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警醒,要悔改,而且心里常存爱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01 01:20:44人气:0
美国X档案

视频美国X档案状态:正片年代:1998

主演爱德华·诺顿爱德华·福隆比佛莉·德安姬罗艾弗利·布鲁克斯更新时间:2023-12-28 12:17:36

德瑞克(爱德华•诺顿EdwardNorton饰)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一名黑人毒贩射杀,从此给他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原来德瑞克功课很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自从父亲遇难后,他就将一切心机都放在了对付有色人种上面。他积极组织起一帮白人青年混混,到处和有色人种对着干。一次,他射杀了两名黑人,因此入狱。 入狱后,德瑞克加入了一伙新纳粹的白人。后来,因工作关系他和一…

作为一个信仰基督的人,对悔改的关注度应该会比不信的人更甚,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就是一个真正懂得悔改的人,只能说明我是一个愿意悔改的人。在别人评AmericanHistoryX的文章里面,我读到了杨威利的话:“凡是人类,均无法忍受自己是邪恶的认知。唯有在确信自己的正确性的時候,才可能变成是最为紧张、最为残酷、最沒有慈悲心肠的人。”末尾这个评论还应用王小波的话:“时隔十年,再来考虑信仰问题,我忽然发现,任何一种信仰,包括我的信仰在内,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渎神是罪名,反民族反传统、目无祖宗都是罪名。只要你能举出一种可以狂信而无丧失理智危险的信仰,无须再说它有其他的好处,我马上就皈依它——这种好处比其他所有好处加起来,都要大得多啊。”这两段话似乎比反基督的人更加能够动摇基督徒的信仰。然而但凡不带偏见地深入阅读过《圣经》得人,就可以发现这样的话其实并不会对我们的信仰构成什么威胁,因为圣经里面有很多防止信仰极端的话。首先是教导基督徒要谦卑的话随处可见:“登山八福”里面说,谦虚的人有福了。腓2:3“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箴11:2“骄傲来,羞耻也来。”16:18“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弗4:2“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其次,耶稣对于基督徒有要服侍人的教导:可10∶43-45: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耶稣在被捕的前一夜还给门徒洗脚,并且教导他们说要“彼此洗脚”。路10∶25-37记载了好撒马利亚人救助邻居并且服侍到底的故事。太25:31-46揭示了服侍弱小的人和永生的关系,耶稣用比喻告诉门徒服侍有需要的人就是服侍神。甚至对于逼迫基督徒的仇敌,耶稣也说:罗12:20-21: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最后,这些行为如果没有爱心的话,耶稣认为,也还是不够的:林前13:1-3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呜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如果是出于人的信仰,总是会走向极端,脱离圣经的基本原则按照人的意思随意解释圣经也会走向极端。耶稣本人是一个温柔的人,在传道的过程当中,很少斥责人,即便是对法利赛人的严厉斥责里面都包含着“造就”的意思。这里的启示就很明显了,即便对意见不同而且明显观点和逻辑不正确的人,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打击。旧约圣经里面许多武力争战都是在被敌人逼迫得没有办法才有的,新约里面对爱和宽容的强调次数多的不可胜数。所以按照圣经的这些原则,十字军东征的合法性很值得一再推敲。宗教的狂热有多少是耶稣在圣经里面批评的彼得式的血气,神学上是有很多争议的。在耶稣的启示还没完全的时候,彼得曾经盲目地相信自己的血气,对于耶稣的“鸡叫之前三次不认主”的预言不当回事,等到耶稣受难死去了才明白。很多时候,的确有许多自称基督徒的人不知道自己信的是什么,灵性上没有追求,所以认识自然也是在这个弯曲悖谬的世代里面变得越来越模糊。AmericanHistoryX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一个弯曲悖谬的时代。