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语的完结是青春的终结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03 11:55:58人气:0
终物语[下]

视频终物语[下]状态:更新至07集完结年代:2017

主演神谷浩史水桥香织斋藤千和堀江由衣更新时间:2022-09-28 17:36:26

《终物语下》是一部由《物语系列》改编的日本剧情动画。动画围绕阿良良木历和忍野扇展开,他们发现的隐藏房间是一切故事的起点。

趁着毕业的当儿,前两天终于把《物语》系列浩浩荡荡的七部曲补完了。之前一直就知道这部神番,但一直缺少一个开始行动的契机,最近正好有时间而且有基友推荐就一口气补完了。不得不说这番真是能让人把空格键按坏,大量的心理描写和第一人称描述都变成了番中的文字帧,用这种“偷懒”的方法在一集动画中塞入了大量信息。除了字幕镜头,还有静止画面、高对比色差画面等典型的新房昭之风格元素。或许是因为自己比较保守的缘故,个人对新房昭之的风格无感,这种有意而为之的夸张表达方式让动画不再那么像故事,超现实的手法让动画更像是艺术品。然而也正是这种超乎常理的表现方式才可以把“不可能被媒体化”的《物语》系列成功动画化吧。西尾真是太话痨了——虽然说的话都还有那么点意思,好多弯弯绕绕细腻情感和复杂情绪,物语里面动不动就是俩人站着聊、坐着聊、躺着聊、走着聊,一聊就是大半天,打斗情节很少,主角几乎全靠嘴炮(除了《伤物语》跟整体风格都不一样),整个系列的剧情都是靠人物的对话支撑——这也是《物语》系列被认为无法动画化的原因,你总没法老老实实地画俩人一直聊天聊个大半集,观众一定会疯的。“不可能被媒体化”的轻小说碰上“原作粉碎机”,结果成就了一代神作,也算是“负负得正”了。静止画面和字幕镜头强化了语言的作用,夸张的人物和超现实的场景特写强化了人物个性,与西尾大量的心理和直白语言描写相配,塑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也算是殊途同归了。个人不喜欢那超像《哆啦A梦》的蜜汁Q版画风,上一个(不良)印象深刻的爱用Q版人物的番还是《Hellsing》OVA,感觉几个Q版镜头和整部作品搭配起来很不和谐……无论是新房极具个人个特色的表现方式,还是西尾的塞满对话的行文风格,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塑造角色形象。角色是行走的信息,是作品的灵魂,也是作者与读者发生情感连接的桥梁。《物语》系列对角色形象的塑造非常成功,这也是当初基友力荐这部作品的理由。bgm.tv上有一位博主详细分析了羽川翼和战场原黑仪的形象,两人作为陪伴系和天降系的角色各自的特点都非常突出,与男主的关系纠结,不起眼的细节背后是激烈的明争暗斗。阿良良木与战场原相互吐槽的恋情固然浪漫,如圣人一样的班长也有《猫物语》的黑白两部的戏份,加之从《化物语》最开始就铺垫的阿良良木对班长的“报恩”最后直到《伤物语》才揭开真相,平常的故事中也处处是班长的影子——阿良良木没选班长真是太好了啊!班长肤白貌美声音软,胸大腰细个子高,温柔细心脑子好,我本命啊怎么能给垃圾君!俩人没在一起一方面是战场原确实跟阿良良木性格上更配,另一方面阿良良木在和班长在关系深入之后这段关系被直接定义成了“恩情”也是重要原因。除了班长和战场原以外,还有一个与阿良良木有“过命的”关系的则是金发吸血鬼小忍了,在我看来这三人(冰山女王/巨乳班长/金发幼女)也组成了阿良良木后宫的核心。剩下一些包括八九寺真宵、“火炎姐妹”月火火怜、神原骏河、千石抚子、斧乃木余接、忍野扇、老苍育和贝木泥舟的故事则相对较为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角色的故事中阿良良木重要性不是那么明显。难得在后宫番中出现以另一男性角色贝木泥舟视角讲述的故事,故事的主线还是千石抚子事件,隐藏线则是贝木与战场原的感情线;而老苍育的故事则几乎是为了引出忍野扇这个设立很久的角色,以及为揭示阿良良木内心的矛盾做准备。主要角色是清一色中学生的设定早就注定了《物语》系列的核心主题离不开“青春”和“成长”。《物语》系列是青春的物语,物语的终结是青春的终结,青春的过程是成长的过程,是人格成熟和探索发现自我本质的过程。