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北京·纽约状态:超清年代:2015
主演:林志玲刘烨理查德·德克勒克江疏影更新时间:2022-09-28 19:48:52
2008是中国腾飞的一年,又是美国经济衰退的一年。北京,纽约,两座城市相隔万里,迥异的文化背景下来自异乡的人们都在找寻着自己的理想与幸福。茉莉(林志玲饰),一个美丽的中国女人,年幼时只身到纽约追逐梦想;蓝一(刘烨饰),茉莉青梅竹马的恋人,通过在北京不懈奋斗,功成名就;乔(理查德·德克里克饰),一个才华横溢的美国男人,励志成为摄影师。命运安排让茉莉在两个男人、两种…
实在不太好定义这部电影。说它是商业片吧,它却显得节奏有些拖沓,编剧一看就是一小清新人物,画面也十分地干净,唯美;但若说它是艺术片吧,它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单从编剧那东窜西窜让人摸不着边的思维,还有把观众带进带出的不专业的剪辑,就凭志玲姐姐那让人忍禁不俊的娃娃音,就让这部剧一开始就偏离了文艺片的轨道。面对这类不太好归类的电影,我给它命个名——“仙剧”,让人看得云里雾里,飘飘欲仙的影视剧。其实,这个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从小青梅竹马的恋人在发迹后想要追悔自己曾经的女神,但因为种种的干扰,包括对妻子的责任和愧疚,身处两地的尴尬和无奈等,让让他们又成为了两个世界的人,当然最后男主角也因为女主角的冷漠而失神惨遭车祸。但真的就连这么简单的故事,编剧都无法讲清楚。整个影片充斥着哲学家式的说教和志玲姐姐那朦胧忧郁的眼神(估计想展现给大家更多的内心戏)但殊不知,没有一个完整流畅真实的故事和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些也只不过是猪鼻子插葱——装象(像)其实同类题材的优秀作品很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要数“北京人在纽约”,里面姜文饰演的王启明是一个十足的北京大老爷们,他带着梦想和一身的臭脾气来到纽约,在这里他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最终成为了富翁,在他身上就非常好地反映了两种文化的碰撞,在北京,按他的话说,他装大爷,装艺术家。可来到纽约,他终于认识了自己“我他妈就是一孙子,就是一干粗活的命”这其中的落差和辛酸不用细表。还有他那场在纽约大道上用北京话骂街的桥段,更是把两种文化的碰撞推向了极致。包括剧中的阿春,虽然受过外国的教育,表面上新潮时髦自信,但她骨子里却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女人,特别是听她说“男人身上总该有些喝茶钱吧”,这时的她显得尤为亲切可爱,非常像中国传统式体恤丈夫,有别于外国的亲吻和“darling”.相比之下,“北京,纽约”随然也打着北京的旗号,但实际上对北京的描述只是一笔带过,甚至连男女主角都不是在北京长大的。先是被两种文化差别的更是少之又少,我总结了一下,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只有两处,一个是女主角告诉男主角自己这除了wine,vodka,cola还有茅台,因为男主角喜欢喝。还有一个就是女主角提醒男主角无烟区后,男主角显出的尴尬。其它的也只是几个演员空洞地含着“这里和国内不一样”。女主角也已快被完全西化了。除了她在剧里不断向男主角暗示她想结婚这一点让我们还依稀找到了一个脆弱的中国女人的影子,她的一举手一投足,可以说丝毫没有东方女人特有的风韵,让人很难相信,她在美国呆的时间并不长,而且并没有结交多少外国朋友。再说“北京人在纽约”,虽然当年技术有限,拍摄比较粗糙,但十分注重细节,演员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场景的切换都是有根有据,经得起推敲的。比如王启明本来来阿春的餐馆是来求职的,但他却习惯性地叫了店里的一个伙计,说:“把你们老板叫来,我找他说点事”这不起眼的一句话就体现出了中国式的“说话绕弯子”。而反观“北京,纽约”里面人物的话语,举措经常会让人感觉到脱离实际,矫揉造作。特别是
林志玲那句“你以为钱就可以买到一切?!”哦!又是这一句,听到这我只想说一句“站着说话不腰疼”,请编剧想想,女主角在纽约受尽冷眼,放弃了梦想(尽管她在剧里又是励志要当小提琴家,又是跳舞,唱歌,开画廊。弄得我也不知道她的特长和梦想到底是什么)为了赚钱各种脏活累活都干,她还能保有如此干净的心灵?对钱还能保持如此清晰的界限?我觉得不太可能。更不可理喻的是她如何能一边大摇大摆地花着男主角的钱跻身美国上流社会,顺带勾搭小帅哥,一遍又义正言辞地警告男主角不要把自己当作情妇。就这样男主角还为了她抛弃妻子,众叛亲离。看完后真觉得里面男女的脑子都生锈了,脱轨了。当然作为一部高颜值剧,“林志玲 杜可风”的搭配满足了我们一览女神风采的欲望,林志玲高挑的身材,绝美的服装,再配上温和的光芒,随便截取一张都可以作为杂质的时尚大片。但电影不同于硬照,电影是需要有思考的。在这一点上,这部电影只能说是喧宾夺主,看完回想在脑海里的也只是志玲姐姐迷离的眼神和性感的大腿,还有那么几句娃娃音下的让人发笑的台词。同时,它也配不上它那宏伟的片名“北京,纽约”,最好的应该改为“那什么拯救你,我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