美国社会种族之间的冲突时有存在,信仰不清楚的基督徒很容易从自己出发(比如片中的胖子)和Derek的爸爸,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美国社会的变迁,把这个国家当作白人的国家。于是年纪轻轻的Derek心中,白人种族主义的种子就落地生根了,父亲的死使这个观念的偏差扩大。加上Cameron这样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Derek变成一个冷酷的纳粹主义者。好在他心里还有一些爱,于是在入狱之后经历同志的背叛和打击的切肤之痛之后,在体验到不同种族的黑人兄弟的友爱之后,他痛定思痛,彻底转变过来了。只不过我觉得电影当中对这个转变的着墨太少,和前面对偏见的刻画在篇幅上有一点不成比例。当然,那个黑人教授的启发还是很不错的,他说,你在做那些残酷的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高兴过?哥哥回答说没有,这个情节的设置非常的到位,合情合理,如果发挥一下会更加好。弟弟在写AmericanHistoryX的时候其实已经开始反思了,所以我不觉得他的态度转变会突然,他本来也就是哥哥的盲从者。哥哥的彻底想通一切我觉得应该放到弟弟被杀之后比较顺。可是影片结尾并没有交待哥哥的后续反应,似乎有一些虎头蛇尾。至于弟弟死去的这个结局,安排的还算巧妙,而且颇出乎意料之外。其实很多情况下,单纯的一报还一报其实对犯罪的人真的还不够震撼,反倒是无罪的人担当有罪的人的过失或者承担不良的后果才叫人能够好好的反思。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耶稣为人类代赎的意义。有人说,和中国的文学作品相比,为什么西方能够震撼人新的文学作品相对比较多而且比较深刻,正是因为很多作品的主题当中都包括了代赎,比如《双城记》,比如《悲惨世界》,比如《九三年》。弟弟死于盲目仇恨白人的黑人少年手中。杀人的时候,黑人青年眼里充满了困惑,弟弟却很坦然,眼神很纯净。仇恨的苦毒没有把弟弟吞噬,他没有干出什么伤害人的事情,可是杀害他的人却和走上了他哥哥曾经走过的路。是啊,爱着的人才是快乐的,恨着的人是痛苦纠结的。只有从仇恨当中释放自己,才能轻松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是的,爱能拯救人,对仇敌都必须有爱,恨使人消亡。让我们再回到圣经《哥林多前书》13章接着往下看吧:4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5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6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8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9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10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11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12我们如今彷佛对着镜子观看,馍糊不清。(馍糊不清原文作如同谜)到那时,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13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因着爱,我们才能够得以完全地享受耶稣带来的恩典。关于本片叙事伦理的个人解读和疑问再回到本文最初的两段引文来,怎么样才能拥有一种不偏执的信仰呢,就是要心里有爱,而且常常反思,懂得悔改。爱德华诺顿扮演的哥哥的仇恨来源于狭隘的结出了恶之花,苦果却最终由无辜的弟弟来承担,这也算是爱的一门功课,到底什么样的爱才是能够结出好的果子,什么样的信仰才能不偏执影片虽然不能完全揭示,所以我只能给4颗星。忽然想起狄更斯的Ourmutalfriend里面那个爱偏执最后葬送了自己的小学校长。忽然想起我们要警醒的其实也许不是什么偏执的信仰,而是冒用神圣的信仰之名,爱或者正义之名满足可鄙的私欲。再接着谈谈叙事结构的问题。AmericanHistoryX这个电影的名字很有意思,对于片中的黑人教师来说,这其实是一个记录历史/社会性事件的很有代表性的个案,作为一个同时教授历史的兼职社会工作者,他具备敏锐的触角,知道如何启发自己迷途的学生发现真相并且得到教育。其实相对于热血Derek来说,Danny是一个忧郁而沉静的孩子,他所需要的认清事实的临门一脚其实正是要撇清对Derek的过度的仰慕,拿掉影响自己客观判断的情感因素,而对于设计这个故事的导演和编剧来讲,要讲清楚这个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如果借助Danny这条线的话就会显得更加有空间感。