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悲剧与伦理难题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4 14:08:35人气:0
视频:勇敢的人状态:正片年代:2007
主演:朱迪·福斯特泰伦斯·霍华德尼基·凯特纳威恩·安德利维斯更新时间:2023-12-19 16:33:22
对于艾里卡·贝恩来说,纽约的街道就好像是她的家,也是她赖以生存的工作所关心的地方。她主持着一档名叫“漫步街头”的电台节目,每天都与听众分享着发生在这个她所热爱着的城市的故事。到了晚上,艾里卡就会飞奔回家,因为她一生的挚爱--未婚夫大卫·科曼尼正在家张开怀抱等待着她,在艾里卡的眼中,生命是美好的。然而,在一个可怕的夜晚里,艾里卡却突然失去了她曾经拥有的一切,她和…
JOSAIYoushouldntsmoke,itllkillyou.ERICAIdontcare.JOSAITheresplentyofwaystodie.Butyouhavetofigureoutawaytolive.Nowthatshard.看BrotherCoen的NoCountryforOldMen,凌厉之后,面对的是悲凉而疲劳的收场,而NeilJordan的TheBraveOne不一样,它几乎被一股力量感贯穿始终,能叫你纠结不堪,同时JodieFoster又给其中注入了一种柔性元素,使之不至于像OliverStone的一些作品那样,因为过于激进而失去了控制。我这样评价,或许给人感觉这部电影是中庸的,实际不然,不仅涉及到了很敏感的话题,而且也明确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某种意义上讲,你可以将其看作两部电影,一个是个人的:关于一个在暴力犯罪中受伤的女人被这场悲剧折磨并且复仇的故事,另一个,则涉及到了大的社会问题——或者更应该看成一个古老的伦理问题:当象征理性的法律无法作为时,是否应该以暴制暴。先看第一个主题,这是显性的,实际上也是全部电影进行的逻辑,开头的十来分钟,小资味道浓得让我都有些反感了——难道NeilJordan到美国就失去了自己的风骨了吗?这种心理引导下的粗疏,让我忽略了很多其实非常重要的细节:比如说后来Erika买枪的那家唐人街的枪械店,第一次出现就是在开头Erika朋友的摄影作品中,他们甚至谈起这张照片;比如说在中央公园,惨剧发生前的片刻宁静中,当Erika和David温存时,其他的背景音消失,只有巨大的喷气式飞机涡轮发动机的轰鸣(ThankstoClarice),你想起了什么?Comeon,这是纽约!暗示得很隐晦,所以当惨剧发生时,才能给你这样的感觉——没有任何征兆,只是生活中一次寻常的散步,但却如此不幸。当惨案进行时,肩扛式的拍摄加上影片中穿插的dv更将这起犯罪平常化——确实,n年前读过一本纽约法医写的书中就提到:想自杀的话就在夜幕降临后一个人逛中央公园或者去小意大利区。正是这种日常化才让人感觉触目惊心,也正如此,Erika出院后对曾经感觉平常亲切的事物都会产生恐惧感——这次事件将这个城市温柔的面具取下了,实际上,罪恶无处不在,即使没有极端到步步惊魂。事后的肮脏血腥的抢救和温柔的情爱剪接在一起,产生的对比效果非常明显。在这里,原本的平衡被打破,而因此产生的失重又没有办法填补,而对于犯罪调查的结果只是无尽的等待,这就为买枪提供了很好的动机——这里她还没有想到复仇,只是第一为了安全,第二还想挽回已经失去的生活。再接着,就是连续的四次杀人。第一次,她是被迫的,如果她不开枪,就可能会被杀,她唯一的不妥就是取走了录影带——因为她要保护自己;第二次,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被迫,但这次,她开枪的性质要暧昧多了,因为她本可以跟几个受害者一样,在前几站就下车,而且这次和前一次的惊慌失措比起来,她要镇定很多,每一枪都命中了;第三次,已经不能说是被迫了,因为她本可以拒绝那个有钱的老变态,这一次她已经是半主动的以保护者的形象出现;至于杀死那个走私犯时的她,已经主动向罪恶出击了。