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声音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1 09:58:10人气:1
火烧圆明园

视频火烧圆明园状态:BD国语超清年代:1983

主演刘晓庆梁家辉陈烨项堃更新时间:2020-08-06 20:35:19

咸丰二年(1852年),颇有姿色的叶赫那拉氏玉兰(刘晓庆)被选进宫册封为贵人,由于历史上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两家族有宿仇,玉兰起初不得咸丰(梁家辉)的宠幸,但善于心计的她终以一曲哀怨缠绵小调和倾城美貌将咸丰紧紧捆绑,被册封为懿嫔,又因生下儿子载淳,被进封为懿贵妃,地位一时除皇后(陈烨)外,无人可及。清宫各嫔妃争宠、咸丰耽于享乐之时,觊觎大清财富良久的英法等帝国对中…

在VeryCD下载了李翰祥的《火烧圆明园》,正在下《垂帘听政》。李大导(邵氏时得的诨名)的清宫戏自不必说,在邵氏的一部《倾国倾城》,摄影棚搭出来紫禁城的万千气象,胡同里五更清寒吃早点等候上朝的大臣,华贵处又满是细节,我见得世面太少,于是被征服。《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处中港合拍的,内地政府大开绿灯,李导有幸紫禁城圆明园实景拍摄,后来能够享受这个待遇的也就是意大利的贝托鲁奇拍《末代皇帝》。我下载这两部片子的目的,不是看,是听,听配音。听在大陆听不到的京片子,听共和国之前的世俗原声。邵氏国语片时代的配音,和电影的布景一样充满戏剧的感觉,然而又没有话剧腔,无论电影内容怪力乱神荒诞简单,但用这种语调叙述出来,总是风流的一塌糊涂,有京剧昆曲(传统戏)的气质——天真写意又世俗世故。老一辈的港星上海来的居多,国语不错,囿于同期声技术受限制仍要配音。《倾国倾城》里饰慈禧的卢燕北京话一级棒,仍需老牌的国语片影星红薇(姜大卫、秦沛和尔冬升的母亲)来配音。红薇是旗人,口里威严华贵,字字入耳,没有北京人口音的含混和小市民,撒泼骂人也满是教养和道理,后来看《往事并不如烟》讲最后的贵族,两下相比,信然。红薇在《火烧圆明园》里配慈禧的奶妈,俨然又是干练的家庭妇女。饰演奶妈的郑振瑶也是好演员,《我爱我家》饰胡伯母,是前清格格,但台词还是脱不了舞台的味道。《金瓶双艳》里饰演王婆的是著名演员王莱,第一次看便迷上了她。同学看此片时大呼王婆居然“京片子”,大概他认为所有的香港演员只会“王”“黄”不分的。王莱是北京人,《金瓶双艳》里自己给自己配音,只听那把声音,就是贪心的市侩,“你们在床上是要死要活,弄得我老婆子是不死不活”,“行了,你们接着唱二本儿吧”,这种俏皮真真令人绝倒。其实看此片之前,幼时看李安的《推手》,脑子里就有这么个老太太的影儿。重温《推手》,简直为王莱击节叫好。看打扮,分明是港台同胞,然而一张嘴,正经是北京胡同的老腔儿老调儿,但仔细听,又没有革命高音喇叭的烟火气,唉,苦苦寻了好久的声音,简直是配音界的“木心”先生!也算看了不少北京人艺的话剧,《雷雨》《茶馆》《左邻右舍》《万家灯火》《狗儿爷涅槃》《天下第一楼》《骆驼祥子》,也算见识了不少人艺老艺术家的表演,于是之林连昆牛星丽朱琳李婉芬蓝天野朱旭任宝贤谭宗尧,可是都有遗憾。这遗憾,是他们身上历史造成的局限性——革命的意识形态注入了血液里,北京人艺风格的诞生也是局限性的成形。他们的台词一流,不缺激情,缺的是世俗的潇洒,缺的是与传统相承接的气质,缺的是见惯世事无常后的淡然。我听他们台词时永远有种刺耳的感觉,他们在疾呼,在表演,在表达主题,在革命,在完成政治任务,在为人民服务。这种腔调遗传给了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演员,至今年轻演员仍然不会说话,弄得我都不知道国语怎样讲才好,所以学粤语,说粤语时,感觉自己在说话。王莱的声音填补了我心中的空白,还有这么鲜活的中国人,从民国走过来。《推手》里的父亲郎雄也好,北京话有力气,可惜逝世了。