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森的《帝女花》与粤曲电影

来源:噗噗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8 21:54:07人气:0
帝女花

视频帝女花状态年代:2003

主演龙剑笙梅雪诗梁醒波更新时间:2012-10-22 01:42:36

尽管16岁时吴宇森便辍学参加工作,但自幼培养的对电影的热情,却通过在图书馆、书店钻研大量电影理论书籍变得更加投入。这期间,他已经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拍摄实验电影了。1971年他加入邵氏公司,担任大师张彻的副导,参与制作了《刺马》、《水浒传》等一系列卖座名片,学到了许多专业技巧,而张彻阳刚惨烈的风格更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张彻身边呆了几年之后,吴宇森跳槽嘉禾,升…

1、朗朗上口的一首“粤曲”“(女,长平公主:)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帝女花带泪上香愿丧生回谢爹娘我偷偷看,偷偷望佢带泪带泪暗悲伤我半带惊惶怕驸马惜鸾凤配不甘殉爱伴我临泉壤(男,驸马周世显:)寸心盼望能同合葬鸳鸯侣相偎傍泉台上再设新房地府阴司里再觅那平阳门巷……”我不是粤剧爱好者,甚至没有认真看过几场粤剧,但自小受环境“熏陶”,粤剧《帝女花》中的这段唱词,于我而言却算得上朗朗上口。这段唱词出自《帝女花》最后长平公主和驸马周世显在新婚之夜决意共赴黄泉的一“折”戏——香夭,这出“折子戏”堪称整个粤剧史上最经典的“折子戏”之一。《香夭》在粤语地区有多红?它红到可以成为流行歌曲,郑少秋和佩佩便演绎过,歌曲更直接取名《帝女花》。邓丽君在1982年的一场演唱会上也唱过《香夭》,但她只唱了“长平公主”的第一段,还把“怕驸马惜鸾凤配,不甘殉爱伴我临泉壤”改成了“怕驸马佢原来系色狼”,既是致敬,又是调侃。2、吴宇森的《帝女花》看吴宇森的名作《英雄本色》(1986)、《喋血双雄》(1989)、《纵横四海》(1991)、《变脸》(1997)等,你很难想象他曾经拍过戏曲片——粤剧电影《帝女花》(1976)。其实,吴宇森不仅拍过《帝女花》,还奉命拍过不少“跟风”的功夫片和喜剧片,如《少林门》(1976)、《发钱寒》(1977)、《钱作怪》(1980)等。在《英雄本色》之前,吴宇森虽然一直想拍“作者电影”,但并没有获得“话语权”。不过,相对于其他的早期作品,拍摄《帝女花》却算得上是吴宇森的“荣耀”——他本身是粤剧迷,执导《帝女花》又是当时嘉禾的二号人物何冠昌力排众议钦点他的。粤剧名伶白雪仙是《帝女花》的艺术指导,她对吴宇森的执导也非常认可,更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拍摄《帝女花》之前,吴宇森独立执导过三部影片,分别是《铁汉柔情》(1975)、《女子跆拳群英会》(1975)、《少林门》(1976,先于《帝女花》拍摄,但后于《帝女花》上映),都是动作片,而且,他此前已经上映的两部影片,都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帝女花》虽然是戏曲片,但因为是古装戏,算得上是大制作,而且,这部影片是嘉禾的“贺岁片”,把这么一部“重头戏”交给一个经验不足(没有拍过古装片,更没有拍过戏曲片)的导演,合适吗?嘉禾内部也是议论纷纷,有人甚至想取而代之。据吴宇森回忆,为了确保他的导演地位,何冠昌当着他的面跟所有人说,假如这部电影不是由吴宇森来导演,我就立即停拍,不管花了多少钱!老板如此信任,吴宇森自然竭诚卖力回报。《帝女花》要赶上贺岁档,真的是“时间紧、任务重”,吴宇森只能带领团队,不分日夜地赶工,一天工作二十多个小时也是常事。影片原本是拍到长平公主和驸马周世显殉情合葬便结束,但何冠昌临时又让吴宇森加一个“HAPPYENDING”的结局,以示孝心——原来何母年事已高,很期待看到公主驸马在天国载歌载舞、幸福永生。吴宇森当然只能“奉旨”加班,满足何母的愿望。“HAPPYENDING”看似是妥协或人情,但考虑到《帝女花》是贺岁片,加上这个结局,也颇应景。这个“HAPPYENDING”其实也不算何冠昌或吴宇森的“创意”,在1959版的《帝女花》中,结局也是“仙境团圆”,不同的是,1959版的“团圆”只是一笔带过,而1976版的“HAPPYENDING”长达一分多钟。