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脑火BrainonFire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9 09:00:02人气:0

视频:脑火状态:BD1280高清中字版年代:2016
主演:科洛·莫瑞兹托马斯·曼理查德·阿米蒂奇凯瑞-安·莫斯更新时间:2022-09-28 19:41:41
影片根据纽约记者苏珊娜·卡霍伦个人传记改编,讲述她自己从医院醒来后失去了所有记忆,时而出现各种幻觉,时而爆发癫痫,在一位医生的帮助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开始寻找失去的记忆……
今天介绍的这部影片,在不少影评人眼里,可以说是一部十足的“烂片”,简直不值一提、不屑一看,但是对于不少观众,尤其是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或者朋友而言,却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BrainonFire(脑火),前段所提及的影片。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最新励志作品。讲述了任职于纽约时报SusannahCahalan如何经历罕见免疫系统疾病anti-NMDAreceptorencephalitis(抗NMDA受体脑炎,初期症状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燥郁症,伴有癫痫),最终被治愈、康复的感人故事。由于本作的口碑两极分化严重,所以出于平衡考虑,个人想从两个视角进行点评。(一个是影评人的视角,另一个是普通观众的视角。)不多赘述,进入点评。首先从影评人视角。谈3个方面(人物刻画、剧情架构、主题升华)1,人物主角只有一个,ChloëGraceMoretz主演的Susannah。作为童星出道的她,在这部影片中算是够拼了,一会儿发神经,一会儿目光呆滞,一会儿痉挛抽搐,一会儿歇斯底里,演的相当卖力!虽然最终呈现在荧幕上的效果一般(演技有待提高),但是这种敬业精神值得人们为其鼓掌。至于片中的其他几位,Susannah的男友、父母,出镜率不高,发挥的空间不够,所以不做太多评价。2,剧情铺垫过长(过度描写Susannah的发病状态),导致后续剧情被大幅压缩,诸如:如何确诊“抗NMDA受体脑炎”、如何开始治疗、如何缓慢康复,等情节内容都是一笔带过,整体感觉“虎头蛇尾”,作品结构存在明显问题。3,主题个人看来,本作的主题有两点,一是“大爱无疆”。在得知Susannah生病后,她的同事、男友、父母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关爱,不少情节、桥段令人动容。这里推荐几个值得关注的场景。①男友彻夜未眠守在Susannah身旁。(真情流露)②同事Margo前来探望神情痴呆、失去言语能力的Susannah。(崇高友谊)③父母帮助刚刚恢复正常的Susannah重拾自理能力。(至亲至爱)另一个主题是“关注罕疾”。怎么理解呢?①呼吁更多人关注、了解、正确认识“罕见疾病”,少些偏见,多些关怀。②本着负责的态度看待每一例”罕疾“,绝对不能盲目、随意判定。因为受制于人类有限的医学知识,不少罕见的疾病时常让医生难以判定(或者导致误判),就如影片中的Susannah,她的症状一度让友人、家人、医生误认为其患上了精神疾病(但是缺少足够的医学证据,所以没有盖棺论定),最后要不是医生Najjar的一系列分析与实验(找到正确的病因),Susannah的正常人生可能就此终结。③激励后人,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结束影评人的视角,再从观众的角度聊一聊本作。两大感受,记忆犹新。1,真实度导演用了几组镜头展现发病时的Susannah。有一个人独处时的,有与男友在一起时的,有与父母(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在一起时的,有与医生、护士在一起时的,有与最好的朋友Margo在一起时的,等等。这一系列的画面、场景,真真切切的让观众感受到了患者与患者家属、朋友的心境,很真实。2,思考性影片中如果不是Tom的执念,要求主治医师查明女儿Susannah病因真相(父爱如山);如果不是Khan(医生)执意要求Najjar(医生)介入、研究这个罕见病例(敬业精神)。相信Susannah的结局一定是被视为精神疾病患者(而非身体疾病)。Susannah是幸运的,有爱她的家人、朋友,有负责的医师,使她最终”平安度过“。相比之下,那许许多多被误判为”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却要悲哀的多,终日吃药,锁在精神病院,没有明天与希望。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现状的产生?诱因是什么?成因又是什么?实在值得荧幕前的各位,思考一番。看罢影片,略有所思,可惜个人才疏学浅,未能详尽心中之感,些许遗憾。导演★☆☆☆☆(讲故事能力有限,作品架构有问题)演员★★★☆☆(演员很敬业,虽然演出效果不尽人意)剧情★☆☆☆☆(比较平淡,没有太多的戏剧感,像是一部纪录片)视效★★★★☆(影片色调很暖心,充满”爱“的气息,契合主题)音效★★★☆☆(片尾曲是最大亮点,BGM一般般)推荐度★★★☆☆(不推荐给”剧情党“、”影评人“,其他类型的观众随意)更多影评 推荐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本文版权归作者floyd999999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