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上蚂蚁战大象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4 05:53:57人气:0
公元2000AD

视频公元2000AD状态年代:2000

主演郭富城吴彦祖郭妃丽吴镇宇更新时间:2013-02-24 13:37:50

皮特(郭富城饰)自幼失去了父母,和哥哥格瑞高(黄文永饰)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皮特一直生活在哥哥无微不至的照顾之下,从来不用为生计苦恼。格瑞高的真实身份,是专攻网络的黑客特工,让皮特没有想到的是,哥哥竟然因为参与了攻击国防安全系统,出卖情报而惹来了杀生之祸。皮特失去了哥哥的庇护,坚信哥哥的清白,亦知道相信哥哥的只有自己。他联手好友班尼(吴彦祖饰)和珍妮特,来到…

这部片子在所有阿王参演的片子里,目前被偶认为可以和《白银帝国》、《最爱》并列第一梯队,但却被埋没得最为惨烈。2000年初新加坡上映,时隔12年才找出来看,原因只是胆小。因为胆小,朋友聚会,有人讲鬼故事,立即借口去卫生间躲开;因为胆小至今不敢看希区柯克、《鬼吹灯》;因为胆小,看金庸要找人多的地方,某次被催稿,被迫翻看艾倫?坡,导致晚上睡觉不敢关灯。若非因为阿王,打死都不会看《C 》、《B 》和《杀人犯》。看《杀人犯》那次专等旅行时在酒店,生怕把恐惧留在自己屋企。结果还是搞到两三个晚上心惊肉跳。《杀人犯》的心惊肉跳过了很久之后,才想起《公元2000AD》这部贴了“惊悚”标签的电影。毕竟阿王参演,还是硬着头皮看吧。看完第一反应是气愤,第二反应是奇怪。气愤源于“惊悚”两字,惊个鸭子大头悚,如果这片子都可以打“惊悚”牌,那么《C 》、《B 》就该挂“恐怖“了。奇怪源于怀疑自己,至少偶觉得这片子极其优秀,为什么好多人评价一般。如果仅就剧情和内涵而言,《公元2000AD》偶打95分,而同一年的《雷霆战警》,只打35分。当然,阿王的表演都打95以上,《公元2000AD》的角色甚至可以打99。但不管怎么说,即便剔除偶是城迷的事实,《公元2000AD》绝对是部高水准的片子。尤其在内涵方面,不仅提出了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蚂蚁战大象,也创造了让人迷恋的情感曲线——波形心电图。个人看《公元2000AD》有三个层面:第一,表层剧情,归纳为夺宝与复仇两条线,Kelvin团伙为夺宝杀Gregory,引发Peter追查凶手,为兄复仇。表层剧情方面个人觉得最该扣分的地方在于被子弹打中,Benny不死,Peter轻伤。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现代子弹运行轨迹是旋转式前进,遇到人体这样的不均匀介质,钻入一个小孔,飞出一个大洞。即使被击中部位不属要害,除非中弹时处于射程最边缘将近失力处,否则基本上不死也重残,绝不会像NC《敢死队》那样,穿几个透明窟窿,仍然能够生番享用牛奶面包。纵观Peter和Benny中弹时的枪械品种和射击距离,绝不应该安排射程边缘强弩之末而近乎毫发无伤的大团圆结局。对于《敢死队》这样的NC烂片来说,利用打不死、受轻伤的桥段估计也没人愿意深究,但对一部有着深厚内涵的剧情片来说,则让人无法忍受。就像一件衣服丑到无可救药,便懒得再对它上面错乱的小装饰品头论足;而一件本来可以完美的设计,却因一粒纽扣出现了不协调的噪音,愈发令人痛心疾首。况且问题还出在读过国防科技的陈嘉上身上,让人不得不吹毛求疵。总之,这个重大BUG个人扣10分,幸好还有细腻的人文关注与情感写实可以加5分,才算得到95分,入围第一梯队。至于开头港警野蛮爆破民宅的粗鲁行为,尚可解释为接收了伪CIA的错误消息;Salina最后的反水虽有点突兀,亦可认为是受到情书与戒指等礼物的感动,良心发现。总之,这部剧的情节基本做到了自圆其说,整体结构还是很完整的,没有大纰漏,兼顾了跌宕起伏、悬念穿插。偶一直认为叙事型电影,无论想表达多么深厚的思想,打好表层剧情的基础永远是第一要义。当然,如果只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刻的内涵,只能制造出《雷霆战警》那样纯粹展示花哨动作与脱衣美女的低层次所谓大片。但《公元2000AD》令偶热爱的地方不仅在于表层剧情地基坚实,还在于上层建筑(人文情感层面)品味独特。第二层面,社会人文层面:蚂蚁战大象。