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故事——《流浪地球》剧本问题研究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22 09:31:38人气:0
视频: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状态:正片年代:2019
主演:吴京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更新时间:2022-09-28 19:04:14
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吴京饰)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屈楚萧饰)长大…
2月11日晚,我和同事在时代广场AMC看完《流浪地球》。我是二刷,心情有些复杂。而她犹豫了许久,终于忍不住问我,那个点木星和炸空间站是为什么?真的是
刘慈欣写的吗?同事是纽约长大的95后,哈佛计算机系本科毕业的华裔,能听懂中文,很喜欢科幻小说。她和我讨论伊恩班克斯也讨论刘宇昆,当然还有大家都很喜欢的刘慈欣。我们还在部门内组织了读书小组,第一个讨论的作品就是英文版的《三体》。听说这次的电影是刘慈欣小说改编的,她和我一样,都报以了极大的期望。但是,她问的问题,与我父母在观影后提出的问题相通。在许多没有什么科幻阅读经验,又抱着热情前去观影的长辈口中,这个问题以一种非常朴素的形式提出。怎么几个人自己拿主意,就把事情解决了呢?这样的疑问,在大部分影评中都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我甚至看到一位大V戏谑地谈到这种疑问,说他们没有看过什么好莱坞大片,还以为什么事都要开个支部会议研究一下才能决定。大V是名校理工科博士,年轻有为,他的意见“自然”更值得重视。但是,紧接着,他又写到,父母们竟然都看过《三块广告牌》而且很喜欢。《三块广告牌》是去年的金球奖得主,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剧本奖。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美国中西部小镇,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社会形态,比《流浪地球》中着力还原的北京,上海,离普通中国人都更加遥远。但是不少中国中老年人,竟然更能“看懂”偏小众,偏文艺的《三》,而不是偏大众,偏商业的《流浪地球》。而令他们感到困惑的地方,竟然跟我的纽约95后同事不谋而合。这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在本片中树立的所谓的中国科幻电影的美学标杆,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能在让一部分人狂欢的同时,让另一部分人——不分国籍,不分年龄,不分学历的一部分人,看不懂呢?作为一个写了三年科幻小说的业余新手写作者,我开始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但是在大量的专业或者半专业评论中,我并没有发现太多的分析与讨论。同时,作为一个科幻圈的边缘人,我完全承认本片的历史意义,也可以从情感上理解人们的激动甚至选择性忽视。这部电影的意义,以及它引发种种效应,早已超越了电影本身。我个人也非常喜欢电影中的特效,概念设计,场景表现,配乐等等。在影片第20分钟,长镜头从鹅毛大雪中的抽油机一路逐渐拉远,直到千万座行星发动机在孤独地球表面幽幽发光,配着神似HansZimmer的磅礴音乐,我坐在大荧幕前发抖,因为在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人类超越日常的渺小与伟大。这是科幻的终极目的之一。但是那些越出色,本片在剧情上的问题就越明显。作为一个写小说而非做特效的人,我甚至感到羞愧不安。真的可以更好的。完全可以更好的。而在本片上映之后,所引发的最激烈的批评和疑问也都针对剧情。但是诡异的是,无论是批评还是辩护,很快就变成了对于姿态的批评与辩护。鲜少有人真正关注,批评的内容——剧情本身。作为小说写作者,我不太了解影视剧行业。本片列出的编剧有八位,我无意批评任何一位,也不想将矛头指向编剧群体。