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阵阵大雨的阴沉午后,看《ThePassionofTheChrist》,中文译名《
耶稣受难记》。级别:R。此刻我已经知道这篇blog写下去会带着浓郁的宗教色彩。我无法做到全然理智和没有倾向地来写,因为自己并非无神论者,但是我同样无意渲染我的宗教倾向。然而这部影片,对我这样一个有此信仰的人来说,所经受的震撼和触动实在不能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述。MelGibson,这个曾经以《勇敢的心》征服人心却受因此受到颠覆历史的争议的男人,此次执导的《耶稣受难记》,又一次更甚地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民众的非议,指责其有反犹之嫌。同时,影片的评价大致有如下字眼:血腥、暴力、恐怖、残忍……并且传出各地影院有观众观看此片后过度惊吓而身亡的消息。整部影片的语言采用了晦涩难懂的亚拉姆语、拉丁语和希伯来语,字幕是英文。人物对白均用圣经中的原话。影片真实地记录了从基督耶稣在橄榄山上祷告开始一直到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12小时全部过程,其间穿插最后的晚餐以及先前传道等场景。这一段在圣经新约里反复阅读过的无比熟悉的情节,被MelGibson用镜头放大出来,变得如此真实,残酷得让人震颤。主因解救人的苦难和罪孽而来到世上,却因人类的无知和罪孽而死。看的时候数度潸然,泪眼模糊。犹大为了三十个银币出卖了主,然后在橄榄山上用一个亲吻作为暗号。祭司长在诸多犹太民众面前羞辱主,他只是闭着眼睛沉默,安详而凛然。民众愚昧地嘲讽,彼得应验主的预言,三次不认主。祭司长连同工会对主鞭打拷问,从他身上留下鲜红的血,一边的圣母玛丽亚跪地默默流泪。彼拉多和希律王均不愿审判主,祭司长率领诸多民众集会反抗,最终主被交给残酷的罗马士兵们钉上十字架……Hewaswoundedforourtransgressions,crushedforouriniquities;uponhimwasthepunishmentthatmadeuswhole,andbyhisbruiseswearehealed.——Isaiah53:5(他因我们的罪而遭受苦难,因我们的极端不公而受伤害;我们因他所受刑罚而得平安,因他所受伤痛而被救赎。——赛亚书53:5)这是整部影片的大致路线。其中许多的长镜头、慢镜头以及特写,他纠结的头发,淡定的眼神,干裂的嘴唇,血肉模糊的身躯,满地的雪水和汗水,以及圣母慈祥安宁绝望的眼睛。片子里面看不到所谓的反犹意识。虽然跟随祭司长反对主的犹太民众比圣经里描述的数量要多,然而更多的我们看到的是罗马士兵的凶残和暴戾。在民众和祭司长要求彼拉多释放杀人犯巴拉巴并惩罚主的那一幕,MelGibson甚至有意省略了犹太民众重要的一句:“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倘若此句不略,才是真有揭示犹太民众从根本上残害了主的倾向。他在最后的晚宴上说:“这是我的身体;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马太福音26:26(Take,eat;thisismybody...Drinkfromit,allofyou;forthisismybloodofthecovenant,whichispouredoutformanyfortheforgivenessofsins.——Mathew26:26)”他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路颠簸,他的手心和脚踝被长长的铁钉刺透,他浑身流淌下鲜红的血液,他在祈祷:“天父,请宽恕他们无知的罪孽……”,他在喊叫:“我的神,我的神,为何离弃了我?——马太福音27:46(MyGod,myGod,whyhaveyouforsakenme?——Mathew27:46)”天地灰暗,鬼神共泣。主在合眼的瞬间,撒旦的脸上带着狰狞的笑……最后,他在圣洁光芒下重生。整部片子下来,残酷二字始终伴随着不停流下的泪水。心里在想,我们生来带着这样沉重的原罪,不自知不自律。主替我们背负着罪恶的十字架,他所遭受的一切苦难,却是为救赎和宽恕我们。这一切的罪孽和残酷是为爱与宽容。在片子结束的时候,在心里面念主祷文,然后泪水平静下来。Ourfatherinheaven,hallowedbeyourname.Yourkingdomcome.Yourwillbedone,onearthasifitisonheaven.Giveusthisdayourdailybread.Andforgiveusourdebts,aswealsohaveforgiveourdebtors.Anddonotbringustothetimeoftrail,butrescueusfromtheevilone.Forthineisthekingdom,andthepower,andtheglory,forever.Amen.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属于你。阿门。http://www.blogcn.com/user5/vivianisvivian/blog/1809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