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央视发力了,每一帧都可以当壁纸,BBC也无法超越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9 14:09:56人气:1
视频: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状态:10集全年代:2019
主演:贾小军更新时间:2020-08-06 20:02:12
如果跨越时空在中国山川河流之间遨游一次, 我们能看到什么? 跟随《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脚步, 她逆流时间而上到达35亿年前的中国区域,看植物从海洋细胞开始爬上陆地,从匍匐在地到站立起来,进化出种子,绽放开花朵,打造一个郁郁葱葱的植物天堂; 她去到森林之中,看一棵茶苗经历百年长成参天茶树,看一棵竹子在地下攻城略地长出一片竹林,看林中野果被人摘下成为盘中之餐,看秘境野…
这部纪录片央视发力了,每一帧都可以当壁纸,BBC也无法超越《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是中国人拍摄植物纪录片,最大规模的一次尝试,在央视播出至今2个月,豆瓣评分高达8.8分。很多人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是BBC的范儿,这样的拍摄让人看了头皮发麻,每一帧都美到可以当壁纸”。从2016年开始,导演李成才带着102位中国摄影师,一共去到了中国27个省市,和世界上的7个国家。3年的时间里,拍摄到了许多对世界有着重大影响的中国植物:新西兰奇异果源自中国、中国的桑树影响了整个文艺复兴、所有国际大牌所用的丝绸,都来自生长在中国的桑树;常常出现在梵高、莫奈画中的花朵,正是中国的蜀葵……另外还有许多中国植物之“最”,都是首次被完整拍摄到:新疆,600年的苹果树,浙江天目山,五世同堂的银杏,青藏高原,最古老的1600年桑树……地球上植物大约三十万种,近十分之一生长在中国。李成才说:“我觉得中国植物最伟大的地方,是塑造了中国人、甚至人类的审美,不是我,也会是别人将来拍摄植物类的纪录片。”撰文翔宇超越BBC的中国植物纪录片2019年9月,《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在CCTV9上线,豆瓣评分8.8分。很多人都说这是BBC的范儿,每一帧都能做壁纸。一共有102位中国摄影师参与了拍摄,他们花费3年的时间,去到中国的27个省市、以及国外的7个国家,寻找和记录下很多厉害的植物……雪兔子开花植物中所处海拔最高的植物之一梭果玉蕊我国特有的植物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小时宽叶绿绒蒿雪山极寒之处的花是真正的高原上的小仙女梭梭根长达十几米生长在中国境内离海洋最远的地方海芋,一旦受到外界的攻击就会靠叶脉分泌出毒素毒死“敌人”海菜花,即将开花时的花苞夜晚升至水面一生的花期只有一天花谢后,花朵浮水面,却永远不会沉入水底摄制组也为中国微观拍摄创造了奇迹,为以后国内的同类型拍摄提供了借鉴。一千多年前的古莲子竹子内部的维管束,第一次被展示出来。还有稻米发芽、茶叶腐败的过程、桑叶分泌乳汁的过程……它们都是中国人首次通过显微摄影进行展示,也是世界首次。中国植物之“最”这部纪录片一共有十集。将地球的46亿年,换算成24小时,类比之后就推演出了“38亿年第一个细胞出现”、“1.45亿年前左右第一个开花植物出现”、“12000年前左右的时候水稻出现”,而人类在最后的三分钟才登场。