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可餐——文学魅力英伦造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19:56:06人气:0
视频:午宴之歌状态:年代:2010
主演:艾玛·汤普森艾伦·瑞克曼AndiSoric肖邦·哈里森更新时间:2022-09-28 19:36:03
“他”(艾伦·瑞克曼AlanRickman饰)是伦敦一名默默无闻的图书编辑,经历了写作生涯的惨痛失败后,只能在工作之余写写诗,一边唾弃着他平淡无奇的工作,一边为曾经的失败爱情心怀遗憾,渐入颓唐中年。 “她”(艾玛·汤普森EmmaThompson饰)是“他”的旧情人,离开他之后嫁给了一位极负盛名的作家,在巴黎过着光鲜滋润的生活。 分开15年后,两人再度相约在以前常去的餐厅共进午餐。满怀…
文艺片范畴,通常为法兰西的特长;但谈到将“文学艺术”在影像上辗转呈现的热情,则非英国人莫属。拥有自中古时代起就大放异彩的足以自傲的文学史,莎士比亚的后裔们自然非常自负于他们独有的如同贵族世袭制一般的文学宝藏。不提自莎翁以来,英国的戏剧和小说如何成为了文艺复兴文学中的旗帜和标杆,对于18世纪往后类似简•奥斯丁和勃朗宁姐妹这种广受好评的大众情人类的文学作品,英国人向来不遗余力地加以推广。类似于将《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这样的名著改编在银幕上,从单集到系列的BBC古典剧目再到电影,翻拍了无数遍也不嫌烦。在互联网一统江湖、快速浏览网络讯息的方式几乎争夺了所有传统书读者的当下,这个闻名的岛国则永远竭力为正统文学留下一方不染尘埃的净土。文学视觉化将文学经典翻拍成影视作品并不见新奇,但将一首诗歌扩展成一幕剧的做法,却是将缪斯精神发挥到了极致。由瑞克曼(AlanRickman)和汤普森(EmmaThompson)主演的《午宴之歌》即是这一出小小银幕舞台剧的绝佳代表。电影改编自诗人ChristopherReid于2010年获柯斯达文学奖(CostaBookAwards)“年度代表作”的同名叙事诗,也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诗歌讲述的是某位不知名的图书编辑和他早已嫁做他人妇的旧情人在分手15年后再聚伦敦某餐厅叙旧的故事。如此小众的文艺剧最初依旧是在傲娇的BBC播出——作为某档晚间节目的单集剧目。按照BBC2台《午宴之歌》节目监制人GregWise的话来说,BBC一定深得上帝眷顾。“因为除了BBC,我不知道还有哪家广播公司有这样的洞察力,勇气和责任心来保证这项工作完成。”——显然,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手笔,是一贯的BBC风范。深得上帝眷顾的可不光是只有BBC。满世界都忙着在捞钱,大英帝国却有闲暇为“国家诗歌月”造势——《午宴之歌》即是为2010年国家诗歌月应景而推出的。该诗所获的柯斯达文学奖也是大有来头,其前身为英国惠特公司自1971年所赞助的“惠特笔奖”。柯斯达奖的奖项内容、奖金及评选方式皆沿用传统,评审员广泛涉猎作家、书店老板和新闻工作者;其评判的标准是选出一本写的尽善尽美、富娱乐性并且值得向大众推荐一读的好书。其中,《午宴之歌》所获得的“年度代表作”(BookoftheYear)奖项的审查小组则有九位成员,包括各审查小组的主席及其它三位热心读者,于全部得奖作品中评审出的唯一的一部作品,成为年度代表作。当年,《午宴之歌》获得的评论是:它展现了“ChristopherReid的全部智慧,诡计和人道”。这导致了诗歌最终被搬上了银幕,并获得了英国影界两位老牌戏骨的首肯:“他们几乎是迅速就确定了同意出演此剧的意向。”事实上,BBC的《午宴之歌》确实是将诗歌的文学性还原到了最佳状态。在这幕不足50分钟的短剧中,没有连贯的完整剧情,没有清晰度人物设定,镜头的设置和运用多半为静止局部特写的画面切换,慢镜头的运用将各种细节展现的分毫毕现。而电影中最佳看点即为大段内心独白似的优美台词。这些提炼自诗歌的戏剧语言,配合着画面传达出这个无法止住失落情绪的带点残酷的故事。万事皆变,而昔日的旧情人在一顿并不愉快的午餐中依旧未能达成双方预想的愉快期许。