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东亚青年离不开的精神自慰道具(简评)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24 14:28:10人气:1
泡泡

视频泡泡状态:正片年代:2022

主演志尊淳りりあ。广濑爱丽丝宫野真守更新时间:2023-12-28 13:04:25

地心引力不再的东京,一名男孩和女孩相互倾心…… 世界各地降下一阵泡泡雨,地心引力定律就此瓦解,故事在此时从东京开展。 东京与外界彻底隔绝,成了一群年轻孤儿的游乐场。大伙在此成群结队,穿梭跳跃各个建筑,上演跑酷大战。 以危险的游戏风格闯出名号的年轻好手响,某天不慎失足,坠入扭转重力的海里,幸而被掌握神秘力量的女孩诗搭救。接着,俩人竟听见别人完全无法耳闻的独特声响…

⚠我已经准备好屠杀老虚...开头生态描写和架空废土世界观,自足生态还有几分无政府影子,但聚焦群体只有青少年这点就显然是刻意迎合市场,还有能把胸放在桌子上的女研究员,跑酷决斗更是对流行元素的堆砌。让少女人型学会跑酷也是文化征服论的思维。(毕竟我只要画面够亮、颜色够马卡龙、女主长得好看观众就能耐着性子看下去,至于是人是鱼是气泡还有这奇怪的废土设定和跑酷社区文化怎么关联起来怎么拼凑的都不重要,够炫就行了,不需要大脑)还让具有亚斯伯格综合征特征的少年设定为主角,把泡沫灾难视作“净化仪式”,典型的反工业化、反现代化、精神洁癖式的理想乡。这充分说明东亚青年的精神状态和想象力都岌岌可危。为什么是泡沫?为什么是低重力?当然是因为现实的引力太沉重!现代化的噪音太吵耳!这下肮脏的成年人都滚开了,高楼大厦都被水淹了,遍地是鲜花绿植,只有大奶萌妹和朝气少年,大家不用做社畜、不用学习,每天跑酷就可以了。这跟泡沫经济后破产的中产们何其相似,然后他们的下一代变成宽松世代纵情享受。为什么大家都设定成孤儿?因为这样才是没有受过英才教育的宽松世代啊,后面巨乳女那句“东京跑酷战的自主性”更是印证这点。这是只有社会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闲得蛋疼才做出来的。需要现代童话来自我治愈的一代人根本就是病态的。然而讽刺的是他们的生活物资还是要靠外界输送,男主头上戴的耳机也是现代工业产品,特别是还有大量写实的商品画面做植入性广告(可口可乐品客格力高芬达等等...),本片算是彻头彻尾的商业片,无论是享用这些商品所带来的快感或是观看本片,这里面蕴含的逻辑都是快乐可以用消费行为获得。后续剧情中,反派绑架真琴的目的是直播营销,这里面透出的反资本味道也很明显。可以留心,巨乳女被绑架在哪里?起重机上,又是工业化象征。而且把人当作战利品,物化象征。这部作品卖世界观,但是世界观又设定的如此一厢情愿,非常幼稚。被武力抢夺之物却要通过公正比赛赢回。而直播又是一种互动式营销,换句话说观众默认比赛的合理性,只要有东西可以消费可以找乐子,其他都无所谓,这又是消费主义的一种景观式呈现。整个跑酷的避障流程又高度类似RPG游戏,象征被游戏文化支配的一代,甚至连救人都要用这种“游戏”的方式。最后少年少女在纯粹的歌声中避过了现代文明的残骸(障碍),赢得借助现代科技的对手。很多人说这片像新海诚,但我是觉得更有交响诗篇的影子,同样女主非人、同样异种族恋爱、同样身体冒泡形态变化,同样被母体召唤。还有那个煞有介事的“第二次降泡现象”,我还以为E7里面的七波呢。老虚你抄成这样不怕被骨头社告吗?最后那个漩涡聚散论实属牵强,还不如发生奇迹把人捞回来。(这不用问肯定老虚干的)最终战中,还是以看似游戏的方式严肃叙事,这回蓝焰队都装上了现代装备。当泡沫不再是人类的帮手,人类学会用科技造物去实现同等目的。唯一成年男性选择了帮助少年,为他们带路。而善于逃避、不堪重压、敏感脆弱的一代人,其最终还是要靠女人救赎,要靠女人获得成长,这点又回到sonnyboy那个吐槽点了。就像沉迷二次元分不清现实的宅宅一样,最终男主追逐着属于自己的梦幻泡影,看着自己心爱的充气娃娃化为泡沫而嚎啕大哭。充气娃娃又怎么样?她可是拥有人的扣扣喽啊!!!啊!!!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说动画越来越像自慰道具或者精神毒品。中国儿童在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学习压力过重占第一位(45.5%),其次为早恋(22.7%),父母离异(13.6%)。东亚基本差不多,然后再考虑下本片设定,不用学习揾工、随意勾女、全是孤儿,哈哈哈,还是乌托邦好啊!?虽然无脑又直球,但这部片内核深处居然还是有一个bug。老虚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东亚青年的精神成长障碍要归咎于现代工业化进程?为什么不归咎于你自己这种胡乱制造文化消费品给人充当精神自慰道具的动画导演?如果说泡沫经济是一种虚假繁荣,那么现在二次元文化的兴盛,不也是一种泡沫吗?你们制造这么多亚文化泡沫,就没点反省忏悔之心吗?还有脸给这片取名叫泡泡,你也知道这是泡沫啊?本文版权归作者羊先生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