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拆电影】葛颖:此片一出,天下再无“神片”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01:56:41人气:0
视频:石榴的颜色状态:年代:1968
主演:索菲柯·齐阿乌列里米尔克·阿尔克桑亚维勒·加尔斯特亚高吉·格吉奇科里更新时间:2013-09-17 18:36:27
影片部分根据18世纪亚美尼亚诗人SavatNova的生平拍摄,但更多地是以诗句代替了诗人的形象。全片几乎没有对白,主要是旁白和剧中人自言自语。 无法用文字概括该片的内容,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利按自己的方式诠释它。影片几乎从头到尾都是精彩瞬间,电影语言的诗化、色彩的明艳、构图的奇特均衡、内容上的仪式感、宗教感和展现的民族传统文化,都使影片具有超凡脱俗、特立独行的品质。 影评:…
今天要来和大家聊一部真正的“神片”,它被公认为世界三大最看不懂的电影之首。全中国,只有上海观众有幸在2015年的上海电影节在大银幕看过。那年,这部电影在上海一票难求。我也在观众席中,我已经很少很少进影院了。但是在这一部神片面前,我是一名虔诚的普通观众。它的名字叫做《石榴的颜色》这是一部几乎没有对白的影片,所以我愿意陪着大家一起看。以下是我的同评精选:本片的传奇导演,是大名鼎鼎的——谢尔盖·帕拉杰诺夫(1924/1/9-1990/7/21)用一个词来形容帕拉杰诺夫,那就是顽劣的天才。法国新浪潮代表导演戈达尔曾说过:“有一座电影的神庙,那里有光,有影像和现实,这座神庙的主人就是帕拉杰诺夫。”他坎坷的一生中仅留给世人四部长片,便足以让他走上电影艺术的神坛,成为诸多点电影大师心目中难以逾越的标杆。印有帕拉杰诺夫人像的邮票他只拍了四部片,就难以被逾越来自关灯拆电影00:0019:34神片一定要有同声评论诗电影和诗的隐喻2015年《石榴的颜色》登上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大银幕,实属中国影迷的一大幸事。然而遗憾的是,放映途中不断有观众退场,主要原因是根本看不懂这部电影究竟在放什么。我是谁?我在哪?我在看什么??确实,《石榴的颜色》是一部非常挑战观众观赏习惯的电影。它没什么台词,故事性也不强。演员们还像跳大神一样总是重复同样的动作。可以说是非常魔幻了……《石榴的颜色》属于“诗电影”的范畴,是前苏联兴起的一种电影样式。特点就是充满隐喻,让人看不懂。观众之所以对“诗电影”陌生,是因为它现在已经“灭绝了”。没有人再拍这么晦涩难懂的片子,拍了也不会有人看。下面我们来看看诗电影是怎么表现一段婚外情的…故事的背景是这样:诗人青年时期进入了皇宫,做了一个宫廷诗人。他还爱上了皇后,二人发生了一段不伦之恋。画面里先出现皇后,她手里拿着一条编织非常精美的蕾丝。然后是诗人,要为美丽的皇后唱歌作诗。这里来回交切皇后和诗人,但是两人从不在同一个画面当中出现。意思就是他们爱而不得。现在是房间的全景,两人依然没有同时出现。但无论谁的位置空着,总有一件东西在他的位置上代表他。这就象征着他们互相吸引,又无法在一起。片中用仪式来代表诗歌。诗人把泥土撒在烘过的饼上面,意思是我们从大地获得粮食。接着他又拿出了白玫瑰,是诗人正在歌颂爱情。他手中的海螺代表了自己的心脏。象征着皇后的精美蕾丝缓缓拂过海螺,正是爱情在诗人心中涌动的隐喻。皇后拔下戒指,诗人也拔下戒指。好像是俩人要摆脱束缚准备私奔一样,是他们相互爱慕的一种表达。但是他们依然没能出现在一个画面当中。爱情没有被准许,还是爱而不得的状态。这样一场激烈的不伦之恋,在帕拉杰诺夫的镜头下是如此平静和克制。试想今天的人会怎么拍?而且更妙的是,诗人和皇后的演员竟然是同一人。两个角色用着装和配饰加以区分。同一个人演不同的角色,正应了开篇字幕上的诗句:“我们在每个人心中寻找自己”。帕拉杰诺夫本人也经历过一段沉痛的爱情。大学时他擅自和一个信仰鞑靼穆斯林的姑娘结婚。姑娘不仅没征得家里人的同意,而且还跟随帕拉杰诺夫改信了东正教。别看这姑娘好像挺洒脱,实则一下触犯了两项鞑靼穆斯林家族的大忌…而且她的族人一调查,还发现帕拉杰诺夫早前就被“指控”曾和另一名导演搞基。往日不同今朝,搞基在那时可是一种天理难容的“罪行”。女孩的族人极力劝她悔婚,女孩则是断然拒绝。最终,【前方高能】她的族人把女孩推下了一辆有轨电车……美丽的新娘命丧黄泉。我想帕拉杰诺夫对“爱而不得”的感受一定有很深的理解吧。用最简朴的摄影制造最迷离的梦境帕拉杰诺夫是个幸运又悲剧的人物。幸运是业界从未停止对他的才华进行肯定,但命运也在不断捉弄他。早年帕拉杰诺夫还在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就被导师相中,一毕业就被送入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进行编导工作。然后又因为上面提到的那段失败的恋爱,他不仅丢了工作,还被指控犯“流氓罪”和“投机倒把罪”面临牢狱之灾。这些罪名现代早就没有了,也算是生在那个时代的悲哀吧。当时许多电影界名流出面保他,认为把帕拉杰诺夫投入监狱是一件非常耽误艺术界发展的事。最终帕拉杰诺夫躲过了蹲班房的命运,但也被逐出莫斯科,下放到位于乌克兰基辅的杜甫仁科电影制片场工作。