对于故事主角的他来说,目睹在巴黎过着精致生活的她,比较自己的现状,暗生失落的情绪导致了荒诞的戏剧性结局。这种悲剧式样的宿命往往是人们不愿意面对的生活真实所在,却借助文学和影象艺术的方式完美呈现出来。也许这才是文学作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洪流中,最为珍贵的存在意义。无戏剧,不演员和好莱坞大片打造出的流水作业一般的标杆型帅哥靓妹不同,英国演员通常都被赞誉为气质绝佳,功底深厚——那是因为他们几乎个个都是经历过舞台戏剧的浸淫,而不仅仅是一个杵在那儿当摆设的花瓶。比起肌肉救世主男和波霸性感尤物,考究的仪容、整洁的服饰、谦卑的姿态、优雅的举手投足才是英佬奉行的精髓,万般情绪在浅笑中流露;抑扬顿挫的语调和拿捏得恰到好处的诵读更是备受推崇的唯一标榜。虽然并不是每一个英国演员都能在戏剧舞台和电影银屏的双料上玩得左右逢源,但从十四行诗到弥尔顿,文学素养已成为英伦人深入骨髓的特征。对于演员来说,在舞台上的功力是其银幕上更多发展的基础,而对于这些老戏骨来说,举手投足,腾挪辗转中,未曾开演,自成戏剧。《午宴之歌》中的两位主演——艾伦•瑞克曼和艾玛•汤普森可不仅仅只是《哈利•波特》系列里的两位知名教授而已。艾伦除了演员身份,还任英国皇家艺术戏剧学院副主席,在舞台剧、电视节目、导演、编剧、乃至戏剧配音上都有卓越的成就。在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RDRA)求学时,他就已经接受了正统科班的戏剧训练;毕业后,他并未一头踏入影视圈,而是在英国各种定目剧团和实验剧场中演出各种话剧和戏剧,深谙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历无异于对他日后进军银幕积累了宝贵经验。而演对手戏的艾玛•汤普森也是戏剧班底出身,就读于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英国文学系;在学生时代,艾玛就加入了剑桥大学的戏剧社团“脚灯俱乐部”(CambridgeUniversityFootlightsDramaticClub)并担任社团副主席——这是一支建于1883年的学生戏剧社团,在英国高校广泛享有盛誉。大学毕业后,艾玛在音乐剧和BBC电视剧中取得表演领域的成就。她同时还做过戏剧评论,改编剧本——总而言之,在英国,演员们基本遵循这样一条定律:无戏剧,不演员。《午宴之歌》中,大段的旁白和诵读,其语境之优美,音调之抑扬,展示了两位出众演员深厚的戏剧功底。提及戏剧,艾伦曾表示:“你可以在表演中表述真情实感,抑或谎言以蔽之。你可以揭示你的内心,或是掩饰你的情感。观众们能通过你的表演,认识和发现到自己身上的一些东西,或者没有。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你不会期待他们在观看你的表演后,走出剧场,脑子里仅仅想着‘哦还不错吧,可是出租车在哪儿?’”失落的财富对于英国佬来说,保持着如此高姿态的文艺架势一方面基于古老传统,一方面源于自傲的贵族精神。如同古老的英国皇室一般,这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一直是老牌帝国昂然自居的资本。如今,英国人为之自傲的悠久传统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正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局面。当所有的人都在追寻感官的刺激和快餐式的享乐时,坚守着精神层面的孤芳自赏显得分外孤僻,但这其实是不可或缺的。《午宴之歌》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让人们意识到,即便再功利,诗歌这样一种优美精致到不容亵渎的高昂“消费品”,也有存在的理由。对于某些传承下来的珍宝标准而言,不是追寻利益最大化,也不是游戏人间;而在皇室也平民的世风日下中,某些固执的精神贵族对最后一块阵地的坚守,却是用最值得钦佩的一种方式来保卫着最具高贵精神的人类文明和他们自创的珍贵文化财富。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