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创世纪》是一首长篇史诗,那麽《狂爱圣彼得堡》则是一首情诗十四行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11:16:31人气:0
视频:狂爱圣彼得堡状态:年代:2007
主演:IrinaPegovaPavelBarshakYevgeniTsyganov更新时间:2012-09-07 13:14:04
【电影简介】-圣彼得堡建城300年纪念代表作为庆祝俄国圣彼得堡建城300年,圣彼得堡市长特别邀请了被俄国官方视为顶尖艺术家、也是“俄国奥斯卡”金鹰奖最佳导演-俄国新锐导演亚力克西乌契杰利(AlekseiUchitel)来拍摄这部电影《狂爱圣彼得堡》。乌契杰利以40年前苏联时期曾名噪一时的《我跨越莫斯科》为拍摄蓝图,并将时空搬移至现今的圣彼得堡拍摄而成,作为建城300年的美丽纪念作…
一、发射到外太空的俄罗斯卫星城市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有如一幕附魔者的心象投影:画面上是一片流光,旋转、映射、漂浮、流洩。我们很难立刻指认出来这是一座城市,尤其是“圣彼得堡”──难道我们对于俄罗斯的印象不是严冬裡皑雪冰封的沉重世界、或者是阴暗地下室中癫痫发作而向地心引力仆倒的受侮辱者?其实,萤幕上特写了一辆梭巡疾行于圣彼得堡街区的汽车;令人为之神迷的开场影像,其实是车窗玻璃上映照了两侧楼房大厦电光石火、河流潺潺般的五光十色。如此的影像反而令人产生了幻觉:这彷彿一艘太空梭,缓慢地漂浮、航行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之间的真空;球体的圆弧稜线、远方一簇簇星群、以及曳尾而过的流星,纷纷滑过了太空船那一面通体平坦、光滑、细緻的金属舱身。导演AlekseiUchitel娴熟流畅的摄影机运动、巧妙的镜位设置、以及引人错觉的特写,居然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之中,就让一座迄今三百年历史悠久的钝重城市,于转瞬之间幻化为一架彷彿正随著华尔滋而迴旋起舞的轻盈太空船。一九五七年四月三日,冷战对峙中的苏俄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人造卫星:Sputinik一号。一七0三年,彼得大帝在波罗地海沿畔、涅瓦河口的一片沼泽地上,凭藉著帝国意志建立了一座城市:SaintPetersburg。然而,这终究是一座于沼泽之上载浮载沉的城市,凝滞流动、几乎无根浮游,一座航行之城,在漫长黑暗一如太空银河般苍茫辽远的俄罗斯黑土上,闪烁著一星耀眼的光芒;于是我们从第一个镜头就如此被离心、抛入了一种无重力状态,既像顺流而去、亦如飞向太空。二、圣彼得堡:一座沼泽上的城市令人错愕地,紧接著太空魅影般的失重影像,手机来电的音频杂讯扭曲了画面,将我们硬生生拉向地面─这是资本主义化的今日圣彼得堡,建城三百年的纪念庆典即将热闹展开,召唤著蜂涌而来的游人旅客。一位美丽女子观光客欧雅(Olya)正要开始她的走马看花,招蜂引蝶的她旋即被年轻男子亚洛夏(Alyosha)趋前搭讪,继之他的好友派堤亚(Petya)也加入旅程;青春无敌的红男绿女,自此开始了一整天于圣彼得堡的徒步漫游。