我知道,比起编剧中心制的美国韩国影视行业,国内的编剧群体在导演中心制甚至是明星中心制下,可以说是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我也知道,一部电影,最终的剧情呈现,可能并不仅仅是编剧群体的责任,导演,剪辑,制片,发行......可能都需要承担责任。所以,让我们把祂——这个应该对剧情负责,接受研究和批评的聚合大脑,进行一个抽象后再实体化。让我们把祂叫做——小明。我将在下文中尽量少地使用任何编剧或者小说创作方面的术语,不会讨论任何“这不科学”的问题,也将尽量不带入任何需要科幻类型知识的内容,除了一些类似影片的情节点引用。虽然我看过流传出来的剧本,但是论述依据和时间点仍然是所有观众看到的,影院上映的全片,不是流传出来的剧本。认真看过剧本的读者会发现,这没有区别。本文的目标,是像美食作家王刚老师一样,让读者用最直观也是最深入的方式明白:小明为什么这么做。小明哪里出了问题。小明本可以怎样做。希望读者至少看过一遍《流浪地球》的电影。如果读者像我一样,还读过《三体》,《乡村教师》,是大刘的老读者,那么再好不过。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小明。问题的核心如前所述,本片剧情问题的核心非常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不匹配。再通俗点,就是你是什么人,就应该说什么话,干什么事。而本片中没做到。这个概念,是任何一个理智的读者都能理解的。更遑论业余或者职业的写作者。在通俗小说或者电影中,因为需要在有限篇幅内,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剧情推进上,给人物发挥的空间往往没有传统文学中大,所以在电影刚开始的阶段,需要一些强有力的,甚至是有些陈词滥调的场景和事件,把人物的形象快速树立起来。本片中,开场我们很快知道,主人公是刘启,年龄20出头,职业是机修工,性格有些叛逆,和父亲,姥爷都有些心结,渴望自由,证明自己,甚至不惜砸坏妹妹教室的显示屏,从黑市老大那儿骗装备——为了上地面。能力方面,自称天才,但是更像是中二青年的嘴炮,而非真实证据。很好,一个典型的叛逆青年男主的形象树立起来了。许多人不太喜欢刘启在地下城中有点痞气的表演,我个人觉得无伤大雅,可以看做一种接地气的融合尝试——当然,并非要在台词中写下“兔女郎的小尾巴香又软”,从头到尾管一手养育自己的姥爷叫做“老东西”才算真正的接地气。但是,比起小明在主线剧情处理上的重大问题,这些令人尴尬的细节可以忽略不计。以下,我们将抓大放小,分析“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不匹配”这一核心问题,是如何造成了主线剧情的三个最大问题,从而最终导致了整部电影世界观的崩溃。我非常难受地发觉,特效组花了大量资金,无数血汗打造出的逼真的机械装甲,宏大的宇宙场景,本想让观众完全沉浸其中,但因为小明的几个明显问题,令一个本来可靠的世界轰然坍塌,稍微理性的观众都瞬间出戏。这就是小明的责任。问题一:救援队打爆火石CN171救援队打爆火石的场景出现在电影65分钟左右。王磊上尉带领的救援队在36分钟左右第一次出现,征用刘启一行驾驶的373号运载车,运载火石到杭州,重启发动机。在36分钟到65分钟这近30分钟的时间内,小明花了不少力气,表现王磊上尉及救援队人员在极端条件下的坚韧与勇气。48分钟到54分钟,救援队和刘启一行在上海中心大厦内的剧情场景,虽然剪辑略显凌乱,但是意图是体现了的。48分钟,刘启要求先拉人上去,救援队要求先上火石,王磊上尉权衡后,表示一起上。52分钟,救援队的刚子为了火石牺牲,56分钟,救援队一行果断放弃没有生存可能的姥爷,继续运火石,引起刘启的不理解和强烈反感,双方争执。刘启和救援队分道扬镳,救援队分给了刘启等物资,让他们去避难,自己继续前行。然后出了问题。61分钟,发现杭州地下城已经失陷之后,之前一直冷静理性,大局为重,甚至先上火石后上人,放弃对姥爷的无谓救援的救援队——权且把他们看作中国军人的象征,竟然在这里,以“不能再死人了”为理由,打爆了火石。而且不只是一个队员的问题,竟然连救援队的队长王磊上尉,也被表现出情绪控制。如果说空扫雪地还可以勉强理解,那么,紧接着下达的“解散”命令,令我在宽容前一个小时无数的细节之后,第一次明显地意识到了,小明的问题。作为靠着小米加步枪,绝对服从命令,绝对不会后退的坚韧打下了无数大小战役的中国军人,作为用血肉做长城,用身体做沙袋也要完成任务的中国军人,作为去食堂吃饭都要排队,叠被子都要叠成豆腐块的中国军人,在这里的表现,令人难以接受。难以接受也就难以共情代入。