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的娱乐时代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12:13:15人气:0

视频:机智问答状态:BD1024高清中字年代:1994
主演:拉尔夫·费因斯大卫·佩默保罗·斯科菲尔德汉克·阿扎利亚更新时间:2020-08-06 20:31:52
20世纪50年代,“21点大满贯”是美国最叫座的电视益智游戏节目,成千上万的观众被它吸引。常胜冠军赫伯·斯坦普尔(约翰·特托罗JohnTurturro饰)已经连续多次夺魁,但是电视台老板觉得他已经失去了新鲜感,下令节目制片人丹·恩莱特(大卫·佩默DavidPaymer饰)寻找新人顶替。哥伦比亚大学优等生查尔斯·范·多伦(拉尔夫·费因斯RalphFiennes饰)被丹相中,而查尔斯顺理成章地成为新一…
在故事的结尾,当同僚们纷纷向RobMorrow扮演的独立检察官DickGoodwin表示祝贺时,他却一脸泄气的说,我本来想把整个电视台拉下马,结果我却被他们拉下马。最后剧终前的字幕也告诉观众,那些起码被坐上道德审判席的人们结果都有了一个HappyEnding(除了HerbieStempel,不过他在电影里被塑造成一个有心理疾病的患者),而曾经被伤害的大众们依旧对电视台推出的新益智游戏乐此不疲。电影的背景是1957年,两年前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是马蒂,一年前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是环游地球八十天,两部电影的主人公性格都是天真乐观,而当时的社会风尚也可以所谓是“社会风气高尚”,人们都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都是真实的,相信自己面前的那个叫“TV”的新鲜玩意儿是自印刷术之后最伟大的发明,相信在“TV”匣子里那些智力游戏中的参加者都是凭借自己本事创造美国梦的弄潮儿。其实自古至今,世界就是一场“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的逆淘汰,HerbieStempel对妻子说,“以前我的邻居都讨厌我,现在我是整个社区最受欢迎的人,我知道为什么”,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甚至有心理疾病的小人物如此,更何况CharlesVanDoren这样一表人才的哥伦比亚教授,名门之后的天之骄子了。CharlesVanDoren对DickGoodwin说,“如果每个礼拜给你两万块钱,你只要在电视机前念几句诗,你干不干?”DickGoodwin这个被编剧塑造成“圣人”般的道德模范虽然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不做。”但是我相信更多的(几乎所有人)都会像CharlesVanDoren自问自答,近乎歇斯底里地说:“我干!”因为事实上CharlesVanDoren这个被称为“VanDoren家的名演员”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是节目制作人所宣称的,整个节目只是一场娱乐秀,参赛选手是演员,观众是赞助商的衣食父母,自然要根据收视率的晴雨来“调整剧情”,那么即使在“比赛”里作弊,也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虽然这在卫道士的口中,“表演”其实就是舞弊,一切的溯源来自于人们的贪婪。不过事实上,在电视开始普及之后,通俗文化和娱乐时代已经给了“贪婪”最好的遮羞布。在这部拍摄与1995年的电影中,RobertRedford似乎还站在一个较高的道德标准,整个电影其实矛头指向的是电视制作机构,就像DickGoodwin对法官说的,“我不想把听证会变成对于某个人的道德审判,我针对的是整个电视界。”不过针对体制的挑战无疑是堂吉诃德式的,最后当CharlesVanDoren读出自己的忏悔书后(鉴于他在整个事件中的表现和独有的“天赋”,我更相信这也是一场“伟大的表演”),评审团结果还是把整个听证会的基调变成了针对这个哥伦比亚人气教授的“智力水平”,那场全场鼓掌的桥段听上去更是对整个美国民众“智力水平”的讽刺。而在16年之后的今天,再来看这段史实,恐怕都要对当时“清新如此”的社会环境顶礼膜拜了,起码在50年代,电视制作人可以真实的坦白,电视节目都是“娱乐大众”,而且民众也乐于被“娱乐”,而现在的电视节目已经都厚颜无耻的宣扬自己的“教育意义”,或者便是大肆鼓吹其“真实性”。当现在的无意义的电视节目充斥荧屏,而依旧如此收大众欢迎时,只能说大众的智力水平在呈指数式的倒退,而那段涵盖着贪婪的娱乐时代看起来更像现代媒体的楷模,因为起码贪婪还是人性之一,而现代的很多节目几乎看不到人性。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