如果说《英雄本色》是吴宇森的扬名立万之作,那么,《帝女花》则是吴宇森的扬眉吐气之作——该片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年在香港大卖三百多万,位列年度票房榜第四。3、1959版《帝女花》若论粤曲电影的经典之作,1959版《帝女花》应有一席之地。1959版《帝女花》之所以会成为经典之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由任剑辉、白雪仙两位粤剧名伶主演的,她们在银幕上展现的功架、身段、台步、唱腔、念白等,都已经成为粤剧表演的典范与标杆。吴宇森版《帝女花》的两位主演龙剑笙梅雪诗正是任剑辉、白雪仙的徒弟,所以,在某种程度上,1976版的《帝女花》是1959版《帝女花》的延续。同样存在于这种延续中的还有演员梁醒波,他同时出演了1959版和1976版的《帝女花》。我看过几部梁醒波出演的喜剧,如《南北和》(1961)等。此前我只知道他是一代谐星,看了两部《帝女花》,才知道他也是一代粤剧名伶,出演过很多经典的粤曲电影。4、粤曲电影与电影感粤剧是粤曲电影的基础,但粤曲电影并不是粤剧的舞台纪录片,它必须加入“电影感”,才成为电影。黄梅调电影是粤曲电影很好的参照。黄梅调电影是以黄梅戏为基础的,但为了迎合当时港台等海外华语地区观众的语言习惯,影片中的唱段一般是以国语来演唱的,而不是方言。可以说,黄梅调电影对黄梅戏的借用主要在于音乐,黄梅戏的舞台表演当然也对黄梅调电影有所影响,但影片在追求电影化的过程中,影片的电影感或多或少压过了舞台感。粤曲电影比黄梅调电影要“纯粹”得多,至少,粤语唱腔、念白基本上得以保留。粤曲电影的电影感主要体现在场景和场面调度上,比单纯的舞台演出要丰富许多。粤曲电影没有粤剧名伶是不成立的,但黄梅调电影完全不需要黄梅戏名角,演员能亲自献声最好,若不能,找幕后代唱也可以。粤曲电影极大程度上保留了粤剧的特色,称为戏曲片也无不可,而黄梅调电影偏离黄梅戏颇多,已经成为独立的类型片,不宜归入戏曲片了。1959版《帝女花》因为有任剑辉、白雪仙两位大师压阵,自成经典。但若论电影感(场景布置、场面调度、视听效果),1976版的《帝女花》其实是超过1959版的。吴宇森在1976版《帝女花》上映10年后,才凭借《英雄本色》成为“作者导演”,但他对“作者性”的追求,其实在《帝女花》的“电影感”中已经有所体现。5、“女生男相”在京剧中,“男生女相”并不少见,比如著名的梅兰芳,身为男子,却是名旦。粤剧刚好相反,“女生男相”比较常见。在粤剧史上,“全女班”是不容忽略的一页。1959版也好,1976版也好,两版《帝女花》的“男主角”都是女生!任剑辉、龙剑笙这两个艺名听起来像是男生,其实,她们都是女子!这种“反串”在黄梅调电影中也很常见,凌波当年便是“反串王后”!在1963年的第二届金马影展上,凌波因在《梁山伯与祝英台》(1962)中饰演梁山伯,获得了“最佳演员特别奖”,因为她既不是“男主角”,也不是“女主角”,只能“特别”了!华语电视史上最伟大的“反串”应该是叶童在《新白娘子传奇》(1992)“反串”饰演许仙。很多人不知道,叶童和赵雅芝这对黄金搭档两年后在另一部台湾电视剧中继续合作,电视剧就叫做《帝女花》(1994)!没错,叶童继续她的“反串”生涯,饰演周世显。可惜,这部电视剧未能延续《新白娘子传奇》的成功。6、独臂神尼历史上,长平公主和周世显(周显)都是真有其人的,《帝女花》的故事也是有一定的史实依据的,不过,具体“剧情”还是更加接近“民间传说”,而不是史实。长平公主的故事不仅出现在粤剧中,也出现在武侠小说中,金庸、梁羽生两位武侠小说宗师都写过“独臂神尼”(分别出现《鹿鼎记》和《江湖三女侠》中),她们的“原型”便是长平公主。7、关于粤剧的电影如果要我评“港片十佳”,高志森导演的《南海十三郎》(1997)应有一席之地。高志森导演了很多优质喜剧片,如《家有喜事》(1992)、《大富之家》(1994)等。当编剧出身的他要拍一部关于粤剧天才编剧的影片时,情怀横竖都溢,从而成就了《南海十三郎》这部神作。谢君豪因为饰演“十三郎”,拿下了金马影帝。很多影迷表示,爱上谢君豪,皆因“十三郎”,可见他饰演这个角色已经到了着魔的程度。影片中,十三郎与唐涤生重逢那段清唱,堪称经典。而唐涤生正是粤剧《帝女花》的编剧,他在粤剧行内有“鬼才”之称。在《南海十三郎》之前,高志森担任制片人助力舒琪拍摄了另一部关于粤剧的电影——《虎度门》(1996)。“虎度门”指粤剧里演员出场的台口,跨过虎度门,意味着全身心交予戏。《虎度门》正是一部将全身心交予粤剧的影片,和《南海十三郎》一起堪称是关于粤剧的电影的双子星座。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噗噗影视