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F19丨DAY2《化身博士》:一个“分裂的我”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01 06:16:52人气:0
化身博士

视频化身博士状态年代:2003

主演弗雷德里克·马奇米利亚姆·霍普金斯罗丝·霍巴德更新时间:2012-09-07 02:41:22

基克尔(弗雷德里克·马奇FredricMarch饰)是一名知识非常渊博的科学家,他将毕生的经历都投注到了探索人性的善恶奥妙之中,并且最终制造出了一种可怕的药剂,这种药剂能够令基克尔化身成为海德先生,基克尔将自己所有的恶意和坏念头都投射到了海德的大脑里。白天,基克尔行医救人乐善好施,待到夜幕降临,海德先生便会现身,杀人害命,无恶不作。 基克尔有一位名叫伊芙(米利亚姆·霍普…

第19届法罗岛电影节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化身博士》,下面请看前线挣扎在人性两面的人们左右摇摆的评价了!果树:合格的商业影片,不管是对特技的想像力、还是对人物状态的猎奇,都足够有力紧凑。冷雨醉清秋:兽性的自我就是那个还没有进化成人类的猴子,就像马奇喝了药水以后,变成长相酷似猴子,动作还如猴子般灵活。Pincent:开场主观长镜头,暗示隐藏在本体内的他者人格。文明与野蛮一体两面,科学让人类回归到猿猴时期(又或者因面相特征而超前地具有黑人种族指涉?),追问“正常”的皮囊和阶级修养对于所谓的文明人有多重要?表现主义的阴影、灯光,镜子以及艺术雕塑等物件都具备暗示性,还有那些变形的效果与诡异的拍摄角度,甚至感觉到过多的视觉隐喻,加上对人本性的暴露让这部电影居然显得“相当色情”。Morning:流畅动人的电影,它的摄影有效的给叙事带来的周边的氛围,例如开篇主观镜头的神秘感,在这个电影里导演精准的认识到电影不是一个平面的东西,是一个立体的东西,每一场戏是可以通过表演、摄影等技术不停得网上叠加,从而变成一个自然滚动的球体,最难能可贵的仍旧是简单流畅,到了故事的中段以后这些都褪去于无形,服务于人格分裂这个形式。一桶猫:从一开头第一视角的使用就非常有趣,之后也运用了不少主观长镜头和特写,其中变身过程最为神奇,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本质上是一个讲双重人格的影片,演员把两种性格的人物都演绎得非常到位。折射入网:化妆效果很好,几处主观镜头令人印象深刻。理性与兽性的二元对立与转换在现在看来比较幼稚,但若把变身视作双重人格也很有意思。(另:在开头的主观镜头中,管家经过镜子前有穿帮镜头)FranzCamus:被弗洛伊德影响了许多的早期B级片,看出来也被德国表现主义所影响。出色的摄影技术与调度让整部影片显得赏心悦目。第一视角的使用也颇具想象力。弗雷德里克·马奇的精湛演技也足以拿下一座奥斯卡奖。HerMajesty:用电影直接讲哲学的典范,整部电影就是一部哲学书。把善与恶彻底地分离后,人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行恶,而不用把罪责归于自己而是归于人性阴暗面;善与恶不容易分离,又或者说释放不出双重人格时,一剂药水就开始发挥作用了。FIFF19第2日场刊评分将于稍后出炉,请大家拭目以待了。本文版权归作者法罗岛电影节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