难以共情代入也就难以相信这个故事的合理性。那么小明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他就是不想弘扬主旋律,也不用故意抹黑救援队吧?答案很简单。几分钟后,王磊上尉和救援队成员的脸,被一束车灯点亮了。同时点亮的还有他们的希望和我对小明的巨大失望。这束车灯来自刘启。之前还是中二少年人设,不理解人类大义乃至在雪地上情绪失控的刘启,在这里充当了觉悟崇高的精神领袖角色,感召冷静理性,饱经沧桑,觉悟很高,本应该反过来教育,引导刘启的王磊上尉。这就是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的第一次不匹配。按照小伙伴的话讲,从刘启和救援队分离,到打爆火石,是一条教科书一样失败的B线。哪怕随便出了点什么意外,导致火石爆炸,都比现在让救援队失去理智,打爆火石要好得多。这个不合常理的编排,让人发觉了小明在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凸显主角的光环,把刘启线和救援队线再合上。这条线的失败导致救援队的人物难以被观众理解,更不要说对人物产生共情。我本来对王磊上尉的期待,是一个像《三体》中章北海似的角色,理性,智慧,坚韧,或许有些不近人情,但是最重要的,是像所有中国军人一样,明白什么是大义。对刘启的影响是亦师亦父亦友。通过短暂合作的言传身教乃至自我牺牲,以一个“精神父亲”似的形象,让刘启对于十年未见的父亲的选择,对于肩负人类大义乃至不得不牺牲小我的军人们和科技工作者们,渐渐由不理解到理解,最终接过王磊未竟的任务,挥泪前进,继续发动机重启计划。这是一条不用太多想就能完成的剧情线索。虽然不算出奇,但是可以同时树立王磊和救援队的人物形象,以及刘启的成长经历,为后面与父亲的和解打下基础,并且情感贴合实际,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从上甘岭到抗洪救灾,中国军人的坚韧顽强,绝不退后,稍微点一点,谁不懂呢?可是小明偏不。哪怕废掉救援队一行的形象,废掉之前的人物构建,废掉能使观众共鸣的自然情感,也要让刘启主角团闪亮出场。小明说你行,你就行。这也让我开始思考,小明究竟应该在影视,小说等种种虚构艺术中承担怎样的角色。我想了半天,一个或许通俗易懂的答案,是治疗师。如果读者在过去的十五年中对合作类的网络游戏稍有了解,应该都知道,一个进行战斗的团队中,有负责拉仇恨的坦克,有负责输出的DPS,也有负责给所有人加血的治疗师。作为一个八年老治疗师,我知道,最好的治疗师,是让所有人都感受不到存在的治疗师。坦克和DPS在战斗中全力以赴,各司其职,完全不需要关注自己的血线。小明也应该是这样。电影或者小说中,人物应该按照自身和环境的设定,以及一些基本的人类理性逻辑,采取合理的举动,而不是为了任何理由,凸显自己的存在感。一个平庸的小明,让人物做出的行动都是完全符合预期的,平平无奇。一个优秀的小明,可以通过巧妙安排伏笔,线索,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给读者以“对啊,我早该想到的”的戏剧性体验。而一个不合格的小明,罔顾故事发展的基本逻辑和观众共享的社会常识,用自己的手去粗暴地操作人物。小明的手出现了,观众疑惑了,这些人为什么会突然这样?电影啥意思?我没看懂吗?“哦,这个就是个电影嘛,主角是他,那就是这样咯。别当真,看着玩就好。”小明,你对得起在艰苦条件下,做出精美布景和特效,极力把幻想世界在大荧幕上变为现实的美术老师们吗?问题二:刘启提出氢氧混合点木星场景出现在84分钟左右。74分钟,饱和式救援的设定使得刘启一行还未到达苏拉威西,转向发动机就已经重启。在这里,地面线故事线的主要推动又转移了一次。从36分钟到65分钟,主要推动是运火石去杭州。从65分钟那个转折开始到74分钟,主要推动是运火石去苏拉威西。这两个主要推动的情节,都以一种“其实也无所谓嘛”的方式结束了,将情节直接转入下一个任务。虽然不算太好,但是也尚可接受。这种较为简单粗暴的情节处理方式,实际上让观众感到,刘启他们所携带任务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对刘启等人的期望也就降低了。这里其实也算符合片子到这里的主题构建,即集体主义拯救人类。全球性的救援嘛,一小队普通人,能做一点是一点,能帮上的忙就尽力帮,决定不了整个计划的成败。这也跟观众的社会常识相符。然而小明又一次让我大跌眼镜。在84分钟,镜头闪回,刘启想起与父亲刘培强在影片前5分钟的谈话,木星由氢气构成。