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19 10:59:08人气:0
视频:爱状态:超清年代:2011
主演:让-路易·特兰蒂尼昂埃玛妞·丽娃伊莎贝尔·于佩尔亚历山大·萨洛更新时间:2022-09-28 19:40:16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凭借本片再度勇夺金棕榈大奖。 本片的两位老戏骨分别是威尼斯影后和戛纳柏林双料影帝。 Anne(埃玛妞·丽娃EmmanuelleRiva饰)和Georges(让-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Jean-LouisTrintignant饰)这对老夫妻已经80多岁了,他们都是退休的,有教养的音乐教师。他们的女儿Eva(伊莎贝尔·于佩尔IsabelleHuppert饰)也是一个音乐工作者,目前生活在国外。可是有一天,An…
星级:★★★★2001年《钢琴教师》获评委会大奖,2005年《隐藏》获最佳导演奖,2010年凭借《白丝带》获得金棕榈,2012年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再次凭借《爱》获得戛纳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棕榈大奖。《爱》让很多人感动,甚至几乎出现在所以媒体、影迷、电影人协会和专业电影奖项的名单上。迈克尔•哈内克一如既往的严肃和严谨,他说自己是一个没多少想象力的人,所以观众经常在他的电影里看到他以往作品的影子,从主题、类型、导演风格,甚至故事的残酷性上。他说他选择拍什么样的电影,起点始终是他自己的个人生活,但他从不会把他的个人经历拍进电影里,他的电影只是给观众提出问题,给电影一个尽可能开放式的展示,没有任何他自己的评判,让观众去思考,答案全在观众自己那里。《爱》就是那种只是在展示的电影,它让人想到明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长片单元另一部呼声很高的灵性纪录片《轮回》(《Samsara》)。《天玄地黄》导演罗恩•弗里克在20年之后,花费5年时间跑遍全世界25个国家,用延时摄影和降格处理的方法剪辑成这部“画面唯美到令人窒息”的纪录片。《轮回》探讨的是生命这一深邃的哲学命题,影片却没有一句对白,宇宙“万物相连”“天人合一”和“生命轮回”的命题都是通过影像来表达,片中凯恩斯主义和马太效应等影像的表达方式更是令人震撼。整部电影就是在展示,导演没有任何评断,他只是在留白,所有的思考和最终的答案都归观众私人。这和《爱》的做法很像,尽可能的在剧作上做开放式的结局和留白处理。再比如土耳其著名导演努里•比格•锡兰的《小亚细亚往事》,这部电影也曾在第64届戛纳电影节上摘得评委会大奖,片中留白的力量同样很强大,似乎对白和事件都无法拼凑出所谓的真相,电影也没有明确的告诉你什么,残酷的事实在于画面和电影之外,需要观众去思考,去探寻。通过不同角色的对白和社会体制现状来探寻真相,让人无所适从也是很正常的,完全留白给观众,似乎文艺片大导演都很信任影迷们的智商。在这一点上国内同类题材的导演就信不过观众了,比如《飞越老人院》就像张扬导演用拿来主义的创造方式赶鸭子上架,拉不出屎往死里憋,当然说好听点这叫应景式商业创作。《单身男女》和《大魔术师》的魔术冷饭,他们再炒一遍;《老男孩》和《艺术人生》式的歌舞和段子,他们也学着原样复制,当然还有那类计算和爸妈还能相处多少时间的微博段子,生怕观众不明白,非要喊出来。它让人觉得很庸俗,目的性强烈,情节生硬,过于说教,毫无棱角,除了老龄化问题可以让人思考并被自己感动自己之外,其它一无是处。当然,我在这里拿它和《爱》对比,显然是自讨没趣。我们应该提香港导演许鞍华的《桃姐》,人人都爱桃姐,《桃姐》也为了商业化选择了让一众知名的电影人玩客串。许鞍华对于这一老龄化题材的处理也常常被媒体提到她自己和老母亲的现实处境,许导演也不忌讳谈论自己老了以后可能同样会选择老人院的话题。很多人喜欢她的这一点,她的真实和她对电影的爱。作为当年香港新浪潮那一代的领军人物,也只有许鞍华还在像当年一样拍电影,用电影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他们当中很多人如今已经不拍电影了,或像严浩和谭家明一样先有新作问世,也有像徐克和于仁泰一样开始拍商业大片了。比如《桃姐》中镜头在老人院里流转,悄无声息的捕捉着人世百态,这是带着创作者情绪和观点的镜头,镜头中除了那些真实生活在老人院里的老年人,还有带着任务在表演的演员。再比如最后影片最后对待生死的观点,牧师引用《圣经》中《传道书》的那段“生有时,死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表达创作者和现实中真实人物的那种“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的心态,用宗教让人心从生死中得到解脱。再回到《爱》,看看影片留白的力量。