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浪人到男人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18:12:26人气:0
歌剧浪子

视频歌剧浪子状态年代:2011

主演TobiasMorettiMaríaValverdeLorenzoBalducci更新时间:2012-09-07 02:58:40

b影片讲述了歌剧《唐璜》(DonGiovanni)创作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中心人物并不是天才莫扎特,而是通常被忽视的词作家达彭特。达彭特的的人生就如歌剧中人物一样丰富多彩。犹太血统的他被迫改信基督教并接受牧师的训练,然而放荡不羁的他同情妇生了一个孩子。置谴责于不顾的达彭特又开了一家妓院,并因此被逐出威尼斯。来到维也纳之后,达彭特很快见到了国王,身为歌剧爱好者的国王将他与莫…

冲着卡内斯·邵拉大神的名头去看的这部《歌剧浪子》,这才明白了歌剧《唐璜》还有这么多精彩的幕后故事——一代风流情圣老贾科莫·卡萨诺瓦竟然还有个大徒弟小情圣达蓬特;音乐狂人、交响乐圣沃尔夫冈·莫扎特不过是一个大大咧咧、我行我素的大孩子;而整部《唐璜》竟然也是达蓬特兄为摘取美人芳心而写下的爱情宣言!还是用老卡萨诺瓦年轻时那些沾花惹草的破事儿做灵感来源!真是八卦的可以·······好歹卡内斯大师坐镇,把一部本可能会很沉闷无奇的电影拿捏得精秀隽永,意蕴绵长。达蓬特毫无疑问是本作的中心人物,却不是唯一的“浪子”:曾经叱咤风云、采花无数、调风弄月吟诗斗剑无一不通无一不晓的威尼斯情圣卡萨诺瓦,如今却人老珠黄,空余回忆,孤独瑟缩在维也纳图书馆里孤独终老;受万人瞩目,谱写无数传世作品的音乐神童莫扎特,也是负债累累,病痛缠身,除妻子与音乐外再无慰藉;一心想接灵魂导师卡萨诺瓦衣钵的达蓬特,在威尼斯沾花惹草,最终因讽刺时政而被放逐,流亡他乡——同样地不得志、同样地孤独、同样地才华横溢、同样地无所适从,同样的感觉让这些浪子们走到了一起,为了各自愿望共谱一曲《唐璜》,借轻浮浪荡的唐璜狠狠地扇了世俗传统一个大耳光,为那个最没心没肺的年代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烙印。而所有浪子风流潇洒的外表之下,隐藏的不过是一颗孤独而渴求温暖的心。与早已把青春挥霍干净的卡萨诺瓦或因乐痴狂,最终耗尽性命的莫扎特相比,达蓬特毕竟还是迎来了他的救赎,属于他自己的贝阿丽采特——阿妮塔,纯洁娇媚的阿妮塔,有着光彩照人的金发与钴蓝色的璀璨双眸,那纯洁无辜而又充满诱惑的凝视让风月老手达蓬特如坠云里雾里,摔得粉身碎骨。他感到了心疼,感到舍不得,感到了责任的千斤重担,让他慌忙逃窜而又欲罢不能,只能将所诉所托写在《唐璜》里——歌剧中唐璜对待女人的不再仅仅是甜言蜜语,而是充满责任感与炽热情感的铿锵宣言——佳人芳心最终到手,而浪子也成长为真正的男人。结局不会是皆大欢喜,狂人莫扎特积劳成疾,在《唐璜》大获成功3年后一命呜呼。而卡萨诺瓦却看着自己的大弟子抛弃了自己的理论,而选择做一个好丈夫与娇妻白头偕老。对莫扎特而言,死于自己心爱的音乐或许也是一种幸福;对于卡萨诺瓦而言,爱徒的离去等于世界的崩塌——那些有关“爱一个女人的男人是自私的,这对其他女人来说不公平”的情感信条再也无人践行,他的传奇故事也不会有人续写。在片尾两人关于唐璜结局的争论中,达蓬特认为唐璜要拒绝忏悔而下地狱,为罪行负责;卡萨诺瓦认为唐璜应为上天堂而认罪,继续及时行乐。达蓬特一句话点醒了他:“老师,你不是说过,尘世间的一刻欢乐远胜天堂的永恒美好吗?”卡萨诺瓦一生也没闹明白的道理就是——为自己心爱的人负起责任,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卡诺斯大神凭借自己对古典艺术的深刻感悟将此片拿捏得恰到好处,然而与他以前的作品相比多了一些理性,少了几分感性,总让人觉得有些火力不足,也许是歌剧更含蓄而弗拉门戈更热情奔放的缘故吧。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