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和美国梦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18:04:22人气:0
视频:逍遥骑士状态:年代:1969
主演:彼得·方达丹尼斯·霍珀杰克·尼科尔森菲尔·斯派特更新时间:2014-07-29 11:29:40
比利(丹尼斯·霍珀DennisHopper饰)和怀特(彼得·方达PeterFonda饰)用一次毒品交易的钱骑着他们的机车上路了,他们的目的地,是新奥尔良的狂欢节。在路上,他们经过了离群索居的波西米亚人群落,短暂逗留的数天里目睹了他们自由放浪但也贫穷困苦的生活。在德克萨斯州,他们仅因为行为举止诡异就被警察关进了监狱,在那里,他们遇见了律师汉森(杰克·尼科尔森JackNicholso…
恐怕不会有另一个国家能孕育出这种贴着美国标签的公路片了。这是独属于垮掉的一代的记忆,嬉皮士的人权乌托邦,反叛者的自由宣言。关乎毒品,关乎性,关乎梦想。看似颓废和堕落的生活,却充斥着对虚无和存在的真诚思考,对自由最现实的追求,对生命最深切的质问。然而,他们终于发现这条路永远都没有尽头,所以,谢幕,离场。退出这个糊涂不仁的世界,丢下这个难解的谜题,鞭打着这些虚伪而惧怕自由的人们。说到美国的公路电影,这部1969年出产的片子可以算是鼻祖级的人物了。正是它开启了新好莱坞发展的大门,从此让公路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而存在,这部片子用不到40万美元的投资神奇般地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票房,得到奥斯卡7项提名。成为了公路电影史上不可或缺的绝对经典。然而这部有关性,毒品,摇滚和公路的片子,到底为什么能拯救衰落的好莱坞市场?这部一度大众的片子又为什么在今天成为了只有小众和所谓艺术青年才会欣赏的佳作呢?首先,从影片的内容来讲,这部纯粹的公路电影包涵了当时社会“垮掉的一代”盛行生活的几乎所有元素,可以说是对现实的全景式展现和哲理性思考。其中对自由不顾一切的追求,对美国梦的笃信,对种族和性别的开放态度,无疑迎合了当时“已然上路”或者“将要上路”的年轻人心里的悸动。而片中随着两人上路而变幻的迷人开阔的风景,主人公一个内敛忧郁,一个简单快乐的形象,更是使它具备了一个商业片的潜质。然而这部片子显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片,它对那个时代深刻的思考,对世俗绝望的谴责,让每一个观影者都不得不陷入深深的沉思。为什么要上路?因为要逃避,因为要寻找。逃避什么,寻找什么?逃避麻木的生活,逃避看似自由实则处处受阻的现实,逃避虚伪的“卫道士”们敌意的侧目;寻找生活的真正意义,寻找梦想的自由,寻找平等友好的乌托邦。虽然是代表反叛的夹克和哈雷摩托,上面却飘扬着星条旗,每一个“颓废”的年轻人其实都怀揣了一个“美国梦”。以堕落反抗堕落,他们不甘于国家的衰落,信仰的缺失,英雄的死亡,所以他们想要通过毒品、性这种身体上的“短期疗法”来达到精神上的涅磐。这种颇有些宗教意味的关于存在和虚无的冥想则充满着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天真,注定了每一个主人公悲剧的命运,注定了那一代人宿命一般的哀伤。所以我们跟着他们天真快乐地上路,伴随着轻快的西部音乐,仿佛生命如风般美好而清新,却被二流的汽车旅馆拒之门外,露宿荒野,在夕阳无限美景之余,一再地看到人类凄惨破败的景象;所以我们加入他们虔诚的祈祷,以为信念真的可以将沙土变成谷粮,生活真的可以无拘地快乐下去,男女之间真的可以心无芥蒂地单纯快乐;所以我们尾随他们在游行狂欢的队伍后面随性地张扬,却被无理地抓进了牢狱;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他们以大麻酒精和迷幻药来释放对现实的不解,拯救对生活的希望。