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不是离开的人而是还在等待的自己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9 05:41:46人气:0
生命里[纪录片]

视频生命里[纪录片]状态:3集全年代:2018

主演万茜更新时间:2020-08-06 19:31:36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临终关怀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而在我国,临终关怀服务尚处在起步的探索阶段,任重而道远。纪录片《生命里》用镜头记录下了在这条路的起点上,人们尝试探索的点点滴滴。没有仅以痛苦反映死亡,而是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性关怀,描述了病人们最后时光中的豁达、平和、深邃,也展现了家庭、医护人员、志愿者们的关爱之于生命尊严的重量,是一部极具震撼力、感…

早上从朋友圈看到的这部纪录片,然后就找来看了,三集一气呵成。心里想的一直是17年去世的一位亲人。平时身体挺结实的样子,还养了很多羊。听家里人说,下午他还在和朋友聊天,吃过晚饭觉得不舒服,去医院的路上就去世了。而我因为人在千里之外,没能见到最后一面。在那前几天,打去的一通电话里,没能和他通话,我说改天再打过来。然后拖了几天,没有打,结果他再也不会接听了。这大概是我最大的遗憾。当时朋友安慰说,走得没有痛苦也是一种福报。我只当安慰的话,其实根本听不进去。但是现在想想,这条必然之路的最后,到底是以怎样的方式结束,留下遗憾和悲伤的,可能真的不是离去的人。只是留下的人,自己心里过不去的坎儿。我不能知道的是他当时是否痛苦,是否心存遗憾。其实只要他当时不痛苦,没有遗憾,就好了。其他的,我能自己消解。后来我想起来前两年自己大学时候买了一台单反,临过年的时候,老人家在家自己做豆腐,我就拍了一些画面,和其他一些准备年货的内容,剪了一个短片。当我找出来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他的画面,突然对自己涌起一阵感激。但当时太注重于拍内容,反而忽略掉了人物,所以带人的画面并不多。我又去找原始素材,幸亏,向来难以取舍,拍的东西都不忍轻易删除,在原始素材里还有一些画面,他在里面。这竟是他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影像。他离开的前一年过年的时候,我带了单反去,想要所有人一起拍个全家福。但他是那种直肠子,不善表达的人,他当时拒绝了,我也没勉强,就没拍。因为总觉得时间还很多,从没想过,死亡,那么遥远的事情,会瞬间来到面前。所以,真的,不要等。什么事情都不要等。自从他离开,我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心里总是时时不安。他是我经历的第一位离开的最亲近的隔辈老人。从那开始我知道,八零九零后,处在所谓奋斗的大好年华的我们,正在失去隔代。我也明白了影像对我的意义。所以我决定,递上辞呈,回去老家。陪陪那些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同时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没有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已经让我浪费了很多时间。大道理我也听了很多。比如,你年轻,不挣钱就是犯罪。什么逃离北上广,就是自己怕了。我承认,离开这里,过一段没有收入的生活,心里会很忐忑。但也确实需要时间考虑清楚。但不是逃跑,而是知道我选择了更重要的事情。不想自己再留下遗憾。有什么计划能赶上生命的变化?说到底,并不是他们此刻多需要我们的陪伴,而是自己,心理上情感上多么需要他们在身边。选择哪有对错,每种选择都会导致一种结果,最后那个必然的结果来临之前,何不顺从内心的声音?谁知道后不后悔呢?失去了发展的好机会可能会后悔,但我相信,陪伴,总不会后悔的。您还好吗?念安。挺喜欢万茜的,刚刚看完三集,听这个旁白的时候觉得感情似乎不太够,就是感觉她好像没有看片子,只是读稿子。但是,看完后我觉得这个旁白很好!本身片子就不是要渲染情感,是在关注对临终病人的关怀。就像护士会拿小乌龟的独眼和病人开玩笑,死亡在这里不是一件需要极度悲伤或者无法释怀的事情。也就不需要像“感动xx”之类那种震撼心灵的声音。反而正是相对平淡的语调,加上画面里真实的情感,才让我们有了空间自己去感受。就像打开心灵的钥匙,钥匙转动了,门开不开,更多源于自己的心吧。本文版权归作者BloomsburyV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