这一连串男女之间的邂逅搭讪、调情骂俏、倾诉衷曲、争风吃醋,一切显得如此雀跃轻盈,有一种春日游园的俏皮轻快,似乎可以摆脱、跳出圣彼得堡三百年以来由时光所沉淀、积累的层层历史之岩:圣彼得堡不再是彼得大帝锐意部署、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不再是俄罗斯西化/现代化运动的历史转折里程碑,也不再是推翻沙皇帝制、代表人民力量的十月大革命的象徵城市──这仅仅是一座游园之城,二男一女在这个空间之中追逐、奔跑、閒晃、漫游,丝毫不受历史淀积的牵绊。而随著男女不止步地往前飞奔,反而疾速后退了的那些承载著厚重宗教、政治、历史意义的古蹟建筑物,诸如喀山大教堂、伊萨基辅大教堂、宫殿广场、青铜骑士广场、冬宫等等,似乎变成了当代消费主义典型的“观光景点”。更有甚者,曾经代表了观光客的相片或快照影像模式,也被捨弃了─要拍摄一张纪念相片,至少还带有一些驻足踌躇、选景框取的馀裕和心思。然而此时取而代之的,却正好是电影的影像模式:速度感、浏览、浮光掠影、转瞬即逝。至于这些巴洛克和古典主义式建筑物的沉稳、厚重、坚硬,也在轻快的脚步和轻脆的跫音之中,转为零碎微小的流星光点。整部电影即是跟随著此二男一女的脚步和路线,如片名“TheStroll”所示,浮光掠影式地游览了一趟圣彼得堡。然而,手持摄影机的流线型运动、以及一镜到底的(幻觉)镜头,一方面在内容上与主角们年轻气息的生气焕发相互唱和,一方面也在影像上使得此趟游城确实成为一部电影,但这种内容与形式,却彷彿也恰好呼应了街区舖石道路底下那一片古老沼泽的潜藏伏流,有时剧烈起伏、有时和缓涟漪,充满了令人目眩神迷的摇晃与撼动。这一片地底沼泽,则在片中的鑽井工人一幕中露头出来,也在岛屿、桥樑、和涅瓦河渠道之间,荡漾著迴光。三、创世纪(RussianArk)和逗马(Dogma)一镜到底的电影形式,不禁令人想起千禧年初始另外一部打破观众刻板印象的俄国电影:苏古诺夫的《创世纪》(RussianArk)。苏古诺夫在圣彼得堡举世闻名、名列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冬宫(恰好也是本片的景点之一),以令人叹为观止九十分钟一气呵成的影像,在艺术品展示间和历史时空的交错之中,迴溯了俄罗斯的历史之河。异曲同工的,AlekseiUchitel则是乾脆迳直把圣彼得堡这座古老城市转化成一座博物馆,各幢建筑物于是也彷彿变成各式各色的艺术珍品。此外,苏古诺夫的镜头有沉稳、宁谧的气质,姿态是轻手轻脚、如履薄冰的,一方面好像对这些由历史之流筛拣而生的艺术品怀有一种屏气凝神的讚歎与敬意,一方面又像是唯恐那些沉睡潜伏的历史魂灵下一刻就被搅扰惊醒,或者一如片名“创世纪”般充满了对于起源和神祇的宗教敬畏,有如在一场仪式中重演那些天启(或者附魔?)的时刻。然而,同样是打破苏维埃蒙太奇的传统、改採较为写实取向的长镜头,AlekseiUchitel的长镜头运动中反而更加强调“手持摄影”的特质,不稳定、摇晃、偶然性和机遇、令人晕眩……这似乎更接近于北欧“逗马宣言”(Dogma95)所欲施加给观众的激情(pathos)。逗马运动是针对好莱坞古典模式所提出的、有如十诫般的颠覆性宣言和实践,叛逆之目标乃是藉由一种刻意去摇撼、模糊化、甚至瓦解拆除那一些既有的形式框架和共识成规,(因此我们不免感到了一种离心、涣散的晕眩感),以这种粗沥的形式进而得以逼视现实,或者强制观众去承受现实的逆袭─同时,逗马电影也总是在讲述一些残忍、冷酷、赤裸的故事。反观《狂爱圣彼得堡》,手持摄影的形式即使令人晕眩,但却更像是一种小酒微醺,事实上带有一种将现实转化成(爱情)神话的倾向与企图,圣彼得堡的峥嵘历史和地景,在圆舞曲般手持运镜中反而被柔化、酝酿成为一曲心醉神迷的恋歌小调。同样是一种神话化的转换,如果《创世纪》是一首长篇史诗,那麽《狂爱圣彼得堡》则是一首情诗十四行。