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莫比乌斯状态:年代:2013
主演:赵宰贤徐荣柱李恩宇更新时间:2022-09-28 18:02:38
整部电影没有台词,全部出场角色亦没有姓名。 妻子(李恩宇饰)得知了丈夫(赵宰贤饰)出轨的事实,而儿子(徐英洙饰)则目睹了父亲和开杂货铺老板娘(李恩宇饰)在车内云雨的香艳场面。悲愤交加的妻子想要阉割熟睡中的丈夫未果,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她将屠刀指向了儿子,惨叫声中,一个家庭彻底破碎了,丈夫将儿子送往了医院,妻子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时光飞逝,拖着残缺的身体,儿子慢慢…
我最喜欢的电影有两类,一种有意味,一种有意思。有意味的导演我们把他称作大师。金基德在我心中从来都不是大师,他电影里总有数不尽的有意思的东西,但说有意味又总差点意味,关键是在一些极佳有意思的地方之后总加上一些败笔,却又不忘在败笔之后又用另一个点挽回一些。徐浩峰在《刀与星辰》里说他是才子,于我而言他算小师吧。一个让我有时候比大师更喜欢的小师。最喜欢的三部金基德是《春夏秋冬又一春》《空房间》和《弓》,金基德算是一个有了一个“意思”便不愿放弃的人,因而总是用反复用,直到做到极致。因而他起初的被大众所认可的优秀影片里的元素在之后的影片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影子。有人说金基德不过在重复自己,却没能看到他在重复之中的演进。古往今来,戏剧和故事的模式不过就限定那么几种,现金我们所讲的故事不过是在模式中加入了时代性,我们又何尝不是在重复呢。再来看金基德的影片,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变体得更加有意思便显得难能可贵。我做一些不太严谨和有些生硬地梳理吧,不做一个定性的结论,只想看看他在延续什么,他又在突破什么。失语症。往前追到我看过的第一部金基德《雏妓》开始,人物便不喜欢不说话,而之后的《坏小子》《呼吸》以及《空房间》,对白越来越少,甚至接近没有。这些主角或是天生的障碍不能开口,或是后天的影响无法交谈。一个不说话的人很大程度上便意味着自闭和自我孤立,拒绝与人交谈、相处。或许又意味着对人的不信任和对所处地域的怀疑。因而生活总不圆满和安稳,总有暗藏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的暗流。本片完全拒绝了语言,唯一出现的不过是做爱时的一些呻吟。而这里体现出的人物关系已经十分僵化了,一个最为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家庭呈现出的却是最为不稳定的随时会崩裂的关系。家人之间已经缺失了交谈,已经放弃了交流,互相不理解、不相信,这一系列的悲剧在所难免。放大到家庭之外,人与人之间同样是不存在话语的。那些调情的蜜语,相恋的誓言,交谈的套话通通被导演拒绝了,这是一个看透了语言伪善的人所做的舍弃。孤岛。从《漂流欲室》里的浮屋,到《春夏秋冬》里的浮庙,到《弓》里的浮船,到《坏小子》、《空房间》、《呼吸》乃至本片的等等几部影片里都有的监狱,以及《雏妓》《撒玛利亚女孩》等等影片里的援交房间,乃至《阿里郎》里完全封闭孤立的导演个人空间,这些或许都是一个韩国电影界野生的导演自己境况的表达。自我封闭,被人孤立,漂浮不定,没有归所。这样的空间成了不同影片里的人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同样又是失语的外在的环境表现。