道具组甚至还细心地在场景里设计了两个橘红色的氢气球,提示同样是氢气构成的橘红色木星。我隐约有不好的感觉。而刘启又一次承担了关键先生的角色。他忽然想起了父亲的谈话和那两个橘红色的氢气球,以及氢氧混合爆炸的初中化学知识,进而振臂高呼,宣布自己的发现,然后点燃木星!就我所知,不少具有初中以上化学知识的观众在这里忍不住笑场了。而我则一瞬间感觉到穿越。我觉得自己在看的电影不是《流浪地球》改编的。熊孩子靠背初中知识点拯救地球,我觉得这是《乡村教师》。你也不能说小明完全搞错了科学原理。氢氧混合的确可以爆炸。木星大气层的确存在90%的氢气。地球大气层则包含21%的氧气。但是问题在于,如果真的这么简单,一个看不出来有任何科学天才的年轻修车工都可以灵机一动想到,整个地球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在干什么?有人说,后面的剧情补充了,以色列科学家在7小时前也提出了相同的意见。但是请注意,在地面线的主线里,所有的人是不知道这个信息的。无论是担任了科学家兼软件工程师职责的李一一,担任了硬件工程师职责的老何,还是整个点燃计划的指挥官王磊上尉,都把刘启当成了科幻电影中常见的,解决关键问题的天才科学家的角色,完全认同他的想法,并实践了他的想法。注意,还是一拍脑袋的想法。而且还成功了。小明,咱们是认真的吗?事到如此我已经完全无法将本片当做严肃的科幻电影观看。因为科幻与奇幻,玄幻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故事的发展,尤其是技术设定相关的发展,应该符合至少是大众认知上的理性逻辑。我们可以设想完全不存在的技术关键,但是达到这个技术关键的路径应该是看起来合理的。关于如何将看起来不科学的设定包装得更科学,Ent同学的这篇影评里提供了详细的解法。在此我不再讨论。我想要说的是,从人物设定上来看,就算我是一个完全没有学过化学的人,看到一个普通修车工灵机一动提出的技术设想,不管它对不对——大概率是不对的,如果不蔑视人类科学本身——我单单从情感上都无法相信。更遑论支持与执行。这就是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的第二次不匹配。类似的场景,我们看一看其他影片怎么做。在完全不讨论科学设定本身的真实性情况下,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物,做出怎样的行动,才能产生信服感。《星际穿越》。退役宇航员父亲重新踏上征程,在星际探索中克服艰难险阻,终于进入黑洞中的五维空间,给苦思不得其解的青年科学家女儿传回一组解方程的关键数据。女儿进行一番演算,在研究所挥洒稿纸,大声宣布,我发现了!这不是一个很现实的设定。我个人对《星际穿越》的评价也不如下面的《火星救援》。但是至少,在这里,解决问题的人物是合格的宇航员和科学家。运用的知识也是普通观众可能看不懂的。但是就是这些“看不懂”,这些高于普通观众的专业人物设定,加上合适的场景渲染,让观众至少可以从情感上信任故事逻辑。《火星救援》。除了老练的宇航员马特达蒙在火星上自力更生种土豆,在影片的高潮场景,负责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下一步行动提供指导方案的,是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天才航天动力学家李察·普奈尔(RichPurnell)。影片花了不少的篇幅来表现天才科学家夜以继日的冥思苦想,甚至是他与实验室主管的冲突和解。技术方案是利用地球引力当弹弓,弹射救援飞船重新回到火星救援马特达蒙。这个轨道的计算,即使对于天才航天动力学家也十分复杂,所以这个弹射操作甚至有它专门的名字——李察·普奈尔机动(RichPurnellManeuver)。这才能让观众感到真实。虽然观众不懂航天动力学,但是看得懂电影中的人物设定和人物关系。电影通过讲述故事,让观众理解人物设定与人物关系,以符合常识的方式,顺利地解决技术问题。而在本片中,刘启作为有点小聪明的叛逆青年修车工,属于他的事情本来应该很少。第一件,开车,修车。第二件,在影片最后高潮的时候,发挥自己的身体灵活性,冒着生命危险把卡住的“针”推入位置。但是小明在第一个关键情节点,让中二青年刘启充当了章北海似的精神导师的角色。还不够,在第二个关键情节点,让刘启充当了丁仪似的天才科学家的角色。回想刘慈欣的所有作品,科学家,工程师,宇航员,军人等等性格成熟,头脑理性的人物基本上是每一本书的绝对主角。即使是《中国太阳》,《乡村教师》这样以不懂科技的小人物为主视角的作品,小人物本身也对科学,对技术充满了尊敬,小人物的行为也是遵循理性的,并且一定存在一个导师一般的理解科学技术的角色。