然而,我们震惊地看着这些无害而善良的人被生活中那些所谓“正直”的“君子们”以道德的名义杀害。这种突然的死亡,无论是夜晚野外无端的偷袭群殴,还是白天卡车上不以为然的放枪,都让我们的心随着那个飞起的轮胎而隐隐作痛。不要在心里问一千个为什么,“骑士们”心里其实早已经预见了这条路的尽头会是什么,在他们的心里一次次闪回;“因为你代表着他们惧怕的东西—自由”,他们知道“他们会用杀戮和作恶来向你证明他们的自由”,他们可悲的“自由”!所以他们将生命结束在了路上,结束在自由的奔驰中,留下那些可怜的人们在真正的自由面前惧怕地颤抖,留下他们卑微的灵魂在虚伪的强大外壳下恐慌地逃避!死亡,在这里是一种最终的逃脱和新生,是这些梦想追寻者最后的解脱。这样说来,导演对最后主角命运的安排诗意而温柔,在这种宿命的忧伤中,我们一遍遍回味着Waytt对伙伴Billy说的最后一句话。“weblewit.”是的,我们把一切都搞砸了。对于一部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来说,这部片子对蒙太奇的实验性尝试可以说是非常超前,镜头间忽然的跳接,近远景迅速的切换,给了影片一种奇异,利落的个性化氛围。有如那一段边缘化的青春。其最有特色的,真实和主观臆想的交互以及正常叙事下忽然的闪回,更是营造了一种超现实的气氛。不仅贴合了影片主人公“荒诞”的生活和挣扎的内心,而且给这种宿命性的悲剧蒙上了一层哲理性的思考。不得不提的当然是影片接近尾声时两个男主人公和两个妓女在墓地里那一段。相信这是所有观众都会印象深刻并颇为费解的一段。影片使用一种近乎没有逻辑的方式将四个人物的内心通过抽象的镜头外化并拼接在一起,佐之以刺耳的工业朋克和一个女孩儿祈祷赎罪的声音,有一种宗教仪式的氛围,更像是一场异教徒的超度,让观众真切地体会主人公内心的混乱、痛苦和挣扎。神圣与污秽纠结不清,快乐与痛苦复杂难辨,也许这就是导演希望观众体会的。大脑超负荷地运转也跟不上视觉的一再冲击,在工业噪声的逼迫下你一度处于崩溃的边缘,你想要大声惊醒这个梦魇,你想要痛哭宣泄膨胀的情愫,你终于感到这种宿命一样强大的绝望!当主人公们再次上路,而你也终于从这个可怕的梦中醒来,除了庆幸自己不必真的感受这一切外,你更是折服于导演高超的技巧和非凡的想象力。最后,音乐在那一代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本片中也不例外。无论是民谣,乡村还是摇滚,音乐在影片中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主角。从一开始主人公们上路时的轻松快乐,以乡村音乐为主的明丽色调,到后来日趋压抑,大段的说唱、死亡哥特式的摇滚,发泄着对社会的控诉,对生命的不解,还有对自由歇斯底里的追求。除了曲调,每首歌的歌词也像是影片的旁白或注解,是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从歌名就可以看出来:《borntobewild》,《ifyouwanttobeabird》和《theballadofeasyrider》……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这种“上路”的冲动又一次在新一代的年轻人中成为了一种心照不宣的悸动。然而,这次的自由主义回潮却明显地少了一种歇斯底里的浪漫,少了一种不顾一切的激情。物质富足,理性泛滥的今天,我们用一种“聪明”的方式节制地上路。所以,放逐变成了旅游,行走变成了观光,抹去了那一层浅浅的忧伤,忘记了那一味淡淡的苦涩。然而,我们仍然手捧着《在路上》,我们还是会念叨着迪安莫里亚特,我们时不时看着DVD封面上彼得方达忧郁的侧脸,幻想有一辆哈雷摩托,在摇滚的节奏中旁若无人地驶去。也许有一种自由精神自始至终根植于人们的内心,也许有一种本能让我们总是渴望上路。如果是这样,《逍遥骑士》足以成为每一代人的公路圣经。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