迈克尔•哈内克说很难说清楚一部作品纠结会带给观众带来什么,它就像去听一场音乐会,很难具体说清楚它的具体收获。这也正是他的作品给人最大的感受,他的电影展示了一个严肃沉重的故事,你却看不到他的主观个人化的评断,但观众却会有不同的观影感受,有不同的收获。国内很多人都注意到衰老、疾病、生死和尊严这一个层面,却很少有影评提到中产阶级的价值观这个问题。片中的乔治和安妮(让-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和埃玛妞•丽娃饰演)这对老夫老妻是欧洲典型的中产阶级,他们是钢琴音乐老师,有着不错的收入,体面的工作和高雅的品位。这群人很好“面子”,为人处世讲求体面,这和中国的一些有钱的知识分子家庭很像。他们做事往往都要追求品位,待人处事彬彬有礼,即使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他们表面上都会装在大度和笑脸。探讨中产阶级虚伪一面的影片很多,比如《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比如美国人的《毕业生》,比如费里尼、伯格曼、安东尼奥尼、布努艾尔、法斯宾德、戈达尔和侯麦等人很多电影,或者你可以找张秋的那本《中产阶级的审慎魅力——世界电影大师的中产影像》来读读,我相信大家都了解中产阶级这群人的“面子工程”,他们往往把这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爱》中的这对夫妻不用为了医保和金钱发愁,困扰他们的是面子和尊严,是别人眼中他们的形象。在安妮颈动脉栓塞手术失败之后,她被疾病判处了死刑,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生活起居要靠别人来料理。她的情况越来越越糟,一天天的失去了行为和自理能力,作为人的尊严和面子形象也跟着失去了,这让她生不如死。这当然是很多中国观众难以理解的地方,他们觉得这对老夫妻太理性了,简直疯了。中国大部分观众都是靠电视剧培养起来的,如今只要你打开电视剧,国内的节目尽是些相亲、买房、结婚、梦想、选秀、各种无聊的广告和庸俗的肥皂剧,整个大陆都是这样,你还指望观众能有什么样的审美品味?电视就像一个给观众洗脑的巨大邪教组织,给观众日复一日的洗脑,让人渐渐的失去了自我思考和认知的能力,就连稍微有点自由的空间的网络都要被相关部门监管了,大家都在为相信相亲结婚买房努力着,都在追求一些所谓的梦想,却很少有人停下来思考一下生活,享受一下人生,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多为自己活几天。大家都在努力忙着赚钱,就像钱是自己的主子一样,没有钱的时候是屌丝,哪天发了财也把自己搞的像煤老板一样,谈何品位和自我。比如你见身边还有经常读书买书的人吗?尽管如今国内的书籍是最便宜的白菜价,网上购书还一个劲儿的打折或折现促销。在中国的甘肃,农村的进城农民工在精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妻子8年之后最终夫妻绝望,夫妻俩在黄河边徘徊12个小时,最后妻子主动要求丈夫将自己推入江中。他们除了面对的是疾病的折磨,更是拖欠的债务和儿女们的未来,孩子们要上学,未来还要花费更多的钱。我不敢分析这起新闻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悲剧发生的问题根源,但大家自己心里都会明白。这和发生在法国巴黎的《爱》很像,都是爱,却也有不同的区别。还在为了挣钱和温饱而拼命的人,是很难理解面子的问题,当然人人都懂得尊严,但面子工程不同于尊严,它更矫情,所以就会有人不认同《爱》中乔治用枕头闷死安妮让她早日解脱的“爱”的表达方式。《爱》虽然看着简单,却可以看到迈克尔•哈内克一贯的风格,沉稳,含蓄,内敛,主题残酷,开放式的留白和极简主义。这算是他最私人化的一部作品,这里的私人化指的是故事的格局很少,只有一对老夫妻,几个拜访者和一座两室两厅一厨一卫的公寓。哈内克对电影做着减法,最大限度的弱化了故事的戏剧性,弱化了对白、摄影和场景调度,重点放在了提炼情绪,就是那种全人类共通的情感。除了影片的开场,摄影机的调度复杂之外,片中几乎每一场戏都简单像一出独幕剧。电影开场的复杂摄影调度是有原因的,它隐藏了一个秘密,同时也交代了这座公寓的格局。摄影机的调度是随着警察的破门而入,摄影机跟随进门的警察去了客厅,警察推了书房的门,门被锁死,他打开两扇窗户,然后返回到门口,有人找他讲述这家人的情况,镜头接着跟随警察来到卧室,观众看到死亡的安妮衣着整齐的躺在床上。秘密就在卧室里,有人猜测最后乔治也自杀了。答案应该是这样,乔治最后写了遗书,封死了卧室的门,然后躺在了床上。电影最后当伊莎贝尔•于佩尔饰演的女儿伊娃再次来到父母的公寓,她开锁进门,在房间走了一圈,房子空空如也,连家具都已经没有了。片中其他的场景几乎都是调度极简,全部都是全景的景别中演员大幅度走动的时候,摄影机会有一个简单的摇镜头,或者伴随着简单的场景切换;当演员坐定或运动幅度小的时候,影片几乎都是一个全景,采用定焦镜头,中间偶尔切入正反打双机位,就像电影那两款夫妻俩的面部特写海报那样。