谅解今天就别批判昨天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2 22:50:50人气:0
三毛流浪记木偶戏

视频三毛流浪记木偶戏状态年代:0

主演王龙基关宏达林榛高依云更新时间:2013-02-19 01:02:39

解放前的旧上海,大资本家、军阀、投机商人、洋人、流氓、骗子横行于世,他们过着养尊处优、挥金如土的腐败日子,而底层人民则穷苦不堪,生活艰辛。 大头、圆鼻子、三根头发、瘦小身材,这个外貌滑稽的男孩就是本片的主人公三毛(王龙基饰)。三毛自幼失去父母,无依无靠的他终日在上海街头流浪,身无分文的他饿极了甚至吃刷广告的浆糊,困了就睡在垃圾车里。为了生存他送报纸、推黄包车…

如果没有那个为了配合新社会而硬硬加上的光明而仓促的尾巴,还会更好。三毛这个故事、人物,实在是属于上海的,只有放在这么一个灯红酒绿不夜城里才格外有杀伤力。我很喜欢开篇黑底白描的那传神之至的几笔,很喜欢里面的小段落,能扩充的就扩充,不能扩充的就简化——不像电视剧版的,非要拖出个篇幅来,太多不必要的冗长。三毛原著不适宜做大部头的改编,最好的就是起承转合赶紧抖包袱。最让我感叹的段落,是片中特别用来铺梗的那个“加入游行的欢庆中”——第一次,解放前,明明是儿童却不能过一个儿童节,被警察乱棍从游行队伍中打了出来,自己扯旗子拉队伍上街;第二次,解放了,解放军进程、老百姓翻身,漂亮的文艺女向褴褛的小瘪三们挥手,招呼他们加入游行的队伍,一起扭着秧歌向前走。除了一旧一新的对比,双方所操持的欢庆的“器械”也不尽相同:前者用西洋鼓号,后者是中国本土的、来自农村的、与上海这座洋气的城市不甚相称的“大秧歌”;前者,发号施令者并没有露面,只是从高高在上的喇叭音箱里飘出不痛不痒不切实际的号召;后者却是由亲卫队们簇拥着,以朱毛大幅的“领袖画像”的方式和群众们“面对面”。前后衔接无比的突兀和生硬,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不过,我的感触并不仅仅是由于这个不协调的嫁接尾巴,而是由于前后这两个场景让我想起了今年夏天的那场大欢庆——圣火传递。原本该是个大party的,原本该很开心的,可是最后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每一个负责的城市都要用极其严肃的态度和沉重的心情来对待这项政治任务,对观看传递的人们多加限制,对好人坏人一律当作洪水猛兽严防死守。在济南传递时,看到电视转播上曾有那么短短的一分钟里,沿途观看的群众冲破了护栏和守卫,跟着火炬手跑将起来,越跟越多,从辅道跑进主道,好看极了,热闹极了!可是,我爹在旁边说“哎呦,出事了”——其实就是观众跟着跑了起来,没有任何骚乱,这就叫“出事了”!?果然,警力迅速跟进,推推搡搡地把人流堵回到辅道上去,镜头及时地避开了,我看不到细节,看不到那些热情的观众的表情,一切都只能靠想象了。他们会不会失望或愤怒呢,就像三毛被警察从庆祝儿童节的队伍里揪出来,这不是传说中的人民的节日吗?这不理应是参与的盛会吗?如果我们对今天的事情能够理解,那曾经发生在旧上海的那一幕,还有什么可讽刺与批判的呢?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