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堪比金坚的兄弟情义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09:14:14人气:0
视频:兰亭状态:年代:2013
主演:应岳飞段凤娇凌霄林一航更新时间:2013-09-03 09:32:22
1931年冬天的绍兴城,在人们抗议日本人占领东北的声浪中,鸦片却让14岁的孩子--林耕家破人亡。 1932年的夏天,15岁的林耕和另一个孩子--先生,在找回弟弟--林田的同时结识了年轻的恋人方均鹏和阿姿,他们一起在兰渚山深处苍美的蝴蝶湾隐居下来。然而,蝴蝶湾并不是世外桃源,他们避不开动荡的社会环境,躲不掉恶势力的欺凌...... 1933年的冬天,阿姿要生孩子了,方均鹏只好带着她回杭州娘…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这句诗是对战乱年代人们之间关系最恰当的形容,而对于中国人来讲,有记忆且最战乱的年代莫过于抗日战争时期。在那个年代,战争让亲人分离,让陌生人团聚!我国的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很多,但是,值得我们重拾和反思的,还当属肖风导演和程晓玲老师编剧的这部抗日三部曲终结篇《兰亭》。影片中的先生谋策献计帮助了林耕救出弟弟林田,从此就注定了先生对林耕的守护。中国人注重情义的观念是从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扎根的,各类影视剧中的情义各有各的表现形式,唯独肖风导演的电影里所表现出来的这份情义,是自然的震撼观影人心灵的情感。先生为林耕偷走和尚衣服教他如何救出林耕的那一刻,也向人们展示了民族主义的道义。《兰亭》这部电影从抗日史诗,看到了中国人的淳朴情义。影片中引用了种种不同的方言,更真实的还原了历史真相。林耕本是娶了秀代之后一直在蝴蝶湾过着神仙眷侣世外桃源的日子,直到亲眼目睹方先生和阿姿被日本人断手脚、挖双眼、失双命的血腥场面,林耕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帮助抗日队伍,最后也为此付出了生命。好友的牺牲对林耕来说是无比震撼的,那画面彻底颠覆了他的思想,让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的妻,那是一场持久的心理战,他深深的爱着他的日籍妻子秀代,他也深深的爱着他的祖国,为了他的弟弟,他的朋友,林耕和先生投身于抗日战争当中,在这场战争中,又再一次的体现了林耕和先生的革命情义,影片中的对白也是以绍兴话为主,辅以杭州话、普通话、日语等,每个角色的语言都符合其身份。男女主角更是紧紧的贴合剧中人物。肖风导演说:不能以狭隘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简单地看历史,而是要真实客观地描绘人们的生活,才能让人记住。不得不说,肖风导演成功的做到了,仅仅是这剧中的情义就足以让观众涕然泪下,铭记于心。与现在的一些抗日神剧相比,肖风导演的这部《兰亭》中的情感来的更加真实,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都能让人切身体会的感动,这也是肖导的作品所一直崇尚的品质。作为第五代导演,肖风导演向来行事低调,肖导的作品从来都是坚持以真实感观为标榜。《兰亭》用最朴实的手法,表达出了最辉煌的情感,片中没有明星,也正是因为普通人的演绎才让观众感受到了普通人的真实情感。主角林耕在亲情、友情、爱情中不断的纠结、徘徊,但是最终还是与先生一同选择了帮助抗日队伍,并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生存,林耕打拼出了自己的码头;为了爱情,林耕打造了自己的蝴蝶湾;为了友情,林耕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影片中并没有采用大篇幅的场面来描写这场抗日战争,也没有用太多的战火来阐述这场战争的激烈,反倒是用了更多唯美的兰亭景区的自然景象。绍兴,兰亭,一群热血青年,虽然这是一部催泪的悲剧,但是我们却真正的从中体会到了情感,是兄弟之间的情义,是战友之间的情义,是我们对国家的一种情义。林田和方先生为国捐躯,林耕和先生为兄弟投身战争,就仅仅是这样一群小人物,却谱写了一首大爱之歌。影片名为兰亭,却无真正的兰亭体现,它是片中人们的一个向往,是一个和平、无争的世外桃源,那最终也只能成为他们的一个梦。观影《兰亭》后,重温历史,抚今追昔,忆往鉴今,人们都会有无尽的追思,有绵长的记忆,有深沉的思考,有良多的感悟。《兰亭》带给我的感受更多的是人类对和平的期盼,没有什么是比和平更珍贵的了,我们珍爱和平。《兰亭》用它的无声震撼上演了一部极度残酷的史诗,它是肖风导演抗战三部曲的终结篇,也将会是中国电影史上还原抗战历史的一个标识。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