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间中生长的人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8 17:30:46人气:0
亚特兰蒂斯

视频亚特兰蒂斯状态:BD中字年代:1991

主演VasylAntoniakLiudmylaBilekaAndriyRymaruk更新时间:2020-08-06 21:24:28

剧情梗概: 此片无演员,只有旁白,这部影片将带领影迷进入美丽的海底世界,配上美妙的音乐,以音画来表现不同的生活面貌与心灵层面。我们将可看到海底在日出与日落之间的神奇变化与景观,吕克·贝松设定了几个主题来描绘"海底的一天",主题包括有"内心"、"旋律"、"悸动"、"灵魂"、"黑暗"、"心…

很久没有写过长影评了,但是看到这部片子之后。我觉得还是得说说。我想可能是因为,在这个影像泛滥的时代中,在近期看过的所有片子中,唯有此部是我所喜欢的富含诗意的电影。首先说说所谓的诗意这个概念吧。当然,也仅仅限于我个人的理解,如果有什么偏颇,大家也多多指正。关于影像的诗意分析,并不能仅仅从所谓的其他艺术的诗意传统中来分析。毕竟是不同的媒介,所以对于影响本身来说,其诗意的评判应该来自于对于影像本身的解读上来。用遗忘文字媒介或者图片媒介所已经形成的诗意传统来评判影像的诗意。这对于影像来说我认为是不公平的。但也并不是说以往的诗意传统就应当废弃。而是要把握一条内核,从所谓的诗意的内核上来开始分析。所谓诗意,其内核在我的理解中应该是,从有限延伸至无限的一种体验。是将一切撕碎同时有形成一切的原初的冲动和快感。这种体验往往不是一种线性从头至尾有序,而是一种杂交且丰富的融汇与交融。而关于这种诗意的表达,在所有媒介中都离不开各种元素的碰撞和交互。正是作品中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才造成了影像空间中的多种解读。就像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天体间的相互影响。由此世界才延伸出无限的可能。冷和热要是最吸引人的镜头之一我想就是导演在影片中热成像画面的运用。画面用在了开头和结尾处。从蓝色寒冷之地中一个个发热的红色人们将战俘残忍埋葬,到幽冷房间中带着体温的相互温暖。影片在此也变定了调性。从杀戮到爱,从对抗下的残忍到温暖的相拥。影片最后主角与其所处空间的和解被一个半小时的叙事画出完美的弧光。寒冷之地上冰雪和热兵器出现在同一个换面中。插在雪地里的金属人形射击靶和子弹推出枪膛的火光。朋友间冷酷的冲突以及在雪地里朝向防弹背心的一枪。我想,虽然在防弹背心的作用之下人并无大碍。但是胸口上的淤青应该也是火辣滚烫的吧。就是这样一种冰火两重天的空间中,主角们在不停的挣扎着,在冷空气中发泄着自己的怒火,但是却无法填补自己内心的空洞和寒冷。工厂中也不用多说,高温的铁水吞没了抑郁的朋友。因为一种极寒的孤寂而投入了炙热的铁水中。这是一种势不两立的冲突。一切都是冰冷的,在此时发泄的怒火成了一种无用的行为。有时甚至将主角拖向深渊之中。也就是在这样一个世界之中,人也要不断的生长,不断的延长自己的形状。在各种力的作用之下,他们盘旋扭曲着。那些活着的和死了的人们这又是影片的另一个重要的元素。主角处于战后的世界之中。所有的温暖已经成为过去,留给现实的只有废墟和尸体。在一个残骸的世界之中,如何处理这些残骸竟成为了生活的所有。就像是房中的大象一般,如果视而不见的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这也许将成为一种自说自话式的迷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角是勇敢的,因为只有面对这些残骸,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当下的空间是什么样的。拥抱这种现实,也许才不会迷失自己。当然,残骸对于主角来说是贯穿整部电影所要面对的事实。不仅仅是残骸而已,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残骸也是主角自己。勇敢的面对以及承认和正名,才让主角发现自己立足于当下的位置。所以死去的人们成就当下的世界。在大雨倾盆的货车内部,在冰冷尸体间的男女交合。在这种生与死的包裹之下,影片形成了一种和解、一种接受。当男女相拥时打开的车厢门将雨景送入画面中时。这就是高潮之后的人们与世界的拥抱。空间中的形状关于影像本身方面所有的场景都有很好的透视与构图。这种影像的创作方式营造出一种很好的空间感。而这种空间感并不是“空”的,每一场景中都被塞满了元素之间不可见的对抗和流动。是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作用之下,其力量充满了整个空间。碰撞、摩擦、流动、盘旋。而最有意思的是,在这种空间之内人的出现。在这里说的“人”,并不是普遍意义上关于人的定义。而是在这种空间中,在空间中元素相互作用之下形成的人的形状。普遍意义上的人的概念中的坚固的形象其实是不存在的,所谓“人”的形状的边缘也不是坚硬凝固的。反而应该是一种流体,陷入到空间的缝隙之间。在与元素的相互作用之下与元素一起舞蹈。由此在时间的推移之下我们演变成了各种形状。在这时候,如何接受这种形状,成为我们认识自己的一种必要途径。我们还记得主角说“有时我想这种地方就是专门为我们这种人设计的。”“我受不了和普通人在一起生活”这其实是一种明白,是一种对于生活理解和拥抱。特定空间赋予了特定空间中人的形状。这种形状自然不能和其他空间相适应。所以逃离对于人来说也许并不是拯救,而是一种谋杀。在主角通透这一点之后,他也就接受了废墟、死尸和寒冷。反而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温暖,在黑暗中与爱人拥抱在了一起。所以,主角最后留下来,也拥抱了整个世界。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在空间之中,我们并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任由空间赋予我们形状,而我们只能接受他。这种认清自己形状并且拥抱世界的勇气和力量,来自于一种更高的思考和更加自由的意志。如果被动的接受和认同,反而成为悲观者。那么这一生就只剩下寒冷和灰色。有时候,乐观并不是盲目的自我麻醉。应该是一种来自生命的蓬勃的勇气。本文版权归作者国民鹏鹏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