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嫌恶金永浩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18:33:26人气:0
薄荷糖

视频薄荷糖状态:正片年代:1999

主演薛景求文素丽金汝珍徐情更新时间:2023-12-19 16:31:56

影片分为7个段落,通过倒叙的形式展现了男主人公金永顺的一生。1,“郊游”1999年春。在20年后的同学聚会中,金永顺疯狂绝望的走向铁路,面对迎面而来的火车大叫着“我要回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2,“照相机”(三天前)1999年春。由于破产,金永顺突然变得一贫如洗,绝望透顶,他用仅剩的钱买了一把手枪准备要自杀,这时突然到访的陌生人告诉他,他的初恋情人尹顺仁生命垂危,非常想见…

年轻时,纯任送了金永浩一颗薄荷糖,那是她每天在工厂里包装的糖果;刚当兵时,永浩总能收到纯任的信,信笺会附上一颗薄荷糖;1980年5月18日那天,永浩从部队紧急出发时,薄荷糖瓶不小心打翻了,耽搁出发,被教官打了;1990年代,老板金永浩发现自己老婆和司机教练在宾馆偷情,怒打老婆后,又跟下属上床,吃饭开车的路上,情人往他嘴里晒薄荷糖,还不停调侃,宝贝,吃;1997年,破产自杀前,永浩到了恹恹一息纯任的病床前,把当年的薄荷糖交给了这个初恋情人。李沧东的电影从不是上述那么的简单与纯情。他的电影天然象重庆的冬日,有着灰色的凝滞感。电影里,不论男女主人公,都是内心高度自省,道德、精神上带着邪气的分裂人格;他们既敏感又天真,既浓烈又粗暴。这些野蛮人,摔倒后,总会有着比常人更巨大的变形能量——性和暴力,孤独与封闭,不信任和丑陋,人性里所有的罪与瑕疵都会在这些软弱的报复者身上放大2——10倍。历史、社会、政治施于我们的压力,命运给予我们的荒谬感,让导演把自己的主人公最终塑造成半个兽行的人。因此,有时,我无法去全身心跟着李沧东同情这些有危险、充满暴力和挫败感的自大狂,他们也是生活边缘的失败者,但我就是谈不上喜欢这类人。我只能解剖这些人,理解这些人,不想带感情,我想带了感情,我那点本来就暧昧的道德观和是非观也要跟着电影走样了。不论如何,我的脑子一定被李沧东和金永浩刺激得暂时性官能失调。凌晨两点看完《薄荷糖》,8点我就在寒冬中苏醒过来。过完散漫的周末,我的脑子一天都浸泡在金永浩这个人身上。金永浩让我嫌恶。他没有莎士比亚或传统中国小说那种明亮的罪犯标签,在古典小说中,犯人们性情快乐地犯罪,和英雄一样坦荡荡显露自己的犯罪动机、爱和肉欲,他们的创造者们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把所有的黑白都写得清清楚楚,而读者们也是在安全的世界观和简单的道德观的笼罩下,自然舒服读着点三一律的剧情。到了现代作家那里,个体被放到显微镜下无限观察时,每个主人公都成为身不由己、充满无力感的、游离的社会细胞。既然犯罪,我们的作家和读者们,都习惯性把个体想象成纯真的犯人。而读者而言,我们经常在暧昧不清、朦胧的世界里,茫然自失地找寻自己的方向。每个人都用自己那些微贱的光,去照亮一部电影,去试图看理解里面的人。为什么我要嫌恶金永浩?《薄荷糖》里,金永浩被教官和同行欺侮,又把冷漠和疏离传导给自个老婆;他误杀了学生运动的无辜女孩,把黑暗情绪释放到殴打民运分子上;他躲避生命最美好纯洁的女人,当着女人的面把那双被她赞美的“温柔的手”放到女招待的大腿和屁股上;他可以勾搭女人和一夜情,而偷情的老婆只能受到他的羞辱和殴打……可能李沧东把学生——士兵——军警——老板集聚一身的金永浩塑造得太过暴虐和黑暗,而这种受害者魔鬼,是作为女性观众的我,最讨厌的人群之一;他们稠密和黏稠,象吸血蚂蝗一样,让你不安。导演让我跟着他的镜头,逐渐产生真实感——一方面,我确信我周围也充满这类人。这类人每天都踢踢塔塔走在上海北京的通途大衢或穷街陋巷里;另方面,我对导演产生怀疑,他对金永浩的坏和邪恶作了有限定性的历史解释,他不评判历史和政治对这个小人物的影响,只是把历史最坏的影响全部都一层层涂抹到这个人身上。头一次审判政治异见份子时,金永浩就不小心在殴打对方时,把对方的大便打出来,沾到自己满手都是。多么反讽又冷血的隐喻镜头。金永浩会更好?还是更坏?他摸女人大腿的场面,彻底解释一个人对自我纯真的完全背叛。李沧东凶狠、对人不信任的地方,也暴露在这些细节处理上。同时,这类邪恶的失败者又让我产生隐秘的同情,我想,或许是因为我开始把金永浩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假想成在中国,我也可能遭遇的中国金永浩。讨巧的说,《薄荷糖》是个高级版本的《颐和园》。当然,《薄荷糖》要深刻很多,他没有将爱情叙事象咱们的青春导演那样释放无限大,他更有野心和使命感——拿了政治眼光、历史眼光来批判性地看待一个丧失自我意识的人灭亡的一生。爱情,薄荷糖,不过是人在污秽而沉重的一生里,一个最轻盈姿态,一个最甜美的微笑而已。对我而言,最有意思的是,李沧东没有去描写一个追求民主的学生,而是把镜头反转过来,拍摄那些当年镇压民主运动的士兵和警察。1980年5月18日那天,是韩国现代政治上一个血泪换来的成人仪式。同样是刚刚成人的士兵金永浩,情商还停留在收集女友邮寄的薄荷糖的阶段,也要跟随政治,端起枪,对着他不认识的人扫射。他不小心,在让一个无辜女生跑时,意外而讽刺杀死了对方。如果这是误杀外,成年后的他,搜捕知识分子、政治异见分子,则是他冷血而机械的“杀人”动作;当然成年男人也有温情的一面,他会在第2天捕杀罪犯前晚,来个一夜情,怀念自己的初恋女友。人性是复杂的,我的这个比喻当然是粗暴恶意的诋毁,我想,我可能太无法承受这类自我过失者。他有那么一点爱,血管里奔涌着;他的身体里,还有更多炸弹,在人生的轨道上,炸伤炸死人无数。成年后的士兵金永浩,成为国家机器里无意识的杀人犯,没有太多自我反省能力,他把所有的伤害和压抑,爆发成更大的伤害。他也是光州事件的受害者,那晚他死去了。我相信,导演李沧东对他的恨与理解同样强大,因为对主人公的同情心和爱,他才能把邪恶而痛苦的人塑造得丰满而易感。于我这类苛刻又局限的人而言,金永浩的死,犹如冬日蝗虫,死的不悲剧,也不悲情,没有豆瓣那么多人评论得那么可怜。现代小人物在历史面前再无力,人性的温暖总归还有一些的。并非所有人都如金永浩那么极端和剧烈。金永浩的死,大抵只能算悲戚,关于这点,跟星空之上还有一个比我们更高大的存在有关。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