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考试精神紧张,压力很大,所以又拿出《
罗拉快跑》来看。艺术鉴赏课(大概叫这个名字吧,逃课太多都记不清了)上,胖胖的很懂音乐和电影的老师,他讲课的声音总是大得全楼道都能听见。他激昂地把这个片子拿来讲,说在家和他儿子经常一起看这部电影。于是,我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一堂课,没人从后门溜走。喝着可乐看动画片长大的年轻导演,把游戏、动画、MTV等诸多新元素融入了电影,却阐释了一个个象征性的人生问题。那些飞快变迁的人生,那些分秒甚至毫厘不同就改变的结局……那些爱与背叛,那些欢乐与苦难……奔跑的罗拉,二十岁的爱情,无关功利,不过是一场烈焰般的生死相许。无论结局是哪个,A、B还是C,她都是那样执著地奔跑着……虽然她爱的
曼尼不过是个小混混。我们说一辈子,我们说永远,我们说真爱要同生共死,海誓山盟。罗拉问曼尼:“你爱我吗?”他说:“当然爱”罗拉问:“你为什么这么肯定?”他说:“我不知道,只是我肯定。”她又问:“你说你爱我,那么我可不可以是别人?”他说:“不可以,因为你是全世界最好的女孩。”他问她:“如果我有一天死了怎么办?”她说:“不可能,我会想办法。”。这是二十岁的坚持和决绝。是让年轻人为之感叹,过来人为之可笑却又暗生嫉妒的火色爱情。活色鲜生,滋滋作响。二十岁那年,我们认为世界很小,爱情最大。尽管有两万人适合自己,但还是觉得,他就是我命中注定的那一个——无可替代。“如果你没有遇见我呢?”“你的心告诉你的吗?”“我的感觉。”只有二十岁才会这样地问来问去,问些看起来多么愚蠢自己却又拼命想确定的问题;才会那么无所顾忌的说我的“感觉”,才会凭感觉去爱一个人。二十岁,有这样的资本。三十岁,你还会吗?他曾说过他会永远爱着一个人,不管违背神旨还是忠诚,只要一意孤行,我吃着冰淇淋,多想与他一路同行,追逐他们无所顾忌无所畏惧的背影。二十岁,转瞬即逝,但我还是愿意坚持这样的爱情,这样电光石火奋不顾身的感觉……因为唯有这样,才觉得算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