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隐形的核心技术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05 05:41:00人气:0
隐形人

视频隐形人状态:超清年代:2007

主演伊丽莎白·莫斯奥利弗·杰森-科恩阿尔迪斯·霍吉迈克尔·多曼更新时间:2022-09-28 16:54:08

西西莉亚(伊丽莎白·莫斯ElisabethMoss饰)再也想不到,曾经将自己迷得神魂颠倒的英俊男人阿德里安(奥利弗·杰森-科恩OliverJackson-Cohen饰),如今会成为噩梦的始作俑者。在和自己恋爱后没多久,阿德里安便开始对西西莉亚进行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控制,终于,忍无可忍的西西莉亚在一天深夜用安定将阿德里安迷晕,成功的逃出了魔窟。 之后,西西莉亚震惊的收到了阿德里安自杀的消息了,…

简介:想不想隐形,是他们说了算的事情,可愿不愿意成为受害者,却不是你我说了能算的。一如既往先跑个题,女主的扮演者(ElizabethMoss)总令我认脸过度而频频出戏,或者提前代入了女主肯定是后期会觉醒的女权主义者,以至于对后来的反杀是一点也不意外,甚至因为是意料之中而失去了惊喜和乐趣。当然,这也是在我心中继《致命女人》以后,第二部“致命”的爽片。《隐形人》是通过以暴制暴和杀戮来结束暴力胁迫,可电影却实打实地,向观众提出了一个科幻式的假设——如果施暴者能够隐形,到底能有多可怕?对于我这类型的惊悚片不耐受观众而言,惊悚的点甚至不在于其血腥、暴力和各种令人不寒而栗的镜头设置与电影氛围,惊悚的点在于电影是在认真地,告诉每一位观众(女性观众的观感可能还会更直接一些)一个简单又恐怖的真相——当你受到的迫害,是在普遍的认知范畴以外,甚或是在阴影当中,你将会有多么的危险。我确实对这种隐形的工艺感到惊异,这不是哈利波特式的,神秘却粗糙的隐身斗篷(魔法放置在现实场景中,就是一种粗糙的想象),这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隐身衣,闪烁着科技的光辉。令我细思极恐的内容,跟科技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可在近年来看到的新闻和报导中,我却惊讶地发现,实际上,原来越来越多人掌握了,或正在学习如何使用这项令人恐惧的技术。想不想隐形,是他们说了算的事情,可愿不愿意成为受害者,却不是你我说了能算的。一、隐形的施暴者Cecilia在逃离Adrian的大宅时,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小心翼翼并且极其恐惧的同时,她的身上并没有明显的受伤痕迹,加上Adrian的外型(极其熟睡时无害的模样),以及住处所在的环境。这种“美好得过分”的安排(没有显著的暴力侵害、没有面目狰狞的施暴者、没有极其恶劣的人身限制场所),反而会令我产生出特别矛盾的警惕。对此,我不得不假设,只要有足够的美化,便可以令恶行的发生变得不那么可信。美化本身就在说明一个问题,当施暴者本身带着光环的。包括其外型、学历、阶层、资产情况、工作背景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会令暴力本身变得不那么可信。Thefactistheworldisnotjust,andeveryday,peoplewithfriendsandlovedonesandjobsandkidsandfinereputationscommitviolenceagainstpeoplewhodon’tdeserveit.Thefactisnoonedeservesit.【1】(《AskingForIt》)Ifyoumustberaped,youshouldtrytobeanupper-classwhitewomanattackedbyapoorpersonofcolor,becausethat’syourbestchanceofbeingperceivedascredible.【2】(《AskingForIt》)好比之前渣男渣女的问题,我们总是错误地花费过多的精力,去巩固社会现有的刻板印象,包括影视作品里有关“坏角色”的塑造,都带着某种固化了的成见。将“坏品质”固定在某个阶层、某一类人群、某一种品质,这种自以为高效快捷的筛选和辨别,会使得人们误以为罪恶距离自己很远,并且试图转而从受害者身上寻找不够完美的特质,最终预留了足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供罪恶繁衍。