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集和38集对李芳远的感悟(含剧透)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23 00:08:45人气:0
![乘龙飞天图](https://static.sqjxzz.com.cn/Uploads/vod/2022-09/chenglongfeitiantu.jpg)
视频:乘龙飞天图状态:正片年代:2020
主演:刘亚仁金明民卞约汉申世京更新时间:2022-09-28 18:55:34
李成桂(千浩振饰)为了正式的投身政治启程去往开京,李芳远(刘亚仁饰)也跟随着父亲去了开京。来到开京的李芳远看到了置百姓死活于不顾只为自己填饱肚子的权文势族,无法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愤怒。原本就对于李成桂的政界出仕很警惕的李仁谦(崔钟元饰)将李成桂邀请到自己家里并举办了宴会,在宴会上李仁谦给他看了以他背叛了曾经像兄弟一样的赵小生(安吉强饰)为题材的街头剧。在宴会结…
昨晚看完37集和38集后,感觉燃得不行。李芳远在36集最后问三峰师傅是是不是一开始就没有他的位置,三峰如实说你制造出了你的位置,但是你的位置是杀害蒲恩之人仅此而已。我想李芳远在杀害蒲恩之前已经做好了准备,承受骂名,与三峰师傅开始走上不同的道路,和自己的父亲开始有了隔阂。lt;图片1gt;看到李芳远在书房自己一人坐着,眉头紧锁,回想三峰师傅和父亲对自己的不喜,我想他其实是不快乐的吧,但是没办法,从他渴望在新的国家有自己的位置,到想成为掌握这个国家的人,其实他走的很艰难。没人知道其实他不是想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而是像最初他小时候那样想要得到力量帮助他人,到想要从另一个人身上找到自己的信念,到无恤对他说的话让他觉得要成为让世人微笑的人,他的心一直没有变,其实。儒生质问他为何要来这里,河仑以为他要说明他们,李芳远却说“点火”他没有解释任何原因,也没有给这些儒生思考的机会,因为他已经不是曾经的儿童,渴望从他人身上寻求信念和力量,他已经明白了自己要守住自己的信念,创造力量,而不是握住他人的手。在”屎坑里跌到,手不触屎该如何起身。”这句话让我最喜欢,历史剧中没有一个成就霸业的人手上不沾染鲜血,铁血君主李芳远不是白莲花,他是人,很真实的人。(说到这里,真的很佩服编剧们)三峰师傅在最初对芳远说过,你是一个爆豆。李芳远当时有伤心,有自责,在经历了所有之后,他忽然有了觉悟,自己的方式或许不是最正确的,但是自己所做的决定不会再因世人的不解而质疑自己,死一万次也觉得自己是对的,这不是自负,这是自己在走过路之后才发现的事实。自己在百度李芳远的时候,发现很多历史评价虽说他是残暴之人,却也如此评价“李芳远在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的过程中功劳颇大。李成桂即位后,李芳远被封为靖安君。曾以两次王子之乱的方式,铲除异己,进而继位。李芳远在位期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永乐十六年(1418年)八月八日,太宗传位于朝鲜世宗。”我想李芳远在杜门洞事件的时候,河仑那就他真是,,,,(我脑补的下半句应该是他真是疯了)他就已经学会不在乎世人的眼光和后世对他的评价,因为历史将由他来写。他为何会选择和三峰师傅和父亲不一样的路?在他年幼的时候目睹了父亲的软弱,在他成长之际忍受洪仁邦对他的辱没和力量的诱惑。在最后的选地桥事件后,他杀死了蒲恩,为何?其实答案只有一个,他明白那些把信念看的比命还重要的人,你永远无法说服他们,如果一直等待,大业如何成功,建立新的国家,不流血事件只是一个童话,三峰师傅其实是纯真正直之人,他渴望建立的国家基础和根基不是在此之上,但只有李芳远明白一个事实,一个残酷的事实。赵浚也明白这个事实,其实李申京也明白,为何只有这三人明白呢?因为赵浚流放过,自己的土地改革的梦想多次夭折,李申京在成均馆的所有经历让他也明白这个残酷的事情,有些事情等不起,这让我想起最近在看的一个韩国说唱节目,一个制作人说过这样的话,认真的人赢不了切实的人。河仑曾经是李芳远的敌人,英奎曾经也质疑过芳远的决定,说自己是家别抄所以才守护芳远,可是不知不觉之中,河仑成了以后要侍奉芳远之人,而英奎呢?在听从芳远杀害蒲恩之后,他也害怕和慌张过,芳远拉着他的手和他一起走在黑夜的小道里,他已经不再是家别抄,而是李芳远之人,他和无恤不同之处在于,他不想对错吗?不是的,是因为他虽然笨或者不太懂什么大义,可是他赵英奎懂李芳远,这个孩纸是我可以信赖之人,他所做的事情或许当时不解可是时间会证明一切。看到焚伊和妍熙这幕,其实很难受。两人没有什么对错,焚伊理解芳远吗?我想她不太理解,所以她虽然会质疑妍熙的话,但是也有着踌躇,她懂芳远的心和他的痛,但是她也有不理解芳远做法的时候,像无恤一样。而妍熙呢?她所跟随之人是三峰师傅,她懂三峰师傅和三峰师傅的伟业构想,所以她俩之后会怎样,说实话我无法猜测,就像三峰师傅在蒲恩死后将他枭首在城门,他知道历史是由人改写,李芳远呢?他更明白这个道路,在世人指责他之后,他也会改写这个历史。三峰师傅说过建国初是决定国家性质的时期,可是赵浚却不这样认为,为何?我想历史会回答这一切,李芳远在扫除所有障碍之后,稳固国家根基之后他把王位给了三子忠宁大君,他用他的行动证明了建国初应该是决定存活还是性质问题的答案。那个在得知三峰师傅君王五则之后依旧喜欢三峰这个男人的李芳远,再见了,他的眉头再也没有舒展开。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