因为在刘慈欣式的古典科幻世界构建中,人类对科技的尊重,对理性的追求,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保障,也是整个刘慈欣宇宙得以存在的基石。唯一的例外是充满了讽刺意味的反乌托邦作品《超新星纪元》。所以我无法理解小明在想什么。为什么选择了一条高难度的路线,让刘启——这个几乎不可能出现在任何一部经典刘慈欣小说中的人物设定以绝对主角人物(注意,不是主视角人物)出现,并且担任了这么多本不属于他的责任,让刘慈欣式的严肃理性主人公,变成了青少年爽片式的无脑开挂主角。有很多评论说,本片不同于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或者超级英雄拯救世界,宣扬的是集体主义拯救世界的中国精神。我个人也不太喜欢好莱坞式的超级英雄,但是我知道,为什么好莱坞的科幻作品中有这么多超级英雄的存在。因为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小明至少懂得,那些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宏大决定和高难度行动,很难由一个各个方面都只有普通能力的人完成。如果不想做成《火星救援》那种真正严肃的科幻电影,至少人设要有点超越性的能力,这样才能让整个故事逻辑成立。普通青年拯救城市不靠谱,会变成蜘蛛人的青年,拯救城市是不是就好一点儿?一旦接受了人能变成蜘蛛人的设定,故事是不是就合理多了?万一人真能变成蜘蛛人呢,是不是?所以在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里,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而在《流浪地球》中,我本来的期望是,通过表现中国军人令世界咋舌的纪律性和严密性,以及中国科研工作者,尤其是航天工作者的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加上适当的科技设想,去替代超级英雄的那一部分能力。然而小明的选择,是让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刘启不靠变异,也不靠科技,靠拍脑袋。他站在与现有常识几乎无异的人物设定之上,却做出了超级英雄也做不到的事。如果承认他的人设立起,那么塌陷的就是整个世界观。虽然李一一和老何用软硬件工程师的专业性分别展开技术攻坚的桥段很不错,坚守岗位完成职责,默念“生死有命”的老何在我眼里是全片最好的人物,但是无法忽视的是,提出技术行动方案的架构师,是刘启。甚至在所有危机结束后,贡献了点燃方案和具体攻坚执行的联合政府特别科学观察员李一一还成了刘启的跟屁虫。更不用提李一一和老何刚出场时,那些镜头中,有意无意的狼狈表现。我不知道真正的航天工作者看到这些是什么感觉,我只是作为一个科幻写作者,感觉很难为情。本来我们可以像《火星救援》那样,把我们的航天八院,表现成与JPL类似的人类希望所在的。我本希望看到对科研工作者的真心赞颂,甚至是动人渲染的。小明,你这是为了什么呢?当我看到,许多国内的95后小朋友因为刘启开挂拯救了地球流泪之时,我好像有点儿明白了。于是我更加难受。问题三:刘培强火烧空间站,撞木星107分钟。在84分钟过后,我意识到,小明可能并没有考虑到我这样的观众。所以我对于小明是半放弃的状态,行吧,你说啥就是啥。我试图放空大脑,去看震撼人心的视觉特效,甚至连小演员们略显青涩的煽情表演,在我眼里都比小明的问题可爱得多。他们的表演虽然有些尴尬,但至少还在合理的人设范围内。但是在107分钟,小明第三次让我目瞪口呆。刘培强中校,在领航员空间站工作了十多年的高级航天员,在事先得知MOSS0%的成功可能性的警告下,怒砸一瓶伏特加烧毁空间站主控室,违反联合政府规定,手动驾驶着保存着人类火种计划的空间站,冲入木星。在冲入木星之前,还要把与妻儿的照片贴在驾驶台上,说,回家。如果说小明的问题一让我感到不舒服出戏,问题二让我感到好笑出戏,那么问题三,是让我愤怒而出戏。我在豆瓣上标记过的电影电视大概不到500部。并不算太多。但是,在我有限的观影经历里,从未过有这样怒刷存在感的小明。我在二刷,三刷时反复研究这一段。我知道刘培强在自杀行动之前分离了空间站休眠仓——尽管只是一句轻描淡写的旁白,事后这些精英宇航员下场如何也毫无交代;我也知道MOSS给出的0%可能并不准确,因为在刘培强做出要自杀撞木星的举动后,MOSS拒绝一切交流。