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面到千面——新葫芦兄弟影评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4 16:01:23人气:0
葫芦兄弟第一部

视频葫芦兄弟第一部状态年代:1986

主演于鼎范捷戴欣更新时间:2013-02-16 16:30:26

传说葫芦山里关着蝎子精和蛇精。一只穿山甲不小心打穿了山洞,两个妖精逃了出来,从此百姓遭难。穿山甲急忙去告诉一个老汉,只有种出七色葫芦,才能消灭这两个妖精。老汉种 出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大葫芦,却被妖精从如意镜中窥见 。他们摧毁不了这七个葫芦,就把老汉和穿山甲抓去。七 个葫芦成熟了, 相继落地变成七个男孩,穿着七种颜色的服装。他们为了消灭妖精,救出老汉…

从一面到千面——新葫芦兄弟影评by但愿(0)关于葫芦兄弟前传的一面马伯庸曾经对老版的【葫芦兄弟】做过题为【冷酷仙境与世界尽头】的影评,我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是在2009年,看过之后击掌称快,心中叹服原来亲王居然能够在一个我们以为如此简单的动画作品里,讲述出一个如此引人深思的故事。【创造者们给出了他们自己的答案。在最终话决战之前,葫芦娃们被困了炼丹炉中,老翁祭出莲台宝座,使得七人最后得以重生,并进化成为使徒的最终形态,引导世界归于正途。殉道者与救赎、救世主与牺牲,所有的伏笔与线索在此交汇融合,最后那在云端巨大化了的葫芦七色山峰,象征的正是人类走向和谐之道的心路里程。】如果你去看亲王的原文,他对【葫芦兄弟】的再解释,是真的从一部只是【童年美好单纯的回忆】的作品上升到【对自我人生哲学思考】的地步,从葫芦兄弟的能力和性格的关联,他们为什么会失败【不仅仅是“一个个去挑战注定失败”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个作品所映射的某些神话故事原型——如果我们愿意动用学术的思维去研究——比如叙事学或符号学的理论去回顾【葫芦兄弟】这部作品,确实可以得到和亲王相似的结论。当时,我想起一个特别庸俗的话【生活中只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从那个时候开始,【清奇的脑洞】就成为了我不断努力思考的方向。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词,叫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后来,我终于知道了这个词。在对这个词的强化认识,是姜思达在【奇葩说】第三季封神之路的表现。我又知道了另外一句话,这句话是桑德尔教授说的:【尽管我们可以拒绝去问正义是什么含意以及良善生活的本质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但无法逃避的是,我们一直生活在对这些问题的某种回答中,我们践行着某种理论,一直如此】。此为一个题记。(1)新葫芦兄弟停播后联想的一面新版葫芦兄弟据说有5季共260集,媒体似乎是被如此大数量的集数吓到了,纷纷打出【又是一部类似喜羊羊的充水动画】,在新版动画11日上映之后,又被认为是画风过于幼稚,没有观看的必要。其中有一篇名为【没想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也有用“低幼”做遮羞布的一天】文章提到:倒也没有《雷锋的故事》之流那么赤裸地雷人,就是从头到尾透出一股浓浓的和《喜羊羊与灰太狼》相似的裹脚布画风。第一季前26集播完之后暂停播出,似乎在行为上印证上美做的这部动画续作难以两头讨好。所以从18号开始,到9月之前,我们再也看不到【新葫芦兄弟】的后续故事了,但目前所知道的剧情,已经足够吊人胃口。在停播的第一天,想他。想他的时候,倒是突然想起几件事。据说当年上美的绘图年龄层断代,以至于【葫芦兄弟】这部作品画出了七个一模一样的大头娃娃,虽然画风和画质尽可能做到了精美,虽然也都是【一个个全去送死】的叙事,到也在故事结构上有着比较巧妙的构思,以至于民间声望过高,后面还推出了续作【葫芦小金刚】。葫芦兄弟系列,虽然不能说【陪伴了整个童年】——毕竟也就那么点集数——但这个IP是真的深深嵌入到那个年代(我89年出生)的小孩心中,成为经典,以至于在30年间以各色样式出现在荧幕中。向经典致敬也好,对旧有作品恶搞也罢,《十万个冷笑话》动画的《福禄篇》成为一时传颂。在《福禄篇》中,老大的变身能力无视物理法则,让老四老五卖腐,根本就是偷懒不画老六等梗被阐释得恶意满满淋漓尽致。也是因为互联网环境的宽容和多元化,《福禄篇》的出现,很明显是对原版《葫芦兄弟》的极大OOC,但资本和舆论都并无像当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之于《无极》那样极端,相反则是更多的关注。这倒是让人想起另一个IP,它有着更加复杂的经历:孙悟空。