还拿《雷霆战警》对比,那里面阿王扮演的Darren是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警界精英,思维敏捷、身怀绝技,背后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做后盾,他同毒贩的斗争,在法律上名正言顺,在力量对比上永远占据优势。但在《公元2000AD》中,阿王扮演的Peter只是个普通人,最多算个电子游戏高手、败家达人,虽然自开公司,但不谙经营之道,偶尔搞下鬼马,用千年虫骗富商更换显卡,但终需大佬关照才不致倒闭破产。当灾难降临时,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本能的反应是恐惧与不知所措。譬如,伍sir牺牲那场戏,尽管伍sir鼓励他让他开枪时只当玩电子游戏,但他仍然惊惶到握不住枪。阿王把那种平凡的普通人遇到天降之灾时的各种反应都诠释得非常到位。先是好端端的屋子被港警爆破、搜查,自己和哥哥无缘无故被扣押,气愤!哥哥被暗杀,悲痛愤怒!陷入生死一线的枪战,恐惧!追查真相受阻,恼火!持枪面对仇人,冲动!虽然表面上看,香港、新加坡警察属于良善一方,但在实际作用上,他们却为PETER制造了麻烦与阻碍,直到最后,新加坡警察才转变为协助PETER的力量。总之,所有的剧情,完美演绎了一只势单力薄的蚂蚁试图以个人力量对抗披着CIA外衣的黑帮团伙以及被其利用的美国、香港及新加坡警察的庞大国家机器。有点像悲壮的平民诗。纵观陈嘉上的片子,还是挺有人文关怀的。在这个蚂蚁战大象层面,电影透露出来的信息让人想到《人民公敌》。国家机器与平头百姓对峙,就像是大象与蚂蚁的较量。如此强大的国家机器,一旦被不当使用,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个地方,就想到~~~,莫谈。另一方面,片子对蚂蚁们的关注,还体现在对个体生命的重视上。以车库枪战一场为例。有些港警牺牲时,画面会渐变成灰色,那种寂寂无声的灰,向观众宣告了一个原本有着绚烂色彩的生命,瞬间便失去了鲜活的灵魂,归于永恒的凄寂。按照姜文的话说,就是陈嘉上还“挺有情怀的”。也许别人拍车库枪战戏,拍到PETER上车逃亡,镜头会紧追主角行踪而去。但有着“金子般”心灵的陈导,将镜头拉回到横尸的激战现场,再一次用灰色画面向世人宣告,当死亡降临的时候,对于逝去的个人来说,他的世界己然停止运转,他的地球随之毁灭。这里躺卧的不是尸体,而是曾经受到尊重的生命——香港警察。看第二遍的时候,经过这个场景,心灵几近崩溃,所谓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悲,大约如是。第三个层面,是偶最爱的情感心电图。N年前听一北京哥们儿讲谚语:女人为了情感,男人为了饭碗。不过,陈嘉上这个男人在端着饭碗的时候仍然细致入微地照顾了情感,并且照顾得如此体贴、真实,跌宕起伏,仿佛一张波形心电图。最开始展现的是温情脉脉的亲友情:游手好闲的Peter为讨女友欢心不惜血本买下电子狗,又与好友Benny一起戏耍刚从美国归来的大佬;面对细佬大手大脚,大佬不仅介绍生意,还签票买单。储蓄罐一场,极其动人。开头看到偶就觉得这储蓄罐到后面还得有戏,但没想到那么快就有戏了,而且有的令人伤心欲碎。正当兄弟和睦,亲友一派祥和时,一条新闻打破了美满家庭的平静。随之而来的是警察粗暴的搜查、扣留。当恼火的Peter为见兄长一面差点和警员动武时,峰回路转,出现了美救英雄的一幕:小警花不仅为靓仔解围,还积极要求“押犯”,送Peter出警局。之后,警花主动示爱遭婉拒后瞬间为自己解围。当观众还沉浸在少男少女微妙的小心思中,幻想是否在未来会出现三角关系的纠葛时,突然一阵枪战,让那个活波可爱的警花立时毙命于无情的子弹之下,横尸车内。所谓急转直下,也就如此吧。前一秒她是活蹦乱跳的QQ女,下一秒变成了冰冷的死尸,一切情爱幻想在死亡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同样变成尸体的,还有那个给予Peter无尽呵护的慈父般的大哥。前一秒,他们隔着车窗对望,用目光诉说着对彼此的祝福与鼓励,后一秒,他们之间的屏障由车窗玻璃变成了幽冥大门。对亲人的爱一下子断绝阴阳,只余悲痛蔓延盘旋,继而是对仇敌的憎恨。Salina的出现似乎为PETER带来了亲情的安慰,但随着她无间身份的揭开,信任转化为怀疑,继而憎恶。一时温情,一时恼怒,一时爱恋,一时仇恨;个人觉得这种情感上的大起大落是这部电影另一种精华所在。整个观影过程,情绪不断被牵引着上下波动,变幻的喜怒哀乐灌注五脏六腑,互相激荡,彼此碰撞。一个细节:PETER呈卍字型熟睡时,Janet在他额头盖上猪头印章,捂嘴一笑,上学去了。只是一个生活小场景,但它的经典却胜过很多大场面。