走一个少一个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做了两期配音演员的节目,请来一些幕后英雄。考完研后在网上看。当给83《射雕英雄传》黄蓉配音的廖静妮喊出“靖哥哥”时,我死死咬住嘴唇,百感交集。她放下了遮住面孔的牌子,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时,我好像看到了明星真正生活时的样子,然而所有的明星在镁光灯下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表演,包括偷拍得到的举动,所以你不会看到明星真正不演戏的样子。配音员只有在配音时是表演,其他时刻没有必要秀。我没有听过他们不念台词时的说话,他们只活在戏里。童年是听TVB和ATV港剧和新加坡剧的国语配音长大的。天生对声音敏感,一人配多个角色立刻分辨出。央视放《水浒传》时,我听出李雪健的宋江用了配音,父亲不信,说李雪健这样的演员还用得着配音,他故意用得那种语气。后来电视报报道李雪健对宋江的配音不满意,我没告诉父亲,自己一个人得意。我看剧也对配音挑剔,至今对83《神雕侠侣》(刘德华,陈玉莲主演)不能释怀,原因是当年看的国语版本是台湾配制,嗲得很。批评香港国语大有人在。然而港片引进来让大陆演员配音,马上不是那个味道。好像酒勾兑了水或者“弗搭界”的龙井和巧克力一块儿吃。他们的不标准是不如邢质斌罗京们的标准,如果标准是“不生活”的话。好多国际大公司的华语广告都交给香港配制,就是因为“不标准”。虽讨厌台湾很嗲的配音,但一些光艳的韩剧和日本动漫如果是大陆配音,马上老了十岁,我们不会活泼,五十多年单一现实主义的审美教育让大家都不会夸张和狂欢。前几日搜了个配音网站,才知道一些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幕后英雄,挑几个我喜欢的:唐菁第二届金马影帝,在邵氏时拍片,后做配音领班,声音沙哑苍老,适合城府极深毒辣老道的江湖老大。上世纪90年代由TVB转入ATV,90年代末ATV国语配音组解散,淡出配音界。唐菁的声音听见就忘不了,简直是老头儿的代名词,但偶尔配中年人也很有说服力。84《笑傲江湖》(周润发版)他配岳不群(曾江)和任我行(刘兆铭),自己跟自己说话,照样配,这是本事。经典人物:《上海滩》的冯敬尧(刘丹),《千王之王》的罗四海(谢贤),《千王群英会》的屠一笑(谢贤)仇大千(刘兆铭),《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肃顺(项堃)。王逊可塑性强,可配油嘴滑舌大奸大恶雍容华贵低三下四。最爱听的还是油嘴滑舌的王逊,像唱戏一样。84《笑傲江湖》(周润发版)他配田伯光(刘丹)戏弄仪琳“小师傅,这个水这么凉,不如我们洗个澡吧。”绝倒,配东方不败(江毅)口呼“莲弟”有妖媚之气。王逊咬字轻,有玩世不恭之气,似京剧丑角儿,我最会模仿他配ATV《秦始皇》的吕不韦(王伟)口呼“阿政”“赵姬”。经典人物:《上海滩》聂人王(黄新),《大侠霍元甲》霍恩弟(董骠)。黄法勤人称FUCKINGHUANG,公鸭嗓,照理说可塑性不强,但“扮乜似乜”,可配《楚留香》,也可配丁力。经典人物:《上海滩》丁力(吕良伟),《陆小凤之凤舞九天》陆小凤(万梓良),84《鹿鼎记》(梁朝伟,刘德华)康熙(刘德华)。冯雪锐声音最是潇洒,简直港片风格的代表。经典人物:《倩女幽魂》宁采臣(张国荣),《英雄本色》宋子豪(狄龙),《青蛇》许仙(吴兴国),83《射雕》杨康(苗侨伟)黄药师(曾江)。张济平全才,可配曾志伟,也可配周润发。大气磅礴。经典人物:《英雄本色》小马(周润发),83《射雕》杨铁心(谢贤),《豪门夜宴》曾志伟。叶琳最忘不了声音的优雅,似断似续,幽然明灭。经典人物:《上海滩》方艳芸(林建明),84《笑傲江湖》任盈盈(陈秀珠),《霍东阁》陈士超(郑佩佩)。这些声音只在记忆里,传递了一个时代的画面。因为这些记忆,我才选择国粤双语的碟片。老旧的画面配上不老的声音,看着我们在老去。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