本片里的空间基本锁定为家、商店、监狱、医院几处有特定用途的封闭的室内空间,却又丧失了各自原本的作用,都成了欲望满足的空间载体,在本质上并无差异。而他们所共有的特别便是将人与外界孤立,形成一个相对隐蔽的空间承载个人的情绪与性欲。在孤岛里人才觉得安全,才不怀疑。死亡。金基德的每一部影片里都有人死,只是数量不同罢了,而多处都是以死亡作结的,比如《漂流欲室》《时间》《呼吸》《阿里郎》《圣殇》···很多时候我们把死亡看做了永恒以及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或许是一个对不能融洽的现实世界的不再妥协的选择。很诧异,本片直到接近尾声都只存在伤害却不存在死亡。果然,金基德还是那个残忍的他。信仰不知道金基德是不是信佛的,或是信仰上帝?有些像伯格曼,在信仰的问题上表现得十分痛苦。《春夏秋冬》里完成了一次朝拜却无法更改下一代的延续。《撒玛利亚》的救赎跌跌撞撞,《圣殇》救赎伴随死亡。本片多次出现了佛像,放下屠刀的佛道竟然在佛像下藏着杀人的匕首,万丈光芒的方向也需要手电筒来打亮,两次朝拜,最后告诉观众
儿子选择了皈依佛门,却又在最末尾露出了无法揣测的笑。源自内心皈依的佛在这似乎成了一处无奈之下最后只能选择的收留所。这算不算信仰?循环。《雏妓》里女孩让另一个女孩变成了妓女,《收件人不详》跨国的悲剧在女孩身上延续了一半,《春夏秋冬》里小和尚又开始了杀生···金基德影片里的循环都是恶向的,沉沦而压抑。连死亡都找不到出口,一种被既定的命运无止境地发生再现。我一直觉得俄狄浦斯的悲剧是无止境地,儿子与
母亲所生的孩子只要延续便永远背负着超越伦理的生存悖论。儿子装上了
父亲的生殖器,在母亲的抚摸下勃起了。这一次嫁接在心理上形成了永恒地俄狄浦斯。崩掉生殖器并不以为着他的终结。罪孽有了发生,不能被遗忘便永恒存在。同时,我想这样的循环亦如标题的莫比乌斯带一样,兜兜转转却没有终途,终究是无法完成的皈依与永恒的原罪。还有一些与前作相似之处,但不具备普遍性就不展开说了。综合这些来说,金基德还是金基德,这个作品仍是金基德式的。喜欢它的会继续喜欢,不喜欢的也会继续不喜欢。再抛开前面那些具体谈一谈我喜欢本片的一些原因吧。作为美狄亚的母亲。这个母亲对于儿子并不是无爱的,报复丈夫最好的方式便是报复他最为看重的人——儿子,与《美狄亚》无异。我一直十分愿意去探求美狄亚杀死儿子之前的心理,那段时间她经过了怎样的挣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阉割在一定程度上与死亡是无异的,她让丈夫痛苦是以自己痛苦为前提的,这份痛苦在她的决定下蔓延到了整个家庭,乃至超过家庭到了不相干的人身上。她既是恶源,又不能算是。作为俄狄浦斯的儿子。儿子先前是否有这样的情结不得而知,似乎这更多体现在了父亲移植之后的父亲生理反应在儿子身上的体现,不能真正意义地完全算作儿子的恋母。或许是父亲对于家庭的回归在生殖器上的体现。毕竟一个无法解释清楚的移植伴随着一个无法解释清楚的器官与身体关系。但是,儿子与父亲小三的关系是能够纳入这份情结之中的。这份关系可以一扫而过也可做深究。因人而异。泄欲方式。男性没有生殖器之后怎么达到高潮?我十分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它在本质上与性交是无异地,却将性交的过程与感受具象化了。不详细描述过程,同样是一份摩擦和插拔的体力活,之后获得极致的快感,结束之后却又不得不面对需要从身体里拔出的刀和身上被磨出的伤痕以及伴随它的痛苦。或许这份感觉放置在女性身上更为贴切。有点晚了。就写这么多吧。有一点空间架构,有一点人物关系的呈现方式,有一点影片结构,也或许有一点藏在一些情节背后似有若无的隐喻。不是最好的作品,不是最好的导演。只是小师。喜非参半的小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