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马大帅2状态:年代:2005
主演:赵本山宁静范伟艾敬更新时间:2021-11-26 23:40:00
玉芬(艾敬饰)的表妹李萍(宁静饰)是一名小学教师,马大帅(赵本山饰)设立的“大帅打工子弟学校”即将面临被拆迁的命运,在自由撰稿人王彬(王平饰)的帮助下,学校总算保住,不仅如此,李萍还跳槽成为了学校中的一名教师。 由于王彬的夸大宣传,给外界造成了马大帅的学校免费开放的误解,一时间,学校人满为患,开支也急剧增加。为了维持学校的运作,马大帅几乎倾尽了所有的财力,玉…
人是社会性动物,生活在各种社会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是如此。但是受限于法律和时代,不是每个人都会一出生就活在和另一个人的婚姻契约关系中。所以我们凭借自己的阅历,能对第一部所要表达的“人如何从0开始在社会上立足”(两代人拥有的不同资本和遭遇的不同困难和诱惑)看懂个七八。但第二部讲的是“两代人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爱情与婚姻”,没经历过一段甚至多段自己是主角的感情和婚姻的人,实在难懂。一、个人与社会(第一部的主题马小翠来自农村,19岁还未到法定婚龄就被父亲做主嫁给村里最有声望家庭的官二代余德财,可见再有声望和地位,有时也免不了成为法律的盲区;婚姻关系的建立和存续受人情、人际、社会关系的认可(马小翠和吴肿婚后她的朋友圈也始终认为她和钢子才是一对,吴总没使什么不光彩的招数却始终被认为是不该有姓名的局外人),可见小环境(交际圈)内的眼光有时比大环境(国家社会)和法律层面的一纸文书更有效。她逃脱了被原生家庭安排的契约,却陷入了另一段与欲望相关的契约的纠葛中。
马大帅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仅仅靠继承遗产(不管是亲妈还是干妈都不影响)和一腔热血建立起了自己的事业,最后只能落得坐吃山空的下场,可见收入和工作不是划等号的;马大帅为学校的存续劳心费力,做的事情远远超出了一个校长的工作范围,说明工作与事业并不是划等号的;马大帅(在第一部中)能为玉芬舍生忘死赚钱治病,换来和玉芬原本可以幸福的婚姻,但却为了学校变卖家产几乎让婚姻破裂,证明经营感情的能力与经营家庭的能力并不是划等号的。二、个人与选择(第二部的主题修身能维护并完善契约,但马小翠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所以会在三角关系里理直气壮的打转。马小翠的言行也完整的体现出婚姻中冷暴力如何伤人。带着藕断丝连的过去,却表现得迫于无奈才将就了婚姻;对契约方即使不毫无保留也该坦诚以待,却编造无数谎言消耗对方的信任。对方追问自己对婚姻所有逾矩的表现,便说是对方逼的;怕自己提离婚的话父亲责怪自己对不起吴总而不敢提离婚,就通过使劲作来逼吴总提出离婚。可见一个人再罔顾道德,也知道人人口中的脸面是个好东西。很多人说吴总作,都结婚了还监视对方,那请问小翠不作吗?谁把一向宽容大度的吴总变得疑神疑鬼的?被谎言欺骗就连追寻真相的权利都没有?选择做君子,就该忍受被小人戏弄吗?吴总不双标,但马小翠是绝对的双标。从社会角度看来,小翠是对婚姻不忠,明明可以离婚这么简单的事情却要用谎言去欺骗和折磨一个相信滴水穿石、用真心爱自己想要感动自己的人。要知道人是会撒谎的,相信小翠的人我觉得有两种吧,一是没吃过爱情中谎言的苦的,少阅历;二是只顾自己喜欢就嗑cp的,纯自我。齐家未必要在治国之先,但对有家庭的人来说,家庭本该是经营事业的后盾。马大帅没有把经营家庭的事情作为重心,一味的想要获得玉芬的理解,但玉芬仅仅是想要履行夫妻之实而已。可能男人里纠结先成家还是先立业的人并不多,因为成就事业的机会只属于社会上的极少数。但同时拥有立业和成家机会的男人,大多会选择先立业后成家。因为大多数人都觉得,创造和守护一个家庭比成就一份事业要容易,况且对于野心更多的人来说有了事业不止风光体面,而且还拥有对往后人生更多的选择权(在马大帅身上体现为有能力给玉芬更体面的生活、补办更风光的婚礼)。明明家庭是自己的后盾,然后自己是事业的后盾,却要先让自己成为事业的后盾,再让事业成为家庭的后盾。马大帅喝醉后对