但是这些无法说服任何一个还抱有一丝理智的观众。所有观众在这个时候都知道了,就是0%的行动,刘培强也会成功——因为这是个商业电影。还是大年初一上映的。小明一定会出手,完成一个大团圆结局。至于什么理性精神,什么世界构建,什么人物动机,什么关键抉择,什么木星洛希极限,都是编的,什么0%的行动计划,就是-200%,情况再绝望,都没关系。电影在107分钟就已经结束了。小明使出神之一手,让刘培强的人设完全崩塌,也最终消解了整个电影和观众共同构建的,却在小明的一再重击下摇摇欲坠的幻想世界。观众跳出来了。圆不上了。剩下的垃圾时间,小明爱干啥干啥吧。刘培强,作为一个中下级军官,做出了与他身份和职位,能力,思想境界都不符合的事情。而且竟然还做到了,竟然还成功了。小明说你行,你就行。这就是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的第三次不匹配。这一次的不匹配,比刘启的前两次都更要惊天地,泣鬼神。你爸爸还是你爸爸。虽然我不太能理解小明的脑回路,但是在我浅薄的揣度中,刘培强的非理性行为,是为了扣“回家”这个主题。但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来表现“回家”吗?要表现中国人的归乡情结,方法和例子都太多了。春运中,拼尽全力也要挤火车回家,是正常操作。有家不能回,为了更高尚更重要的东西坚守岗位,抚摸照片怀念亲人,也是高级一点儿的正常操作。为了回家看儿子,完全丧失理性,把全人类的希望都搭上了,靠小明之手强行结束故事,这真的不是在黑“回家”吗?我们的老祖宗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我们的老课文有《夜走灵官峡》,宝成铁路开山工人的孩子在雪夜里独自看家,告诉我们,爸爸妈妈说,不管哪个人都要朽(守)住康(岗)位;我们2018年春节的iphone拜年视频有陈可辛导演的《三分钟》,列车员在春运期间坚守岗位,和孩子在站台上见个三分钟,就算回家了。这些例子可能土,可能俗,但是这情感是真实的,动人的,合乎逻辑的。中国人可能是最懂舍小家,保大家的民族了,这种感情与科幻无关,在无数个场景中都通用,都能打动人心。但是小明为什么不用呢?提供另一条不用太多想就能完成的剧情梗概。同样是需要刘培强牺牲自己。行星发动机的利用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的轨道,需要引航员号空间站进行引导。刘培强坚守岗位,作为最后一个未休眠的宇航员,在天上引导地球避险,同时执行火种计划。高潮部分是为了修好失灵的引航装置,比如炸开木星需要的洲际导弹和高功率激光武器的定位系统(张双南教授的文章),进行危险的舱外行走,但是发现自身的推进燃料仅仅够维修单程,他再也回不去了。刘培强下定了决心,在维修即将完成时,打开最后的通话系统,跟刘启和解,道别,刘启则与地面上许许多多的军人、平民一起,万众一心,通过天上,地下的一起努力,完成对地球的拯救。刘培强在被木星爆炸火焰冲击前的一瞬间完成任务,欣慰微笑,对刘启说,儿子,别哭,爸爸终于完成任务了,这就回家了。这是个非常典型而简单的情节线。其实在95分钟到107分钟前,地面线,世界救援队大团结的情节是很令人触动的,也比较好地表现了集体主义救地球的主题。但是就是在107分钟,小明让刘培强表现出的,以个人情感为动机采取的,匪夷所思的行动,让这十多分钟的建构再一次塌陷了。如果这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我不知道什么才是个人英雄主义。人物罔顾自己的能力、职位设定和局限性,以个人情绪感受为行动的第一目的,做出极大可能伤害到整个人类群体的行动。这非常,非常地不专业。在刘培强念出三体中的“前进三”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讽刺。因为他的思维和行动完全不是章北海们的思维和行动。我相信,在不存在小明之手的世界里,章北海会毫不犹豫地击毙刘培强。相反,刘培强的行为让我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在刘慈欣的《三体》中饱受指责的角色。这个角色是善良聪慧的,是一个在平常标准下的可爱女性,但是因为她站在特殊时期的特殊的位置上,所以她出于个人情感和寻常价值判断的行动,可能导致了整个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覆灭。而她甚至不是为了家庭。在这种意义上,刘培强,是一个低配的程心。