人内心的黑暗异化成怪异,怪异的退治则类似于克服内心黑暗,而主角们的成长过程则在于将之作为自我的一部分接受心中的怪异。阿良良木“想要拯救所有人”的理念,以及最终几乎所有人都以某种方式与怪异达成和解,看似理想主义的结果,如果理解为人真正接受了过去的自己,由此看来结局倒也不算那么理想主义。只是从这种思路讲,剧中的怪异更多是一种主观想象,主观想象对客观世界的影响依赖于主体自身的力量。因此对于主角们来说,杀人是很大的事,否则我实在想不明白,如虫豸般卑微脆弱的人,何德何能仅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决定那些宛如神明的超自然力量,能在道德的天平上胜过这些力量。(当然这里的人仅指有戏份的角色,其他无关紧要的角色不过是游戏中的NPC)人文作品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问题,但那种“(某些)人命高于一切”,为此动不动就毁灭世界的设定暗含的一种生而为人(或者说生而为主角)的傲慢令我感到很不舒服。主角的心理健康关系着世界的存亡,这样的作品还蛮多的,包括很多受众很广评价很高的作品。真要论毁灭世界的方法,我还是比较服某些美国电影中的设定,要么是极其强大的敌人入侵,要么是某些极其强大的毁灭性的技术。否则凭什么历史上千千万万比你聪明比你勤奋比你天才还比你好运的人都没能做成的事情你使使性子就能轻松达到?不客气的说,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其他人就要遭殃,甚至世界就要毁灭,这是典型的巨婴心态。如果是中二时期对于自己和世界的认知不足,对于自我实力的想象过于旺盛倒也算了,都这么大的人了还保有这种心态还投射出来影响别人就绝对是有问题的。对自身力量的极端强大想象,反而显示出自身的极端脆弱。弱小的人更加渴望强大,向外求而不得则会向内反求诸己,最终变成想象呈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只是在日本这个人口庞大而领地狭小、规则意识极强又社会阶层固化的地方,挫折和隐忍才是常态,强大更多来自想象。这样看来,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与其说是其国民性格,不如说是在资源极其稀缺的国情下人的生存或自我实现方式。但是如果将“世界”理解为几个角色的内心,作为一个人格状态的隐喻,用世界毁灭象征性格的崩塌,这样就容易接受多了。而且可能这样才是比较好的解读方式,西尾太喜欢挖掘内心了,对话流的作品和大段的心理描写很细腻也很深刻,塑造出各个性格迥异而又魅力十足的角色,推理过程虽然有瑕疵但总体不影响其精彩,主体剧情处处也体现出西尾对于人本质和世界本质的哲学思考。看完真是觉得这人学识真渊博,内心太丰富。最早了解到《物语》系列是刚开始买动感新时代时经常在看到《物语》的文章,当时杂志上大篇幅刊登了《伪物语》的相关内容,随后不久《恋爱循环》和《白金迪斯科》火遍全网。在那之前2009年《化物语》动画化时我还在十八线小县城读高一,动感新时代得等到高三开始逛淘宝时才了解到。2017年随着《终物语》和《伤物语》的完结,动画《物语》系列的主要故事画上了句号,早在那之前2015年动感新时代在某风波中停刊。如今即将告别大学生活之际,终于从头到尾看完了这部精彩的关于青春的番,不得不感慨阿良良木君的青春真是炫目啊!至于自己的青春那就不表了,没有什么值得说的事情。有时候会觉得,对青春的共同想象,是身处青春之中的人难以体会的;就如城外人对城内的想象,是城内人难以感同身受的。同时拥有城外的心境与城内的处境是最佳的,然而人生处处是遗憾,完美作为一个长期追求的目的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作为一个现实行动的参考只会让人大失所望丧失斗志。结束了就结束了吧,好歹我遇到我了啊,能存在于这精彩的时间就是最大的幸运了,其他的奢望就当做是“要去实现的”抱负而非“应该拥有的”期望去争取吧。谨以此文纪念物语的完结和青春的终结。本文版权归作者木子扬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