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忠犬八公物语状态:正片年代:1987
主演:山本圭井川比佐志片桐入仲代达矢更新时间:2023-12-29 13:26:46
前段时间看《忠犬八公的故事》,看的有些感动,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得知了《阿八的故事》。本来是抱着为了完善对这个故事的了解的心态看的这部,看完之后却完全的沉默了。如果说忠犬八公看的我很感动,那阿八则完全看的我心如刀绞。如同大部分的新片儿一样,忠犬八公给我的是轻飘飘的感动。而阿八,是无比沉重的凝固的悲伤。 拍同一只狗的故事,关于狗的部分,忠犬八公的情节加入了很多人的…
很多人看过忠犬八公的故事,它讲述了人与狗之间的深挚感情,尤其男主人去世后,
阿八仍然在火车站前等待他,直到自己去世。这个故事发生在日本,美国也重拍了。就像一些人说的,日本版本不如美国版本有更强的故事性,美国版让人感到忠诚、感动,日本版却伤感、凄惨。个中原因很好解释,美国人拍的是生活片、情感片,日本导演则在生活片、情感片中掺入大量对军国主义历史的反思和对传统价值的留恋。两种原本不想干的事物搅合在一起,当然容易磕磕绊绊、晦涩生硬了。因为独生女
千鹤子的坚持,农学教授
上野秀次郎才收养了秋田犬阿八。他收养阿八的意愿不够强烈,阿八一旦来到这个家庭,他却是对它最上心的人,阿八和他的感情也最深。反之原本最积极的千鹤子却沉迷和外交部男友的恋情,甚至发生未婚先孕这样违背传统价值的事情,再也不关心阿八了。这样的人物身份与关系亲疏的转换,正是日本当时风云突变的社会氛围。让人吃饱饭的农学教授去世了,他的外交官的女婿却春风得意。王国维自杀的原因,曾被认为他所痴迷的旧文化被拦腰截断、不复存在,他作为文化人,失去了承载生命重量的寄托。对日本社会来说,阿八的教授也是礼貌谦让、理性中庸的旧文化的象征,他的离世意味着日本社会戾气加重、失去了自己曾经的信仰,新社会充斥着留着希特勒式纳粹小胡子的新房主这样的暴发户,他们冷漠无情,看似强大、实则孱弱不堪。没有攻击性的阿八,都能吓得他胆战心惊,充分说明爱本身就是考验,需要勇气、胸怀、宽容、真诚。夸张地走正步的日本军人经过火车站,随之刮起一阵妖风、尘土飞扬,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像教授夫人、没有学问的邻居、火车站外的小贩这样身份低微的日本普通人,只能唯唯诺诺、苟且偷生,他们良心未泯、但无力坚持。为了卖房,男佣一直驱赶回到旧屋的阿八,他对阿八说:“阿八,你好好听着,你的主人死了,这屋已经卖给了别人,房屋新主人怕狗,你在这里会有危险。他会用斧头砍断你的头!”反观阿八,当人们日益忘本、被急功近利、残忍冷酷所吞噬,它当然被视为累赘,然而只有它能怀念上野秀次郎教授,守望他以及他礼貌谦让、理性中庸那样的传统价值观的归来。它不仅是宠物、朋友,还是一盏启迪的明灯、一座渔船回航的灯塔。忠犬八公死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之时,吃肉串的年轻人兴奋地说日军进入奉天了,老板说自己不想看,年轻人看到阿八,说“它只是一只等食物吃的流浪狗,这些有害的脏东西应该被消灭。”可是日本战败后,阿八变成了八公、它的塑像矗立在了东京涩谷车站外。本片为1987年日本票房冠军,票房成绩高达54亿日元。这么高的票房,正说明日本民众已然回归传统价值观,他们心中的爱大于仇恨,也许这就是民间社会对战争的反思,只是他们自己未必意识到。在博文《人们为什么不应该吃狗肉?》中,我已经说明了:猫猫狗狗都是社会的镜子,社会阴暗,它们就会显得多余可恶。在友爱社会长大,它们自然较少攻击性。所谓猫猫狗狗讨厌,其实是社会中的人讨厌,猫猫狗狗因为不同物种、无法讲话,无奈成为了社会现实的“替罪羊”。残害猫狗的人,最终会残害人,人们为其辩护就是将自己置于被随机伤害的轮盘赌的游戏之中,越辩护自己被伤害的机率越大。流浪猫狗用自己的痛苦向人们预警,很多人却为伤害它们的人辩护。向帝王说出实情、指出错误的人最讨厌,猫猫狗狗此时就是那个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也是卖火柴的那个小女孩。它们最有爱了,当社会以各种借口伤害它们的时候,事实上整个社会都沦落了。本文版权归作者净是土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