“Heseemedsonice,andIx27;dalwaysthoughtIwasaprettygoodjudgeofcharacter.Afterthat,IfeltlikeIcouldnx27;treallytrustmyowninstincts”【3】(《BigLittleLies》)我们误以为已经排除和清理了潜在的施暴者,却最终让施暴者及暴力更加不容易被发现。暴力并不会因为所处的是上层阶级而有所递减,相反,暴力会在备受优待的阶层中变得愈发危险。Adrian用行动亲自说明了这个道理,他甚至连如何规避社会性死亡的办法都提前想好了。在Cecilia出逃以后,他并没有立即暴露其施暴者的模样,而是透过假性的肉体死亡,以直接免除或极大地降低了其社会性死亡的风险。死无对证再加上深受虐待的“有问题”的受害者的表现,他以假性死亡争取到的“隐形时间”,令其可以在被受害者单方面弃逃的情景中,持续维持伤害的行为。但凡是普通人认知范畴以外的事实,都容易使他们产生怀疑,这也是Cecilia反复对周边的人宣称Adrian还没死,却依旧得到的消极回应的原因。相比不那么高科技的现实,施暴者只要有足够的权力逃过层层监管,或者是能够提前识别,并持续游走在各种灰色地带中,实际上他们就是在隐形。Adrian在电影里基本上是一种压倒性的强者姿态,想想一个孔武有力的男性成年个体(体格上要远优于女主),我一开始总觉得这种强者姿态的急转直下,是从他对Cecilia的姐姐下毒手,并栽赃于Cecilia开始。但观影结束接近一周后,我才意识到这形势急转直下的节点还要再往后挪。Adrian后期已开始有恃无恐地在执法部门的看管机构内施暴(但这是被诱使的),在暴力行为败露后,被冲昏头脑的Adrian,甚至直接将施暴的目标延伸至执法部门的人员。到了这一步,他被“制裁”,才有了真正的“合法性”。所以,Cecilia的姐姐死了,并没有奠定制裁的合法性,最终还得等到施暴者和主动提供或被动促成的保护伞进行直接割席,才完成了这一过渡。二、隐形的暴力值得留意的是,我们对于暴力本身也有刻板印象,尤其是在家暴问题上,很多人总是因为对焦错了重点,而令暴力逐渐演化成更危险的形式。前几年令我印象极其深刻的便是董珊珊的家暴案例,其中对于董珊珊所受到的暴力细节之描述,甚至令我产生PTSD。蒋劲夫的之流给了我们新的视角,蒋劲夫首次施加暴力的时候,他还有外在的“人设”光环。加上媒体对受害者的偏见、揭露其黑材料、以及兄弟会式的挽尊等,都在试图令暴力本身变得隐形。可最终蒋劲夫还是执意用又一次的行动,证明了一个观点——施暴的原因不在于受害者如何,而在于施暴者本身。在蒋劲夫第二次施暴的事实中,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便很值得关注。施暴者甚至会在肢体上的暴力行为上加以“隐形”的屏障,深谙“打人不打脸”、“肢体暴力附以精神暴力”等的行为指引,以令其暴力因“不显著”而变得“隐形”。Herarelyhitherface.Shex27;dneverbrokenalimborneededstitches.Herbruisescouldalwaysbekeptsecrectwithaturtleneckorsleevesorlongpants.【3】(《BigLittleLies》)当暴力藏于幽暗之处,会加大受害者分辨暴力的难度,有很多暴力经过施暴者的狡辩或言语上的美化,甚至是暴力结束后的“弥补”,而容易令暴力和伤害在受害者眼中变得模糊直至隐形。不少施暴者甚至会将受害者拉进共犯的角色中,并表示暴力的触发者正是受害者本人——“都是因为你,我才这样的”。把暴力的原因推卸至受害者的身上,通常会令受害者辨别暴力时,过度自省而令暴力合理化至隐形。除了各种针对肢体的暴力,我们还应该杀人于无形的精神暴力。这是冷酷的言语暴力,充满鄙视、隐藏的敌意以及高傲、伤人的侮辱。破坏效应来自看似无害且持续的攻击,一次又一次,受虐者明白那是永无止境的。每一次受虐都令人想起过去的羞辱,想忘都忘不了;受害者只想忘记,施虐者却不允许。【4】(《冷暴力》)“Onaverage,mostvictimswilltrytoleaveanabusivesituationsixorseventimesbeforetheyfinallyleavepermanently”【5】(《BigLittleLies》)如果能够有一部女性家暴受害持续记录,那么紧随其后的,施暴者有较为相近的人设背景的,恐怕会是牟某某的,精神控制致女友自杀的恶性事件了。相较于容易留下证据的肢体暴力,令人防不胜防的和更难以收集证据的,恐怕便是精神上的虐待。