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休克疗法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01 00:45:35人气:0
志同盗合

视频志同盗合状态年代:2004

主演JunHeeLee李俊義更新时间:2012-09-07 03:07:36

十八岁的伊梵每天在学校和父亲的中国餐馆间度过。因为一本同志书籍,使伊梵被父亲逐出家门。伊梵无处榕身,流落街头,沦为男妓。只有街头贩毒的尼米治视他为朋友,收留他到家中居住。趁家人在感恩节假期外出游玩,伊梵叫上尼米治一起回自己家里收拾细软。谁知他的继母因为遗下访友的礼物,全家折返,发现了伊梵等人。父亲怒不可遏,殴打伊梵。伊梵掏出手枪,将家人都绑了起来。伊梵只想拿…

现代自由民主社会源于一类“契约”,即是在人人禀持“民主、平等、自由”等诸多信念的基础上得以被构建。但具体的社会表象中,不民主、不平等、不自由却是惯常肌理。法国人托克维尔曾精辟的指出现代民主社会的内在矛盾,即是被“民主、自由”等信念激发出来的欲望,与现实中各种机制永远无法满足这些欲望的不断冲突。现代民主制的悖论在于,民主社会提供给了人们有史以来最大的平等(契约中平等的理念或口号),但它又永远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平等(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境况)。人们便开始了对各种平等永无止境的追求。借用托克维尔的原话,“这种完全的平等总是在人们认为伸手可及时从人们的手指缝中溜走,人们由此为追求完全的平等而激动不已,由其因为它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就更让人锲而不舍”。此类民主永不停步的特性,使得在上个世纪,各类社会边缘群体不断的在公众社会中呼吁自己应有的权力与权利。同性恋群体从自身特质出发提出的要求更显得分外惹眼和突出,电影作为具有承载此类意识的表达方式,每每被赋予了额外的特质,不过描摹同性的影片大多数在于情感的宣泄,至于“政治”正确与否是个次之又次的问题。华裔导演李孟熙自编自导的第二部长片《志同盗合》,倒是涉及到了上述自由民主社会的政治难题。如果寻求认同,追求平等不过是民主社会悖论中的一个口号而已,那么面对如斯的假相,反其道而行之,来一套突然的“休克疗法”,又是否会赢得梦寐以求的结局?《志同盗合》中的主人公伊森,母亲去世后,留下兄弟二人,父亲再娶了携子而嫁的莎拉。伊森从小便为父亲的商店收银,一日父亲枪杀了来抢劫的街头混混,伊森目睹后内心受到极大震动,开始认为父亲不过是个认钱为命的贪婪汉。后母萨拉在伊森的房间发现了同志杂志,告知父亲,不能接受现实的父亲与伊森绝决。伊森离家出走,卖淫为生。一日路遇尼米治,尼米治多年前来此地寻生母未果,贩毒过日。他倾心于伊森,伊森虽不爱尼米治,但仍借宿于他家。二人的生存,已是沦落为社会的临界边缘处的挣扎。弹尽粮绝的伊森,想到自己被父亲鄙弃世俗不容,便决定铤而走险,请求尼米治与他一起去抢劫父亲钱财,夺回母亲遗物。既然父亲狠心斩断亲情,那儿子就把父子亲情视作债权债务关系也是应当。我为你收银打杂十多年,直接拿回应得的报酬和亡母的遗物有何不可。抛却掉所谓的他人认同和回归社会,那应有的平等地位被伊森视作了湿漉漉的过往。一场与原有社会秩序格局的大裂变开始了,伊森在寻求众人承认,过上平等生活的这条道路上转身离去,准备着手握强权,按自己的规程行事。感恩节,父亲一家外出访友,伊森与尼米治入室行窃。岂料,因继母遗失物件而返回的父亲,在旧居又和儿子重聚首。这是影片中最具有政治解读意味的段落。边缘群体手握强权,掌控起了局势,按照自己的逻辑来做自己的事。伊森依靠暴力,借助枪支威胁住了全家,将一家人都绑在了大圆桌旁。伊森拿着枪,一个个的指着头破口大骂。父亲的冷血无情,继母的阴险毒辣,继兄的无端歧视,弟弟的软弱无能。当然,枪在他手上,他现在就是王道。剖开他怒骂的表层,张狂的言辞下竟然是怨恨的内核,就是“我原与你们是一体,却不被你们所接受”!试想他如果真的对别人的认同无所谓,又何来这番怨气冲天的申辩?他想要的,难道不是他所愤恨述说的?伊森背离伦常的行为源头居然是他所抗拒那条路线,这是否是所有边缘群体在政治社会中都必须面临的二难困境?这种情境自然是有破,无立。伊森除了借用枪支武力外,完全无法调控全家人的举动,他握住枪的手,没有一刻平息过,那颤抖是胆怯还是心悸?主流社会面对边缘群体的意外亢奋,反应不外乎一下几种:父亲仍旧沉着以对不亢不卑,继母满不在乎的随地大小便予以讽刺,继兄则借上厕所的时机偷打电话报警,小弟则痛哭溜涕的希望息事宁人。这一切彷佛暗示了社会边缘群体若试图真枪实弹的操控整个社会,是既缺乏实际效力又不熟悉环境的,因为他们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性注定了属于小众,而非大众群体所能遵循。他们平日里空有一番争夺权益的激情,却不知道这激情不过是被民主社会中“平等、自由”等口号给点燃的花火,这也正是政治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天生缺陷和致命弱点。政治社会只为他们掀起了星光一角,却无法为其搭建揽月的天梯之路,理念“平等”与现实“平等”之间的落差何其大也!无论伊森还是观影者,到这个时候都会发现,伊森用的这招“休克疗法”,没有丁点痊愈的希望,却是在马不停蹄的速朽。峰回路转来自于父亲的重新出马。他要求所有人在圆桌旁重新坐下来,签署一项协议。大家各取所需,伊森拿财物走人,父亲一家获得自由,从此以后平等相处互不相欠。父亲在电影中原本就是传统社会的代表,现在他的所作所为,分明是在号令众人签署一项“契约”,使整个家庭获得新的平等和自由,于是我们又看到了自由民主社会的开端——“契约”的允诺和功效。于是,故事兜了诺大的一个圈又兜了回来,“休克疗法”导致的休克最后还是得清醒过来,休克以后是否会梦见天堂,不得而知。苏醒后必然面对如昔的现实,却是惨淡的真相。父亲的协议开始生效,新一轮的家庭相处融洽。当这个家庭在有效的“契约”中重生,自由民主社会的毛病却又开始发作。继母对伊森的恼恨和不认同,使得她认为必须将伊森绳之以法才能得到“真正的平等”。继母在取母亲遗物的路途中乘机报警。警察蜂拥而至,小家庭全线崩盘,大社会开始处理这场纠结。伊森在命运的转轮中又被安排到了开端的位置。只不过这次他面对的是社会这个大家庭,而非以前家庭那个小社会。是再次的杀出重围还是投降招安,势单力薄的他们最终还是举起了双手,重回寻求认同的老路。周而复始,而问题则始终是问题,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解决。难道伊森他们进入大社会的命运,会脱离得了小家庭中上演的那幕剧的纲领?伊森用一次极端的“休克疗法”触碰到了民主自由社会的底线,留下的答案却是重重疑虑。究竟该如何达到真正的自由民主社会,托克维尔也无奈的说,“我们最终走向何方,无人知晓”,电影在这个层面上只能成为“无能的力量”。不过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确需要知道,与其沉迷自欺于迷信的口号,还不如在残缺的现实中清醒面对。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