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从《Thegoodwife》看美国文化的一小角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9 09:05:00人气:0

视频:傲骨贤妻第二季状态:23集全年代:2010
主演:朱丽安娜·玛格丽丝乔西·查尔斯克里斯汀·芭伦斯基马特·朱克瑞更新时间:2020-08-06 19:51:14
在今年艾美奖上,JuliannaMargulies到手的「最佳情节剧女主角奖」被半路杀出的KyraSedgwick抢走,真是令人始料未及。不过,JuliannaMargulies自称并不看重荣誉。在上季结尾,Peter高调重返政坛,而Alicia在最后关头接到了Will打来的「求爱」电话。与此同时,新公司的命运令人担忧--与另一家公司合并后,Will和Alicia的前途很可能大受冲击。吝啬的CBS在描述新季首集时只用了一句话…
管中窥豹——从《Thegoodwife》看美国文化的一小角几乎每一篇教你如何学英语的末尾总要强调一句:要了解英美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怎么了解?说起中华文化,我的第一反应总是一些符号性的,有物质附着的东西,例如春节啊,美食啊,长城啊等等,后来仔细一想这种本能的反应是有偏颇的,它们并不是能够充分反映这个民族的一些价值体系和社会运行特征。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比如“关系”,“交情”等,恐怕更恰当一些。同理来看英美文化,我发现《Thegoodwife》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剧集,观剧过程中也能窥见美国文化一小角。这部剧集的主要收视群体平均年龄高达57岁,而且多数是中产阶级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通过这部剧,也能看出这部分群体的价值倾向和个人喜好来。我看了这部剧的第二季和第三季前几集,下面的讨论也基于这部分内容。一、少数族群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事物持有稳定不变的看法。这个说法看似含有贬义在里面,其实它普遍存在于人的思维过程中,因为它可以减少个体在了解事物过程中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的美剧越来越注重展示除主流白人群体之外的其他少数族群,《Thegoodwife》里面对于几个主要的少数族群也有精彩呈现。犹太人Eli作为女主老公的peter竞选经理,本来是一个临时角色,因为演员的精彩演绎而跃升为常驻角色。话说这位英国演员真是表演精湛,把这个犹太人演的活灵活现。Eli具备公众印象中犹太人的几乎一切特质,机智灵活,心思细密,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使出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和小花招,面对危机总能见招拆招,一一化解。同时奉行利益至上原则,用人就拿钱猛砸,而为了利益绝对可以瞬间变脸,对他人赞或骂都畅快淋漓——有个小细节很有意思,Eli用计迫使犹太人公关基金的负责人把这笔生意转投自己名下,负责人无奈地骂道”Youaresonofbitch.”Eli眉头也不皱一下,笑眯眯的回应”I’myoursonofbitch”。而在Peter竞选州检察官的关键阶段,Eli骂起民主党高层时也是气势如虹——我猜他把自己所掌握的所有脏话都骂了一遍吧。这种直抒胸臆的风格,跟剧中的主流白人群体——以女主,女主老公,律所两个合伙人为代表——即使撕破脸皮也是温情脉脉,彬彬有礼的作风大相径庭。编剧刻意突出Eli是犹太人这一信息,在他和女儿的互动中多次提到女儿要去以色列。管理犹太人基金这个情节则作用更加明显。话说犹太人真是注重在美国的形象公关,剧中提到的这笔公关基金高达2000万。可见犹太人在美国地位几十年来的迅速跃升,不仅得益于犹太人的精英辈出,与他们关注族群形象经营也不无关系。黑人据说美剧现在非常注重对黑人形象的平衡,绝对不能只让黑人以反面形象出现——搞不好是要被扣上“种族歧视”的大帽子的。这部戏也十分忠实地遵循了这个原则。塑造了很多黑人精英的角色,保证了黑人的高出镜率。而且戏中特别注意“政治正确”,绝对小心地避免了任何与“种族歧视”有关的嫌疑。