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手机引发的精神恋爱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09:12:07人气:0
视频:东京少女状态:DVD中字年代:2008
主演:夏帆佐野和真近藤芳正秋本奈绪美更新时间:2020-08-06 21:06:31
《东京少年》的姊妹篇,同样以“无法有结果的恋情”为主题。 2008年的东京少女未步(夏帆饰)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奇幻小说家,这天和母亲以及母亲的情人在餐厅用餐,对母亲准备再婚一事十分排斥的未步愤而离席。 1912年,宫田时次郎(佐野和真饰)再次被夏目漱石退稿,缺乏生活经验的他写作出来的小说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他沮丧地拿着退稿离开出版社。 突然发生地震,站立不稳的未步失手掉…
从本片来看,精神恋爱得以发生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双方都是文学青年,或者说至少要有点文化修养。有了这个前提之后,恋爱双方就可能达到一种心灵交汇的境界,于是精神恋爱便发生了!女主角生活在2008年,某日在一栋出版社大楼下楼梯时遇到地震,手机从楼梯缝隙中掉下去,穿越时空,砸在了1912年的男主角头上。于是,现代高科技产品便成了联系两人的纽带,而更神奇的是,即使穿越时空,手机依然能发挥通讯功能。只要在有月亮的时候,两个人就能通话。于是,一段跨越时空的恋爱就有条件发生了!由于诸多偶然巧合的存在,为恋爱的发生创造了更多的条件,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近。譬如两人恰巧都是文学青年,都有写小说的志向;两人都失去了一个至亲的亲人,男主角失去了母亲,女主角失去了父亲,都体验过失去至爱的痛苦,以及对失去另一个亲人的恐惧。同时,男主角作为有潜力的文学青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意,并将之发挥在谈恋爱上,于是理所当然地打动了女主角的心。具体他是怎么做的,可参见电影中穿越时空送镜子的段子。由于两人不在同一个时空,手机又有断电的一天,所以这是一段注定没有结局的恋爱。那编剧要让它怎样收场呢?如果等到手机没电,两人的联系无疾而终,那就尴尬了。所以,必然要有一个震撼人心的结局。对于恋爱故事来说,想要让结果轰轰烈烈一点,最常用的手段无非是让其中一个人死去,这一点可参见屡试不爽的韩剧。在这部日本影片里,男主角也很不幸地死去了,并且还死得很有中国特色:见义勇为牺牲自己跳河救了一个小女孩。为了让这个伟大的爱情故事更伟大一点,屡遭退稿的男主角临终前未发表的一部小说,终于得到了一位2008年的出版人的认可,并被称为“足以改变日本近代文学史”,而这部小说就是以男主角与女主角的恋爱故事为内容的。由此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们也可以借鉴一点经验:要写出伟大的小说,需要经历一段伟大的爱情。而什么是伟大的爱情,可参见本片。无性、无结果的希望、有精神交流,男女主角要很聪明,当然长得好也是必要条件,毕竟没有人希望在书中或电影电视中看到丑陋或长相平庸的主角。而说到聪明这一点,要怎样判断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女主角。整部影片得以发展下去,很大程度上就归功于她的聪明。她可以从男主角告诉的地址判断出对方不在这个时代,她可以看到月亮时便知道有月亮时才能和男主角通电话,她的聪明简直和爱因斯坦有得一拼。由此,如果不能找到像女主角一样聪明的恋爱对象,就不要憧憬伟大爱情的发生了,文学青年们的文学创作也要另寻他法。归根结底,这只是一部充满幻想色彩的现代泡沫爱情故事,供观者娱乐身心。但本娱乐青年在娱乐它的同时,聪明的头脑也在活动着,从中揪出了有点意思的主题。归结起来有三点。1、时间与存在穿越时空被用在影视作品里并不新鲜,港片里尤多见。在这部影片中,看到男女主角用手机通话时,我突然觉得穿越时空有了一种现实感。在我们的生活中,手机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让两个相隔千里的人也能彼此沟通,就仿佛两人正面对面一般。那么,为什么不会有一种工具用来缩短时间距离,让两个相隔百年的人也能彼此沟通呢?时间与空间,构成了我们生活的时空,它们只是两个不同的维度而已。既然空间可以被穿越,为什么时间不可以呢?而假设时间可以穿越的话,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在不同时间的存在。但这一点恰恰是为人所不理解之处,过去了的人与事就不再存在了。我不禁想起高二时某一瞬间的感觉:春天,走在教室外的走廊上,身旁是桃红色的墙,我突然在想,已经过去的一切都去了哪里呢?