施虐者隐匿暴力的手法常常十分高明,他们甚至会被当成善良的人。【6】(《冷暴力》)受虐者很少懂得利用法律自救,施虐者却靠直觉就能部署必要的操控计划。【7】(《冷暴力》)我们越是刻板印象化暴力的形式,越是认同受害者必须毫无个人瑕疵的观念,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这种暴力的形式将会愈发隐秘,也因其足够隐秘,而致使伤害本身愈发地严重和不可修复。但我已经在另一篇影评中提到过关于PUA和精神控制的个人看法,不再累述。三、隐形的受害者(不完美的受害者)实际上,相比不可预测的施暴者,在我看来,受害者相反都有比较趋同的品质:不完美的,或者有明显个人瑕疵(个体本身和成长背景),但也是极其普通和寻常的个体。Cecilia坐在庇护人家的房间里,在黑暗中对隐形的Adrian的发问,着实令我印象深刻——为什么是我?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为什么要选中我?让受害者隐形,算是隐形技术最初阶的水平。而令受害者隐形的方式很值得一提的理由是,如果我们能够辨别这种动机,可以提高规避这种恶性伤害的几率。相比被广泛关注的未成年(但仍不代表未成年人完全处于安全区间当中),成年人在家庭暴力及性暴力的处境中里,因其“应当”有自主选择能力,而更容易被人忽略。Butifshewasn’tavirgin?Wasn’treligious?Didn’tplanonsavingherself?Ifshewasn’t“brutalizedandraped,sodomizedasbadasyoucanpossiblymakeit”?(Ishuddertothinkwhatthatevenmeans.)Well,then,Iguessonecanonlyconcludeshewasaskingforit.【8】(《AskingForIt》)污名化是其中一种手段,主要体现在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动态过程。它是将群体的负面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即“贴标签”,这种行为在强奸事件上尤其常见,其中包括针对没有抵死反抗,和出现性高潮等生理性的反应的指责。“Itiswrongforanypersontoeverjudgesomeoneinanysituationsaying,‘Well,whydidn’tyoutrytorun?Whydidn’tyouscream?Whydidn’tyoutrytodosomething?’Thatissowrongand,frankly,offensivetoevenaskthatquestion.”【9】(《AskingForIt》)根据斯德哥尔摩强奸救助中心的调查显示,70%的强奸受害人在受性侵的当时,身体会无法动弹,无法表示拒绝,陷入一种解离状态,英文称“TonicImmobility”(紧张性强直静止)。如果把这个词直译,就是“假死”。也就是说,动物在觉察危险的时候,会呈现一种仿佛死去的状态。【10】(《黑箱》)越是倾向于在关系内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越是希望关系能够继续维持下去的,不对外求救,或因为求救信号与其实际行为有偏差(抱怨却还是选择原谅),通常都会令求救失效。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没有也不应该有性同意权的年纪的女性,成年女性成为性暴力的被害人更容易变成「隐形」,尤其是她们在拥有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却没有与成年个体相匹配的性教育知识,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甚至没有达到足够的心智成熟的水平,在各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些看似“能够自主决定命运”的人们,却默许施暴者的种种行为的情况其实很多。Buteachtimeshedidnx27;tleave,shegavehimtacitpermissiontodoitagain.Sheknewthis.Shewasaneducatedwomanwithchoices,placestogo,familyandfriendswhowouldgatheraround,lawyerswhowouldrepresenther.Shecouldgobacktoworkandsupportherself.