这个小甜蜜的场景,一方面继承着此前的一切,持续向观众灌输了这只是一户普通人家的观念;另一方面,营造出脉脉温情的家庭气氛,当然,这种美好宁静的气氛并非用来给人沉醉的,而是用来无情摧毁以制造悲剧的。这一切就像心电图,每次温暖的情感上升到一定程度,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冰冷的负面情绪拉扯出的下降。一起一落,两起两落,三起三落,起起落落。似乎鉴于追查与复仇的主题始终有点压抑,导演为新加坡部分加入了些许喜剧元素,用以调节紧张、愁苦的气氛,例如:“今晚是你生日”、“我猜你不想知道武器的来源”、“所以,将他们全部逮捕”等等。这种点彩式的笑料,一方面舒缓了紧张压抑的情绪,一方面控制了整个剧情的节奏,可谓张弛有度。另一个细节,Eric准备将PETER遣送回国时,给PETER糖吃,PETER拒绝。而片尾,Eric再次给PETER糖,PETER接受了。很有趣的细节。感觉第一次的糖,好像Eric出于内疚的安抚,大仇未报的PETER坚决拒绝收买;第二次,大仇已报,Eric的话语全是关护的忠告,糖也变成了PETER的止疼剂,自然接受。有时觉得陈嘉上简直能够细腻到神经末梢!演员方面,开始觉得女演员太不养眼,Salina还算靓一点,但头上长大包,有碍观瞻;新加坡、香港警花和Janet显得太普通了。然而,看第二遍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这部剧选演员百分之百到位。因为主题是展现蚂蚁们的故事,出现在戏里的每种元素都在尽量诠释着何谓蚂蚁似的平凡众生,面貌普通也成为平凡的一种注脚。阿王饰演的主角最多是个会两下子、身体素质不错的靓仔,既不是科技强人,也不是武术高人,更不是特工暗探。女友Janet是个萌萌小女生,Benny贪财好色也不乏兄弟义气,警花们只是普通的警花,不是文武全才、貌压港姐的胡慧中。于是,愈发热爱这种塑造出来的真实。吴镇宇饰演的伍sir算个专业人才,开头似乎能够掌控全局,甚至在生命最后一刻仍可面不改色地教导PETER如何对敌,批评支援迟缓。但他也只是血肉之躯,并非不死天神,也会牺牲于横飞的子弹之下,两眼僵视,一动不动,再无法挥斥八极。还是挺喜欢吴镇宇的,感觉他和梁朝伟属于同一类演员,演过很多角色,但最到位的总是和他们自己性格接近的那种有点阴郁、比较内向的角色。由此看来,阿王演技仍然更胜一筹,他可以将任何角色诠释到位,而不带个人色彩。其实,偶一直觉得阿王的演技并非在《三岔口》才突飞猛进,此前很多戏都已非常出彩,只是有碍于剧本和角色本身,才不被关注。至少《公元2000AD》这部戏里阿王的角色,个人认为绝不输于《三岔口》。就角色本身而言,PETER情绪表现难度有时更复杂过孙哥哥。孙哥哥的性格确实纠结,苦闷、落拓、懊恼、悲愤、甚至抓狂等等复杂的情绪持续搅合在一起,但这个复杂是静态的,由头到尾基本都是这样,无大变化。但PETER不同,他的情绪不停变动。开头是单纯快乐的大男孩,突遇家变,恼火、悲痛、恐惧、愤怒、焦躁等等逐一登场。演这个角色要把握住不同境遇中不同的情绪变化,就像一首歌,随时要转换高低音、真假声,难度相当大。最经典的一场戏是回答BENNY“究竟系乜事”的问题。“你啲个个都问我,我都想知。”十一个字的台词,阿王就在这短暂的十秒钟内呈现出了悲伤、委屈、恼火、愤怒集于一脸的表情,泪水噙于眼眶,莫名堆在心头,委屈堵住胸口,怒火冲上头顶。只看这十秒钟的表演,足以颁发任何一项最佳男主。但事实是,被埋没的好演员终于在五年后得到了迟到的好评,而被埋没的好片子却仍然自开自落。阿王的经典桥段不胜枚举,索要电子狗时的焦急与兴奋,讨好女友时的开心与得意,吓唬大哥后窝在沙发上偷笑,拒绝警花时的为难,与哥哥眼神交流时的祝福与承诺,第一次拿起真枪的恐惧,面对知情不告者恼火的胸口起伏,坠楼后万幸掉进施工车内的惊魂,等等等等,木有办法再举了,再举就等于复述剧情了。再讲个偶钟爱的配角,不是美女,不是帅哥,而是只有几句台词、其貌不扬的法官,出场不到一分钟,塑造出一位经验老道、人情练达的法界高手,有点油滑、也很专业,无比的真实。最后,既然贴了“动作片”的标签,也得说说动作。相对《雷霆战警》那种好看但不实用的动作来说,《公元2000AD》更加接近真实生活。未受过专门训练的PETER和敌人对打、肉搏时没什么花式可言,不是你勒死我,就是我踹死你。而杀手行动时,还是要讲技术的,车库枪战结束后,杀手漂移式的步伐可以作为代表性范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偶坚定地认为《公元2000AD》是一部值得典藏的杰作。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