坐在电脑屏幕前打字的Danny在屏幕前面抽烟,思量,把玩有纳粹印记的十字徽章,然后打下几行字,第一行是拼写正确的analyzeandinterpret,接下去就开始了这几个字拼写错误的变体,最后一行居然变成了analsexandinterrrrrpetgyu,这个细节体现了他思绪万千,心乱如麻的状态,然后他就开始回忆Derek在Cameron的授意下干的蠢事。Dereck是一个有思考能力的极端主义者,人很聪明,有理想,也不算自私。Cameron这只老狐狸鼓动哥哥去冲锋陷阵,自己躲在幕后的卑鄙做法,Danny其实未见得没有察觉,但是做弟弟的对哥哥的崇拜和信赖使他全然拒绝了理智,加上他那满不在乎的个性和青春的叛逆,他成了哥哥的尾随者,他没有做什么大的坏事,然而却有着无法推诿的负罪心理,心里深深知道自己的不作为是有罪的。为了帮衬哥哥的“伟大”事业,堕落得彻底一点,他写了一个《我的奋斗》的读书报告,对希特勒进行心理分析,把他说成是一个维护民权的英雄,孩子恶作剧的心理隐约在他俊秀的面容上显现出来。用这样的一幕接着充满色情、暴力和流血的开场白,为后面两兄弟性格和病态思维方式的剖析作了非常到位的铺垫。接下来的抽丝剥茧以Danny的反思为主轴,Derek的经历为实际的主线,形成一张纵横交错的记忆网和精神分析网,事件和事件之间充满着有机的联系,在情节上产生了侦探小说一般的吸引力,把观众们掳获,到了接近尾声的时刻,那种山雨欲来的感觉夹杂着悬念随着谜底的揭晓,产生了出人意料,也把影片的现实意义又推进了一层。叙事伦理故事的结尾常常是开放的,原因就在于故事的创作者并没有把读者或者观众看作被动接受道德宣讲的对象,而是要引发他们对某个道德难题多个角度的深入思考,最终达到更为深刻的教育效果。虽然这种思考的启发对象有限,必须是愿意思考的人,但是这样的作品有助于打开思路。在影片当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就是基本没有出场的Derek的父亲的完美形象在Danny的回忆中被打破,他对正在积极进取的Derek进行的“教育”是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扼杀了Dereck正面积极的思维,当时这个孩子正在热烈研究NativeSon(土生子)这本书,脑子里刚刚形成一点对不同种族的理解,父亲就把一大堆对社会的不满和对外来种族的错误归咎都灌输到儿子的脑子里,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一下子被不当的家庭教育所抹煞。懵懂而又早熟的Danny在多年后意识到了这一点,非常的忧伤。不过耐人寻味的是,Derek父亲所反对的AffirmativeAction(平权方案)的确是一个有争议性的政策。为了大踏步改善黑人的不平等地位,美国政府曾经采取过这样的措施。有兴趣的可以看这个地方:http://www.2000888.com/hudong/can/opennews.asp?id=622至于英文的解释就多了去了。从前美国大选的时候,我上的一个暑期培训班的老师有讲过,当时他的态度是积极肯定,但是现在看来也许有些偏颇,一般看来,民主党倾向于支持这个议案,而共和党倾向反对这个议案。影片的写实主义风格也令人印象深刻。有很多细节值得玩味。Derek和Danny前后发型的变化,他们有头发的时候显得很俊朗,光头党的造型不仅冷酷而且怪异。Derek的光头造型显得很冷酷,Danny的光头造型显得更加阴柔和忧郁,走向极端的人从思想到外表都会有变化,发型和穿着是内心状态的外化。这就是为什么父母和师长都要适当关注青少年穿着打扮风格的改变的原因。剧终演员表出来,Derek,Danny,Doris(妈妈),Devina(老二)这四个名字都是D开头。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没有。查了一下,影片结尾以Danny的画外音给他的关于哥哥的报告AmericanHistoryX做总结而收尾,Danny说,Myconclusionis:hateisbagage,lifeistooshorttobepissedoffallthetime.Itsjustnotworthit.还引用了林肯总统第一次就职演说当中的句子:Wearenotenemies,butfriends.Wemustnotbeenemies.Thoughpassionmayhavestraineditmustnotbreakourbondsofaffection.Themysticchordsofmemory......willyetswellthechorusoftheUnion,whenagaintouched,assurelytheywillbe,bythebetterangelsofournature.自此,个案的叙事和历史事件叙事的统一完成了。于是电影成功地以点带面,见微知著。片名翻译成《美国X档案》算作一绝,《野兽良民》从内容上看也算尚佳,只是不知内容的咋一看还是会有一点莫名其妙。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