟悉),不过现在在宣传的时候倒总是说李老师配了央三刘备直接忽略甚至不提齐老师也参与了很大一部分的配音工作(尤其齐老师才是没有孙老师时的官定刘备配音),连聚首的时候都只请李不请齐,真是怪哉,难道就因为李老师是《舌尖》的旁白所以更具知名度吗?但这是很不公平的。李配的刘备就是不如齐,声线也不算适合。其实齐老师也是央三全剧的主力配音之一,除了刘备,还配了司马懿、于禁、孙策,包括一众小角色......也是个水平远胜名气的低调实力派配音演员呐。2020.8.24本文版权归作者EdflorenzX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