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光芒耀大千——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老子传奇》观后感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21:11:49人气:0
老子传奇

视频老子传奇状态年代:2016

主演罗翔繁华郭子溪梅年佳更新时间:2017-05-17 19:16:48

春秋时期,天下大乱。公元前570年,李夫人在曲仁里生下李耳,字伯阳。后人们称其为老子。8岁拜商容为师,又向本元真人学习。12岁智退吴兵。老子向周天子阐述‘一个国家的君王若能提倡以和谐社会治国,这才是明君,才是老百姓爱戴的君王’的道理。景王封老子为柱下史、周守藏史。景王驾崩。周室内乱。王子姬、猛相争,守藏室被劫。老子辞官去蜀。途经三国,教化当地子民。途中遇失散儿子李…

自性光芒耀大千——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老子传奇》观后感新浪博客~千里阳光白杨达会2019年寒假,我全程网上追剧,观看了16集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孔子》,对孔夫子一生的经历与主张有了更深的了解,受益良多,更加坚定了追随古圣先贤修身立德的决心。随后,我又紧接着搜到了33集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老子传奇》,开始“追”起来。因为孔子是入世圣人,他的成长、治学经历基本清晰,因而记载孔夫子成长、生活经历的书籍也比较多,若是拍电视连续剧,素材也丰富。但老子基本是个出世圣人,所以有关他老人家成长、治学的经历,世人都不大了解,即使是《史记》上也记载不多。所以,要把老子的一生拍成33集电视剧,还真得下一番功夫。所谓“入世”“出世”,我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区分的:对于官位、权力的态度。孔夫子周游列国,一直在谋求一个比较合适的官位,以便推广自己的仁义学说。而老子一生淡泊名利,虽然担任过大周朝廷守藏史(国家图书馆长)和柱下史(中央文史馆长),但都不是自己有意的争取,而是朝廷的主动恩赐,且他自己对这两个“清水衙门官”也毫不留恋。但两位圣人生活在一个同样糟糕的时代:庶民争利,大夫争权,诸侯争地,普天之下几乎到处都在争斗。所以他们不管是提倡仁义礼智信的修身规范,还是提倡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大道学说,都不为当时的当权者所接受。因而,孔夫子最后只能以培养弟子、整理典籍的方式来延续自己的学说和中华自古相传的文明智慧,以期将来有可用之时、之地。老子则留下五千言《道德经》,西出函谷关而去,不知所踪。直到很久之后,两位圣人的智慧才被世人逐渐认可。33集的电视剧《老子传奇》是这样讲述老子的一生的:东周末年,周室衰微,天下大乱。公元前570年,李耳在战乱动荡中出生,自幼父母双亡成为孤儿,跟随爷爷长大。李耳自幼静思好学,一生先后拜商容、本元紫真为师,学习周礼,感悟道德学说。公元前534年,李耳失去了爷爷、妻子婷阳,儿子李宗为了躲避追杀与老子失散三十多年,在巨大的打击下一夜白发。与此同时,李耳也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决定将自己感悟的大道思想广传于世。自幼长大的伙伴童心马童拜李耳为师,追随左右。从此,李耳开始了一生的大道传播之路,被世人称为“老子”。老子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周宫王子为了争夺王位的血腥残杀及残酷的斗争,立志要寻找出一条治国救民之路。为此,他历经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学道、寻道、悟道、传道,并广泛传播道德思想。最后,经函谷关关令尹喜多次恳请,老子为人类留下了一部传世经典——《道德经》。《道德经》中有一条指导人提升境界、身心解放的核心思想:不争。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才没有人能和他相争。”然而,这样的思想在天下纷争的时代,实难被人理解、接受。即使是现在的和平时期,也是这样。其实,就在当时人们争权夺利的时候,很多因为“不争”而自然得到权力的例子就说明了老子大道学说的正确。比如,召老子到周王室任守藏史的是周景王,他有点糊涂,管不好自己的孩子。剧中显示,周景王有三个孩子:长子姬朝是庶出,次子姬猛是嫡子,还有个三子叫姬匄,年龄较小。朝、猛二位王子各自笼络了一班大臣争夺太子之位,搞得周景王头很大。周景王曾先后对两个孩子进行过拘禁,但都在德高望重的老子的劝说下又放了他们。但两位王子对老子谁都帮助看成谁都不帮,对老子很不满。老子作为开悟之人,早就看到王子之争已经危害到了王室的存亡,但又无法劝动二位王子息心罢争,因为他俩已经被王位冲昏了头脑。特别是姬朝,有一次竟然用剑指着老子说什么“不争”是胡话,天下、王位、权力、名利只有“争斗”才能到手。结果,周景王猝然去世后,两位王子肆无忌惮地大开杀戒——王子猛短暂即王位,却很快被王子朝杀死。王子朝也被王子猛的势力赶出了王城,赶到了楚国,后被刺杀。只有置身事外,无意染指王位的姬匄平安无事,被推为了周天子,史称周敬王。你看,这不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生动例子吗?两位王子的争斗使本来衰微的周王室元气大伤,老子也更是看出了周室气数已尽,便辞官归乡,不再出仕,潜心完善自己的大道学说。最后,法传有缘人,在老子决定西出函谷关归隐时,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传给了关令尹喜。老子在传《道德经》给尹喜时说,道、德是全书的总纲,也是万事万物之根本。要想透彻了解道德学说,必须把握其十大特征——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说实话,这对于名利心较强、欲望较重的一般人来说,是非常难以达到的境界。但一个人要想真正“得道”“成道”,获得逍遥自在、超凡脱俗的大境界,还真无法绕过那十个关卡,人生想要有大突破者需要深思呀。这正是:上善若水勿多贪,人法地来地法天。清静无为加素朴,天法道来顺自然。权利名声身外物,唯有德孽长跟班。恬淡柔弱又不争,自性光芒耀大千……本文版权归作者道法自然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