这个被改编得多彩纷呈的IP,已经有诸多综述和索引,不多赘言,就说一人:六小龄童。六小龄童老师【捍卫经典】的态度,从一方面来说,像一个并没有下跪的【百鸟朝凤】。他所捍卫的,更像是【猴戏】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剧类表现手法,而不是【西游记】原著本身;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世界对【经典】这个词的概念,的确难以精确把握。就拿【孙悟空】来说,【西游记】原著现在自是经典,当时则更多是两面说法:一说是市井故事,一说是政治宗教隐射。现在对【经典】的定义则显得更加复杂。央视版【西游记】将【孙悟空】的形象进行了大幅度破坏,但现在却大多以【六小龄童】版为圭臬。同样是所谓恶搞,动画版的【美猴王】里孙悟空和人参果、玉兔、小白龙交朋友,却因为画风精美而被认为是新经典,当然【大圣归来】里的马脸孙悟空,和江流儿之间的另一说的故事,被自来水们认定为【国产动漫新巅峰】。而你不能说画风不精美的【三打白骨精】【万万没想到大电影】则……(2)和【新版葫芦兄弟】相似的一面说回葫芦兄弟这个IP。或许值得庆幸的是,葫芦兄弟似乎很难被更大尺度地恶搞,能够被观众记住的【葫芦兄弟】改编的IP,恐怕除了【福禄篇】以外,寥寥无几,这也是新版葫芦兄弟所必须面对的麻烦问题:人设外形异常雷同。但新版葫芦兄弟并没有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们看到了数张一模一样的大雄脸,哦不,奥运福娃脸,再次出现在荧幕上。时隔30年,画质变得清晰了不少,但是画风和审美,难以苟同。不过,就算如此看似低幼的画风,也不是不能做一番拯救的功夫。如果拿下面两部作品做横向比较的话——《阿松》和《南方公园》。前者就是顶着一模一样大雄脸的松野六兄弟;后者,则是刻意为之的低劣画风。一部是日本风靡数十年的【搞笑番】,在牺牲了【剧情连续性】之后,让松野六子相互吐槽,公开恶搞,以至于第一集直接被禁;一部是美国也风靡十数年的南方公园小学四个小孩的故事,这部作品与其说是【恶搞】,倒不如说是【公开嘲讽】,当然,被消音是肯定的。不过,要让【新葫芦兄弟】做成一个这样类型的动画,对某些事情【针砭时弊】,上美恐怕没这个勇气,【南方公园】第18季的被禁之路你懂的。除非披上古装的外衣,再冠以【大梁】的旗号……不过,就事论事【新葫芦兄弟】做出的改变,其实已经不错了:在无法改变人设的情况下,强化了不同葫芦兄弟之间的性格设定差异,七娃(说真的你们真不打算起名字吗?)的性格柔软得女子力较多,与【阿松】里的椴松倒是颇有些相似,同样是【大脑简单】的设定,目前已经出场的【大娃】更接近于【中立善良】,而【四娃】则更接近于【混乱善良】;在强化了各自性格差异之外,照顾到了旧版的各种梗:真心说火娃在旧版里是也是受苦比较严重的一个;把失忆梗放到七娃身上,也算是对旧版【被迷惑本心】的一个再现。而再一次【降妖伏魔】的叙事结构,因为二娃的加入,变得更加复杂,而不再像当年那样单线叙事——在旧版故事里,妖怪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而葫芦兄弟【天生就要打败他们】的使命,给蛇蝎二精带来的【生存危机】倒是时时刻刻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心中。——但在新版故事里,老二和老六(目前未知剧情)加入妖怪方的设定,则显得变数颇多。尤其是在老二专场的几集中,他巧舌如簧,兵不血刃化解危机,一非嘴炮二非热血,确实让观者感受到了久违的智商额度。但无奈被画风拖累了评价,如果单看故事发展,确是少有能掌握节奏的作品——这倒是和【大鱼海棠】的评价颇为同病。不过目前,动画处于停播状态,不知道是摄于观众的评价,还是在整改片长,如果9月再播放时,我们会看到二娃殚精竭虑布局,六娃放弃和妖怪对抗要自己一个人快乐生活,恐怕这部动画不会像现在这样在豆瓣被打到3.6分的低分。(我以为打到6分其实算比较公允的,画风烂成渣,剧情很有意思)但似乎已经被先入为主的观点灌输和被这看似低幼的画风辣眼睛的观众来说,具体的剧情如何发展,似乎并不重要了。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对【葫芦兄弟】的评价一样,也就像各种【爱国主义】和【小粉红】在这几天粉墨登场一样。我突然想起,在我初二的时候,父亲陪我看动画,说想了解一下我们这代人怎么想的,看了没有一分钟,说:这个动画讲的啥,这做儿子的居然还要打老子,这么传递这种价值观,你们看动画就是玩物丧志。走了。这部动画也活该倒霉,他的名字是【早乙女乱马】。最后的最后,让我借用马伯庸那篇影评的第一段话结束。:借用村上先生的一句话,只是想献给那些已经逝去的英雄和那些已经涅没的历史。冷酷的仙境、世界的尽头,这两对词组所散发出的微妙情感,竟与《葫芦兄弟》的世界奇妙地共鸣,我想没有其他更加合适的形容,能如此准确地描绘出这部动画的真实意味。copy;本文版权归作者乌合之子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