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日本电影回顾展·小津安二郎(YasujiroOzu)东京物语(TokyoMonogatari)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10:00:59人气:0
东京物语

视频东京物语状态:BD超清日语中字年代:1953

主演笠智众原节子杉村春子东山千荣子更新时间:2022-09-28 19:20:41

儿女们都大了,各自成家。父亲周吉(笠智众饰)和老伴(东山千荣子饰)要去东京看望他们,老两口带着愉快心情上路。可另一边,还没等他们到大儿子家,孙子就因为爷爷奶奶到来腾地方哭闹不停。老人开始觉得尴尬,大儿子幸一(山村聪饰)在东京当医生,二女儿繁(杉村春子饰)在东京开美容店,二儿媳纪子(原节子饰),小女儿京子(香川京子饰)外,大阪还有三子敬三。 东京让老人陌生,在…

小津的生平与电影:生卒年1903年12月12日——1963年12月12日小津于1963年12月12日因病去世,那天他正好六十岁生日。他的墓碑上,只有一个汉字——“无”。成就小津安二郎共执导了54部影片(只有36部存留世间),其中无声片31部,有声片22部,纪录片1部。在他的54部电影中,有19部入围日本影响最大的影片评选奖项——《电影旬报》年度十大佳片之列,有六次勇夺当年十大佳片的冠军。小津的获奖率之高,在日本国内众多的名导演中也属遥遥领先。在日本电影史上小津享有广泛的国际声誉,除了其作品有复杂的深度外,无疑该归功於国际学者的多面向研究。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其实也是一种风格,它不是摒弃虚构和修饰,而是更好地隐藏了电影的叙述者。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太在意评述、太工于营造悲剧气氛了。如果说真正的现实主义在于不加歪曲地表现现实,尽可能地对影片少加入评价,以及使艺术手段处于隐蔽的地位,那么小津安二郎则在更大程度上接近了现实主义的这个标准。形式主义在理论上,现实主义通常作为形式主义的对立面来论述的。有趣的是,小津同样在形式主义的道路上也走得很远,他的电影影像一如既往地坚持着一些独特的怪癖,不熟悉小津的人,一开始会觉得不适应。比如低机位拍摄、画面直接切换、几乎不用变焦和移动镜头、常用空镜头等,这些怪癖不但是小津的个人印记,也是其美学思想的体现——是一种静观的眼界,一种倾听和注视的态度,这和一个人在观赏能乐,这做茶道或花道的时候,所采取的姿态是相同的。小津的推崇者常常赞叹他简约的影像风格,但是,风格上的简约并非意味着小津电影没有生气。影片的构图虽然单一,实际上充满了内在活力,人物在画面上频繁出入,动感十足。在日本电影史上,小津是使日本无声电影走向最纯和最高形式的一位艺术家,虽然小津为人谦逊,但同时又对于自己的风格自信得近乎固执。据说他的剧本在反复修改成型后,在拍摄过程中几乎再不改动。面对全世界范围内不同人群的非议,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哪怕是对同样的题材,也不离不弃,精心打磨,气定神闲地做着自己手头的活。他的电影画面看似随意,但每个镜头、每个道具其实都精心设计,他甚至常常亲自制作道具。故事小津的电影,故事通常都是家长里短的琐碎凡事,他的作品中那些看似若无其事、平平淡淡、毫无激情的生活,却隐藏着无数值得琢磨的人生况味。小津的电影充满温情,但细细看来,可以发现他从未描写过“幸福”,他的作品中心思想一般是“幻灭”;小津从未结过婚,更没有子女,但他却深谙为人父母的感受,他的作品一直在讲述“父子”“父女”之间的故事。成年的子女因为婚嫁而离开父母,留下家中的老人孤独面对今后的人生,这是小津电影一个永远的主题,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主题。从小津的电影中,可以看到一个孤独、善良,同时又是豁达、充满尊严的内心世界。人物小津电影中的传统伦理及文化美感,经常被视为小津作品最迷人之处。笠智众东山千荣子原节子山村聪、三宅邦子、佐分利信、中村伸郎等著名演员,早已成为小津作品里熟识得像邻居般的脸谱。他们面对摄影机及观众讲话,既大方又亲善,表达出小津温厚的人伦关照,也成为小津人生浮世绘里真挚坦然的众生相。不过,这表面上平静无波的生活,可不见得完全像整部电影的画面那样安稳。小津的戏剧从平凡中内化为心理行动,演员们纵使坐著,戏剧力也可能波涛汹涌。小津和日本电影史小津经历了日本电影的各个历史时期,无论是无声电影还是有声电影、彩色电影,他均有佳作。早期的小津电影主要是喜剧,1929年之后,他的作品专注于家庭,以及家庭的社会性延续,如学校、单位、公司等。