水稻、茶树、桑树、大豆和竹子,这五种大宗植物分别拥有独立的一集。花放在最后一集,是刻意而为之的。导演李成才说:“花其实就是植物的生殖器,是为了传宗接代的,而人类总是赋予它们太多的意义。”水稻六千多年前,水稻已经成为中国人依赖的一种粮食。今天,水稻是世界三大主食之一,在全世界113个国家生根。从中国出发,水稻改变了日本的饮食结构,让他们从以鱼肉为主的饮食,变为以米饭作为主食。后来,水稻又进入欧洲人、非洲人的餐桌,甚至成了全球婴儿最爱吃的辅食。茶树两千多年前,茶进入中国人的饮食中。1000多年前,茶跟随遣唐使东渡日本。400多年前,茶发酵过的叶子来到了欧洲,在接下来的一两个世纪里,征服了扩张中的大英帝国。今天,全球有60多个国家种植茶树,30多亿人口饮茶。大豆唐朝年间,大豆跟随鉴真和尚来到日本。在那里,鉴真教会僧人制作豆腐的方法。大豆和豆腐,又通过佛门传向民间。豆腐富含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很快成为日本餐桌上重要的成员。两百多年前,大豆走进了美国人的饮食、牲畜的饮食,也走进了制造业,成为了工业体系中的一环。桑树五千年前,中国古人生产出了丝绸。为了得到丝绸,全世界开始对桑树展开追逐。公元12世纪,桑树与中国的织造技术一起,来到了欧洲。15世纪,佛罗伦萨著名的美第奇家族,通过种植桑树、制造丝绸完成了资本的积累,他们又用积累的财富,对艺术家进行赞助,开启了文艺复兴。或许可以这么说:文艺复兴的诞生,也有桑树在其中的推波助澜。猕猴桃100多年前,一位名叫威尔逊的英国探险家,来到湖北宜昌,发现并带走了当时还被称作“羊桃”的猕猴桃。1904年,猕猴桃跨越半个地球,来到新西兰。在这里,猕猴桃成了大受欢迎的“奇异果”,新西兰也因此发展出了完整的水果产业体系。如今,猕猴桃远销世界59个国家和地区,也是新西兰的国果。中国人拍的中国植物,BBC也无法超越在李成才之前,国内除了十几年前陈晓卿拍摄的《森林之歌》,围绕森林里的动物讲述了生态系统之外,很多年都无人涉足植物类的纪录片拍摄。哪怕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投入拍摄最多的是人、紧接着是动物,植物纪录片是最少的。而拍摄难度,却恰好相反。“一方面因为植物不会‘说话’,另一方面它的行为和成长极其迟缓,周期耗时过长。”导演李成才告诉我们。BBC最早开始拍摄植物纪录片,比如《植物的私生活》、《植物之歌》、《生命》等等。只拥有4000多种植物的英国,却是最早觉醒的国家。中国的植物,已被认知的有35000多种,是整个欧洲的三倍,却一直缺少一部像样的纪录片。“与BBC相比,它首先是中国人拍的中国植物,加上我们对中国植物的情感,这两点他们都不具备,也很难超越。”总导演:李成才在2016年之前,李成才拍了很多金融题材的纪录片。跟他固定合作的几十个人,是中国唯一一个拍世界题材周期长达14年的团队。“《大国崛起》、《华尔街》、《货币》是把世界的故事讲给中国人听,《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却是把中国的故事讲给中国人听。”摄制组棚拍水稻的出生、成长2016年的4月,第一个策划案完成。李成才一边拜访各个学科的植物学家,一边求朋友介绍有高海拔拍摄经验的、有植物拍摄经验的相关朋友,102位摄影师就靠“求人”组建成了。李成才苦笑说“没得挑,也由不得我们”。除了外拍,还有一部分摄影师负责棚拍。虽然没有艰苦的环境,但要学会使用土壤、理解光合作用,每个人都要看完李成才列的植物书单,集体看BBC的自然类影片。去青藏高原,探寻中国植物之“最”青藏高原是拍摄的重头戏。因为它诞生了中国的水系,除了南北极之外,这里是第三极,很多中国植物,比如桃树、桑树的故乡,都在青藏高原。