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喜欢《灵媒》?因为它很笨拙,笨到严重缺少可以组成两小时影像的合理逻辑性。看完《灵媒》,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里面所有采集视频影像的人们都死掉了,但那些分组别、分机器拍摄的,有闪回、有景别、有空镜,甚至来自另外设备的影像素材是怎么被“精心”粘合在一起让观众们看到的?是神隐的巴扬神还是众魔缠身的阿
敏做的后期?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灵媒》作为一部手持摄影的伪纪录恐怖类型片,想要达到的真实带入感是完全失效的。因为它既没有做到保持主观视点的唯一性,也没有做到让影片的内部时间看起来像是连贯的。所以很多人看这部电影时,既体会不到恐怖感也感觉不到纪实性,尤其后半段那些被恶鬼啃食仍岿然不动的摄影师段落会引起严重的出戏和反讽的喜剧效果。很显然这是与伪纪录片形式相背离的。伪记录恐怖片的世界性难题就是怎么能让片中角色在受到鬼神侵扰惊恐万分的情况下,不去逃命还傻逼呵呵的拿着摄影机拍摄视频这件事,看起来合理一些。当然这是这种类型先天无法逾越的bug,就像时空科幻片的祖母悖论一样。这里指的是那类严肃的伪纪录片,而《灵媒》怎么看都不像是用无厘头的喜剧片。很多人都提到之前经典的以伪纪录片形式存在的电影,如《布莱克女巫》《死亡录像》《鬼影实录》《中邪》等等等,但无一例外都存在前面提到的bug。随着科技的发展,之后出现的韩片《昆池岩》加上了可穿戴设备,修正了角色们誓死都要拿机器拍的bug,再加上移动网络直播也规避掉了视频最后怎么被观众看到的bug,死不离场也正是年轻人好奇害死猫的天性,所以在我看来《昆池岩》是众多同类影片中看起来存在逻辑性最合理的一部了。而《灵媒》已经是2021年的作品了,却压根忽略了影片存在合理性的问题。由于之前的年代还没有科技支撑起更好的音影设备,但之前的伪纪录片也至少做到了两点,就是前面说到的保持主观视点和连续时间。虽然各种拍摄设备在不停的变换,但视点始终不会变,至始至终都会引领观众。可以用剪辑压缩现实时间但设备也是随之关闭开启的,不会打破时间的连续性,让观众感觉始终在封闭的线性时间里。这样就强化了观众作为第三方的参与感和紧张感,从而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体验恐怖氛围和感官刺激,至于电影结束后成片的合理性其实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解决了影片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进入讨论影片文本的步骤。我们怎么能谈论一个可能并不存在的东西呢?很多人在谈论这部电影时,只是一味的大谈特谈,那些关于家庭、信仰、鬼神、神秘和未知的电影文本之内的东西。他们完全没有思考或者说抛开了《灵媒》作为一部电影影像存在的合理性和基础逻辑。那些关于东南亚鬼神知识点的高谈阔论,更多的该归功于搜索引擎和粘贴复制。有人说《灵媒》的文本表达内核与韩国导演罗泓轸的《哭声》异曲同工,怪力乱神里是几方神鬼势力的隔空博弈,这个观点我同意,毕竟文本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但在它的拍摄和成片方式上看,却展现了如《摄影机不要停!》一样搞笑的内核——摄影师一次次的拍摄状况和修正却制造着毫无惊喜的喜剧效果。这很可能是泰国团队和韩国团队对接上出现了问题,东亚和南亚对文本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为什么说《灵媒》作为纪录片不可能存在。一、跟丢的主角影片开始拍摄小组的目的是采访记录“灵媒”
尼姆,跟着她的视角展开,继而追踪她的家人发生的一系列超自然的事件。结果尼姆完全消失了几天,甚至死在家里都无人理睬,包括急等着做法式待救的家人和抗魔“道友”都忽略了尼姆。二、混乱的视角影片的视角随着搞笑的录制小组不停的变换,他们偏离主线视角,真是死有余辜啊。三、空镜和景别这两种是在客观视点才能用到的东西,它们都是打破伪纪录片连续时间感的脏东西。谁能想到《灵媒》要在主观视点里,让敬业的摄影师小伙突然从尼姆的车上,跑到山尖儿加一个大全景的空镜?谁能想到正在拍摄的东亚鬼魅,电影突然换了一个景别用一个空镜过度,导演和摄影是可以和鬼沟通说戏吗?鬼,你停一下,咱取一个远景……这可是记录片啊,时间你要假装是连续的啊。可能这些人都是拍李子柒抖音灵性做菜短视频出身,认为不断的使用各种镜头打破时间制造所谓的唯美,那才是真正的纪录片。四、居然有闪回《灵媒》有一段在采访阿敏的朋友回忆阿敏的异常,直接就闪回了阿敏在淘气堡的视频,这段采访的影像化怎么能出现在实时的纪录片里?谁能给我解释一下。还有阿敏与各种人做爱、恶鬼缠身的那些监控视频……一部电影的视频至少要经历这些流程——视频素材采集,剪辑配乐调色等等加工后期,才能被观众看到。而一部伪纪录片就是假装省略了这些影视后期的过程,让观众好像在观看摄影机最原始的第一手的直出的影像。我能想象《灵媒》最终的制作班底——萨满神的巴扬神协同其他邪灵附体了所有死亡的摄制小组成员,拾起了所有素材,在工作室里灵活的运用着蒙太奇……为了阿敏的一个露点镜头争论不休。本文版权归作者杨三疯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