四、新的和旧的,还有正在发生的:永远“施工中”的城市(与爱情)再怎麽动听的恋曲总有走调和杂音,一座城市有巍峨的教堂尖顶,就有地底下无神论者的墓穴,有几分光亮,就有几分暗影。Olya一路上不停被未婚夫的手机来电打断,Alyosha和Petya这一对昔日的哥俩好同时爱上一个女人因而友谊产生裂隙,甚至戏称来一场决斗(诗人普希金就在圣彼得堡为了爱情与人决斗而身亡)。一行人登上了喀山大教堂,她却突然晕眩倒地,难道就因为她正是片中教堂执事(或者导览人员?)口中的无神论者吗?流浪的吉普赛人带来了鲜花与祝福,却暗中带走了钱包、信任、以及对于城市的一切美好想像。三人在背光的、较为冷暗的后街上追逐那些欺骗者和窃贼;但粗心而失落的事物往往一去不返,三角恋情中最紧绷的一根絃铿然断裂。事实上,向阳、发光的那一面的城市图景中,那些不搭调的、不和谐的线条,其实早就已经在片中时不时闪现入镜:工地围篱佈上的绿色隔网、支撑教堂古典廊柱的鹰架模板、远处的起重器和推土机、戴著安全帽的工人……这个城市处于“施工中”的过渡状态:此地必须修葺、彼处需要重建,剷除和新添携手并进,填补和挖凿遥相呼应。而片中正在发生中的、大写“进行式”的爱情故事,宛如一座城市在新与旧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那一场永远不曾(也不会)止歇的龃龉,充满了想像、承诺、欺骗、妥协、计算、机巧、推翻、修补。在如此变动不居、迅速旋转、失去重力的当代世界中,爱情以及城市所共有的“施工中”的状态,不会只是一种暂时的过渡状态,反而是一种宿命:这裡新建落成了,那裡却坏朽坍塌了;这边才刚“现代化”,那厢却已过时而成为传统;如果这趟漫游是一枚最先进的卫星船,那麽环顾四週的星光点点,其实都是遥远光年之外的死灭星体最后的一束光芒。五、日出之前日落之后:飞一般的爱情小说随著夜幕低垂,一场似乎要浇熄所有热情的滂沱大雨过后,浪漫纠葛的爱情故事也随著城市夜空的瀰漫以及华灯初上,而开始显露出它冷硬、刺眼、足以戳破想像帷幕的真实原貌。Olya最后以第三个男人的未婚妻身份重新登场(披垂的濡湿长髮、昂贵华丽的毛草外套,迥异于日间那种清新少女的神态)。原来,白日裡城市街道中的嬉戏追逐,仅仅只是、或者果然被证实只是一场游戏,甚至是恶作剧。Alyosha和Petya这两位个性迥异、甚至各自魅力特质处于光谱两端的帅哥(好男孩与坏男人),在真相被揭示之后,通过受骗者的相怜处境(还有男人相互结盟的默契?)、以及通过对于Olya这位女子的离弃,而得以握手言和、重归旧好(儘管他们离去时没有相互依偎)。但是事实上,他们头也不回的愤而离去,恰好证明了他们一点也不了解Olya内心的不安与焦虑;对她而言,这一场城市游园绝非欺骗与游戏。女性之所以常常被比拟为城市邪恶、堕落的一面,其原因在此已昭然若揭。《BeforeSunrise》和《BeforeSunset》同样都是城市漫游中的恋人絮语,儘管十年前带有年轻纯洁的天真气息、十年后带有时移事往而瞭然一切的前中年唏嘘、心酸、和世故的默契,但终究还是坚守最后的底线、或者紧握最后一丝希望:romanticlove。然而《狂爱圣彼得堡》的片尾,却似乎不愿意承认爱情的可能:可以预期到的缺憾的婚姻、从敌人重归友好的男人心中的猜忌阴影、以及孤单一人哭泣狂奔(奔向何处?)的女子Olya─片尾最后在雨夜街头拥吻的不知名情侣的模糊镜头,顿时意味深长了起来,也令人心酸。于是我想起了Sputinik二号;这架苏俄卫星太空船上,搭载了唯一的乘客:小狗莱卡。这架飞梭再也没有能够回返地球,小狗莱卡于是缓缓漂向了深邃因而孤寂无垠的黑暗太空,永远的离家。本文版权归作者睿八爷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