青藏高原这些长在4000米以上6000米以下的植物,比如绿绒蒿、雪兔子……成为此次纪录片中拍摄难度最大的一批植物。“光在这里待着,摄影师的智力水平都会下降。吃、喝、拉、撒、住,一切都是问题。”塔黄摄制组在青藏高原拍摄塔黄让李成才印象最深的是拍摄塔黄的经历。通过多年的生长,塔黄才能开花,这是它的成人礼,也是它的死亡仪式。塔黄生长在青藏高原偏远地区的流石滩上,这是中国非常有特点的一种生境。四周都是碎石,连只蚂蚁都很难见到。高原环境恶劣,传粉的昆虫种类极少,生长在这里的植物普遍存在传粉难的问题。但塔黄在自然条件下繁衍种子的成功率很高。李成才说:“拍摄塔黄的内部时,几个摄影师都震惊了,像玻璃一样的透明苞片,形成了一个天然温室。昆虫在里面繁衍,就是你给我一套房,我就能繁衍下一代。”拍摄时正值雨季,为了找到塔黄,队员们两个人一组,分成三路,花了整整3天,寻遍了整个山沟才找到。要记录它的生命历程,摄制组需要不停地变化拍摄地点。为了驮运设备,摄制组找到藏族牧民把马借给了他们,正准备抬设备到马背上时,这匹马突然一跃而起,马脖子上刚栓的绳子竟缠住了录音师的脚,被拖拽出5、6米远,录音师才挣脱出来。历经3个月,摄制组不仅拍摄到了日照中的塔黄、雾中的塔黄,还有雨景、冰雹、彩虹等生活在各种独特生境里的塔黄。李成才说:“塔黄的美,在于她的坚强,4000多米的海拔,蛰伏4、5年之久,只为了能够生存和繁衍。这一点和人类是一样的。”但即使做好了拍摄前的一切准备和调研,依然有遗憾。“夜景的塔黄,就没有拍到。可能是时机不对,可能是弹尽粮绝。”奔赴其他地区的摄影师也遇到了困难。有一组人来到非洲马达加斯加,拍摄黄花蒿是如何引种的,这里是一个疟疾区域,摄影师们赶到后又碰上了鼠疫。另外一组人拍茶树时,下山赶上了暴雨,只能从山上往下滑,一不小心滑到了马蜂窝上。拍摄团队有一位女导演叫周叶,很多人问她觉得拍摄艰苦吗?她的回答是:“我实在无法表达你们问的艰苦是指什么,在我看来,在密林深处和蚂蝗打交道、和蛇打交道,都是拍自然类影片中最正常不过的事情。”珙桐开花为珙桐开花搭建6米高摄影棚,超高速拍摄桑树的弹粉瞬间在所有植物的拍摄中,珙桐的拍摄是最复杂的。珙桐是第四纪冰川之后保存下来的“地球遗民”。珙桐花开时,两片垂下的白色苞片形似鸽子,也被称为“鸽子树”,在适宜的温度和阳光下才会开花。拍摄之前,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珙桐的开花时间。摄制组提前一个月到了峨眉山,观察珙桐开花的时机,摄影师更是提前半个月就蹲守在山上,熟悉环境。植物专家到了现场考察后,最终挑选了一棵可能开花最早、花朵最饱满的珙桐树。为了拍摄珙桐,搭建的摄影棚局部考虑到珙桐树非常高,摄影师也需要长时间”蹲守”,所以搭建的延时拍摄棚非常大胆:一个距离地面6米高的拍摄棚。大家先在地面距珙桐枝条近3层楼高的位置,用装修的脚手架叠加了4层,每层再用简单的铁丝进行稳固,摄影师亲自动手做幕布。在这个“简易”的摄影棚里,有三个机位全面记录了珙桐的开花过程。因为担心珙桐的采光不足,还安置了生长灯和加湿器。“前后一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珙桐开花的全部过程才第一次被展示在全世界面前。花朵竟有人脸那么大,大家都惊呆了。”桑树,拥有植物界最快的弹粉速度,曾有研究人员计算过是每秒200米,“相当于手枪子弹出膛的速度。”同样是靠风传播,松树花粉靠的是气囊,而桑树花粉只能凭借自身的爆发力,将花粉尽可能远的弹射出去。为了拍到桑树弹粉的瞬间,摄制组剪下了桑枝,养在自己家的花瓶里,铺上蓝布,打上灯,每天观察。李成才说:“弹粉速度太快了,即便不眨眼地盯着,也只能看到花粉喷射出来,根本捕捉不到弹射的瞬间。”