按照刘慈欣的冷酷理性,刘培强的非理性行为应该导致的是流浪地球计划和火种行动的全面覆灭。这是符合逻辑的故事发展走向,充满了刘式美学的疯狂深刻,然而它并不符合大年初一的商业电影需求。所以小明再次开挂了。用不应该存在的神之一手强行挽回了故事,视观众的理性思维为不存在,让许多在视觉和情绪轰炸下尚存理智的观众发出了“看不懂”的疑问。小明也完全破坏了刘慈欣的世界。总结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不匹配造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得本片虽然有着刘式硬核科幻的外皮,但是内核却是背道而驰的。这种错位导致了两个绝对主角在关键环节上采取的行动不符合基本逻辑,从而导致了整个成片的逻辑呈现出一种青春热血电影的质感,只能够打动被情怀裹挟的善良年轻观众,而无法通过哪怕是观影经验不多的中国中老年观众的基本理性思维考验。特效组的老师们创造出了特效和美学上的宏大叙事,视觉呈现震撼人心,但是小明拖了后腿,没有提供配得上宏大叙事的人物和基于人类共同理性的基本逻辑。而没有人的世界,是不成立的。片中,刘培强说过,不是吗?很难吗?不难。这部片子小明本来可以躺赢的。强大的原作设定,飞跃级的视觉概念设计和呈现,观众对第一部刘慈欣电影的巨大热情,刘慈欣作品序列中可以找到的无数人物原型,对小明来说,都是很好操作的。甚至是本片主旋律的情感处理,小明也可以完全从许许多多已有的经典作品乃至现实生活情境中找到例子。参见上面针对每一个问题提出的新剧情梗概。这是一个业余新手作者不花太多力气就能想出的梗概。在和写作者小伙伴的讨论中,针对各个情节点,我们还有更多,更好,更合理的各种梗概。但是小明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想出了两个结尾。交由读者判断。假如读者或多或少理解并赞同这篇评论的观点,现在,请把《流浪地球》中小明的行为本身当做一个故事,自己来当一当,这个小明故事的小明。结尾一(平庸的小明版)科幻电影的工业元年虽然开启了,但是那跟小明关系不大。小明还处于原始社会,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交出一个至少是达到平均水准的故事。小明太不专业。这是国产的锅吗?是没有钱的锅吗?不是的。我们在94,95年的时候就达到了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高峰爆发期。我们有刘和平大手不逊于绝大部分美剧的《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甚至在年轻一代的手里,我们有首秀《心迷宫》的小明,全业余乡村演员班底的青涩演技,几乎不存在的布景和摄影,五万十万借钱拍,硬是靠着极高的剧本完成度达到了8.7的高分,被视为新一代的领军人物。我们也有首秀《绣春刀》的小明,小众冷门武侠题材与漫改风格的融合尝试,类型上不被人看好的过气实验,同样的非现实主义题材,但是在打造精密的细节,复杂的世界设定和美学架构的同时,在作出迎合年轻观众的努力同时,仍然有着过硬的故事和人物逻辑。是科幻,甚至是科幻美学的锅吗?有人说是。我不太愿意评论。《火星救援》,《星际穿越》对于相似场景的处理分析摆在上面了,超级英雄的设定逻辑也分析过了。各种好莱坞科幻电影相信读者们或多或少也都看过。如果真的需要修车工建议氢氧混合点木星,宇航员砸酒瓶子为了回家冲动撞木星才算科幻美学,那我确实无法向父母解释这个科幻美学。我连自己都无法说服。那......这只能是刘慈欣的锅了?呃......看过《流浪地球》原著,甚至是任何一部刘慈欣的科幻作品后,你还相信吗?刘慈欣对于《流浪地球》和中国科幻影视化前景的澎湃新闻采访在这个链接里了。请注意采访的问题和回答的语气。总结一下,有四点。第一,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的创作规律很不一样。好的科幻电影往往是原创的。第二,中国科幻影视缺编剧,非常缺。第三,中国科幻影视要多元化。第四,中国科幻影视的工业化各个环节需要专业性。这个采访说的非常客气也非常明白了。正是因为我爱那些星辰大海的情怀,爱那些震撼人心的特效,爱那些超越日常体验的科幻美学,我才更不希望他们像流量小生的俊俏面容一样,变成一部电影,小明不及格的遮羞布。流量小生电影从红火到遇冷的时间,有心的读者可以查一查。小明是影视工业化的生命线。不要求多高,至少,要达到正常的专业水平。人物设定,故事逻辑,情感动机,这些东西跟科幻关系不大,而是一个小明在处理任何题材时都会无数次遇到的问题。