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快跑》:好人快跑——原载于《南方人物周刊》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01 15:15:16人气:1
老爸快跑

视频老爸快跑状态:20集全年代:2010

主演徐峥伊春德王虎城公磊更新时间:2020-08-06 20:10:56

有个词叫居安思危,但张三把它忘记了,很多人都忘记了。张三不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平淡的日子麻木了他的神经,他甚至很享受这种平庸的生活。妻子顾晓华向张三提出离婚[2],顾小华觉得张三活得没目标没激情,和他在一块过日子特没劲。他们的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是张三父亲老张头的心头肉,顾小华说如果张三有五十万,她才同意儿子由张三抚养,否则她将带儿子出国。而这一天,张…

“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该舍的舍不得,只顾着跟往事瞎扯。等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纵贯线的最后一场演唱会上,老男人李宗盛悠悠唱响《给自己的歌》。台下,中年男人们默默无言,偶有拭泪,亦都悄然为之。中年是个尴尬的时间段,青春不再,前路漫漫,缺乏惊喜的生活偏偏还要被繁重的压力撩拨每一根脆弱的神经,不断加速几成人生唯一的选择。即使富有知名如李宗盛,也“想得却不可得”,寻常人哪还有如此潇洒与闲心,将沮丧化作旋律,自我打趣。房贷、儿女择校、夫妻关系、老人身体……件件都将人生变成一场比赛,要想不输,只有一个选择:快跑!大多数郁郁不得志的中年男人,都和《老爸,快跑》里的张三别无二致。拥有普通的名字、平庸的长相、絮叨的老婆和让人心疼的孩子,最大的相似是,他们都是好人。不偷不抢,不瞒不骗,偶尔即使爱沾点小便宜,心里也会犯嘀咕。但“好人”这个身份,并不能为他们带来任何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相反却时不时成为上升路径上的绊脚石。窝囊了半辈子后,曾经的理想都成了黄粱一梦,剩下的只有一地鸡毛。不敢正视自己贪图安逸缺乏勇气不愿拼搏的性格,不能面对碌碌无为蹉跎半生几与时代脱节的现实,也不敢在人生这场马拉松比赛的中途重新杀出一条血路。中年男人们会幽怨、会伤感、也会抱怨,但相比起跑步,走着捱过剩下的一半人生路,还是更自如、舒服和顺理成章的选择。“好人”此时反而成了心安理得的借口——我既不伤天害理,亦不妨碍他人,活成怎样,干卿何事。形同鸡肋的人生,所需要的只是坚持,即使坚持已没有理由。如果张三的妻子没有坚决要求离婚,还附加50万的争夺抚养权条款;如果张三的古董店没有遭遇重创分崩离析;如果父亲没有突生重病;如果没有这么一场专业对口要求符合简直就像天生掉下机会的“珠宝选秀比赛”……电视剧可以将所有困境和一个光明的出口同时附加于一人身上,让强大的命运裹挟着主人公半是主动半是被动地做出改变。人生就像突然拐弯驶上快车道,奔跑成为了生活节奏的常态。最终让张三依靠拼搏、真诚和运气成为了普遍意义上的“成功者”——收获了比赛冠军、儿子和下一段爱情。这样的安排,充满戏剧性又不乏真实。如张三一般的落魄中年男人,大抵都是被命运推着走,跟着生活流。原动力需得来自外界,不到万不得已,境遇不堪连自己都无法忍受的地步,才能迸发出一点儿向上的力量。而我们这个民族,忍耐性又是一如既往的被人称道。吃得地沟油,喝得毒奶粉,穿得黑心棉,这样杰出的耐性,难怪要让人情不自禁夸上一句,真是好人。大多数时候,好人如张三,对于非重点小学、平房和简陋的自家店铺谈不上满意,却也并不嫌弃。本分安宁的日子本来应该过得悠远绵长,散步散得再晃晃悠悠,也不需担心会体力不支。但问题是,这个社会越来越不容许缓慢行走,跑步前进成了唯一不与时代脱节的方法。当所有人都开始跑步,走路就意味着被抛弃。离婚协议书里妻子的要求白纸黑字写得分明——年薪50万才能保证一套基本住房和孩子升学择校。姑且不论地王频出的时代,50万究竟够在哪个城市置业安居。张三的一通非重点学校一样考上清华北大理论已被现实斥为谬论,小概率事件永远都会发生,但是砸到你头上的概率基本为0。跑步前进,从出生开始,到死亡结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按照张三的想法,20年后,孩子大概会出落成另一个张三,继续絮叨着同样的理论,命运轨迹不会有任何改变。《老爸快跑》讲了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不想无家可归带着儿子睡澡堂,就只能挤破头皮和千军万马争上独木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但这是电视剧美化过了的现实。大多数时候,大多数的张三并不会恰好在改变命运的节点遇见一场符合自己的选秀比赛。时间是贼,偷光中年们人们的所有选择。张三也一定有过激情飞扬的青春年代,只是安分守己到最后,几无片瓦立足之地。只能人到中年再加速前进。究竟是好人张三出了问题,还是我们这个时代出了问题?(原载于《南方人物周刊》,转载请注明)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