如此快的弹粉速度用什么设备才能记录下来?摄制组先用手机设置10倍慢速,效果不尽人意,后来又用高速摄影机,但成本过高。观察两轮之后,决定先实践。当时北京的桑树雄花弹粉已经快结束了,很难再找到成片的雄花。大家只好连夜驾车赶往承德,那里的温度比北京低,桑树刚刚开始弹粉。“找到即将弹粉的桑树,从凌晨五点开始盯。摄制组分成两班,一班守在摄影机前,盯着屏幕;另一班守在树下,盯着雄花。”虽然温度渐渐升高,但镜头里的几朵花却不见动静。“当时大家都挺绝望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给自己希望,忍着。”直到下午五点,一朵雄花突然绽放,像弹射开关一样。“从大家的表情上看得出来,很兴奋,但没人顾得上说话。”能够拍摄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光线变暗之后,雄花就停止了弹射。“最终也只拍到了10个镜头,但这个瞬间太美妙了。”究竟是哪些中国植物,在影响全世界?“中国人不了解中国植物,不知道中国的植物究竟有多厉害,这是一件挺令人难过的事。”这也是李成才做这部纪录片最大的动力:“能拍植物,我就绝对不拍人。”中国汉字里,草字头、木字旁的汉字太多了,以竹为偏旁的汉字,在《辞海》中大约有200个。《红楼梦》里没有植物,红楼梦是不存在的。《诗经》里没有136种植物,诗经也是不存在的。时尚界用到的丝绸,就来自中国的桑树。李成才说:“假如评选最受人类尊敬的植物,桑树应该当选,因为它塑造了人类的审美,提供了人类的记忆工具。”英国花园中的中国植物对西方文学和西方绘画艺术史影响最早的一种中国植物,学名叫蜀葵,是最早被引种到西方的花卉之一。它曾出现在梵高、莫奈、提香的绘画中,被当作一种信仰。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不同的植物,被带到世界各地的方式也不一样。最特别的是,有一类人是刻意来中国寻找植物的,大多集中在湖北、四川一带,被称为“植物猎人”。英国人威尔逊,他花了12年的时间到中国寻找鸽子树(即珙桐)。他认识中国4000多种植物,其中有1500多种被带出了中国。中国植物太伟大了,不是我,也会有其他人来拍摄影片中最突出的一个标志,是李成才并没有用宝盖头的“它”,而是用“她”。“植物是万物的子宫,孕育了万物,而女性离生命最近。”拍摄一部关于植物的纪录片,是李成才很早以前就想做的一件事。他的童年,是在河北唐山的长城脚下度过的,放眼望去都是植物。到城市生活之前,他并不觉得童年的生活有多可贵:“急着奔跑,急着逃离家乡,也不懂那叫诗意。偶尔回头望,我主观地认为我的审美,来自我儿时的成长环境。”后来,他到南京炮兵指挥学院学习指挥专业,纯理工科。毕业后又到传媒大学读了影视文学,再后来到了电视台工作,正赶上中国纪录片刚刚兴起。李成才被很多人看到的一个作品,是1993年的《捏面人的姑娘》,获得了上海国际纪录片银奖。这部片子之后,他正式到央视拍纪录片。之后就有了大家熟悉的《大国崛起》、《华尔街》、《货币》这些纪录片。除了摄影师,影片中也请到了很多中国一线的植物学家作为顾问。而102位摄影师也因为熟读植物学方面的著作,最后变成了半个植物学方面的专家。“我总认为不是我,将来也是别人拍摄植物类的纪录片。”他相信纪录片的力量:“我特别强烈地要求在城市里面生活的人,赶快补上这一课,因为只有真的了解了植物,才能知道世界的丰富和美丽。”部分资料由《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团队提供封面摄影:彡一石頁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