昨天的我去了哪里呢?消失的时间又去了哪里呢?那一瞬间的奇妙感觉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至今仍然会常常想起。时间里的存在,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存在吧。宇宙很神奇。2、命运与反抗2008年的女主角,在男主角即将死亡的前一刻,从陈年旧报上看到了他死去的新闻,于是打电话给他(我们就不要再去纠缠这时有没有月亮了,情节需要),希望能劝阻他不要去救落水的小女孩。男主角明知道自己要死,仍然义无反顾地奔向公园小池塘,去救落水小女孩。而这个落水的小女孩,就是男主角买镜子那家店老板的女儿,正是她帮男主角保管镜子,直到女主角在百年后来取。不过由于男女主角穿越时空的关系,所以男主角买镜子和女主角取镜子发生在同一时刻。而对于小女孩来说,保存镜子却用了近一百年。而且要是没有男主角舍身相救,也就没有她百年的寿命以及近一百年的等待了。如果女主角不打电话给男主角,那么男主角可能还不知道前面小池塘有人落水,也不知道落水的小女孩就是镜子店老板的女儿,那么说不定男主角也不会死。那么是否可以说,是女主角促成了男主角的死呢?对男主角来说,百年之后的女主角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预言命运的角色。她明明白白地说,你今天要死。面如此确定的命运,男主角是否还会做出选择呢?在那一记得,我们又是否能期待他改变自己的决定,从而改变历史呢?被注定的事情是否真的是一种必然呢?男主角明知将死,依然奔向死亡,救了落水的小女孩。来推测一下他的动机,其一,善良的本性,不能见死不救;其二,小女孩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正是这个小女孩帮他把镜子送给了百年后的女主角,并且在百年后不定期通过那个神奇的手机对他说了一声“谢谢”(看到结尾时,我才明白已成百年老妇的镜子店女孩为什么会对男主角说谢谢),所以男主角可能是为了爱情而义无反顾地奔向死亡。记得邵毅平在他的《小说:洞察人性的智慧》里,也讲了一个类似的有关命运的故事。他最后总结说:面对那似乎注定了的命运,人们总是会反抗,尽管反抗可能是无效的,但人却依然通过主动选择维护人之为人的尊严。电影的男主角明知将死依然勇敢前往,这其实也是他的一种主动的选择,这个选择以善良的人性和爱情为终极价值,同样体现了男主角做为人的尊严。3、情感与孤独揭开影片表面跨越时空的科幻色彩,其探讨的本质仍然是两个字:感情。其中包括两种情,一种是爱情,一种是亲情。两种情在本质上具有某种相通之处,那就是对对方在时间和身心上的独占欲。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独占性,原因不外乎两个字:孤独。所以女主角未步会反对她的妈妈再婚,害怕妈妈被另一个男人占有,自己则是独自一人。而最终得以从这种恐惧中解脱出来,放手让妈妈去拥抱自己的的幸福,则是因为体会了爱情,尝到了相爱的两个人想要互相拥有的感觉。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爱情比亲情更能让人解脱孤独。如要再要深入分析原因,那么只能从时间上寻找答案。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时间具有不对称性,也就是一个先一个后,互相重合的只有中间五、六十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不发生意外情况的话,父母会比子女先行离开世界,因此子女就会独自渡过一段没有父母的日子,所以子女会寻找一个可以一直陪着他的人,而不是将希望全部寄放在父母身上。而在父母与子女共处的五、六十年里,双方在经验、感觉方面也具有不对称性,父母总是比子女要先经历人生,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等各种滋味,因此双方无法在同一时间里产生共鸣。而共鸣则是让人摆脱孤独之感的重要因素。所以子女一般会与同龄人发生爱情关系,因为同龄人之间更容易产生共鸣。精神恋爱的一个必备因素就是强烈的共鸣感。影片中的男女主角都是想写小说的文学青年,这种共同追求很自然地让彼此心灵贴近,毕竟文学本身就是一种与心相连的东西。其次,两人都有失去一个亲人的共同经历,女主角失去了父亲,男主角失去了母亲,这让双方都体验过失去至爱的痛苦,以及对失去另一个亲人的恐惧,说到底也就是对孤独的恐惧,因此两人能够互相抚慰。由于男主角比女主角先失去母亲,因此先于女主角从对孤独的恐惧中解剖出来,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更多的是男主角安慰女主角,并帮助她从对母亲的独占欲望中解脱出来。当然,这也让女主角将心理与情感依赖转向了男主角,于是才有了这段恋爱的发生。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