比如于佩尔的戏份几乎都是坐着交谈,比如最后乔治闷死安妮的重头戏,从乔治来到床前到最后,一个长镜头有6分多钟。这虽是一个倒叙的故事,却采用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故事从开始到最后都在一座公寓里完成,一切都是极简。迈克尔•哈内克的作者化风格已经娴熟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大师的境界,你几乎感觉不到摄影机的存在,它平静、耐心、细无巨细的纪录片着一切,不带一丁点主观的个人情绪,这是这部看似简单的电影最难做到的地方。伊朗出生的法国摄影师戴瑞斯•康吉的镜头以情绪化著称,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和大卫•芬奇的《七宗罪》等电影都是出自其手,他在《爱》中的镜头竟然可以不带任何情绪,连画面的色调都是无限的趋于当时所处的场景和环境,这对任何摄影师都是个高难度的挑战。《爱》的另一个高难度的地方在于细节和留白,它不怕观众看不懂,它只是在展示,靠有心人去看。比如安妮的求死之心,片中乔治参加完葬礼提前回家,看到安妮从轮椅跌倒在地上,窗户开着。他们没提这事,但背后的意思是乔治深爱着安妮,心里挂念放不下她,所以会提前回家,这让本来想自杀的安妮决定为了丈夫好好活下去,才会有了接下来的锻炼和学生亚历山大•萨洛(AlexandreTharau)探访时的容光焕发,当然这也很中产阶级的面子工程有关。萨洛也是片头的那位演奏会的钢琴家,他在法国有钢琴王子的称号,《爱》中的钢琴曲都是出自其手。再比如安妮痛苦的喊着“疼”和“妈妈”,这肯定也不只是像护理人员口中说的那样,是这类病人无意识无意义的话语。安妮在清醒时就问乔治,让她这样毫无自尊的活下去是想看着她的形象被毁吗?他们之间是爱让对方彼此相互坚持,也是爱,让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早日解脱。这和去年比利时电影《直到永远》的主题很像,影片改编自比利时第一位接受安乐死的病人马里奥•韦斯特拉特(MarioVerstraete)真实经历的电影,他患上了多发性硬化症,当疾病让他失去了行为能力,他慢慢觉得自己的人生完了,理想完了,未来也完了。与其没有尊严不快乐的活着,还不如凭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的人生,他选择了安乐死。这种在道德和人情之间摇摆的故事看上去颇具争议,但争议背后当事人得到的理解、亲情和爱也更加让人感动,这类关于安乐死的残酷亲情片很多都是这样。《爱》是一部需要观众细心品位的电影,每一句对白和每一个细节的背后都有着创作者没有言说的用意。片中的流水、鲜花、鸽子和油画,甚至老头的噩梦和听着钢琴曲时的幻象,以及最后这对老夫妻一起穿戴整齐的离开公寓这类看似颇具寓意的东西很明显。电影中让这对恩爱的老夫妻最终选择这种残酷的“爱”的表达方式有外力和内力的双重原因,鸽子代表外力,第一次鸽子出现,乔治将鸽子驱赶出公寓,随后他解雇了护理人员,也不再愿意有人来探访,开始不理会电话和留言。乔治第二次抓住鸽子,温柔的安抚之后将其放生,他其实骨子里不排斥他人的好意,只是这些善意对他无济于事。他拒绝他人(外力)也和“面子”有关系,而内力则是来自两个老人之间的爱。乔治的爱让安妮可以打消求死之心为他而活,但那种活对于双方来说都渐渐的成了一种噩梦,流水和鲜花的温柔意象可以寓意他们之间的爱。油画则寓意他们的心境,就像泛黄的记忆一样成了虚无缥缈的存在,正是哈内克在减法之后所要提炼的情绪,就如同乔治讲叙儿时看电影时的感动。这些明显的意象反而不那么有趣,更有趣是乔治和安妮那些看似普通的对白。比如乔治对女儿说“你的同情对我们没用”,“不要像外人一样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才最好”,对护理人员说“我衷心是希望有一天也会那样对你”。《爱》让人感觉一种残酷的温柔,又让人觉得如此的真实和无奈。人在生老病死这个问题上谁也帮不了谁,谁也替不了谁,疾病最终会不带任何情面而来,摧毁人的一切,身体、语言、记忆、意识、信仰甚至行为,运气不好的人谁也逃不掉。任何的同情和关怀对于当事人也都无济于事,这就是生活,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承受。用不了多久,你也许记不住这部电影的细节,记不住摄影、场景和场面调度,甚至记不住那几句戳痛人心的对白,但你能记住那种绝望的情绪,就像乔治讲叙自己小时候看电影的经历那样。迈克尔•哈内克不认为这里的“爱”只代表着夫妻之间的这种爱,还可以泛指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或者片中这对老夫妻对女儿的爱。其实无论是哪种“爱”,归根结底那都是爱。凤凰网娱乐稿件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