小萍说的话可以解释他的表现。他对玉芬有爱,但不会说出来。他是作为一个男人太重视玉芬,才会想要给玉芬一个风光的婚礼,履行了这个仪式他才觉得自己有资格和自己心中的女神玉芬睡到一张床上。但玉芬是个传统的小女人,她也用她的方式爱马大帅,所以她不在乎那些形式,她只想要稳定的家庭,需要在上一段婚姻中未曾得到的被庇护的安全感。所以她在被牛二强奸之后才会想要和马大帅离婚,她明明是被强奸的受害者,却要求得马大帅原谅,且也已经对和马大帅的感情、对这段婚姻本该有的质量产生了怀疑。夫妻生活也是信任的一种表现,马大帅和马小翠两代人的无性婚姻,都体现了他们各自婚姻中与伴侣之间的隔阂。明明有两段被社会认可的婚姻,但剧中的性关系/信任关系却发生在小翠钢子(必然是隐喻了,之前都无套内射导致怀孕了俩人天天见面还能不干柴烈火吗)和玉芬牛二(社会盲流子牛二罔顾道德法律离婚后还抢占已与他人再婚的前妻)身上。这也是我们能在本剧中反思的地方。马大帅和吴总都是有事业心的人,一个(即将)拥有了家庭想要事业,一个获得了事业想要家庭。但吴总的谦和儒雅,马大帅的责任心,都让他们始终捅不破这一层窗户纸。反倒是社会盲流子钢子(被逼上梁山的绿林好汉,对社会有责任感对男女关系很混乱,第一部伍子问他这次是不是认真的、跟女孩约会会选约在游泳馆(有直接的大面积肢体接触机会)就暗示他之前就应该是个情场老手了)和牛二略施套路就能坐拥美人在怀,不得不让人唏嘘感慨,文化程度与思想境界的不同或许才是造成人和人之间隔阂的真正原因。三、真相与真理乍看之下,阴间配色、压抑剧情、全损画质让这部剧变得非常不好看。我看的过程中也在辱骂编剧三观不正带坏小孩,但是换个角度想,小孩并非是被带坏的,也只是在剧中看到了当下心境的自己。我们日常都不喜欢被人摆布自己的三观,看剧也是如此,但我们又总能听到强调和被强调“三观要正”,于是忽视共性下的个性、忽视好人也各有各的好、坏人各有各的坏、好人也有缺点、坏人也有优点,这是否是一种自相矛盾?真相的确可能会让人产生义愤甚至戾气、怨气,但对社会而言这些都是苦口的良药(只要不被先意识到这些的人煽动和利用),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而非“吃饱了撑的”——实践道德不费劲儿也反向证明生活水平提高了嘛!一旦对“正三观”的渴求,导致了对真相的选择性忽视,这反倒会成为一种值得警惕的危机;事先植入了某种立场和观念的,则可能是对更多人的不尊重——除非这个编剧导演把自己看得很渺小或者不高大,他们的观念不具有侵略性,只是提供一种或大众或小众的视角。暗戳戳引导人观念的剧,都各有各的目的。编剧如果真的是三观不正,就不会把马小翠和钢子以及他们的社交圈中体现的无知与无耻描摹得如此清晰了——你能够了解的都是对方想让你了解的,而能“看”也未必能够“懂”,因为“懂”需要思考,这个的权利交给观众自己。真理不是先入为主的观念,也不是被灌输来的观念,而是被反复验证的事实,是在不同年龄段觉得自己已经阅尽千帆后,对往事一遍遍的复盘和品咂得出的结论。真理依存于真相,所以真相更应该是不带色彩、不带立场的。也只有这样的真相,才能将人以审美分类,才能筛选出自私和无私、真道德和假正经。也正是通过马小翠和钢子爱的越深越唯美,越是能对比出打着真爱旗号的谎言有多无耻伤人。所以应该说是马小翠的角色和角色所代表的一类人无耻,而非编剧无耻,甚至可以说编剧留了足够的空间让观众在一片荒芜的现实中解构剧情、建构观念。有些话一旦说明白了视角就不够中立,而看破不说破让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也让本剧在不同阅历下观看必然会有不同的体会,所以创作者也不该蒙受被批“无耻”的不白之冤。演绎和节奏不够充分紧凑,值得扣分;人设片面,言行不合逻辑,值得扣分;人设荒唐,遭遇荒诞,言行合乎逻辑,这恰恰是抽象后的现实,在文学作品中可是要打高分的(手动狗头)!年轻人可能看一乐呵,只留意到其中的段子,觉得你是不是想多了,明明很纯情的剧,哪会有这么多道理?但道理既然存在于被反复验证的事实之中,编剧也就不需要画蛇添足,编造真理;导演也不需要画蛇添足,强加真相。只有平等的看待各种现象,才会看见更多真相。高明的剧情有时不需要设计,仅仅是道尽现实,就足够精彩了。本文版权归作者黏巴粘儿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