【11】(《BigLittleLies》)被预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行为能力,困境本身可能会被误读为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更容易被忽视和遗忘。相比电影里有形(有实物依托)的隐形,无形的隐形,放在现实的场景中,应被理解为问题和处境被选择性地忽视与遗忘。污名化的实际目的是消声,像是强行在某个群体的嘴上贴了一层胶布,令其无法自我表达,或无法说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完成事实的扭曲呈现。污名化与孤立都是要预先完成一系列的动作的,我们都应该知道的一点,是被精神控制和被虐待的人,都不会在一开始就体验了全部的暴力行为,他们更像是在温水里煮着的青蛙一样,直至来不及逃脱而死亡。对外的切割,主要是通过污名化受害者本人,以抹杀其行为能力和攻击其精神状况,达到使其发声不被接受和重视。具体如“他/她最近的精神状况不太好”、“他/她这人习惯说谎”、“他/她之前也伤害过XXX”、“我怀疑他/她是不是产生了幻觉”。切割完成以后,受害者才真正变成一个孤立而无助的个体,继续受困于一段有毒的关系(toxicrelationship)当中,成为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孤岛。此后的每一次呼救,都只会加剧其受困的程度。当然还有直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来加强上述的“隐形”措施。控制狂恐怖的原因就在于控制狂会直接抹杀了一个个体的独立性,单方面认为所给予的都是最好的,单方面认为所作出的规限都是必要的,单方面认为被抹杀的个体的主体意识是不必要的。通过将受害者“隐形”,完美呈现“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场景”,使得施暴者的行为因合情合理而不再受限制,最终甚至可以令其达到无需承担施暴风险的目的。四、会隐形的求助渠道(救助机制的失灵)求助渠道有个体和制度上的差异,个体自然会有其施救的偏好(通常是亲朋好友作为个体性的求助渠道的提供者),由个体提供的求助渠道,其优势在于施救个体的偏好性,亲友更有可能提供无条件信任和支持。但是由个体提供的求助渠道,容易受施救者的个体的局限性,而从一开始就有着极大的漏洞和缺陷。施暴者可以通过污名化施救者与被救者的关系、污名化施救者的社会地位和个人信誉,或者直接通过社会层级直接进行打压和强制。因为攻击一个单独的个体,攻击一个普通人,永远要比攻击一套经过发展和完善的制度来得容易。迫害的第一步是贬低受害者,并让所属团体确认这一点。等贬低成为事实后,即可理直气壮地残酷对待受害者,其他成员也会认为对方罪有应得。【12】(《冷暴力》)因此,非制度化的求助渠道时常会失效,失效的结果会加深求助者的习得性无助,降低其进一步求助的倾向。你真的和水穗很要好吗?当检察官这么询问有美枝时,被律师抗议这问题不适当,法官却没有判定不准问。有美枝回答:‘也许我们不算非常要好吧。但我觉得水穗那时只有我这个朋友可以依靠,虽然我无法为她做什么,但我想回应她的求助,我觉得我们有这份交情’【13】(《坡道途中的家》)即使受害者姑且能够勉强分辨暴力行为本身,也需要花费很多心力和技巧,才能完整地披露困境和表达无助。令人感到绝望的是,哪怕受害者能够拥有这种难得的分辨力和勇气,仍有可能需要与外界的各种与刻板印象交织的常态化思维进行抗衡。受害者如未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足够坚定的支持,将极有可能退回或重新陷入到更为严峻的受虐关系中。因其求助无效,而进一步加剧其受虐的困境。我原以为,好容易报了警,总算站在了起跑线上,这句话对我来说实在太残酷了。听说强奸报警竟然“太常见了”,我不由得毛骨悚然,同时也大感错愕,这里报警通常处理得如此潦草吗?【14】(《黑箱》)制度化的求助机制一旦失灵,能够很有效地降低报案的宗数上涨。但看不见的罪恶,是否等于没有罪恶,伊藤给出的日本强奸报案宗数和隐秘如N号房的事实,均已经给出了令人震惊的答案。剧情去到这里,其惊悚的轮廓已经完全显现,执法部门无法判断报案者供词的真实性,Adrian的恐怖还在于其通过制造“肉体死亡”的假象,令一切积极的应对措施都无助于遏制暴力,也因为“隐身技术”之荒诞,而令普通执法机构倾向于採信“更合理的推断/说法”。