从1930年开始,小津的电影语言越来越简朴,他放弃了当时默片惯用的技巧性剪接,如溶、淡等,在商业性的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电影方法。战争期间,小津应征入伍,1942年,小津从战场回来,他的艺术观再次发生了一些转变,他有了一颗“平常心”去描绘战后日本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他最有影响的作品多半出自这个时期。谁影响了小津电影小津电影受美国电影影响很大,当他还是顽童的时候,就酷爱美国电影。热衷与城市小市民生活、制造特定的气氛来表现环境的亲切感,甚至小津电影中一直出现的慈父形象,都多多少少受到了美国电影的启发,一位日本影评家这样概括:“小津从美国的一些影片的素材中完全找到了自己的世界。”小津自己也在一些发言中承认过这一点。但是,小津的电影又是完全日本化的,具有日本文化独特的美感。有学者们特别注意到小津作品里的摩登精神,从早期欧美电影的热爱,到后来美式消费文化的入侵,衣食住行及口耳相传的西式文化,在小津作品中,洋溢着趣味和活力。从《早安》的电视到《秋刀鱼之味》的高尔夫球棒,从信口提起的西方男女影星、影片到英文片语夹杂,小津对时代风尚的反应不见得逊色于其传统美。战后作品尢其显出美式文化与时尚消费的着墨甚深,《东京物语》的杉村春子或《秋刀鱼之味》的冈田茉莉子等角色,都趋向现实实利主义,但小津依然给予这些角色相当大的幽默包容。开始吧!小津曾受到日本一些影评家的指责,认为他趣味小资,不关注低下阶层。但换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小津尽量为观众呈现生活的本来面貌,避免作出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也就是说,他的电影具有“普世性”,才使得他的电影经受住了时间考验。听我介绍了这些,有人可能会担心小津的电影会沉闷、不好看,其实不会的。任何人都能看懂小津的电影,他的电影故事紧凑、常常夹带着一点幽默感,而且画面很美,人物都很可爱和鲜活。看小津的电影,内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紧紧抓住,常常不能控制地跟随镜头悲伤或者温暖,如一条静静的小溪在内心流淌,那颗浮躁不安的心在不知不觉中平静下来,而整个人也渐渐变得纯净平和。虽然现实的空气中时时都弥漫着躁动的气息,但小津的影片却有能力在一个多小时内将它们化解。他的电影克制、内敛、细腻,能让人在浅淡的愁绪中感受到一丝生命的凉意。观看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最好沏上一壶茶,一边品茗,一边静静地等着被感动。关于东京物语:電影開始,平山周吉老夫婦在家整理行李,他們將要去東京探望兒女們,鄰居從他家經過,送來羨慕的讚嘆聲,他們對這段東京之旅充滿了美好的期望。途中經大阪時,他們見到了在國鐵工作的三兒子敬三,之後到了東京長男幸一家中住下。大兒子、兒媳藉口沒時間陪他們,支支吾吾地想把他們打發到妹妹那裏。兩三天后,老夫妻終於移往經營美容院的長女志子家中,但志子十分吝嗇,只有已故二兒子的媳婦紀子給予了二老熱情的接侍。一天晚上,周吉在酒館裏意外見到多年好友,兩人談到長大的兒子,不免嘆息起來,酒入愁腸,終於醉了。回到家的時候,志子不停地抱怨他,周吉夫婦一氣之下回鄉。在送別的火車上,周吉夫婦與紀子話別,要她再尋個好人家嫁了,不必太辛苦自己,紀子終於忍不住在回來的時候痛哭起來,這是電影最感傷的部分。《東京物語》和小津的任何一部電影一樣,講著一個家庭倫理的故事。然而,正是隱忍,所以傷懷,簡單的故事裏講述著一個個深沉的主題:愛、別離、孤獨、蒼老、死亡。大喜大悲一壺滄海,到眼前卻只是一杯隔夜茶的苦澀。把真實的生活展現出來,但並不做價值評判,這使小津的電影呈現了開放的風格。《東京物語》裏,每一個衝突都只是瑣碎的平常小事,因為平常所以親切,因為親切所以真實,真實得使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為其中角色,同喜同悲。這是一面鏡子。兒女們未必不愛自己的父母,他們相信自己是愛的,但卻在日常生活的淘洗中漸次失蹤了那份感情,愛與尊敬只剩下一個自以為是的幻影。周吉的大女兒志子就認為自己愛著父母親,而父母們也愛著她,在以工作為由匆忙離開母親的喪禮的時候,臨行志子還拿走了家裏的一包布料。沒有煽情,但自然感動,小津的電影充滿了靜謐,但並不是一池死水,更像大河之水,流得很慢,看不見速度,但深沉無比。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