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麦积山的呼唤状态:正片年代:2011
主演:李琦胡静怡更新时间:2023-12-28 12:25:33
影片:是一部以反映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教育为主题的主旋律电影。主要讲述在天津南开大学毕业的主人公秦聪聪放弃优越都市生活,毅然扎根家乡天水山区投身农村教育的故事。影片在客观反映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甘肃教育整体发展进步历程的同时,揭示了西部山区农村师资匮乏、人才留不住的现状,以主人公秦聪聪摒弃世俗观念,把青春投身农村教育,投身家乡发展的高尚行为,展示了甘肃人民人一之…
天水之名,得之于西汉“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也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出生地,所以又称“羲皇故里”。又因气候宜人,也有“陇上江南”的美称。天水最为人知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远古历史“羲皇故里”,另一个即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很多人不知道天水,却知道麦积山石窟,现在,政府为了发展旅游,干脆连区名也改成“麦积区”了。这部电影吸引我的是它片名,只因天水就是我的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对这里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的憨厚乡音、山沟沟里低矮的学校都夹杂着一种亲切而又怀念的情感,而这个名字也在瞬间勾起了我这异乡人的浓浓乡愁。电影在杭州的时候只看了不到三分之一,今天才把余下的部分全看完。说是《白方礼》电影的姊妹片,我知道白方礼老人,但是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如果要说题材呢,村子里有孩子考上了大学,就相当于是山窝窝里飞出了只金凤凰,但没有钱读大学,靠的是乡亲资助完成学业,带着感恩的心情放弃在天津工作机会回乡任教。大学生到偏远山区支教,这些在新闻里、影视剧里都看到过,应当说是非常感人的,因为除了年轻人的一腔热情之外也许还要放弃现实生活中让人难以取舍的东西。但是这部片子,只能说拍得很一般,并没有拍出一部真正的意义上的支教片,故事情节也不够紧凑,人物台词对白显得苍白无力。看到最后我觉得该剧一直在误导观众,但当我看到这下面这句话时,我笑了,“据了解,影片2010年秋季在风光秀丽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实地进行实地拍摄,以天水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文化为背景,通过轻喜剧的形式反映了我省山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展现了麦积山风景区的秀丽风光,有力宣传了天水的历史文化和麦积山的绮丽风光,将对宣传天水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塑造天水的良好对外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我太天真,还是观众太天真,原来它的重点只是为了展示风景区的秀丽风光,宣传天水的历史文化,塑造天水的良好形象,并不是宣传支教,也就是和挂羊头卖狗肉一个道理。这就可以理解这片子为什么拍得不那么像一部真正意义的支教片了。演中出彩的并不是两位老师,而是天真烂漫的孩子,牛娃和狗娃,以及直率、倔强、朴实的金柱。金柱这个人物形象相对来说刻划的饱满、生动。在聪聪面前他是有些自卑的,认为自己没文化,担心聪聪看不起他。在最后遇到聪聪误解时,他说“我说的这三个字,能劈开这座山,能把这水舀干,能把这云撕裂,这三个字是我支教,狗娃、芳芳上初中、高中、大学的费用我全包了”这番话里,除了对聪聪热烈的感情之外,也有一颗赤诚赤真的心,认为孩子们就该上大学。这一点上,真切的体现了西北人的真诚、善良、朴实。不过在看到高老师要走,孩子们在校门口大哭拽着他不让他走和芳芳手里拿着从鸡窝里刚拿出来的鸡蛋追渐渐远去的车子时,我还是忍不住掉泪了,这突然让我想起了在看《酥油》时,书中的女主人公因为种种学校解散,要把孩子们送到另外的学校去读书时,孩子们的哭声和眷恋。看来我的泪点太低。另外,
李琦演的老校长带着西北人特有的味道,耿直、热心、一心想着学校的娃娃们,也还可圈可点。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地貌,周围都是连绵不断的低矮山脉,只有中间的狭长地带为平原。而平原地带因为交通便利慢慢发展成为乡镇、市区,教育条件相对来说会好很多。但大部分在山上的孩子呢?他们才是真正需要被关注的。山沟沟的后面还是山,再翻过去还是一座座的山,而这山上的孩子们上小学都在山上附近的村子里上,只有升入初中时才会报考到乡镇、市区的中学。我记忆中的学校共有三间校舍,一间是一、二、三年级合并一个教室,一间是四、五年级合并一个教室,另外一间是老师的办公室。老师上一年级的课时候,二、三年级的学生就做作业,上五年级课的时候四年级的学生做作业,因为在一个教室,这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听课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于是三年级的学生又重新听一遍一、二年级的课,上五年级的学生又在听一遍四年级的课,这样混杂教学,考试成绩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每天早上早读课或者自习的时候老师常常不在,便会指定一个学生带着其他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念课文。而我就是那个常常拿着一根竹杆,手里拿着一本书,站在最前排,像模像样的又极负责任的“老师”。从幼时萌发的这个少年理想,现在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