Adrian是通过虚假的“肉体死亡”的假象来免除其真实的“社会性死亡”的风险,但其中不合逻辑,也是令人觉得惊悚的点是,肉体死亡应当是“真实确凿”的。非要我来猜测的话,我必定相信这其中需要具有话语权的机构的介入,让假死成真,我甚至不敢继续去想到底是哪个版块,通过哪一种途径作了恶。Adrian通过肉体的假死,避开制止暴力以及社会性死亡,从而他才能借机复活,继续他的暴力行为。如果施暴者没有采取过激的行为,而是懂得如何在有限的范围里发挥其暴虐的专长,并且有强大的自控能力(能够看着Cecilia用钢笔自残),就可以达到持续和有效的“隐形”效果。所以,恐怖的不是科技,而应该是这种熟悉这种监管制度逻辑的人。五、会隐形的公共关注公共领域的关注,通常不会在一开始就隐形,而根据近年来的所看到的新闻报道的发展轨迹来看,其隐形速度的快慢,以及使其隐形的具体方式,也总是有迹可循的(但我不继续提供任何理据不充分的猜测)。值得关注的是,一开始用以获取广泛关注的渠道和途径,并不是绝对稳固而可靠的。后续鲍某某事件便是很好的参考案例,最终我们看到关注度逐渐褪去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再次说明了媒体不可能绝对中立,也不可能只为弱者服务的事实。如果涉及到性别议题,我们甚至还仍旧需要时刻警惕各种带有厌女倾向的陈述。Whatmattersisthattheattackerdeliberatelyignoredanotherperson’sbasichumanrighttodeterminewhatshedoeswithherownbody.It’snotaboutsex;it’saboutpower.【11】(《AskingForIt》)厌女症是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机制。当女性受到男性歧视,女人会产生“当女人真倒霉”的想法,进而延伸为自我厌恶,也就是女性的厌女症。女性克服厌女症的方式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认同男性社会的价值,让男性认为她拥有男性的优点,视她为特例,不属于低劣愚笨的女性。这种行为策略是女人与男人“分而治之”的机制共谋,藉由向男性靠拢交心,持续强化女性整体地位的低落。【12】(《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但我们依旧有必要,在各种有问题的报导中,找到更符合受害者利益的取态和角度,并且透过市场化的供需关系,努力为受害者谋求更多的必要权利。令财新撤下有问题的报导,其实值得每一个曾为之努力的人自豪的。深谙权力、法律、舆论等规则的成年人,在对付过早失学的未成年人时所使用到的伎俩,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深思和警惕的。网络的记忆是永久的,也是转瞬易逝的,这取决于我们对事件本身的态度和看法。在一个忘性太大的社会,连死亡都可以被遗忘。施暴者是否能够社会性死亡,悲观如我,其实觉得意义不大。当罪恶和威胁只是看似隐形,无论是在事前还是在事后,这些隐形人和能令事件变为隐形的人们,徘徊在我们的周围,而我们却无法通过积极的识别、自主选择,以躲过成为受害者的可能。近一段时间所看到的新闻,都让我明白了,其实我们身边一直有这样的隐形施暴者。首先,他们在他人目光下一切正常,甚至是一个成功人士,有着较高的名誉和地位,他的社会地位是他的隐形外衣,能够起到隐形而杀人于无形的效果。其次,是他们能令事件本身变成不再被关注的内容。暴力和罪恶是否可以隐形,说到底还是要看我们对暴力和罪恶的记忆,能否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以及,我们是否会认为这种记忆是否可信,或者是否有价值。当施暴者掌握了替换关注热点的方法,主动撤下对其具有负面效应的热点新闻,用新的热点覆盖未真正结案的热点。从此,他们将无需再多费心力,思考如何妥善地解决问题,甚或是修补肆意妄为所造成的伤害。只消将热点转移,看热闹的人们自然会逐渐忘却他们原本不该忘记的事情。毕竟,永远会有更值得围观的热闹在等着上榜。结语写影评的时候,我也曾考虑过,这种类型的影评是否有意义。在某个与朋友聊天的夜里,朋友认为,如果时事跟电影联想到了一块,电影会一直流传,多年以后同一部电影的观众看到这借题发挥的影评,无法跟这个或许已经被淡忘和抹去的事件联想在一起,他们可能会觉得无趣,也可能会觉得我在胡说八道(自然有很多细节我都只能承认,的确会存在认知不足、理据不够充分的胡说八道)。