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钱的诱惑,还是现实的压迫——对于影片寓意、结局、剧情、细节的分析与解读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4 20:39:23人气:0
26个特殊劫匪

视频26个特殊劫匪状态:正片年代:2013

主演阿克谢·库玛尔KajalAggarwal吉米·舍尔吉勒马诺杰·巴杰帕伊更新时间:2023-12-28 12:59:25

26个特殊劫匪故事以1987年3月18日中央调查局的一场面试为开端。接着剧情回转。阿杰(AkshayKumar饰演)与当地警局进行一场中央调查局的突击查抄,地点是当地部长家。阿杰与同行3人以敏锐的洞察力迅速查抄出部长所有的赃款,并迅速带离。剧情发展到此,如果认为这是一部严谨的政治剧,那你就错了。阿杰与同行3人并非真正的中央调查局探员,4人以此行骗数次,四处搜刮赃款。此次行骗后被真正…

【影评100%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当看到探员瓦萨姆最后一次被骗后对天自嘲、将剧情推向高潮时,探员回忆中的一句句话语与一些情节碎片结合在一起让我瞬间感受到了这部影片的深意与高度。影片的第一重深度首先从探员回忆中探员审问老头沙朗的一句话引出:当探员问沙朗“这只是你们四个人,却怎么散播消息造成混乱时,沙朗回答”Peoplelikehimhelpusaswell“(像他那样的人们也喜欢帮助我们)。沙朗回答时镜头指向警官兰维尔·辛格(RanveerSingh),也暗示兰维尔当时已经成为了为四人团伙穿插在真实CBI中的间谍,为之后的剧情埋下了伏笔。问题就在于,为什么沙朗说”像他那样的人们也喜欢帮助我们“。看到结尾,不难发现原因就是四人团伙慷慨给予帮助他们的人不菲的报酬;而众观全片,这些钱和当时警官低廉的收入相比,显然是难以抗拒的诱惑。一句话,一次转变,揭示的当时人们为钱而狂、替钱卖命的社会状况;而一些小细节(如政客家中大量收受贿赂获得的赃款),也体现了人们在金钱面前原则的丧失。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对于警官、对于政客毫无区别。而这种情况在当时如此,在现在何不是这样。然而,这种现象的泛滥仅仅是因为人们的贪婪吗?这些真的就是人们原则的丧失吗?影片告诉我们,不是的。这便引出了影片的第二重深度:政客的富裕与普通工作人员低廉的工资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上层官员与政府对于下次官员的压迫;社会阶级及其影响也悄然展现,成为人们替钱卖命的又一原因。大胆受贿的首长、偷税漏税的商人等穿金戴银,兢兢业业的探长却揭不开锅。这样的反差一方面反映了下层劳动者的地位、受到政府的压迫,另一方面也为人们受贿、背叛提供的充足的理由。在当时的社会,兢兢业业、一身清廉根本无法获得好的生活;要活得好要么挪用公款、受贿,走隐性的非法道路,要么就像四人团伙那样诈骗、掠夺,走显性的非法道路。影片中探员跟上级说他从未得到过加薪和升职,向他上级提出加薪的要求,但得到的回答依然是拒绝,而上级给出的原因竟然是上级也已经难以维持生计了。对话中探员说”家里快揭不开锅,我是不是也该开始收受贿赂了“,一句话展现了极大的讽刺,也将影片要揭示的这一主题展现的淋漓尽致。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但这部影片却是在2013年拍摄的;这说明当今社会和当时又何尝不是有许多共通之处?即便是当今,一身清廉又发家致富的官员确实也是鲜有人在。这两年我国反腐行动查出这么多腐败现象,也正是当今人们依然替钱卖命特点的一种真实体现。而在影片的结尾,一向兢兢业业的探员瓦萨姆在收到阿杰的100卢比之后,收到总部的关于阿杰的线索(电视直播),最后却把电视关掉了。这也暗示着瓦萨姆最终也难逃落入替钱卖命的阵营,因为100卢比放弃了对于阿杰的追踪。在几乎整部影片中都兢兢业业、一身清廉的探员瓦萨姆,最终也被金钱操纵而不司其职,更是影片对于社会拜金主义一种极大的讽刺。最后,对于四人组首领阿杰,他真的是没有成功进入CBI吗?还是早已加入了CBI,但因为他对于CBI工作报酬的不满以及生活的艰苦而转行成为CBI伪装者?看看探员瓦萨姆的情况,再看阿杰敏锐的目光与熟练的查处流程,很容易推出事实极有可能是后者。生活的压迫以及分配的不公,贪官与清官经济状况的巨大反差,最终导致阿杰走上了这条路,既为自己带来了极好的物质生活也在该过程中发泄了对于这种反差的不满。关于情节,可以说这部影片是跌宕起伏,非常精彩。很多时候种种情况暗示出可能下一步的结局是这一种,而事实上却是与暗示迥乎不同。尤其是警官是间谍这一点,估计很多人是想不到。四人组局中局是可以预测得到的,但影片中很多细节(如探员瓦萨姆深夜审问沙朗,沙朗托出计划)又让你否定这种预测,使得你在正常看电影的情况下始终不能很肯定结局究竟是怎样。在观影的过程中,一开始的时候我是猜测探员瓦萨姆最终协助了四人组,和四人组一起逍遥法外,因为他的经济情况以及他和上级的对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怀疑最终他会因生活所迫以及金钱的诱惑加入四人组。在看到阿杰与瓦萨姆在宾馆相遇、对话的一幕时,我猜测阿杰会解这个契机说服探员瓦萨姆加入他们,但事实上并没有,也为影片创造了又一大的悬念。但事实上虽然在追捕的过程中探员瓦萨姆没有动摇,最终依然在收到阿杰的汇票之后改变了,关掉电视放弃了追查。最后,影片中还存在许多具有讽刺意味的彩蛋。不知大家注意到没,阿杰招募的CBI人数26人,恰恰与探员瓦萨姆的特别行动团队人数(27人-间谍兰维尔=26人)相等。阿杰招募的人数恰为26人,是巧合吗?我认为不是的,这正是阿杰对于探员瓦萨姆团队了如指掌的一种体现。更进一步地,这更是对于间谍兰维尔工作之出色的表现,突出了人们在金钱的驱使下能多么卖力地做事,紧扣了影片的主题之一。全片将讽刺、对比与暗示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把贯穿过去与当今的社会乱象揭露无遗。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