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02 10:13:58人气:0
东周列国春秋篇

视频东周列国春秋篇状态年代:1996

主演王绘春林乃桢郑强何冰更新时间:2013-03-11 17:32:55

第一集 骊山烽火 第二集 黄泉认母 第三集 如此君臣 第四集 筑台纳媳 第五集 诸儿文姜 第六集 管仲拜相 第八集 霸王齐桓 第九集 仁义大旗 第十集 骊姬乱晋 十一集 羊皮换相 十二集 择君图报 十三集 重耳励志 十四集 重耳返晋 十五集 文公成霸 十六集 罪哭崤山 十七集 赵盾弑君 十八集 赵氏孤儿 十九集 一鸣惊人 二十集 庄王治楚 二十一 霸主余韵 二十二 崔庆之乱 二十三 晏子相齐 二十…

网上盛传“春秋五霸”共有两种说法,其实不对,从古至今,关于“五霸”至少出现过八种说法,此外还有一些说法是将夏商时代的一些骁将也算进来,那些已经超出了春秋时代的范围。  这八种说法如下:  1.“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史记》  2.“齐桓、晋文、楚庄、阖闾、勾践”——《荀子·王霸》  3.“齐桓、晋文、秦穆、楚庄、阖闾”——《白虎通·号篇》  4.“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勾践”——《四子讲德论》  5.“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夫差”——《汉书·诸王侯表序》  6.“齐桓、晋文、晋襄、晋景、晋悼”——《鲒崎亭集外编》 7.“郑庄、齐桓、晋文、秦穆、楚庄”——《辞通》  8.“齐桓、晋文、楚庄、夫差、勾践”——部分中学课本  齐桓公晋文公这两位全票通过,没有争议。楚庄王也以高票通过,秦穆公则勉强过半,这两位同样获得相当的认可率。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不失为一时之雄,但问题是,“五霸”的说法,早在这二人之前就已经有了,故以上的各类观点中,第2、第3、第4、第5、第8,这五种可以排除。第6种观点太过于偏袒晋国,而且将楚庄王排斥在外,也显得不合理。  剩下的只有第1和第7这两种了,两者的成员相似,差别只在“郑庄公”和“宋襄公”这一个名额。毫无疑问,郑庄公远比宋襄公更有资格被列入霸主的排列,宋襄公名不符实,这点不必多说了,司马迁将他视为“五霸”之一,原因只在于他讲仁义,但实际上,宋襄公也干过不仁义的事情,比如当年他囚禁滕子婴的事就饱受非议,当然也有人对这事表示怀疑,司马迁就没有将此事载入《史记》里头。郑庄公之所以经常受到古代史家的排斥,原因就在于他挑战皇权,这点严重违背了后世儒家学者的观念,而儒家们却爱卖弄“春秋笔法”,经常粉饰野心家们的“勤王”行为,却不解释他们吞并邻国大肆抢掠的事实,他们行使厚黑权谋时,却又要给他们的脸面涂上一层“仁义道德”的润滑油,还有诸如晋楚之战中晋文公的“避退三舍”,其性质明明是“诱敌深入”,儒家们硬是要说成是“知恩图报”,包括《东周列国志》也采用了这一观点。换句话说,由于郑庄公是曹操、孙权式的枭雄,只顾壮大自己而不“勤王”,故儒派史家们也就看不上眼,干脆让“讲仁义”的宋襄公取代他的霸主地位了。  其实拘泥于所谓“五霸”的说法,本身就很不切实际,可以说,足智多谋的郑庄公、尊王攘夷的齐桓公、制霸中原的晋文公、独霸西戎的秦穆公、问鼎中原的楚庄王、复兴霸业的晋悼公、纵横江淮的吴王阖闾、称雄东南的越王勾践,这八个人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