继而我就在想,到底是有形的隐形可怕,还是无形的隐形,即终究会人为消失这一事实更可怕?在构思影评的时候,我也曾思考是否应该从成因、预防措施和互助方法等的方面进行探究。可是电影显然倾向于给我们派发了一个,最贴近社会现实的解决方案。而这解决的方案,却令人意识到,受害者实际上是在一个令旁人感到惊悚的处境当中。我们无法选择是否要成为受害者,一旦不幸被选中成为受害者,能够摆脱被持续迫害的处境,恐怕就只有某种同归于尽的觉悟的以暴易暴。而且无论结局如何,几乎没有一个受害者,能够全身而退。不要凝视深渊,确实如此,但一个必须要以暴易暴,必须要用黑暗手段拨乱反正的社会,也是足够令人提心吊胆的。欣赏这种以强制手段摆脱暴力,甚或是直接进行复仇的表达时,我们除了高呼畅快,是否也应该思考,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够令这种糟糕的情况,不要再继续糟糕下去。反杀的剧情,最能令代入感强的观众觉得爽,不过是因为,也许除了反杀,已无其他反转的可能。我甚至还有一个恐怖的解读,Cecilia姐姐被杀死的情节,分明就是在针对“姐姐来了”的口号。它用极为血腥的方式说明“姐姐来了”兴许能救你一次,可能第二次“姐姐”们也会被干掉,不仅仅会被抹黑、被失语,还可能还会悬赏取其性命。需要我们时刻记住的是,不管是何种意义的暴力伤害,不管是否涉及性别议题,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始终是某种命运共同体,没有一个人能够长久地置身事外。保护好每一个受害者,也是我们自保的方式。参考文献/延伸阅读:1.黑箱【日】伊藤诗织,译者匡匡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4月第一版ISBN978-7-5217-0222-42.坡道途中的家【日】角田光代,杨明绮,春天出版国际2018年10月ISBN978-957-9609-82-13.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日】上野千鹤子,译者杨士提,联合文学2015年7月ISBN978-986-323-119-64.TheHandmaid’sTalebyMargaretAtwood,PublishedbyVintage,2017,ISBN978-1-7848-7318-95.冷暴力【法】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译者顾淑馨,后浪|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ISBN978-7-210-09088-56.BigLittleLiesbyLianeMoriarty,PublishedbyPenguinRandomHouse,2014,ISBN978-0-399-16706-57.AskingforItbyKateHarding,PublishedbyDaCapoLifelongBooks,2015,ISBN978-0-7382-1702-48.微信:鲍毓明案所谓“反转”,是社会对性侵案认知的狭隘(看理想)9.微信:记者暗访网络送养:中介建群牵线,已出生孩子10万起价(法制周末报)10.豆瓣:当代女性的处境,变得更好了吗?|2019性别观察11.微信:最可悲的,是让罪犯教给孩子性知识(南风窗)12.豆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小千~Angela)13.微信:财新的鲍案“报道”为何不可接受?(DIANLIN典林)14.豆瓣:这条司法规定很可能成为“性侵养女案”的转机(南风窗)15.微信:如何区分SugarDaddy和对少女的性暴力(选凝)16.微信:专访李星星代理律师:案情比已披露的更复杂,但改变不了她是受害者的事实(红星新闻)17.微信:你自杀三年后,世界更冷漠了(反裤衩阵地)18.微信:财新又不是你们的小甜甜了?(西坡/西坡读史)延伸观影:1.《房间》(爱尔兰/加拿大/英国/美国)2.新闻专题片:《「虐待后」的生存~无法治愈的心灵创伤~》(NHK)3.《蚯蚓》(韩国)4.《日本之耻》(英国)5.《坡道途中的家》(日剧)6.新闻专题片:《如何面对儿童性暴力~直击真实儿童福利院》~(NHK)本文版权归作者相見好米7⃣️煩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