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棋王状态:正片年代:1991
主演:梁家辉岑建勋严浩杨林更新时间:2023-12-28 12:20:56
故事发生在90年代的台湾,电视台女主持丁玉梅(杨林饰)因为节目《神童世界》收视率不佳而面临被炒鱿鱼的危机,所以她请香港朋友程凌(岑建勋饰)帮忙,计划做一期象棋神童的节目挽回收视率。这时,他们遇到了一个名叫王圣方的孩子,他具有预测未来的特异功能,这让众人看到了希望…… 在寻找小棋王的过程中,程凌时常被自己的回忆打断——在文革时期,他跟随表哥倪斌(金士杰饰)参加轰…
上一次我和人电影是什么时候来着?好象是那部《柏拉图式性爱》吧。结果我推荐完不久,饭岛爱就自杀了,接着那部电影也就火了起来(那当然不是因为我的影评),唉~这一次没有真人作为原型,希望没人自杀,呵呵。这一次我和大家推荐电影《棋王》,就是
梁家辉主演的这一部。和《柏拉图式性爱》一样,《棋王》也是我大学时下载了,结果后来没有看的电影。今天呢,冲着梁家辉的面子,我就拿出来看它一看。注意,这种港片,一定要看粤语原版,就好像吃燕窝一样--什么叫吃燕窝,你看了电影就懂了。这有一段《明报》当年的影评:“《棋王》由徐克监制,他和
严浩联合导演,梁家辉饰男主角,还和严浩联合编剧,早在一九八八年到台湾开拍,却迟迟不能收尾,大家以为变成一盘死棋了,幸而终于在去年(一九九一)完成,被今年(一九九二)第十六届“香港国际电影节”选作闭幕电影,如今在港九两间戏院公映,虽然没有创下卖座奇迹,但观众反应良好,看得投入,散场口碑不错。”电影一开始呢,给人的感觉,非常非常非常的奇怪:那是过去的场景--是“那个年代”,人山人海,拿着语录(红宝书),喊着口号,群情激昂,热泪盈眶,那是一种对偶像像对神一样的敬仰--那,最最奇怪的是什么呢?是和这个“和谐”的画面极其不相称的摇滚乐--就好像,是你一边看星际迷航,人家一边给你放京剧--听出来了,肯定是罗大佑。我心想,罗大佑,你搞什么鬼,真是瞎透了。然后就回到了“现在”,真让我有点昏昏欲睡,大家做好心理准备。但是等到镜头再转回过去的那个年代,转到拥挤不堪的火车上,让我心头一喜:哈哈,这样上个厕所都难的车厢,我可是亲身经历过啊。在车厢上,有这么一段经典的对白,我贴出来,权当是预告片吧:(火车上,人挤人,某人刚被批斗了)--(梁家辉)下盘棋好吗?来,下盘棋,解解闷。来啊,这里有位子。--我刚刚被人斗过,你不怕吗?--你不嫌我臭,我也不嫌你被人斗过不就行喽。--也对呀,人家玩大旗(棋),我们玩小棋。--棋子摆好了,你先走吧。--诶?棋盘怎么横着摆啊?怎么看啊?--好多事横看竖看都不顺眼啦,不顺眼也要看到顺啊!来啊,你先走!......于是我就义无反顾的看了下去。哇,这一看不得了啊,不仅是当场看完,而且当场把其中的很多镜头反复看了n遍。当然,不要搞错了,这部电影要拿去参赛,一定拿不到名次。因为基本上电影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代”。其中一个令我为之倾倒,另外一个令我为之晕倒。所以呢,我的建议就是,看现代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作看电视剧时不可避免的广告。而且结局其实是有一点仓促的,可能和电影拍摄的时间过长有关。不过呢,还是瑕不掩瑜。看电影呢,其实像吃一桌菜,即便总体搭配不佳,但是在这一桌之中有一两道菜令人惊喜,也就足以令人拍手叫绝了。在豆瓣上面看了一些人写的影评,好多都像中学学的和写的读后感一样,分析什么高度、深度、中心思想之类的。其实,一部电影,就是讲一个故事(或者几个故事),观众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能够看得入戏,甚至能够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忘怀,甚至回味无穷,那就是一个好故事。我印象最最深刻的一幕戏是梁家辉吃饭的样子,那真是,音乐配得恰到好处,剪辑和摄影也是一流,最最关键的是梁家辉的演技是超一流--作为一个学生时代演过一点话剧的超业余演员,看着他那么“深情”地舔干净他那根银灿灿的饭勺(简直就像他在吻女人的肩),看着他用白开水泡走碗里的每一滴油星,看着他那只吃完饭之后干干净净的铝碗,看着他入神的挑起掉在桌子夹缝里那一粒白米,然后再将那一粒米那么有滋有味的咽下去,我五体投地。我是个自以为有点不羁的人。从小到大我经常吃不完碗里的饭。我妈经常和我念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然后和我说在她的那个年代,人人吃不饱饭,肉这东西,逢年过节都不一定吃得上,要是米掉在了地上,那可都是要一粒一粒的捡起来的。在吃了很多顿的“竹梢条子炒肉丝”之后,我终于找到了“正当”理由:一,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年代了;二,既然已经吃不下了,还要勉强吃完,只会对肠胃不好,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但是今天,我看到了梁家辉的演出,我终于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有了新的认识。我把我的碗舔得干干净净。我敢肯定这只是我一时冲动。但是一部电影,能让我产生这一时冲动的想法,我实在是佩服万分。还有,金世杰的表演也是超一流。我就觉得他怎么这么眼熟,原来是在“贞观之治”里演的魏征。好像我所有的影评一样,我尽量不去透露故事的情节。电影本身已经很让我满意了。但是看完电影,我又被惊喜了一回:片尾曲!这个片尾曲,我怎么听着就这么熟呢?就好像,就好像,就好像我刚刚听过一样...怎么回事?嗯,事实证明,我确实是“刚刚听过”--这个罗大佑,片头唱的其实也是这首歌,就是那个和画面极不相称的摇滚乐。现在片尾了,他就把同一首歌改编成抒情版的,怪不得我觉得这么熟......罗大佑,你牛,这也行,一首歌当两首歌卖,能不赚钱吗?平心而论,这首歌,旋律还是朗朗上口的。我找到歌词,歌名叫什么“爱人同志”,然后我联想电影的情节,大吃一惊:罗大佑,天才啊!《明报》的影评的最后一段:“不过本片仍能使到两个故事对比强烈,毫不沉闷,大陆部分的吸引力相当强,亦能把两次象棋决斗交织成高潮。最聪明的是一头一尾唱出罗大佑歌曲《爱人同志》,灵活剪辑大陆“XX”纪录片和今日台北市况,MTV效果成功,观众临完场也不愿离座。”歌词如下:每一次闭上了眼就想到了你,你象一句美丽的口号挥不去.在这批判斗争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要学习保护自己.让我相信你的忠贞,爱人同志.也许我不是爱情的好样板,怎么分也分不清左右还向前看是个未知力量的牵引,使你我迷失或者是找到自己.让我拥抱你的身躯,爱人同志.哦——边个两手牵,悲欢离合总有不变的结局,啦.哦——两手牵,不变的脸.怎么都不能明白我不后悔,即使付出我青春的血汗与眼泪.如果命运不再原谅我们,为了我灵魂进入了你的身体,让我向你说声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