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小福》:戏曲艺术凋零,换得香港动作片巅峰30年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4 13:18:03人气:0
七小福

视频七小福状态:正片年代:1988

主演洪金宝郑佩佩林正英钟锦任更新时间:2024-01-01 14:19:03

顽童阿龙出身贫穷,母亲把他送进了于占元办的戏剧学院。从此,他和小师兄弟三毛、阿彪等一起练功,念戏白、画脸谱,生活十分艰苦清贫。师傅于占元忠直淳厚,他在困难条件下苦心经营,一方面对徒弟无比严厉,一方面对他们备加呵护,希望他们能继承戏剧的良好传统。大弟子三毛身手不凡,是同辈中的领袖。随着年龄增长,这些孩子们的技艺与日俱增,他们一起到梨园献艺,参加各种演出。一次,…

「立关书人李玉兰自愿将长子陈港生,年九岁投入于占元门下为徒学习梨园生计,言明十年为满于期内所得银钱尽归于师父所有食宿衣履尽由于师傅负担无故禁止回家,中途不准退学倘有天灾病症,各安天命私自逃走,两家寻找顽劣不服,打死毋论年满谢师,但凭天良空口无凭,立字为证立关书人李玉兰画押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一日即立」电影《七小福》开头,年幼的陈港生(成龙原名)被母亲带去梨园,懵懂地签下十年卖身契。1988年罗启锐张婉婷这部《七小福》,讲的其实是一代香港动作片的传奇前史。六七十年代,传统戏曲艺术日渐式微。那些出身京剧、粤剧等传统戏剧行当,负责武打戏份的「武行」们,在经受十年苦练后,不得不直面时代变迁离开梨园,走进电影摄影棚,给人跑龙套当替身混饭吃。于占元这样的一代名家,用传统科班学戏的魔鬼训练模式,亦师亦父亦母地栽培出了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华、元彬等一代动作片电影大拿。近代史的国族变迁,无根流民,戏剧兴衰,影业沉浮,都融进了殖民时代的香港。阴差阳错,终将「三年出状元,十年一小生」的梨园精魂,化成属于洪金宝成龙一代的香港动作片巅峰30年。1.「捱得住,吃得着」「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师兄弟知道,三天不练全世界都知道。」即便过了半个世纪,七小福们都还能记得当年师父说的话。早晨5点起床,迎着些微的晨曦,师兄弟们一字排开,闻鸡起舞地吊嗓子练功。中午练功到12点,午饭结束继续跟师傅学戏,晚饭过后再坚持练到夜里10点,一天才宣告结束。在拜师之前,精力旺盛好动的成龙就常闯祸。小学一年级就留级,然后又因为调皮捣蛋被学校退了学。成龙的父亲当时在美国领事馆馆长家做厨师长,母亲做帮佣。后来馆长调往澳大利亚,也希望他们夫妻同去。家境清寒,孩子又不听管教,于是父母决定把成龙交到戏剧学院。于是就有了电影开头那一幕。从此,「陈港生」就成了「元楼」。事实上,除了大师兄洪金宝这种电影世家出身,家境尚可的小孩,中国戏剧学院里大多数孩子都是因为家中穷困,才被送到管吃管住管教养的于占元手里。五六十年代香港听京剧的人并不多,观众大部分是从北方逃到香港的流民。外地人背井离乡,孩子一多日子自然捉襟见肘。除了成龙,后来成为行业知名武术指导的元彬家里有九兄妹,被送进戏剧学院的时候才七八岁。甚至还有更小的孩子,被送走时连爸妈都叫不利索,更说不了普通话。从1959年中国戏剧学院创办到1973年学院解散,于占元前后一共接收了74个孩子。于占元的「中国戏剧学院」虽然名头大,但其实条件非常一般。睡觉时,孩子们全都一起打地铺,地上只有一块地毯,春夏秋冬都不换。毕竟,于占元没能遇上《霸王别姬》里「京剧从来没有这么火过」的巅峰时代。在传统戏剧日渐凋零的年岁,想倔强地保持传统戏剧人的尊严,养活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并不容易。初次登台,熊孩子们就演砸了。三脚猫功夫满舞台乱窜,换下来的裤子挂到了头顶,看得满场观众哈哈乱笑,于占元在台下吓得直抹冷汗。到了该元彪上场的时候,小孩居然在后台睡着了。搞得大师兄元龙跟观众一顿瞎扯:「探子来报,今天晚上天寒地冻,敌人已经回家吃饭睡觉,我们也散场了。」等元彪醒来,观众都已经散场完毕。于占元气得冒烟,罚他们没晚饭吃。半夜里,孩子们饿的嗷嗷叫,师兄弟下楼偷隔壁晒在屋顶的面包皮煮糖水,又被师父脱了裤子打得哇哇哭。「想吃好东西,就把戏唱好。面包皮糖水,没出息。」师父挥舞藤条说,「捱得住,吃得着呀!」2.「三年出状元,十年一小生」《七小福》里,洪金宝扮演自己的师父于占元。