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乱讲的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03:10:41人气:1
疯狂的代价

视频疯狂的代价状态年代:1988

主演常戎李靖伍宇娟谢园更新时间:2014-06-19 16:58:50

年轻的妇产科女医生青青,倔强任性,因父母离异,与妹妹兰兰相依为命。兰兰是中学生,天真活泼,不谙人事。某晚,兰兰放学回家的路上,被驾着小轿车的无业青年孙大成诱骗奸污。青青得知妹妹受辱,内心极为痛苦,发誓要替妹妹复仇。她急于找到罪犯,便不管兰兰是否愿意,拉着她到各种公共场所辨认罪犯,结果一无所获。不久,公安人员在海滩上找到被罪犯偷去作案的小轿车,并在车座下发现一…

1.八十年代初,世界开始了它在失落触底后精彩的、(可能是到今天为止看来最后的)昂扬向上的年代。美国越战后makelovenotwar的余温、摇滚乐的空前蓬勃,中国文革后的改革开放和新启蒙思潮,台湾戒严时期后的解禁、解冻。那时候的政治舞台上,有曼德拉、撒切尔、邓小平。同样是蹲在校门口音像店翻打口碟,那时候冒出来的老外们叫MichaelJackson,LionelRichie,叫U2;那时候的录像带是Woodstock,是非洲赈灾义演。那时候的中国,出现了在当时来说并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几件事情:《走向未来》丛书的第一批出版、中国文化书院的成立,和新一代青年学者成为《读书》杂志的主流作者。他们“在民间开拓了新的思想空间,重新获得了文化的自主性和精神的公共性”。也有一些引人瞩目的,比如85美术运动,星星美展;比如一句话振醒诗坛的北岛,或是一嗓子唤醒摇滚乐坛的崔健;比如让电影还原其艺术性、从政治工具回归为生活表达的一批导演,从初期的老导演谢晋、谢铁骊,到后来的吴天明。还有一帮年轻人,他们像海绵一样汲取着社会中涌动的各种思潮,摆脱对伤痕文学的沉湎,做出突破传统的尝试。这其中包括成为主流的第五代导演们,也包括本片的导演:那些在同一时代擦出各种小火花,后来或许受到某事件的影响,而不幸“流”了的“扫地僧”们。(典故是,周晓文演了央视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记得得是六年前了吧,陈嘉上来浸会的时候说起过,八十年代大陆文化上艺术上的复苏和发展,让香港的电影人、文化人们很激动,感觉充满希望。当然啦,也就是在这电影拍出来的第二年,他们就很受伤了。呵呵。高晓松说,在他形成世界观的时候,海面上全是灯塔。而对于我们这帮会嘲笑理想主义星点残光的平庸年代的年轻人,可能有一种遗憾叫“没能与伟人同时代”。2.据说影片开头姐妹俩在氤氲中洗澡的镜头很重要,纯洁无瑕,却又使观众走入到性的气氛中。可惜我看的版本里把它给删了。但是,在屋里穿着小短裤到处走的强奸犯和他健美教练一般的身板,以及姐姐乌黑的植物般的长发确实带来一种燥热和不安。影片让我想起lt;勇敢的人gt;。如果仅是将影片本身和这类女性电影相比(其实也不恰当,暂且这么归着类吧),它也并没什么太多特别之处。和很多同类电影一样,里面几个主要人物的“性质”和观众对他们的观感摇摆不定:姐姐开始算是道德的化身,保护妹妹,压抑自己,然而却在外界环境的压力和催化下,最终转变为施害者,飞起一脚将强奸犯踢下高塔。在这个过程中,身为产科护士的她在工作中的遭遇,是借由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映射的现实与理想世界的差距:同事讨论着男人怀孕的奇谈、中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普及着关于两性的最新医学知识,然而现实却会因接生男婴女婴而被过分热情地簇拥或暴打。妹妹则以受害者的形象开场,却因为被施暴开启了对女性身份的认知,甚至对于相依为命、保护自己的姐姐感到“害怕”。影片里一对姐妹、一对兄弟都可以算作没有父母。姐姐/哥哥承担的角色,与其说是庇护者,倒不如说是对妹妹/弟弟的某种桎梏和教化。唯一的父权形象是老警察这个角色,却在影片最后看着姐姐犯下罪行,只能无力地大喊。另一个保护者的角色,姐姐的男友,也在一系列挣扎中获得某种权威和承认后,惨死在车轮下。这种父权的失落,应该是对当时社会的写照。相比冷战时期美国影片中父权形象的坍塌和扭曲,本片中表现出的这种失落和无力,应该怎样解读,我并不是很确定。抛开影片,单说一些细节,令我感受强烈的是一种相似:这世上的事,无非就是那样,什么女权主义啊,对身材的审美啊,应该先吃早饭再刷牙这种知识啊。三十年了,要么还是那样,要么兜了一圈又回归。甚至三十年前就有打医生的傻逼,三十年后也没见少。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姐姐和男友在交谈,桌子上有一个三个小球永动的小摆设。在我小时候,曾看到过这个东西,觉得很有意思,很了不起,没记错的话,这玩意儿还流行过一阵子。然而其实,这东西十几年前就流行过了。我们不知道而已。3.而那个时代(和许多时代一样)被我们这些人傲慢地忽视,甚至愚蠢地鄙视了。好多短评和影评里面写,哎呀这真的是八十年代的嘛,哎呀即使放到今天也怎样怎样。这是哪里来的骄傲?谁说过去的东西放到今天就应该不行?坐拥这种愚蠢的优越感的我们,拥抱着物欲、消费主义,以为为一套房活一生的荒凉现实即是人该有的全部意义。当我嘴上笑着老徐对老动画片中老共产主义国家的高尚情怀的讨论、对八十年代爱情片里道德理想的沉湎皆是“anachronisticnostalgia”时,在心里,不能不说羡慕她能与现世永保距离,从历史中获得宽慰。其实在许多国家的年轻人都呈现“下流志向”的颓势时,中国的年轻人还好像斗志昂扬充满希望觉得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这可能不是坏事。但愿今天的我们不会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中年以后衰老而疲惫地发现,那不过是漆黑海面上的幻象。p.s.老徐和她妹妹还提到,看着那些充满魔性的老动画,想着中国动画产业如果能“不受西方、日本的影响,顺着cult那条线好好发展”,今天会是什么样?还有,八十年代末的那批电影中,除了后面传承下来的第五代主流导演的作品,不乏一些非常有突破的、批判性的非主流奇葩,要不是被掐了火花,是不是“差点就走出了自己的新浪潮”了?反正不管怎么说,思潮滚滚的时代,都是好时代。——————————————————————————————盗火贼。微信号:fire_stealer。互相扶持,活得明白点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