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帕拉杰诺夫又被举报“搞基”,再次遭到下放,直接被送往了最边疆的亚美尼亚电影制片厂。从前苏联最中心的莫斯科一路滑坡到最边缘的亚美尼亚,对于这个天才的打击是沉重的。亚美尼亚电影制片厂从经费、设备、人力上都无法和莫斯科相媲美。据说当年帕拉杰诺夫拍摄《石榴的颜色》时翻遍了整个制片厂的里里外外,都找不到一卷拍摄用的柯达胶卷。所以拍摄设备、手法尽量从简。许多电影道具也不得不自己做。此时导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中年诗人的梦境为例,我们来看帕拉杰诺夫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制造最迷离的效果。这是第一层梦境。左边站着诗人自己,右侧是他年轻时爱过的皇后。上面是童年时期的诗人和一个天使正在玩球,中间躺着一个死人。死人被安置在一张黑色的床上所以看起来像是悬在空中。接着一件白色的外罩自动地穿到了诗人的身上。这是实拍,原理很简单,拍摄时在衣服里藏一个人就能实现。很多并不应该出现在一个时空里的东西和人物,被并置在了一起,并且各有各的运动速度,就形成了梦境独特的迷离感。第二层梦境也是一样,骆驼,天使,还有死去的大主教都出现在了同一个画面当中。通过人物重复不自然的动作,就能把现实和梦境区别开来。下一幕诗人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画面里人物不断地规律摇摆,也提示我们这是梦境。人物一个个消失,是通过停机再拍做出的效果。手法质朴复古,但效果很好。接着诗人见到了自己已经去世的父母。这里的场景是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但是仔细看就会发现,父母的头顶有一块不断旋转着的裹尸布。这是在提醒观众,他们已经死了。再看演员脸上诡异的表情就好像他们从坟墓里又爬出来了一样。父亲掀开罩在自己墓碑上的纱布,环境中有一丝小风吹过。下一个镜头是前来送行的妇女在大风中哭天抢地。坟墓中里父母各自处在自己的坑位中,天气也是狂风大作。最后镜头再切到寺院墙上刻墓碑的场景,人们也在风中工作。这一连串无序的梦中场景就这样被“风”这个元素巧妙地串连起来。相比今天的西方大片,需要什么特效随便铺,堆砌出的梦境反而有种塑料感。而半个世纪前,帕拉杰诺夫就已经用最简陋的条件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教科书式的别致梦境。被政治埋没的天才遭到涂改的杰作《石榴的颜色》横空出世的时候,正值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当权者极力地追求文艺作品统一化,讲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不允许走什么旁门左道。这个所谓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其实就是要求作品贴近群众真实生活。搁当年要拍个谁的传记片,导演可是得跟着主人公同吃同住个三载五载才行的。可《石榴的颜色》全然不是这么回事,一上来就讲声明,“我追寻的不是萨亚诺瓦的生平事迹”…而且还专拍些梦境,臆想,隐喻之类的有的没的。实在太特别了。而这种特别在审查者的眼里,某种意义上也同离经叛道画上等号。同时这部影片还犯下了另一宗叫审查者头疼的罪名:它把苏联边疆人民的生活表现得太美了。把镜头对准了一个边疆的非主流民族,无疑是戳痛了当权者小心维护苏联民族大一统的神经。所以《石榴的颜色》想要在当时上映,就必然逃不过删改的命运。我们来看看尤特凯维奇修改后“诗人死亡”怎么表现的:一个泥水匠正在工作,他代表着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泥水匠要求诗人吟唱,诗人便开始唱歌作诗。这里隐含的意思就是诗人是属于底层劳动人民的。此时人民正在享受高雅的艺术熏陶,所以现在诗人还不能死。两人的位置也很有玄机。劳动人民显然处于上方,诗人从地面仰视他,显示出明确的高低关系,也是政治正确的需要。等劳动人民觉得足够了,诗人才可以死亡。这样的改动显然是为了讨好当局,也破坏了帕拉杰诺夫原本的篇章结构。要是当年《石榴的颜色》若没能遭审查者的毒手,必定会比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还要精彩多倍。曾有电影史学家评价《石榴的颜色》为“电影史中少数几部真正重要的作品”。只可惜斯人已去,原版也早已不复存在。唯有尤特凯维奇修改的这一版《石榴的颜色》留存到了现在。这恐怕是历史和这位天才开的另一个残酷玩笑吧!帕拉杰诺夫在世的六十多年间,曾经三次锒铛入狱。顽劣的天性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成就,也为他带来了诸多不幸的一生。现在我们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就是这些有关帕拉杰诺夫的遗憾,今天都构成了关于这个天才的传奇元素。每念及此,我都不禁感叹,人世间的残酷其实才是最大的幽默。这部被誉为苏联电影迄今为止最前列的电影,我还可以再讲个三天三夜。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