现实里,洪金宝是那个挨打最多被管教最严的大师兄。信仰棍棒教育的于占元对徒弟虽然又打又骂,但对外时却极其护短。戏剧学院的孩子跟隔壁上海安琪洋服的裁缝小孩打架,裁缝找上门来兴师问罪,于师傅却一口回绝:「我的学生不会乱打人,一定你孩子惹他们……我的学生我从小带大的,个个都这么乖,爹也是我,娘也是我,怎么样!」于是俩大人斗上了嘴,四眼裁缝骂道:「臭戏子,下流胚……我的孩子读完书就做律师,建筑师,会计师,赚大钱,才不像你那些小戏子一样,一辈子翻跟斗,永远没有出息。」「我们做人是往高处看的,就算掉下来,也是翻上去过了。」于师傅回怼,「三年出个状元,十年才出个小生。」但或许就如同裁缝师傅嘲笑的那样,这一代的孩子,也许永远没机会当「小生」了。戏剧学院经费紧张,靠于占元带着年纪大些的孩子四处跑场挣钱勉强维持,甚至师父于占元都去菜场捡剩菜叶子。就像《七小福》里演的,打发孩子去教会领救济粮也是常规操作。电影里,林正英扮演于占元的师弟华叔,因为时代变迁失去了京剧舞台,被迫改行进剧组当龙虎武师。师弟常年在剧组当武打替身,郁郁不得志却依旧怀抱戏曲梦,朝思暮想重回戏台,甚至跟师兄茶楼喝茶,都忍不住共唱一段「霸王别姬」。现实中,于占元自己的女儿于素秋就是六七十年代知名的女打星,一生拍了两百多部电影。但痴迷传统戏剧的于占元连看都不肯看。然而,60年代末期,来自西方的流行乐开始在香港兴起,传统戏剧从众星捧月变成无人问津。戏院里坐着零星几个垂垂老矣的观众,锣声一响就鼾声大作。另一家剧院的女师傅程剑仙(郑佩佩饰演)决定要解散戏班。在跟于占元渐生情愫之后,她问于占元要不要跟她一起移民美国,却被于占元委婉回绝:「能来就来,不用等我」。不管多倔强,生活的压力现实地摆在眼前。当常常演出的戏院把招牌从「七小福今日公演」换成了「新明珠艳舞团」,于占元也不得不承认,京剧的时代真的结束了。难以为继的于占元在师弟介绍下,安排几个年纪大的孩子进剧组跑龙套,却在做信息登记时,百感交集地将仅有的一张师徒合影剪散,用来填了报名表。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师弟华叔活得十分悲情。他一辈子梦想回到戏台,却人到中年还混迹片场,冒着生命危险给人当武打替身,失误了受伤,还要遭受导演的斥责。在茶楼的一段,师兄于占元安慰他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华叔却回了一句:「六十年归西嘛!」华叔的一生,给一代无法出头的戏剧人写下了悲剧的注脚。后来在一次替身演出中,他意外从高空跌落摔坏了头,意识混乱地跳上了布景房顶,唱起了《长坂坡》。最终,在屋顶狭窄的房梁上,在灯光闪烁泡沫纷飞之下,师兄于占元陪不疯魔不成话的华叔唱完了一段《霸王别姬》,召大家齐声鼓掌,才把他哄下屋顶。这段看似戏剧化,但其实在《七小福》上映的三年前,成龙自己在拍摄《警察故事》时,就曾经在一场高难度特技中摔伤,失去理智。当时成龙就像疯了一样,抓住一个成家班武行就打,一直打到对方痛哭求饶。他转过身,对天嘶吼,身后是哭成一片的林青霞、张曼玉、经纪人化妆师,和所有成家班的人。无论如何,京剧的三十年河东已经唱到终了,电影的三十年河西才刚刚开锣。「小时候我在北京一条胡同里学戏,学了十年。后来在中国大陆到处流浪,唱戏唱了十五年。到了香港,办了这间学校,又耗了我十五年。一个人用四十年的时间,做同一样的事情,那得有很大的耐性。捱到山穷水尽,鞋底也磨穿了,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不管成功失败,总算对得起自己。可是师父不知道,是不是对得起你们。」如同那只被镇压在床脚的龟终于被放走,孩子们年少气盛,被束缚在学院里耗过了野蛮的青春期,终于得到自由,却又被冲上了时代的浪潮前,前途未卜。现实中,作为七小福戏班大师兄的洪金宝最早出师。因为本身就是电影世家出身,洪金宝早早进入了电影圈,开始独当一面。作为于占元培养的「元家班」大哥大,洪金宝靠着自身领袖气质,把成龙、元华、元彪、元奎等人带入行,将师兄弟紧密团结在一起。后来更是通过组建「洪家班」,把圈内一大帮武师们都聚到了一起,其中就包括林正英、午马、元彪、元华、元奎、狄威、钱嘉乐、邹兆龙等,导演有刘观伟、陈会毅、钱月笙等。正是这些人,后来填补了李小龙离世后华语功夫片的断档,拿遍了金像奖和金马奖所有动作设计奖项,将香港动作电影推向了新的高峰。或许正是因为七小福们已然占据香港武术指导和功夫片的大半壁江山,才有了这部致敬师父于占元的电影《七小福》。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