例如Peter在竞选州检察官时忽然横空冒出一个新的富有竞争力的对手——现任检察官的助理Wendy。作为女性黑人,Wendy的两大优势使她在生生地抢去了原本支持Peter的一大块选民。为了使两人的选战斗争中不涉嫌对黑人和女性的刻意攻击(因为剧情需要,Peter肯定要赢得嘛,要不下一季编剧怎么编?),情节中事先打了个预防针——Wendy私自把需要保密的律师与当事人谈话内容泄漏给了媒体,同时打击了自己的两个选举竞争对手,自己渔翁得利。这样就塑造了一个偏向负面的人物形象。这样在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中,观众就很自然地对Wendy所遭遇的政治攻击不会有抵触情绪了。但这部戏在粉饰太平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与之背道而驰的部分事实,即一部分白人保守主义者对黑人的抵触。在选战后期白热化阶段,民主党高层提醒Eli,Wendy已经抢去了黑人选民的票。如果Peter想赢必须获得保守白人的票,把自己与黑人的关系撇清楚。结果,Peter非常凉薄地与当初挺身而出支持自己,并因此丢了职位的黑人教父划清了界限,并在宣传材料中完全抹去了黑人的身影。虽然编剧借女主和女主女儿之口对这种举动表示了强烈反对,但选举的结果证明该策略是行之有效的。这也部分折射出了现实状况的复杂性。拉丁裔最近这些年几部美剧中的拉丁裔角色大放异彩,例如《绝望的主妇》和《ModernFamily》。与这两部戏里面着重刻画拉丁裔女性的美艳和个性不同,《Thegoodwife》里面的一个出场不多的小角色,则塑造了一个智商与情商都很高的拉丁裔女学生形象。女学生是Peter竞选对手Wendy雇佣过的保姆,因为非法移民身份而被Eli拿来大做文章以攻击Wendy。后来Eli自觉愧疚,请女主所在律所帮助女学生取得美国合法身份。女学生乐观积极,靠当保姆攒学费,擅长股票交易,并在律所的一桩案子中表现出色,帮了律所大忙。她与Eli有一点若有似无的小暧昧,但她的应对非常礼貌得体。女学生两岁来到美国但一直无法取得合法身份,找律师也被骗。后来父亲因为莫名其妙地牵扯进一桩案件而差点被驱除出境(戏里面她的父亲得到了律所合伙人Diane的帮助而幸运地在最后一刻被救,但现实生活这种极端幸运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存在)。从这个情节中也能看出编剧对拉丁裔非法移民的态度倾向。亚裔相比起前面几个族群,亚裔在这部戏里面存在感就弱了很多。美剧中一向对亚裔的刻画不多,最近几年的美剧开始增加了戏份吃重的亚裔角色(我就不分华裔,韩裔什么的了,美国人看亚裔估计就跟我们看欧洲人一样,单凭相貌很难分辨出是哪个国家),例如《基本演绎法》里刘玉玲饰演的智慧有气场的女版华生,《破产女孩》里常常被两个女主拿来开涮但心地非常善良的阿憨(哈哈,把Han翻译成憨的字幕组太有才了)。但这部戏里面,亚裔角色出现的次数非常少而且形象模糊,一次是一个有些刚愎自用,法庭表现滑稽的专家证人,还有一次是个台湾外交官的儿子,涉嫌某个谋杀案,企图逃跑时被抓(这集的焦点在于对“一个中国”的认定和争论,很有意思)。二、“反派”这里的反派我打上了引号,因为他们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坏到渣的人物形象。美剧比国产剧高出一个档次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它对人性复杂微妙之处的刻画。人物即使坏,也是坏的有原因有层次有智商,完爆国产苦情剧里面数十年目标不改的一脸狰狞坏笑,仿佛脑门上标着“我是大坏蛋”的脸谱化角色。《Thegoodwife》里面的“反派”们,而是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你好我坏的二元角色对立。我暂且把他们定义为与主角有分歧,有摩擦的一些角色。虽然这部戏没有黑白分明的道德观,但是从这些“反派”们,还是可以窥见被编剧——往大了说,就是被一些持有美国主流价值观的人群——所不认可或者感到不适的行为和观点。Carry:这个角色其实说不上是反派,人物设置的还挺讨喜的——而且有越来越讨喜的趋势,比如帮助调查员Kalinda,以及之后两个人的无限发展空间。他在剧情中的对立之处在于和女主存在的矛盾,处处介意女主——比如Diane要挖他回律所,他第一反应是:我的待遇是不是和女主一样?当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他本能地拒绝了这个邀请。