这四步,她从自我保护到主动出击,一层层推进得很自然,她的行为可以看成是复仇,也可以看成是宣战。但即便如此,她还仍然是那个受害的女人,而不是漫画或者黑暗的公正这样的肥皂剧中凯特安妮摩丝演的那个超级英雄,她仍然在承受着痛苦——这时候的痛苦是双重的:她作为受害者的痛苦并没有散去——中间一段宣叙调式的情节呼应开头(又一次!)地把她为结婚订购的请柬又摆了出来,于是所有痛苦重来,这段是片中不多的超现实场景,隔着象征阴阳两界,一边是回忆中的吉他阵阵,一边是未亡人的痛苦不堪;与此同时,她的新的身份给她带来的道德压力更是逼人——她不是差点去自首了吗?这时候,随着警察朋友适时地接近真相,仇人适时地浮出水面,所有矛盾都必须做个了解了,这些都在意料之中,只是怎样给出个最后答案成了问题。我原来一直认为Erika的复仇会成功,但她是必死的,结果有一点出乎我预料的是最后居然是用了一个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巧妙地处理掉了,开始我曾经感觉有些不适,但回过头来想,死亡不也是一种俗套吗?而且,眼前的这种处理已经是可以想到的最好方式了,给这部压抑了很久的电影稍微一点俏皮,但当Erika终于有勇气回到中央公园那个改变她命运的地方时,悲剧的气氛还是很浓,她可以摆脱复仇者的身份了,但她的过去仍然无可挽回,一种日常的意外的恶将她的生活全都毁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悲剧。而另一个主题,则隐晦其中,虽然很多电影中都会提到以暴易暴,但我们看到的多是蝙蝠侠、侠圣等充满浪漫气息的,真正以很写实的视角来展现的,着实不多,山姆派金帕的《稻草狗》可以算一部,但那也是在特定环境下,而这部影片中,看到的主人公所生活的场景恰是最平常不过,正因为是这样的前提,所以才会让人觉得更为争议。各种观点已经藉由片中的听众电话得到反映,而创作者的观点呢?结局已经给出来了。谁说非要海斯法典那样,好的坏人最后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她已经够惨了,为什么还要让她死?她杀的那些人不是恶棍吗?法律制裁了那些人没?为什么要在一具罪恶的肉体旁边放一个炽天使来殉葬呢?看的时候,我的感受也很复杂,尤其是又联系上了911后恐惧与报复并存的情绪。理性告诉我,不能如此,否则你跟罪人们一样。但那又能怎样呢?像个傻逼一样地等待着所谓迟到的正义?看着那群恶棍们逍遥法外?当年轻的萨缪尔亨廷顿向下流的恶徒们挥起拳头的时候,那帮有受虐癖的左派们在干什么?在给按照现在掌握的证据来看已经确定无疑有谋杀罪的诸如乔治杰克逊、休伊牛顿这样的恶棍们做无罪辩护!Goddamnit!又想起马加爵事件后一群为马叫屈的人们了,我不知道死者的家人看到这帮伪圣徒们会怎么想。是的,仇恨无法解决问题,但这些是事实,你该怎么做?姑息罪恶是比罪恶本身更可耻的行为,以此不惜冒着自身染黑的危险来惩治罪恶的人才是圣徒,当然享受72个处女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圣徒的——这些话尤其是说给那群迫害妄想狂严重的自以为是的法国人。别跟我说什么感化,9成的感化故事都是滥情的三流杂志制造的精神麻醉品,这毒瘾在一次亲身的痛苦后就会烟消云散。即便真有感化,在一个恶徒被感化的时间里,恐怕又有10个无辜的人死在其他的恶徒手中,即便是最实用的考虑也不会相信这种虚伪的论调。好的,疯狂结束,恢复理性,我承认我被这电影搅得有些混乱了,再夹杂了些其他的想法,让人没办法平静,宏观的思考具体到微观的事实中,多么乏力。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