不要让一个业余新手作者都能轻易发现问题所在。在迎合青少年观众的同时,不要让我们的父母都在怀疑其中的人物逻辑不成立。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在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不是钱,不是情怀,甚至不是希望。是专业。结尾二(优秀的小明版)这么些明显的问题,这么些简单的修改方案,四年的筹划时间,小明怎么会看不到呢?小明当然明白。小明要做的,是一件大事。一件从来没人做过的大事。小明是刘慈欣和《三体》的忠实粉丝。小明深刻地理解刘慈欣的思想体系,尤其是在《三体》中提出的思想体系。小明敏锐地感觉到了,刘慈欣本质上对人类能够保持理性充满不信任。在《三体》中,人们会被程心标榜的人类道德及依附于上的群体性情绪裹挟,做出群体非理性的举动。比如让程心,一个行动被柔软情绪而非冷酷理性引导的角色决定人类命运。小明想要致敬并且超越偶像。小明也想表达自己的存在感,表达不被重视,待遇低下的愤怒。于是小明设计了一个完全反刘慈欣式的绝对主角,中二青年刘启,让他完成了刘慈欣作品中本该是军人,科学家,工程师完成的任务。顺便黑了一把《乡村教师》。小明又设计了一个低配的程心,刘培强,靠着酒瓶子上头,完成了拯救人类的重任。小明对着偶像,完成了《鹿鼎记》之于金庸全部以往作品的工作。彻底讽刺,异化,消解了刘慈欣式的理性宇宙。并且小明把这个故事打着刘慈欣精神的旗号卖了出去。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小明赢得了一场40亿票房的赌注。小明站着把钱赚了。刘慈欣无话可说。并且,小明站在高处,看着观众因为情怀,因为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可爱的善良心,自豪感,忽视或者选择性忽视了故事的反理性内核,绝对信任小明操纵的世界,相信靠着个人情感,靠着刘培强和刘启就能拯救地球。就像人们信任程心。无关学历,无关文理,无关专业。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情怀大战中,科幻人落泪,影评人沉默,少数说“看不懂”的大爷大妈,声音完全消逝在了滚滚巨浪之中。小明不怕。小明知道,刘慈欣说过,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小明用打破第四面墙的形式,以影片上映后,现实世界的种种现象作为结尾,完成了对偶像的致敬,并且超越了偶像。而我们甚至不知道祂的名字。只能叫祂,小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我对小明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是真正的伟大。现在,读者朋友们,请以人物的设定,和基本的故事逻辑判断一下这两个结尾。你喜欢哪个,又相信哪个呢?UPDATE:感谢大家的理性讨论。有些读者说我没看懂,说有些细节其实是暗示了某种合理性的存在,说在删减的剧本里其实如何如何,这些我都理解。但是,假如一部定位为商业大众电影的片子,因为主线人物和情节的问题,引起了大量正常观众的出戏感,需要观众二刷三刷,一帧一帧地捕捉那些小小的细节,而不是信任主线情节逻辑,甚至需要读者去读各种版本的剧本,才能还原小明的意图......那小明,是一个合格的小明吗?如果小明是大卫林奇,是库布里克,这部片子是《穆赫兰道》,是《2001太空漫游》,那我没什么说的。可是不是啊。《星际穿越》《火星救援》这种电影,也有海量细节,但是海量细节是补充主线人物和情节的,不是给主线人物和情节的缺陷填坑的。挖彩蛋是一种愉悦,而不是一种必需。让很多人看不懂,理解不了主线剧情和人物,抱怨剧情,就是小明的目的吗?请大家不要被小明操纵。请把自己想象成小明的同事,甚至是小明的老板。如果觉得小明不是完美的,剧情还可以改改,那么,事情是不是就简单很多了呢?让一个兢兢业业的科学家提出拯救地球的方案,让观众理解并相信剧情的合理,是不是比在镜头里设置两个橘红色的气球,让观众去仔细观察,领悟暗示,并相信刘启的灵机一动拍脑瓜合理,要简单多了呢?请大家不要对小明那么信任,那么温柔。承认祂的问题,事情会简单很多。因为这是在坑特效老师,在害小明自己。也在害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本文版权归作者慕明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