包括他在检控过程中越来越圆滑老道的手段——通常情况下是挖坑让你往下跳,所以这也告诫我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啊谨慎。他打起官腔来也是一把好手。当然,律所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对手,要不他们总是一往无前还有什么看头呢。某残疾律师:这位律师阴魂不散地在第二季参与了N个女主所在律所承接的案子——当然都是对立的一方,而且这位律师艺高人胆大,单枪匹马与律所团队斗的难解难分。这个人物刚出场就一举奠定了它的反派属性——为了拖延女主的到庭时间,装作一个可怜兮兮的残疾路人,骗女主帮他找公交卡(其实人家是租加长林肯的!)。这部戏里面反复地暗示欺骗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Peter的选战中几方参选人即使再杀红眼也没有使用欺骗的手段,某个打斗案件嫌疑人为了洗脱罪名撒了个谎,结果立马就掉进坑里,变成谋杀嫌疑人了),从而这位律师的面目瞬间变得可憎起来。此后该律师常常利用自己所患的病,在庭审的关键时刻做出手舞足蹈的奇怪举动吸引陪审团注意或者打断对方的盘问,从而使形势对自己有利。这位律师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专替大公司,例如药品公司,处理受害人集体诉讼的案子。特别是某个案子他表面上接洽受害人号称替他们讨回公道,实际上暗地里代表被诉讼一方的公司,通过压低受害人的要求赔偿金额来使公司避免损失,自己获得公司的高额佣金。这个人物很值得玩味,他本身是一个属于“弱势群体”的残疾人,但是他却始终站在了财力有限人微言轻的“弱势群体”受害人的对立面。编剧是否想通过这个人物来说明:面对事物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要滥用你的个人情绪来判断他人?某年轻女律师:这位女律师也是女主所在律所的老对手,每次案子中所用的招数也是如出一辙:扮傻扮天真,通过看似天真无邪,一惊一乍的发问,一步一步地法官和陪审团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思维模式上去。当然,女主,以及女主律所的其他律师也通过他们的耸肩,撇嘴,对视等身体语言无声地表现了鄙视,无奈等复杂情绪。当然,这位女律师的伎俩每一次都被化解,没有收到实质成效,看来这一招在中外哪都不受欢迎啊。州检察官参选人Wendy:Wendy是个很强悍的竞选对手。先是不动声色泄漏消息打击了两位参选人,再提前埋伏,瞒骗过了Eli,让他误以为要参选的是别人,顺利公开宣布参选。接着她开始拼命挖Peter的墙角,以利诱之,让原本支持Peter的一部分势力转而支持自己(当然,她想挖Eli没成功)。当她发现有人制作关于自己的黑材料传单散发,马上以牙还牙,捏造了关于Peter儿子的黑材料。(虽然都是黑材料,但Wendy的性质更恶劣一些,因为关于她的部分是事实,而她所抛出的对手黑材料纯属捏造。)后来虽然她被Eli挖出雇佣非法移民作保姆,但她马上公开表态,表示自己只是为了家庭和孩子,获得了大部分选民的同情和原谅。她战斗力强悍,步步为营,最后也只是以不大的差距输掉了选举。从这个人物中可以看出政治斗争真是刀光剑影啊。最后虽然她输了,但也输的很值,这场竞选让她从默默无闻的助手路人甲一跃而成为公众人物。该剧观众们纷纷表示Wendy很讨人厌,的确,她从头到尾都是一副扭捏作态的伪君子面孔,做作的着实让人生厌,这也是现实中一类人的缩影吧。打酱油的律所合伙人:抱歉我忘了他的名字,某位在第二季开头出现成为律所合伙人,在第二季末尾被Diane和Will联手赶出了律所。这位黑人大哥的所作所为和与他有关的情节简直就是《甄嬛传》翻版有没有!看得人恍惚以为各位后宫小主们穿越到21世纪的芝加哥了!什么安插内线啊,偷听啊,假意传话啊,挑拨离间啊,扮成你的同伙然后背后捅你一刀啊,拉拢策反啊,哇,这些所作所为看着是不是很熟悉?有没有让你想起来《甄嬛传》?这部戏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律所合伙人的斗争只是第二季里面戏份很少的一条支线,但是在这不多的戏份里已经容纳了《甄嬛传》里面大部分戏剧元素(当然很多元素也没办法有,合伙人总不能生孩子争宠吧,哈哈。)不知不觉地写了这么多了,好累,有空再续吧。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