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isalightthatnevergoesout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07:53:20人气:0
迷情站台

视频迷情站台状态年代:2007

主演瑞切尔·布莱克萨曼莎·邦德斯图尔特·邦斯鲁珀特·格雷夫斯更新时间:2013-01-03 18:43:58

电视电影『迷情站台』由BBC台在2007年推出,作为英国同性恋合法化40周年的特别场放映。编剧凯文·埃利奥特是英国文学最高荣誉奥利弗奖得主。电影撷取了伦敦同志的不同断面——从同性伴侣的宣誓仪式到各怀心事的老友聚会,从学校的写字间到酒吧夜店,从拘束的图书场馆到纵情的站台公厕...剧情、场景和人物如万花筒般旋转,千丝万缕的因缘际会牵扯出同志世界的忠诚与背叛,愤怒与残忍,放纵…

我是事后在知道《迷情站台》是为了纪念英国同性恋合法化40周年而拍摄的。和我们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就拍《建国大业》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就拍《建党大业》不同,英国人并没有把RobertPattinson(哦,对不起,07年那会儿他还不红吧?)和ZacEfron搅到一起(恶,我不喜欢这一对)演出一部浪漫爱情轻喜剧。应为英国佬们清醒的认识到这还远远不是我们可以庆祝的时候,当有形和无形的迫害仍然荫蔽着这个群体的天空,当从中世纪延续至今的漫长黑幕还没有完全迎来曙光时,同性恋们仍然蜷缩在这个社会的阴影中。如果说要找到一个贯穿全片的线索,那无疑是“热”。影片的开头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天气让人倍觉这“很英国”。继而“热”成为汗水的源头,基佬们搭讪和调情的前奏,家庭聚会中尴尬与沉默的掩饰和情潮涌动的理由。燃烧的不只是天气,还有发烫的灵魂。片中最具灼热感的是少年和历史宅的故事。从图书室里的偷窥到窗台边的自慰,最终终于在地毯上迸发。这一支线无疑是这个故事中最深情的一幕,尽管它和其他故事同样压抑。但越压抑,情潮便越涌动。那些克制的,唯恐被发现而快速游移的,破碎的几暼从白天的图书馆蔓延至黑夜,半掩的肮脏窗帘中赤裸着上身的男子成为少年心中的牧神;而最后这情潮不可压抑,少年终于泅渡向马路对岸。男人的形象非常深刻。他一个人住在肮脏的小公寓中,把门从里锁上,用一条小铁链把自己和这个世界的通道封锁起来。他因为自己的性向被侮辱被损害,楼道里盛传着关于他的谣言,而这个宣称着宽容的社会把一颗燃烧弹送给了他的厨房。这个男人被这个社会所抛弃,因此当对楼的少年要求进入他的房间的时候,那一句“No,Youcannt”竟然微微颤抖。而最终男人妥协却是因为楼梯上传来的谈话声,因为他害怕自己和另一个男人纠缠不清的场面再次成为这个社会加害他的把柄。男人的房间中的风扇为出汗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一般说来汗水会带来不洁感,可是这男人的汗水却代表着欲望的汁液和胆怯的泪水。它们滑落的时候,两种情感随着两个人克制的对话,起伏的胸膛清晰地辐射到屏幕以外。他们最终抱在了一起。这是此片中,唯一可以称为圆满的性。但这圆满没有持续到最后。被厌恶同性恋者打伤的青年最终不治,中产阶级的光鲜餐桌上爬满了顽固思想的蚤子,女人们恶意揣测,男人们则各怀心事;少年和男人之前的事虽然没有被撞破,但歇斯底里的母亲重新把男人逼回自我封闭的箱中,从此无论少年在窗前痴望,对面的窗户总是紧紧关闭;终成眷属的有情人却在新婚燕尔时发现了丈夫的外遇,他们之间该何去何从,又成惘然;那一段长长的幽暗隧道,象征着底层少年能够摆脱命运的小提琴被摔碎成残骸,碎片浸泡在水中,水光幽幽,如同琴弦的影子;这部影片何其残忍,直到最后也不曾给我一线光。尽管最后始终沉默的莫里斯最终拿起电话,尽管死者的墓上有陌生人的鲜花温暖这冰冷的泥土,尽管慈悲的妇人伫立于窗前,看着救护车急驶而去,流下热泪:“即使他像狗一样的野合,也不应该遭到这样的对待!”可影片的最后一幕,那一把破碎的小提琴太过绝望。它告诉我们,现在并非我们对那些针对弱势群体的侮辱和损害掉以轻心的时候。人们在谈及同性恋时神色仍有微变;当窗外的草坪传来尖叫,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同性恋在野合;即使并不一定是同性恋,仅仅被认为是有点C,就被粗鲁对待……人们对同性恋的这根弦还是绷得紧紧的。这部电影不给我们希望,那我们就要自己创造希望。这条游廊从远古蜿蜒至今,黑暗也将如影随形;但只要我们坚持走下去,游廊的尽头就会有光;而这光明永不息。这光明永不息。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